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三》第十四章:善意,都是有原因的

    杨斯音在树林里急切的找出口,周围一个人都没有,突然大雾弥漫,瞬间眼前被一片灰茫茫笼罩,脚下的路也已经看不清,他想喊,张开嘴却发不出声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他使劲像前走,却怎么也走不到尽头,恐惧感越来越重,似乎有什么东西逼近,他用尽全力奔跑,躲进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里面寂静无声,后面突然伸来一只手按住他的肩膀,他下意识用手打掉“走开”,一下惊的从床上弹起来,是梦,摸了摸头,发现自己早已一身冷汗。
    打开手机,凌晨四点,微信里秦静思发的几条信息,柳真的微信,他看了一遍,柳真的信息很长,大概意思就是说:她可以不要求要结婚,只要不跟她分手就行,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杨斯音到客厅喝了杯水,穿上衣服去公园晨跑,他没有运动习惯,对自己要求不高,跑步也不坚持,想去就去。
    跑了两个小时,回去洗头洗澡,准备上班,公司八点开会,他要主持会议,自从成立聚思项目公关小组他一直密切关心着聚思的动向,虽然经过黄鸿祺的引荐他认识了那几个人,但是一个项目最终达成合作只凭认识对方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他对接甲方高层,建立关系,员工追踪甲方相关工作人员,双管齐下,对方的工程进度,竞争对手的动向,他都要掌握,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今天他还要参加总公司视频会议,年中工作汇报,到南市一年半,他的成绩有目共睹,领导对他赞赏有加。
    等了几天,沈云端那边没有消息,黄鸿祺终于从度假山庄回来,给他打电话约定晚上在闽南风味吃饭,他正在办公司批业务经理的差旅费报销单,丁云发现票据有问题,怀疑业务员做假票逃避出差,拿来找杨斯音,这样的事每个公司都有,屡禁不止,杨斯音一向秉持水至清则无鱼的管理理念,对底下这些业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出格,他不会过多干涉,工作做好就行,在报销单上签完字问丁云:“小丁,老年人一般都喜欢什么礼物?”
    丁云说:“这我说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过我觉得老年人的需求感就那几个,儿女能多陪陪他们,自己身体健康,要是再有什么东西能延年益寿就更好了。”
    杨斯音:“嗯,说的对。”收拾一下离开办公室。
    自从听林鹏说黄母来到南市,他就在想送个什么礼物,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后在商场选了一条一万八千多的珍珠项链,据店员说这珍珠项链有静心安神的作用,还可以平复烦躁保养皮肤,他虽然不相信一条项链会有这么神奇的妙用,但确实也找不到更合适的。
    路过商场内一家高端礼品店,进去转一圈,看上一幅男士太阳镜和一条菲拉格慕的皮带,付了钱乘电梯到负一楼停车库取车,快上车时又折返到礼品店找到店员:“我想把皮带换成太阳镜。”
    店员将他带到太阳镜展示柜:“可以的,您看换哪一副?”
    “刚才那个牌子在来一副。”杨斯音说。
    店员:“先生,我们这里的商品都是单款单件,你要同样的,只能订货,从上海发,需要三天时间,您看来得及吗?”
    杨斯音看了一遍,选了一副,皮带抵价后还要添一千块钱。
    早早到闽南风味餐厅,一下车就看到林鹏在酒店门口和工作人员比划什么,服务员匆匆忙忙的走了,林鹏转身也向室内去。
    杨斯音叫道:“林总。”
    林鹏回头看是他:“杨总,大哥在五楼,你先上去,我安排点事一会来。”
    杨斯音说:“今天有几个客人?”
    林鹏:“就大哥和老太太。”
    是家宴?看来黄鸿祺真的没有把他当外人,这次熟门熟路的找到办公室,正要敲门,黄鸿祺开门出来:“哦,来了,先进去坐,我马上回来。”
    杨斯音进去见没有人,自己在沙发上坐下来,茶具上放着一本倒扣着的《道德经》,大概是黄鸿祺没看完随手放在这里,拿起来看见是《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正自摇头看不懂,黄鸿祺回来,杨斯音站起来:“大哥。”
    黄鸿祺朝杨斯音做了一个坐下的手势,看他手上拿着书:“你也读这书?”
    杨斯音扭捏的说:“没有,我看大哥在读,拿来看看。”把书递给黄鸿祺:“不瞒大哥,这书上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我就看不明白,再看一会可能要把我的失眠治好了。”
    黄鸿祺:“有时间可以看看,传统文化值得学习。”
    杨斯音:“好的。”
    黄鸿祺看了一眼杨斯音问:“斯音,你老家是哪里的?”
    “我是山东人,家在青岛。”这是黄鸿祺第一次了解他的个人信息。
    黄鸿祺今天兴致很好,话也比以前多:“这么远过来工作真不容易,家里都有什么人?”
