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后是大明》第六十三章 寺楼钟鼓催昏晓(二)

    “茂明见过徐先生!”
    “十三啊,数年不见,你这个头又窜高了不少。”徐守中捋着胡须感慨万千道。他前几日也回洛阳了,比预期的要早些日子。
    “茂明见过仲明兄!”曾葆华又向徐守中身边的男子行礼道。他二十岁不到,个子瘦高,脸色微黑,一双三角眼,高颧骨,尖下巴,坐在那里显得静重镇浮。
    他已经站起身来,脸上露出笑容,执手道:“茂明,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两人哈哈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寒嘘了几句,曾葆华直奔主题。他与徐氏父子的关系,不需要说话绕弯子。
    “徐先生,为何上头点我去做护送内宦安置北都的押解官。安贼的歹毒心思,人精一般的那几位,如何察觉不到?”
    “唉,茂明,这事,怨我!我与冯公走得太近,而你又打着我姻亲的旗号谋事,所以兵部侍郎刘公(刘昫)就将怨恨撒到你头上了。”徐守中长叹一声道。
    “刘公?可是出自涿州,风度仪容优美,与他兄弟一起,都以好学闻名于燕、蓟一带的刘耀远?”
    “正是他!”
    “刘公(刘昫)性少容恕,与我有间隙。”徐公亮在一旁补充道,“见茂明是我家亲戚,心中已然不喜。后来听说你在内侍省阅武比试中夺得三甲,当众不齿道,‘此子只配与阉人武夫为伍’。所以押解内侍黄门北上,他一力点名你去。冯公和赵公拗不过他,坚持了两次后也就算了。”
    徐守中说道,“十三郎,当时安重诲的阴谋,冯公、赵公都有所察觉,只是没有证据,不好摆到桌面上说。而且吧,刘公身为兵部侍郎,点你为护送官,正是他的职责所在。冯公与他是姻亲,也不好过于阻止了。幸好茂明吉人自有天相,不仅逃得生天,还杀出了赫赫威名。”
    “是啊,官家接到高太保、李节帅的急报,对你的勇武是赞不绝口。当时还兴奋地对周围人说,视皮室勇士为插标卖首者,唯曾十三郎尔。”徐公亮说道。
    “徐先生,仲明兄,话虽这么说,可是进忠和承恩的命,却是要记在这刘昫老贼头上了!”
    曾葆华冷冷地说道。这就是某些文人的德性,党同伐异比他娘的外敌还要重要。所谓的气节比人命还要重要!总有一天,定要给这些迂腐酸儒一顿社会的毒打,才能让他们认清事实。
    徐守中叹了一口气,也不好再劝什么了,转言其他。
    “官家诏书已下,德威公何时下山到洛阳来?”
    “回徐先生的话,我已经叫小乙陪着官差去猫爪山宣诏去了,估计二十来天,家父就能到洛阳城来。只是山寨有四千多人,如何安置却是问题。”
    “没错,官家赐予德威公的光州刺史,是个虚职。光州还在杨吴手里,难不成还叫德威公带着人克复了再去赴任?刺史那点俸禄,可养不活山寨那四千多口人。”徐守中捋着胡子说道。
    “父亲,茂明,而今之计,只有请德威公上书官家,自请为朝廷镇守北疆边镇。德威公以数万乡野山民,结营成寨,在契丹铁骑下屹立不倒,想必扼守边镇,官家和朝廷是放心的。”徐公亮在一旁出谋划策道。
    “这确实是条路子,只是上书请求出镇何处,需要商议。燕赵是最合适不过,但会遭人非议。当年德威公在燕山营,保住了幽、蓟、涿、易等州。就连河北的莫、镇、定、瀛、沧等河北诸州,也避免了契丹兵锋荼毒。这份恩德,不仅河北燕幽的百姓认,李公(李愚)、赵公、冯公、孔捷兄都得认,就是他刘昫,在其族人亲故面前也得认。”
    “所以,德威公无论出镇燕幽哪一州,很多人都会不安心的。”
    徐守中的话,曾葆华默默地听着。
    “再往西,就是云朔诸州,有大同、振武节度使。那里是河东屏障,也是本朝龙兴之地。只怕官家不舍得啊。”
    那确实,官家一堆的亲故旧部需要安置,让这些人出镇河东北部诸州,官家更放心。
    “那还能去哪里?”徐公亮的眉头皱了起来,“雍秦诸州,虽然有定难军暗通契丹之嫌,但现任凤翔节度使李从曮生性柔弱,畏惧朝廷威严。至此,关中诸州军保持着微妙的均衡之势,德威公求出镇那里的某一州,就看官家是不是想动谁了?”
