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魔师》第944章 宁封子

    大汉靠着摇椅,嘴里咬着一根香蕉,老犬卧在一边,在啃着骨头。
    “二郎,咱跑到这地方来做什么?”
    “此地是不周山……”
    “我知道啊,可咱们来不周山干什么?”
    “共工撞倒不周山后,山基还在,一些天妖在此修炼,把此视为灵地。”
    老犬眼睛一亮:“那些从妖街逃出来的,也跑来这里了?”
    “你说呢?”
    老犬叹道:“《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那写经的老家伙,给人界留了一条线索,这地方可是能直通天界的。”
    “那是以前,老早前的事了,共工那家伙撞倒不周山后,断了人界和天界的通道,也让天地的气运断了,否则天界的气运能疏通人间,也就不会让人间数百年一乱了。”
    大汉把香蕉皮一扔,拿起一旁的酒葫芦,往嘴里倒了口,只觉得琼浆玉液,美味无比。
    “刚从昆仑过来,那地方好像不安生。”
    “那里的事,我们管不了,也没法管。”
    “不周山跟锁龙井也有关系。”
    老犬突然一说,大汉就懒懒地把酒淋在头上:“你再说下去,我就不想起身了。”
    “二郎,你想吧,不周山倒了,女娲才补天,才有锁龙井……”
    “够了够了,别说了。”
    大汉看了眼从远处过来的一道剑芒:“那家伙跑过来了。”
    “谁?”
    “宁封子。”
    “龙跷真人啊!”
    宁封子原是黄帝时陶正,能积火**,随烟气而上下。
    《列仙传》云:“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
    《拾遗记》又云:“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农鱼鳖,皆能飞翔。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复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澜,言沙涌起而成波澜也。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百龄暂死饵飞鱼。’则此花此鱼也。”
    传说黄帝曾向他请教乘龙之术,宁封子传了黄帝《龙跷经》,后来成仙后,就栖身于青城山建福宫后丈人山。
    只是宁封子神格不高,勉强算是天仙。
    不知他来做什么?莫不是想借此捞个功劳?
    “见过真君。”
    宁封子长得倒是爽气,三络青须,生在颌下,一拱手,就带着笑容,又不乏恭敬。
    “你如何得知本座来此?”
    “真君过昆仑时,我正好在那里会友,便见了真君仙法,马上追了过来,不想真君速快,我迟了一些。”
    “那你知本座来此为何?”
    宁封子笑道:“听昆仑的朋友说,此地有一窝天妖聚集,真君定然是为此而来。”
    “你不在丈人山里继续清修,到处闲逛,倒是有精神啊。”
    宁封子赧然道:“正是修炼有阻,才四处寻友,以求突破。”
    “你在昆仑里的朋友叫什么?”
    “不敢瞒真君,那朋友叫巫彭。”
    “原来是他啊。”
    《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诸巫疗窫窳》:“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吕氏春秋?卷十七?审分览?勿躬》:“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十二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路史》:“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饵,湔浣刺治,而人得以尽年。”
    《逸周史》:“巫彭初作医,周官曰:五谷五药养其病,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脏之动, 你现在所看的《酆魔师》 第944章 宁封子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酆魔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