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外挂闯三国》第412章 士兵不少反多

    ♂? ,,
    其实,皇后蔡琰根本用不着这玩意,走到哪,也没人敢拦,别说出长安城游玩了,就算去顺天府调兵,顺天府的官员们也会给些薄面,跟韩瑞儿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对韩瑞儿来说,这令牌太珍贵了,意味着他得到了自由。以后想去哪便去哪,谁也不会再拦她,再无视她。
    但韩瑞儿不明白,洪南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对她这么好,真像天上掉馅饼,都砸在了她的头上。
    对此,洪南没有说,但心里却是有普,一是韩岳、韩非立功,二是这些年确实亏待了韩瑞儿,虽然不可能给韩瑞儿多高的名分,但给些自由还是没问题的。
    ***********
    几日后,御书房,史阿受招前来。
    “史阿,张绣的事,可处理好了?”洪南问道。
    史阿回道:“禀皇上,已经处理好了。按照皇上的意思,押解至长安,到武英殿思过。”
    “也就是说,他现在在武英殿?”
    “是的。”
    “他没反抗吗?”
    史阿道:“没有。他擅自出兵追击荀彧,损失了三千狼骑军,自知罪责难逃,情愿进武英殿。而且还说,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
    洪南笑着道:“还算他懂些礼。帮我转告他,让他好好在武英殿学,等什么时候能跟典韦打成平手了,我就放他出来。”
    “是。”
    洪南道:“们锦衣卫,在此战中,也立下了功勋,我会让户部酌情给予奖赏的。”
    “皇上,奖赏就不必了,属下有个建议,请皇上斟酌。”
    “说。”
    史阿道:“锦衣卫原本是在暗地里办事的组织,是不为人知的,但自年年征战以来,各将军、军师、甚至是敌人,都知道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就算躲在暗处,也被人防范。属下的意思是,既然藏不住,何不浮出水面?”
    洪南道:“的意思我明白,但是...锦衣卫的存在,对敌人多少是种威胁,如果浮出水面...。”
    “皇上多虑了,属下的意思是,只将我们治下的锦衣卫摆在明面,其他地方,还一切照旧。”
    对锦衣卫,洪南也一直想给些名分。
    就像晋国的正规军一样,有功劳就要赏,有过错就要罚,如果一直在暗处,赏罚不明,那锦衣卫也很难壮大。
    试想,锦衣卫每次立了大功,都石沉大海,长此下去,谁又愿意去立功呢。
    “这建议,我会好好想想。或许,我会再增添一个司法部门。”
    “谢皇上。”
    史阿心中大喜,他今天到这来,就是应了锦衣卫中,很多将领的建议,向洪南讨个名分,像这次大战曹操、袁谭,他们也是立了功的,却不被世人所知,这样下去,如何在晋国立足?与其隐藏于世,还不如投身军旅,在战场杀敌建功。
    如今,洪南虽然没有明着答应,但至少心动了,就史阿来看,怕是八九不离十。
    次日,早朝。
    朝堂上,众文武百官聚集。
    见礼后,洪南吩咐金殿侍从,将拟好的圣旨拿了出来,将所有将领、文官,都封赏了一遍。
    其中,马超、徐晃,都升任正二品官员,一个是虎翼将军,一个龙骧将军。
    而周仓、胡车儿、裴延、张绣、等,任从二品官员,上军、镇军、抚军将军。
    其余将领,也都各有封赏,连吕布都没落下,封了个从四品,镇北将军。
    除此外,还有文职官员,如立了大功的魏世林,调任兵部。
    徐庶,任晋都大司马,庞统任水军大都督,贾诩任天下兵马大将军,仍领军机处,邻班军机大臣。
    将所有人封赏了一遍,洪南道:“除了这些,朕还想再封赏一些人。”
    话音刚落,众文臣都相互嘀咕了起来。还要封赏谁呢?想想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封赏了,连一些军中校尉都没落下。
    “史阿,进来吧。”
    洪南招了招手,史阿从金殿外走了进来:“参见皇上。”
    “免礼。”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史阿身上。
    洪南说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剑师王越的大弟子,命叫史阿,也是我锦衣卫统领,在历届大战中,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替我们传递情报,只是们不知道而已。”
    “原本,他只在暗中,但朕慎重考虑,不能再这样下去,锦衣卫既已立功,就该受赏,不应该被无视。否则,天下还有什么格局可言啊。”
    对于锦衣卫,很多大臣都有所耳闻,但从未见过,连贾诩、陈宫,这等高官,也很少见到。
    但众人知道,晋国背地里,确有这么一个组织。
    史阿拱手拜道:“皇上,属下等,都是甘愿为晋国尽忠,不求赏赐。”
    洪南笑着道:“这些话就不必说了,不求赏赐,但朕不能无视。”
    “贾诩。”
    “臣在。”贾诩出列。
    洪南说道:“朕想另立一个部门,叫三法司。觉得怎么样?”