    杨斯音:“家里有老母亲和孩子妈,孩子在南京上大学。”
    黄鸿祺带点疑惑的看着他,杨斯音又补充说:“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黄鸿祺:“没有兄弟姐妹?”
    杨斯音:“没有,我母亲今年六十多岁,没有到南市时,我在苏州工作了十年,这么多年没有在她老人家身边尽孝道,没有陪伴孩子成长,每次想到这些都深感愧疚。”
    黄鸿祺没有接话,正在闲话家常,办公室后面的房间门开了,一个大约六十多岁的银发老人走出来,黄鸿祺起身走过去扶着老人用闽南语问:“母亲,休息好了吗?”老太太和蔼的点点头。
    杨斯音听不懂闽南话,但也能猜出大概,也走过去和老太太打招呼:“伯母好。”
    黄鸿祺指着杨斯音跟母亲说话,杨斯音只听懂黄鸿祺念他的名字,其他没听懂,正打算找个由头出去以免在这里尴尬。
    黄母打量着杨斯音,眼神多是慈爱,看看黄鸿祺又点点头。黄鸿祺将老太太搀扶过来坐在沙发上,老人很瘦,个头也不大,精神略微疲惫。黄鸿祺弯着腰征询母亲什么,老太太笑着跟儿子说:“鸿祺,小杨听不懂闽南话。”
    黄鸿祺一笑:“还是母亲心细。”便不再讲方言。
    黄母替杨斯音解了围,黄鸿祺说:“母亲你先坐一下,我去安排一下。斯音,你陪老太太说说话。”说完出去了。
    杨斯音礼貌的问:“伯母,到这里还习惯吗?”
    黄母:“习惯。”
    和老年人的话题无非就是那几个,你是哪里人,今年多大,孩子多大,你是做什么的,和黄鸿祺的话题再来一遍。
    黄母由衷的说:“那你的母亲也真是很不容易,一个人把你拉扯大。”
    黄鸿祺回来在母亲身边坐下,黄母拉着儿子的手说:“鸿祺,小杨和你一样,都是年幼失去父亲。”
    杨斯音从包里拿出给黄母买的礼物:“伯母,听说你到南市来,我也没来得及准备,这是我一份心意,希望你喜欢。”
    黄母看着精美的包装盒,接过来说:“让你破费了。”
    杨斯音笑着说:“能哄您老人家高兴一下,花多少钱都值。”
    黄母打开盒子取出珍珠项链翻看一下:“我很喜欢。”
    杨斯音说:“我给您带上,好吗?”
    黄母摇摇头,把项链装进去。
    杨斯音又拿出买的那两幅太阳镜跟黄鸿祺说:“大哥,我买了两幅眼镜,你挑一副。”
    黄鸿祺也不客气选了一副,母子两都没有多余的客套话,甚至没有说谢谢,杨斯音却觉得心情很舒畅。
    林鹏敲门进来说:“大哥,可以吃饭了。”
    黄鸿祺搀起母亲出去,正值上客高峰,从二楼到五楼,人潮攒动,服务员上上下下的忙碌,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呼叫,也听不清说是什么,四人在五楼的包厢用餐,服务员在门口示意林鹏出去一下。
    过了会,林鹏回去,笑着问黄鸿祺:“大哥你猜服务员找我说什么?”
    黄鸿祺头也没抬:“说什么?”
    林鹏卖关子:“都说让你猜一下了。”
    黄鸿祺看了林鹏一眼,林鹏赶紧识相的说:“服务员问我们什么时候吃完,现在包间坐满了,如果我们能早点吃完,这个包厢要卖出去。”原来是服务员不敢找黄鸿祺说,让林鹏来疏通。
    “我缺这一桌消费吗?”黄鸿祺总是能把天聊死。
    林鹏想辩解,黄母说:“鸿祺,林鹏小杨都不是外人,我们早点吃完把位置腾出来,如果很急,我们让服务员把菜拿到你办公室去。”
    黄鸿祺看着母亲说:“办公室怎么能吃饭呢,就在这里吃,我在自己酒店吃饭还要被撵走吗。”
    黄母说:“如果客人是真的有事,你有这个方便,为什么不能与人方便呢?整个城市这么多酒店,别人难道非要在你这里吃饭?”
