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魔师》第797章 二酉藏书洞

    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湖南沅陵县西北。
    《夜航船》中称:“大酉山、二酉山,为轩辕黄帝藏书之所”
    太平御览四九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称藏书名二酉”。
    因为发源于四川酉阳县的酉江和源于湖南古丈县的酉溪河流,在这座山西面汇合,故名此山为二酉山。
    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有二老,将书藏于山中,后来汉朝时,二老出山献书,而举朝轰动。
    但是那是二酉山,这要是二酉藏书洞,那就是妙华洞了。
    这妙华洞也是极有来头,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六小洞天,是玄门修道所在。
    尧舜时的善卷就曾修道于此。这可是玄门中的仙人,《庄子》、《吕氏春秋》记载了他的主要事迹。尧帝南巡北归时途经此地,以“北面而问”的大礼向善卷求教。
    而善卷之后更成了舜帝的帝师,他还有个名字,叫单父。
    除了善卷,尹真人也曾在此洞修道。
    当时老子化胡出函谷时,尹真人就是函谷关令,后来尹真人随老子出关修道,老子最后将《道德经》传给他。他毕生研究《道德经》,最终写下《关尹子》一书,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尹真人文始经九篇。
    而尹真人最终也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而他的大名叫尹喜,被玄门称为文始真人……
    沈卫叫道:“大家快吃,去山洞看看有没有宝贝。”
    天剑湖主本来还在怔愣,一听这话,不禁哑然失笑。
    等吃饱了,就由叶弑带路,沿着山道一路来到一处如眼睛般开口的山洞。
    就看洞是有些湿,洞上却有人写的二酉山藏书洞六个字。沈卫在四周找了一下,又找到妙华洞三字。
    这里错不了了,就是尹喜和单父修道的地方。
    由于二人并不是在此成仙,又没长期于此修道,这里也就只能算是小洞天。
    但到底还是洞天,玄门中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有仙迹。更不用说那前几位的洞天了。
    看看前六的洞天。
    第一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二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兖州干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第四西岳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玄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第一霍林洞天现在或许名声不彰,可那接下来的五大洞天,直接就是五岳。
    而这洞天之说,来源于晋代,那时北岳还是常山,也就是常山赵子龙的那个真定常山。到了后来,恒山才变成北岳。
    沈卫对此了然于心,自然清楚,这妙华洞意味着什么。
    而要能在洞中找到轩辕留书,那更是意外之喜。
    虽说这可能性不大,按传说,在汉代时,那两位老人已将藏书献出去了。
    “道浓,这山洞极大,我也没来过妙华洞,不知是这布阵者用仙法搬来,还是乱造一个。”
    “多半亦真亦假吧。”
    在山道上也未见有道观,按理说此地该有一座道观才是,为的是镇守此处洞天。未必道观宏大,只要其道庭坚固就好。
    三**洞天自然是道家圣地,就是小洞天,也不会缺少道观。
    “这壁上有字。”
    陈凤喜一喊,大家都涌了过去。
    “清乾隆三年,受皇命于此刻字立碑,以记当年献书之德……”
    碑在何处?
    碑怕是早就不见了吧,至少不在眼前。
    &n 你现在所看的《酆魔师》 第797章 二酉藏书洞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酆魔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