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左,时光在右》第 十九 章:生离死别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文敏在县医院生下了一个七斤六两的男孩儿。这对明老师夫妇来说,真是喜从天降。
    可对文敏来说,却是既喜且悲。
    怀胎十月,等待的就是一朝分娩。尽管经历了难以忍受的剧痛,可是,当孩子那响亮的哭声在耳边响起时,文敏的心顿时被幸福填的满满的。     护士抱着孩子说:“来——,让妈妈看看!看这大胖小子,多招人喜欢!”
    文敏的眼泪止不住的流淌。
    孩子出生了,就意味着他们母子即将分离,而且以后也可能不会再相见了,文敏禁不住悲从中来。——命运啊,为什么和我开了这么残酷的一个玩笑?
    ……
    按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国统一考试。所以文敏就要回到永清了。
    临行前的前一天晚上,文敏对明嫂说:“嫂子,我明天就走了。这一别,怕是后会无期了!今晚,能不能——让宝宝跟我睡?”说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
    明嫂的眼泪也止不住了,她从炕上抱起孩子,小心翼翼地递到文敏手里:“小敏,孩子交给我们你尽管放心!他就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不会让他受半点委屈的!”
    “我——放心!”
    文敏象明嫂一样,打了半盆冷水,又用手试着一点点加入热水。水温合适了,就打开小被子,试着给宝宝从头到脚细细地洗着。
    这粉嘟嘟、肉乎乎的小人儿,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明天起,就再也见不着了!此刻,她觉得,这不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而是从她的胸口摘出的一颗心啊!
    洗好之后,她轻轻地轻轻地擦干儿子身上头上的水,生怕一不留神,会弄破儿子娇嫩的皮肤。用毛巾被把孩子包好之后,她拿出了一把事先备好的剪刀,在儿子的头上轻轻地剪下一撮软软的头发,小心地包好,放在贴身的口袋里。
    虽然明嫂早已喂过了孩子,但她还是坐到炕上,解开衣襟,要用自己乳汁喂一次儿子。这是第一,也是最后一次了!
    孩子生下来后,她没给孩子喂过奶。因为明嫂说,怕吃了母乳以后,孩子会不吃奶粉。再一个是怕母亲开奶之后,要回奶就更加遭罪了。
    但今天晚上,无论如何,文敏也要让儿子吃一回妈妈的乳汁。孩子在母亲的怀里本能地吸吮着,每吸一口,她都感到钻心的疼痛。
    文敏流着泪喃喃地说:“儿子,多吃几口!以后……以后,就再也……吃不着了!”
    孩子哭了!哭声好大!——也许是吸吮不到乳汁。
    但在文敏看来,是儿子舍不得妈妈!——母子连心啊!
    “孩子,你好好看看妈妈!你能记住妈妈吗?以后要真有机会见面,你还能认得妈妈吗?”豆大的泪滴滴落在孩子的脸上,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孩子渐渐睡着了。文敏依然紧紧地抱着儿子,流着泪低声唱着:“孩子啊,孩子,愿你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得香。夜色深沉沉,愿你睡得甜!遥远的天空有一颗金星放光芒,守卫着我的孩子,愿你快快长……”
    ……
    黑龙江的高考,是在十二月月末。考完最后一科,董立行和文敏就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自从毕业下乡到今天,董立行没有一次回家探亲,甚至没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尽管后来父亲不断的给他寄来各种复习资料,而且这些资料他也受用的很,但他也还是觉得不知在信里该说些什么,索性就不说了。今天高考结束了,父母也为此辛苦了那么久,该回去汇报一下了。说真的,他也并非不想家。无论是在瓜棚被蚊虫围攻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独自守着四面透风的牲口棚的时候,他都很想念家里的温暖。但是,每每想到如果不是父亲的政治问题,自己又怎会落到这步田地?他的心就变得坚硬了。
    这次回家,他还特地带了当地的特产:木耳、榛子还有榛蘑。
    一进院门,他就大声喊道:“妈!我回来了!”
    听到喊声,他妈妈、妹妹、弟弟都从屋里跑出来。
    可是当看到妹妹、弟弟左臂上佩戴的黑纱,他呆住了!难道——?
    妹妹扑过来,哭着捶打着哥哥:“你回来干啥?你不是不要这个家了吗?你不是和我们决裂了嘛?你还回来干啥?你只想着你自己!你知道吗?从你当兵落选,爸就几乎没笑过!……爸那么想你!可你呢?连封信你都不回!给你寄去的食品,你竟然都能退回来!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现在,爸——没了!到最后,他——都没闭上眼睛……”
    妈妈过来拉走妹妹,擦掉眼泪,握住董立行的臂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儿子,考得咋样?”
    “考的挺好的。估计应该能考上。”董立行似乎还没缓过神来,“我爸啥时候走的?什么病啊?咋没告诉我?”
    进到屋内,看到写字台上摆着一个大相框,里面是父亲的黑白照片。
    相框边上是一摞摞的书籍:有《世界历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这么多的书!要是自己看,无论如何也看不完,更不要说得背下来。可是,爸爸不仅都看了,而且还都记下了摘要。这次考试,爸爸的摘要笔记就成了他的制胜法宝。
    桌子旁边还有一大摞《人民日报》,打开报纸,每一张上都有大小不等的空洞。他知道,这些剪掉的都是时事政治,因为,他总是能定期的收到爸爸寄来的国际国内的时事剪辑。
    你现在所看的《青春在左,时光在右》 第 十九 章:生离死别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青春在左,时光在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