    “定难军现在还算恭顺。蜀地嘛,根据最新传来的消息,安重诲任命的西川监军,客省使李严被西川节度使孟公给斩了。官家闻知后,不仅不追究,还遣客省使李仁矩将孟公被扣留在凤翔的家属送到成都,以示恩德。”
    徐公亮双手笼在袖子里,坐在椅子上的身子在微微地前后晃动,眼睛闪着光说道。
    “现在看来,能落子的点就在定难军。他李氏兄弟再恭顺,也有法子让他们变得不恭顺。只是时间来不及了,要是有办法拖延半年就好了。”
    徐公亮还是那个样子,一副运筹帷幄,要算定天下的今日诸葛亮模样。
    他老豆徐守中对儿子这副样子有些看不下去,咳嗽了一声,终于将他从如何让定难军今日是大唐的忠臣,明日便成了契丹走狗的盘算中拉了回来。
    “此事不急,需徐徐图之。当务之急,就是让德威公接受官家敕授诏书。身份明确了,边镇便哪里都能去,江淮、青莱,皆可去的。”
    “徐先生/父亲大人说得极是!”曾葆华和徐公亮拱手道。
    徐公亮送曾葆华出门时,握着他的说道。
    “茂明,千言万语啊。”
    “仲明,我知道,等个机会我们好好聊个痛快!”
    接下来是到王又山府上。
    “师傅,徒儿见礼了!”
    “哈哈,你小子厉害啊。搏杀皮室军,只身陷蒲州,现在也是指挥使了,跟为师平起平坐了。”王又山打着哈哈说道。
    “师傅笑话我了,我这指挥使,万不敢跟师傅的指挥使比。”曾葆华连连摆手道。
    不是曾葆华谦虚,而是事实如此。
    王又山的正式官职是控鹤军左军指挥使,掌管着官家精锐的侍卫亲军之一,还加了密州刺史的官阶。这样的指挥使,全天下也不过二十来个。
    而曾葆华这个捧圣军指挥使就只能说他是属于禁军系统的军官,没有加刺史、团练使、防御使之类的官阶,就跟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一个意思。
    燕山军这个军号,跟神威、神捷、广捷、拱宸、长剑、金枪等杂号军一样,或是收编前朝残军,或是官家兴之所至赐下的,人数从数百到数千都不等。今天在,明天不一定有。跟常公手里的杂牌部队一样,朝不保夕的。
    王又山仰首哈哈大笑。看到自己的徒儿名扬河东,尤其是一杆铁枪,威猛不在当年贤明公之下,他自然是老怀甚慰。
    “来,见过我的好友潘公,你也可以叫声师叔。”
    “师侄见过潘师叔。”
    这位是潘籍的老爹,师傅的好友,曾葆华恭敬地拱手道。
    “潘公原为衍州团练使,而今奉诏移驻耀州,这次是来面圣述职的。”
    曾葆华刚混入当朝体制时,也被节度使、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刺史之类的官职搞得晕头转向,后来经过虚心请教,潜心总结,终于搞得明明白白了。
    刺史和观察使,属于文官体系,略等于上一世的地级市和省级领导。在这武夫当国的年代,一般都是由武将兼任或遥领。地方实权操控在州长史、检校参军等佐官手里。
    节度使、团练使、防御使属于偏军事的武官体系。在这年头,基本上属于当地军政一把手了。
    曾葆华大致参照上一世的军-区制度做了对比,节度使是大军-区或省军-区,团练使是地级市军-分区,防御使是地级市或副省级城市警-备区以及要塞区。从某种意义上看,团练使和防御使实际上的职权相同,但防御使的辖区军事价值更高一点。
    衍州、耀州,好像都在定难军南边。曾葆华慢慢地与王又山、潘环搭着话,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关中诸州以及凤翔和定难军。
    潘环也是健谈之人,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