《宋明录》第一部煮海 第四十六章 星辰大海

    南宋是腐朽的,否则就不会任人欺辱,才剩下半壁江山。但南宋灭亡时怎么样?十万人投海!想到这个吕祖安就会心里发寒,这要什么样的壮怀激烈才能做到?
    十万多人啊,还全特么是这个时代的脊梁。
    难道他吕祖安真的忍心在费尽心思把他们从南海里捞出来之后,再亲手拿绞索把他们一个个勒死?就算他够狠,那么欧阳呢?少安呢?
    自己的孩子、后人,他们的安全在哪里?将来谁去保护他们?
    须知,在这个王朝更迭的历史怪圈里,没有永不日落的帝国!
    总体上说,与历史上其他王朝对比。终赵氏一族,已经算是善待前朝后裔、善待百姓了。可北宋依然要亡国,赵二的后人们依然要被蛮族凌辱。就算逃出了一个赵构,但最终还是绝后了!
    南宋也将在数十年后失国,皇帝、宰相殉国。然后十万余人赴难。
    如今的南朝已失去北地人心,这也是真的。那些入士大金的北方士族也并非南朝说的那般不堪,他们一样为新王朝鞠躬尽瘁。金国灭亡时,为之殉国自杀的汉人同样不在少数。
    或说丘处机都七十三岁了,还要远赴大漠会见铁木真,他真的是贪慕富贵吗?还是想要权势?导致他们作此选择的原因,难道不正是因为他对宋、金王朝的失望吗?
    “金国有不仁之恶,宋有失政之罪”,老邱评价的已经够直白了。
    但其实,丘处机的言论未免流于表象。在吕祖安看来,金国的不幸,根源还是在于女真人的“汉化”进程太慢,融入的不彻底。说到底还是文化不行啊!
    自己被蒙胡打的嗷嗷叫,还不赶紧联合南朝一起抗蒙?居然会想着“北边损失,南边找补”?完颜珣的脑袋是怎么炼成的?吕祖安很好奇。
    虽然后世不少人认为契丹、女贞、蒙胡、某大清这些外族,如果不实行汉化,或许就不会那么快失去战力,也就不会被赶出中原了。吕祖安觉得这种论调很搞笑!
    特么不汉化,他们那么辛苦入侵中原干啥啊?想要自力更生、吃苦找罪受,或者喝西北风养生去。难道辽东的苦寒、漠北的戈壁不比中原更合适吗?还要巴巴跑几千里到先进文明的中原来折腾?
    喔,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先进制度不去积极吸收,反而死抱着已经被证实错虐的陈旧思想鼓吹复辟?那特么就是在纯粹开历史倒车嘛!
    谁家老子占了块地盘后,还会想着自己继续吃苦,然后儿孙也继续吃苦?一生打打杀杀究竟是为了啥?难道不是为了让后人别再吃苦、流血、流泪,能多享点福吗?
    难道都是铁木真那样的杀人为乐吗?而且,即便是铁木真这种杀人魔头。在他占了天下以后,还不是也把大片土地财富分给儿孙享受?
    或说西夏国曾经拒绝汉化。那是因为它国力衰竭,没办法。国家物质匮乏,如果再去贪图享受,它马上就有灭国之祸。甚至,在吕祖安眼里,其实西夏这地方,根本就没有立国价值。
    吕祖安认为,历史上的鲜卑就做的很不错。人家进入中原立国后,立马就彻底汉化了。以至到了隋唐时期,你再想找这个民族复仇都找不到人了。
    人家先后建立大隋、大唐王朝,够强大吧?谁又会把他们当外族看了?一样是汉家江山呢!
    而两宋的不幸,吕祖安认为,根源则在于汉家文明进入关键化蝶时候,被人过来砸场子了。物质丰富,文明发达,人就怕死,武力不彰。
    然而文明发展的程度又不足以弥补武力不彰的缺陷,比如火枪、火炮、火器尚未成熟,杀伤力弱爆。国家再失去北部关隘,蛮族可以一马平川地发挥自己骑战特长。这几乎就是无解的战场选择题。哪怕吕祖安这种穿货,如果没有科技代差做后盾,他能比朱重八这种废穿获得更好吗?