    “三法司?陛下好主意,但臣不知,这跟锦衣卫有什么关联?”在汉朝前,就已经有三法司的说法,《商君书·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三法司“之称即源于此。
    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三个司法机关的会议,称三法司。重大案件皆由三个机关共同审理。
    晋国虽没有这等体制,但也可以建立,但跟锦衣卫,好像没有多大联系。
    洪南解释道:“我说的三法司,非所理解的那样。”
    “准确的说,三法司,是我晋国最高案件决策机构,设立监察院、锦衣卫、京都第一法院,三个部门。如遇重大案件,则交由三法司会审,审理结果为最终判决,不可上诉。”
    说到这,洪南站起身,走下玉台说道:“诸位,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啊。打江山只要民心所向,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开疆拓土,但守江山,不仅要防御敌人,还得让天下的百姓信服,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先立法!如果没有法,百姓受了委屈,无处申冤,官员贪赃枉法,就算我们再有实力,也得被这些恶人拖垮。”
    贾诩问道:“敢问皇上,三法司,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呢?”
    “问的好。”
    洪南道:“三法司,负责监察百官,确定天下官员都无贪污、腐败之迹象,一旦发现,立刻派人调查,如有真凭实据,立即逮捕,凡四品以上官员,部由三法司会审。”
    “准确的说,监察院,就是监察百官的。京都第一法院,是定罪立法的。锦衣卫,是负责逮捕、侦查、破案的。”
    “这是争对四品以上官员。如果百姓有冤屈,也可层层上告,先是在地方受审,如果百姓对官府的判决不服,可上告到郡守府,由郡守府再审、再判决。如果对判决结果还不服,再上告到刑部,由刑部判决定罪。刑部判决之后,基本就可以定罪了。但是,如果遇到重大案件,或者受罚之人身份高贵,亦或者有百姓的万民书等等,替受罚之人求情,那就立即交由京都第一法院审理,再由三法司会审,审理结果为最终判决,受罚之人不得再上诉。”
    “朕相信,经过这么多层审理,天下没有什么冤情,如果这样一番下来,还是让坏人转了空子,那们这些当官的,真该自审了...。”
    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众文武官员听的头都大了,这样下来,一件案子要审理多久啊。
    不过,正如洪南说的,这样审理下来,出现冤案的比例会大大减少,就算坏人能买通县级官员,他能买通郡级官员吗?就算郡级官员被买通了,能买通刑部官员吗?还有三法司的最终审理,那可不是钱能买的通的。
    “皇上英明,臣十分赞同。”贾诩反应过来后,第一个拥护。
    连贾诩都拥护了,其余人自没有二话。
    当即,洪南便宣布,三法司部门成立,由吏部尚书李儒,分配官员前往任职,设都察院御使、锦衣卫统领、京都第一法院总法官、及众法官。
    大小官员等,共计四十多位。
    如此多的官员,当然不是一时半会能任命的,但洪南也下令,等过些时日,便布告天下,开展一次恩科,招纳贤才,凡有才学之士,都可加入文贤阁,再从文贤阁抽出人来,前往三法司任职。
    史阿的事解决胡,史阿站到了一旁,洪南回到座位,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朕听说,曹操派人来长安了,想赎回被俘虏的将领?文和,可知此事?”
    贾诩出列,道:“臣知道这事,臣已经将使者安排在驿馆住下,等明日便与他商谈。陛下放心,曹操这次,不出够了血,臣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知道就好。”洪南笑着道:“有亲自督办此事,朕非常放心。”
    “哦对了,被俘虏的张辽、高顺二人,暂时不要列入释放名单,由我亲自过问,如果能招降他们...对我们晋国,是如虎添翼啊。”
    “是,臣也有此意。”
    早朝结束,洪南跟着贾诩去了军机处。
    “文和,我们这次大战,各地的情况都理清楚了吗?士兵伤亡如何?”来到大堂中,洪南问道。
    这是目前他最关心的事。
    岂知,贾诩哈哈笑了起来。
    “笑什么?”
    贾诩说道:“皇上啊,您恐怕想错了,我们不但没有损失兵力,还平白无故冒出来许多的士兵啊,我现在都发愁,该怎么安置他们。”
    “怎么回事?”洪南不解。
    贾诩道:“陛下有所不知,去年,徐庶在晋都下令,北方三大州官员,不论大小,都可招募百姓御敌,这几仗打下来,虽然死了十几万百姓,但各官员手上,都多多少少有些士兵,多的好几万,少的好几千,经过统计,北方三大州的兵力,已经有六十多万!尤其是冀州,都达到四十万了!”
    “哦对了,还有徐庶从幽州回来以后,他手上的兵力也不少,足足三十五万,加上胡车儿、杨凤在幽州各地的兵马,北方三大州实际士兵人数,已经达到百万。”
    “这么多?朕去冀州时,到处调不到兵力,没想到刚走,就有这么多人冒出来。”洪南颇有些惊异。
    “是啊,臣担心,这些士兵会趁乱闹事,已经给徐庶下令,保留一部分参战过的士兵,还有立过功劳的士兵,其余的,都发回原籍,让当地县衙安置。”
    洪南点头道:“如此甚好。”
    “陛下,臣有个担心啊。”
    两人来到茶几旁坐下,贾诩捋着额下胡须说道。
    (本章完)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