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明月》第112章 月圆惊变

    又过数日,茅屋几案上出现了几件整齐叠放的衣物。
    秦明月明白这是师姐给他准备的换洗衣物,心下更是感动,当即将衣物换上。
    这是一套素色锦袍,穿着很是舒适。
    南北朝时期,世家高门、名士显贵大多广衣博带,大袖飘飘,足踏木屐,头戴漆纱笼冠。
    很像后世电影版《笑傲江湖》里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的着装。
    这几日,秦明月闲来无事自己捣鼓了几样家具出来,虽然简陋,倒也合用。
    这一日,他正琢磨着怎么用山上的紫竹做根洞萧来打发时间。
    秦明月从前的住所楼下便是“文化一条街”,他闲来无事时就喜欢在那些篆刻、书画、玉石、乐器等等小店里面打发时间。????多年下来,倒真的学到不少本事,这diy制箫工艺便是他花了一年时间跟一个老师傅学来的。
    古时候的萧其实是多管排箫,也叫云箫,像后世的单管箫在南朝时称“竖笛”。
    单管箫出自羌中,四孔,竖吹,汉代时称“羌笛”,简称“笛”。
    后经京房加一孔,为五孔,至南北朝时期,竖吹的单管箫已有六孔,仍称“笛”,故此有竖笛和横笛之分。
    这门工艺看似很难,实际上在掌握了最关键的调音技术后,也就没有了神秘感。
    截取内径长度皆适中的九节竹,内径小的音色清亮,内径大的音色厚实,竹材以四年材为佳。
    竹龄如何确定这里面是有学问的,竹子的第一年在主干上只有一支分支,第二年在第一分支上生出第二分支,第三年在第二分支上生出第三分支……
    定好吹气孔、基音孔和调音孔的位置后,按偷师来的长度比例很快就定好了八音孔的位置,再将竹节打通,剩下就是将音孔钻刻打磨成形。
    秦明月前后花了三天,重复试验了几遍,终于制作出了当世第一只八孔洞箫。
    试着吹了几声,音质非常不错,想来是出云峰的紫竹材质上佳才有此效果。
    一曲《凤凰台上忆吹箫》吹罢,箫声婉转悠扬,古朴典雅。
    秦明月满意的看着手中的“作品”,心道:“此竹长于千丈绝峰之巅,出尘避世一如于我,若我为‘天机’,它也算‘天外来客’所造,不如此箫就取名‘出云’吧!”
    正胡思乱想间,不知何时,云芷若来到身前,盯着它手中的竹箫,惊异问道:“这长笛是你所制?为何有八个音孔?
    外观虽粗糙,音质却甚好,你刚才所奏是何曲目?”
    “师姐觉得这曲子如何?”
    秦明月微笑着将手中洞箫递给了云芷若,说道:“这些日子多承师姐关照,师弟铭感于怀,出云峰到处都是上好的紫竹,我便借花献佛,制成此箫送给师姐。
    只可惜这山上没有打磨的工具,若能再上一层清漆就更完美了,如今也只能先这样了。
    对了,我给此箫命名‘出云’,师姐觉得可好?”
    云芷若很开心,她自从有记忆开始便远离尘世,世人眼中拜月教主乃是神仙样的人物。
    在这世上她从未有过朋友,即便下山召见本教的护法长老时,她也是轻纱掩面。
    如今蓦然收到这件“礼物”,还是“他”所赠,一颗芳心早已浮沉荡漾,百转千回。
    秦明月见她目视手中“出云”半天不发一声,轻咳道:“对了,方才我所奏之曲名叫《凤凰台》,这里面倒是有个典故,不知师姐可曾听过?”
    “你说来听听。”云芷若晕生双颊声音,温婉道。
    “相传春秋时有个叫萧史的男子,善吹箫,萧声若凤鸣,秦穆公之女弄玉爱上了他,后来几经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他们筑凤凰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二人乘凤而去……”秦明月缓缓道来。
    “这般神仙眷侣倒似祖师婆婆与王诩当年一般,只是鬼谷子后来莫名失踪,祖师婆婆黯然伤情那又不一样了。”
    云芷若心中婉转迁回,柔情似水的低声呓语。
    “此二人怎能和祖师婆婆相提并论?这种传说多半虚妄无据,相信不得。
    祖师婆婆那才是真正的神仙中人,乘枭翱翔于天地之间,御敌于千里之外!那份盖世豪气,又岂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艺青年能比拟的?”秦明月大言不惭地说道。
    “噗嗤!你又什么时候知晓祖师婆婆御敌于千里之外,豪气盖世了?文艺青年又是什么意思?”
    云芷若被他逗得笑出声来。
    她忽然注意到今日的秦明月一袭白袍,临风而立,配上他特有的潇洒不羁的气质,当真俊逸不凡。
    再看他的一头短发却又让人愈看愈发想笑,心道:“人云嵇康有卧龙之姿,我这师兄却也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只是这样奇怪的短发却不知要怎生形容。”
    秦明月察觉到师姐的异样,心中一荡,调侃道:“师姐,过几日,我再做得一只洞箫来,此后你我二人双箫合璧,抑或琴箫合奏那《广陵止息》,可好?
    我都想好了,你这只箫名‘出云’,我那只便唤作‘明月’,正是沧海月明珠有泪,清月云出剑无声,哈哈,我太有才了!”
    “你……”云芷若又羞又急,生气道,"什么明月,什么出云的,我……"
    她紧攥衣角,满面晕红,剁了跺脚返身匆匆逃离而去……
    *************
    山中无甲子,忽忽数月转瞬而过。
    时至中秋,峰顶气温比刚来此地时低了许多,不少落叶木的叶子已成金黄,随风漫天飘舞。
    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极目远眺,远处山峦叠嶂,层林尽染,满眼黄绿与青绿融合相间,好一幅山居秋日图!
    这几个月里,秦明月每日清晨随师姐练剑,晚间便将本门那最基础的吐纳法门练习一遍,他那头短发也渐渐变成了及肩的飘逸长发。
    因未行冠礼,便任由那长发随风飘散,整个人当真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
    偶尔两人在一起聚个餐,或琴箫合奏,或月夜叙话,或乘枭夜游……个中万般风情,自不言表。
    这一晚,正逢八月十五中秋月圆,秦明月早早的预约了师姐到镜湖边饮酒赏月。
    如此良辰美景没有好的食物岂不遗憾?
    他正独自准备着 你现在所看的《南朝明月》 第112章 月圆惊变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南朝明月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