    仔细分析两宋朝廷制度设计、生活物质享受、科技发明创新、甚至文化思想的深远。就会发现,其实在每个方面,两宋都面临着的巨大的文明变革窗口期,真正堪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这个变局可不是后世那个某大清所能想象的,李鸿章起码还知道外面的先进文明长啥样子。就这样照葫芦画瓢的事都干不好。你说大清入关三百年,亏他们还自诩积承载汉家文明,搞什么《康熙字典》、文字狱的东东一大堆,又有啥子屁用啊?
    两宋时期的那些社会精英们,根本没有现成的文明样板可以参详。能够“摸着石头过河”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他们手上,连块石头都没的摸。
    他们无法看清社会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只能一昧徘徊、争论。这才是他们屡次发起党锢、党争的根源所在。数数看,两宋时期有过多少次党锢?如此多次不可调和的路线争论,所为何来?相互指斥对方是小人,奸臣,难道他们自己就是君子、忠臣了吗?
    从人品上说,司马光、王安石,哪个不是君子风度?可就是尿不到一起。再从韩侂胄、史弥远看,他们哪个不是小人?但也依然勾搭不到一块啊。
    正是两宋时期面临的文明进程局面非常复杂,那基本就是“蝶蛹”和“蝴蝶”,蝌蚪与青蛙这类两种生物形态概念。之前所有的行之有效的历史经验完全无用,这才导致了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认知混乱,争论不休。
    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人的本能是更多偏于退缩、守旧的。所以最后才会出来朱熹这样的理学大家,弄个闭环的知识体系,把里面的一切都修饰“圆满”了。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南北与东西!
    自此大家就把他那套自阉式的理学奉为圭皋,还以为是《葵花宝典》呐?
    只是,外面的蛮族可不愿这么消停好吧?人家生活在苦寒之地,日子过不下去了,只能南下打劫你!然后他们就不断地打破你的文明进化过程,这几乎曾是一个无解的话题。
    好容易长出一棵小苗子了,还没来的及观察呢,然后被人蛮族过来践踏一下。咱躲远点,继续培养,等小苗再次长出来,然后,再次被蛮族过来践踏了!
    最后朱熹带着他的《葵花宝典》,喔不,理学来了。咱喝茶吧,别再瞎忙活了。
    爱谁谁,谁来咱就听谁的,行不?
    只是以前来的是蒙胡,特么还没进化完全呢,他也不认你这个人啊!人家只要你的土地去牧羊,那你咋办?打不过,逃不了。除了变身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外,的确只有跳海一途了。
    现在好办了,穿货吕祖安给大家带来新的选择机会。因为他就是从后世穿来的,所以他理所当然地知道文明进程的正确选择了。
    关于这点,诸位根本就不用再狐疑、犹豫。话说,要是连这点优势都没有,他吕祖安的穿越之旅也就毫无价值了。那比朱重八的废穿还要废物!
    其实吕祖安想做的很简单。就是在蒙胡滚蛋后,让南宋的归大宋,大金的归大金,岚山的归他。用毕生之力,打造一个指引历史发展方向、趋势的的文明样板,还是比较现实的。
    至于南宋、大金爱跟不跟,吕祖安完全不在乎,还是那句话,“俺又不是你爹”!自己既然不愿在这个时代里和尘同光,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一定要惟你马首是瞻?自己的思想,恐怕连自家的几个儿子都无法全盘承载,又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顶礼膜拜?
    你看你的,我做我的。大约是最好的办法。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实干,只要这一套东西有效果,吕祖安不认为南北两朝就甘于坐看!