    林鹏见黄鸿祺不说话,走到门口跟外面的服务员说:“把这桌饭菜送到黄总办公室。”
    黄鸿祺一脸无奈,在母亲面前再有主见也是没用的。
    转移到办公室,黄鸿祺在柜子里拿来一瓶酒:“斯音,来点。”
    杨斯音不好扫他的兴:“好,陪大哥喝点。”私下发信息给老吴过来接他。
    林鹏拿来两个玻璃杯倒满,一人面前推了一杯过去。
    黄母自见了他,总是看他,席间一直给杨斯音夹菜,说他太瘦了,叮嘱他多吃点,眼神慈爱又好像有一丝哀伤,他不知道自己的直觉是不是出错。
    杨斯音心里暖暖的,他在家母亲也总是唠叨他,他总是不说话,这个年纪还能被母亲管着,是很幸福的事,他记得有一年在苏州,有天和客户吃晚饭回去的路上,在路边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坐在河边肩膀一耸一耸的,看到出来是在哭泣,他担心出事,走过去询问对方需不需要帮助,那个男人红着两只眼睛说他想母亲了,他默默无言,只能当个听众,在男人是叙述中得知三年前他的母亲因病去世,母亲不在了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笑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他也已是人至中年,个中滋味感同身受。
    杨斯音说:“大哥,明天有什么安排吗?市区几个景点一起去转转,我来安排。”
    黄鸿祺看着母亲说:“母亲,斯音想带你出去转转。”
    黄母:“就不麻烦了,我该回福州了,出来时间长了,放心不下家里。”
    杨斯音有些奇怪的问:“伯母,大哥在这里,你一个人在福州,何不常住这边,和大哥在一起。”
    黄母:“人老了还是在家乡心里踏实。”
    黄鸿祺说:“那我让林鹏送你。”对林鹏说:“你明天订两张机票,帮我把老太太送回福州。”
    林鹏还没有来得及点头,黄母说:“鸿祺,你送我回去,小杨,你有时间和鸿祺一起去福州玩两天吗?”
    黄鸿祺不敢拒绝母亲的要求,问杨斯音:“有空吗?”
    杨斯音说:“那我回公司安排一下,需要一天时间。”
    黄鸿祺对林鹏说:“订三张后天的机票。”
    黄母:“不坐飞机,坐火车。”
    黄鸿祺有些为难的说:“母亲,火车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很辛苦的,再说还有斯音呢,他有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们不能耽误人家工作。”
    黄母马上看着杨斯音,眼神带着期盼:“小杨……”
    杨斯音不忍心让老人家失望忙说:“可以可以,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一切按伯母的意愿。”
    黄鸿祺又对林鹏说:“订三张软卧。”
    林鹏见这次黄母没有说话,看来甚是符合心意,便向黄鸿祺说:“好的,需要准备些什么吗?”
    黄鸿祺:“降压药平时吃的药备一些,其他你看着准备。”
    黄母眉开眼笑,乐呵呵的又给杨斯音夹菜,还以茶代酒和杨斯音喝了一杯。
    吃完饭,黄鸿祺让林鹏把母亲送回市区家里,他自己和杨斯音在办公室坐着喝茶,杨斯音见他一直不说话,想打破沉默:“大哥,五月花那边的工程快完工了,我们这边的设备也已经下料生产,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安装。”
    黄鸿祺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放下茶杯对杨斯音说:“斯音,麻烦你了。”
    杨斯音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黄鸿祺说的不是项目的事:“大哥,我们之间就不要客气了,老人家就一点要求,作为晚辈,我没有理由拒绝。”
    黄鸿祺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停顿了一会说:“我有个弟弟,叫澜祺,波澜的澜,比我小五岁,八年前受人委托去澳洲考察,从此一去不回杳无音信,八年间,我多次去找寻,都没有下落,不知是死是活,母亲因为这件事打击很大,她没有离开过福州的家,怕我弟弟回去找不到她,母亲这一辈子很苦,我父亲在我十多岁的时候去世,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和弟弟养大,老了又失去孩子,我也没能常伴她左右,细想下来也是愧疚。”
    黄鸿祺背对着杨斯音,他看不到黄鸿祺的脸色,听黄鸿祺的声音,语气平淡,他也判断不出此时对方的情绪,一时无话。
    过了约一刻钟,黄鸿祺转身看着杨斯音说:“你和澜祺长的很像。”说着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照片,杨斯音走接过照片,一个是黄鸿祺,另一个大概就是他弟弟黄澜祺,确实长相有几分相似,高矮胖瘦都差不多。
    黄鸿祺接着说:“我想带母亲出来散散心,她不肯过来,我跟她说在这里认识一个和澜祺长的很像的人,问她想不想来见一见,这才将她从福州接来。”
    杨斯音一直困惑高冷的黄鸿祺为何对他那么好,此刻终于在这里找到答案,他拿出烟给黄鸿祺一支,自己点燃一支,站在窗前一言不发,他没有想到生意成功的黄鸿祺一直承受着这样的苦难,他总是给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总是冷冰冰,想来这么多年他的心里是很煎熬的吧,看了他一眼说:“大哥,我们一起送伯母回家,今后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黄鸿祺嘴角咧了一下说:“谢谢。”
    窗外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上人来人往,行人面色匆匆,杨斯音心想: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是不是也有这样那样的故事,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