    历史大势面前,那是你朝堂几个官僚、腐儒能阻止的吗?而在此之前,就先要阻止蒙胡的崛起,为历史赢得文明化蝶的时间、空间。
    能不能灭了蒙胡不重要,打的他不敢南下就行。因为在这个时空里,这个民族的破坏力实在太恐怖了。上亿人口死于他们的弯刀之下,他们根本就是在杀人为乐!
    当然,吕祖安也没心情为南宋、大金做嫁衣。老子前线打生打死,结果与蒙胡两败俱伤,后面跟着两个二比的腐败分子捡便宜?
    休想!一定要捆绑紧了一起干。
    打仗我来,送死你去。然后你还要自带干粮吧?
    战争吗,其实并非都象宋金现在这样的经济萧条,两亏局面。战争也是门生意,是可以赚大钱的。关于这点,营销出身的吕祖安有足够底气,再说还有后世小米的海湾战列可以借鉴哈。
    基于以上,吕祖安需要得到一些社会资源的支持,壁如明教的基层组织,比如东南儒林的认同,比如明招山的青年才俊,比如南朝皇帝的圣谕。
    然后他还需要积聚大量的财富,这就需要南宋、大金的市场和商贾。
    再其后他要练出强兵,这需要根据地建设。山东、两淮之地就很好啊。山、海、关隘、平原、人口,要啥有啥。再过十余年,黄河夺淮,形成天然的战略屏障,时间也刚好。
    什么意思?想要聚集势力、组建战力、施政思想、培养人才梯队、铺设人脉资源等等,各方面都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吕祖安先要让岚山耗得起、耐得住才行。
    然后呢?占领山东、淮北会得罪金国。占领淮西、淮南会得罪南宋。但是,只要俺们放低身段,比如称臣纳贡?俺也愿意帮你干活,比如活跃经济,抵御外侵,平定内乱,推动你们科技、文化进步?等等,好像宋金朝廷也不乏护佑朝廷百姓的真正智者,或投机、觅巧的奸邪、妄臣之辈。
    就算没有,吕祖安自信拿钱堆也能堆出几个来。想用阿睹物扶持个圣人出世那很难,但想用金银堆砌出几个奸邪、妄臣,也很难么?
    “杀人放火受招安”呢!吕祖安发现在两宋时期,这招其实很好使唤。前世梁山的好汉们能干成的事,没道理俺岚山的书生们就不行。或说梁山、岚山,这不就一字之差嘛。
    即便说梁山故事只是小说家言,那么刘豫是真的吧?李宝也是真的,魏胜依然是真的,杨妙真、李全还是真的!各家的故事结尾各有不同,但各家故事的开端却并无二致:早饭受招安!
    等大局安定,就联合宋金和蒙胡好好地干一架。若他们识相往西面祸害欧洲,吕祖安未必不能给留条生路。否则的话么,吕祖安也不介意做回恶人,用他们的脑袋告诉他们什么才叫聪明!
    等蒙胡跑路了,咱们就在草原上招募新的牧人放羊,然后剪了羊毛换粮食、换矿产。总之,要让他们多少有些像样的财产,有口饭吃饿不死,有口铁锅舍不得扔掉。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话说欧阳这种肩负重任的穿货都不能免俗,蛮族又何能例外?总要让他他们占着一个地方不舍得继续迁徙才行,这样就方便俺们过来管理了。
    不然呢,难道他们们还想继续进化不成?
    天下太平了,就组建个邦联体或国联啥的,制定规矩。大家互相学习贸易战、口水仗,搞点长面子的体育竞赛工程、文艺沙龙啥的,不是比打生打死强太多?
    甚至连自己后人的出路他都想明白了。为了避免历史圆周率的重复,他的子孙不被新崛起的帝国虐掉,他的功勋不被后世的历史抹黑,所以他坚决不称帝、不独裁。
    他的志向,应该在星辰大海。他的儿孙,也应该生活在新征途的路上。壁如开发美洲大陆,边做边玩,几代人总要的吧?
    等等,是不是现在就给那块大陆改个名字如何?“新东方大陆”,蛮好听的。
    岚山的政体将是个虚君国体,君王只是一介文华世家而已。岚山的国会将把所有英雄、枭雄、大侠、豪杰的最后一丝才华或野望都磨成渣渣!
    然后呢?通过不断的介入、干涉别国内政,岚山基层行政效率和军伍战力还能相对保持着。
    或许,那将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绝不会是最坏的时代。
    《明史》在记录淳熙十一年底的这次“会议”时候,主要着眼在对会议的历史价值评判上,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振奋人心的大会,吹响岚山崛起的立国大会,等等。
    野史《宋明录》就更多地记载了大会的过程及发言,相当详细。特别是把左使的演讲再次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对于后世史学家研究吕左使的建国思路,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史料:
    “今日之格局,南朝得正统,北朝得地利。皆不可卒亡,强要覆灭,必要多造杀生。
    我师在桃花岛看花开花落十余年,推演天下大势。察气候日寒,年甚一年,北方蛮族必然南侵。由是,中原、东南此后数十年都将生灵涂炭,五胡之祸就在眼前!
    然如今南北两朝皆有大不堪处,亦不能复生强大。观天下散落之民心,不知凡几。皇上因此与某计议割据山东、两淮,屏障东南之计。实在是想为东南吏治的改良赢得时间。
    故吾等举事,必先收拾散落天下的那些民心,给他们以希望,方能得山东、两淮根基。
    今吾等在天下人看来,一商贾、书生而已。举事之时,谁与共舞?
    夫军阵之争,全在士卒悍不畏死,不然如何以步卒对抗蒙胡骑射。而士卒之悍勇,一在军旅森严,使令行禁止。二在器械精良,使立不败之地。三在意志坚定,护法宗教、家园。
    宗教之害,在于乱国。然宗教之利,在于鼓舞牺牲。今天下民心似水多变,必要有一宗教去凝聚乡间民心方得成功。而当世无论“佛、道、儒”诸教,皆已老大、坐享而已。
    故欲兴新理,扶持“明教”可也。今明教地跨山东、两淮日久,扎基贫困乡间。其原旨教义粗鄙不堪,然信众日增。若能得其巢穴,改其教义,换其梁柱,则其宗教利可见,而其弊尽削。
    金国北朝出于白山黑水,其质本荒蛮,毕竟心慕华夏衣裳。然而汉化不足,立国七十余年,依然重利轻理,文明不倡。吾等若先以武力割据岚山,复以臣姿,纳缴其税,诱其开埠取利,助其加速融入汉家文化。则未必不能得割据之实,不难两安也。
    东南老大日久,如今上下怠政谋私,政惰军懈,民间乡野日囧。然其文事兴旺,吾等当先发展贸易。上利其国,下利其民,促其吏治改良。复以北地屏障行事,立戍边之功,或可公私两济?
    如此,则南盟、北臣,并力拒北蛮可也。其间,当力扩海船,沿诸处海岛建设基地,殖民南海诸岛。鼓励商贸,积聚钱粮,减免税赋,让利民间,则岚山基业可期也。
    诸君!岚山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文教、经济、科技、武功,促进汉家文明进步,北阻蛮族侵夺华夏。非为一家、一姓夺天下。故当合纵南北,交好一切文明国度,扬我汉家衣冠。
    吾等当谋求在长治久安之前提下,以工商、文化、科技力量和平演变各国政体,让天下此后再无大战、再无生民涂炭。最重要的是,吾等绝不是简单换个王朝姓氏!
    吾等是要从根本上对我汉家文明做全面更新。使之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进步。
    从此汉家再无前朝疲敝!再无南北征伐!再不受蛮族威胁!再不要改朝换代、生灵涂炭!
    吾等之使命,是汉家文明之再造与传承!
    吾等之目标,是不尽的星辰、大海!
    吾等之所为将前无古人!
    从此汝等之名,都将成为千古传奇,永垂不朽!”
    “诺!”众人无分老幼,皆是心潮澎拜,齐声应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