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武松传》后记:为大家解释下为什么最后会写出这样的结局

    我还是狗尾续貂补了个烂俗的尾声。
    因为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完合情合理了。
    我很佩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灌水,这厮再怎么喜欢蜀汉,也没有让刘备集团打到长安和洛阳。
    虽然他改编了很多故事,改变了很多历史上的形象,但是他唯独不改结局。
    我很佩服这点。
    水浒传也是一样。
    正史上的宋江起义,狗屁不是,根本没有中那么大能量。
    但水浒传再怎么把108将吹的神乎其神,却不改结局。
    这两本书,在给我们讲完特别生动好听故事的同时,不改结局,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
    历史太厚重了,我也不敢改结局。
    但我可以通过塑造梁烈帝、梁哀帝舍命相抗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暴力机器,来讴歌他们的伟大。
    年轻时,我很喜欢看战争书,特别爱看动不动杀了几十万人这种。
    后来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我越来越讨厌这种书。
    生命是宝贵的。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无故剥夺他人的生命。
    认识了这一点,我内心深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越来越多。
    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太多了,多到人们无法承受,无数人每天都要体会那种失去亲人,痛断肝肠的绝望。
    我真庆幸自己生在和平的年代。
    我一厢情愿的希望,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希望和平的日子越长越好。
    尽管我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那就当它是个梦吧。
    有些读者可能会不喜欢这个结尾,我想说的是,朋友,网文盛行这么多年,那些没有深度的小白文您还没看够吗?您要是喜欢看小白文,下本我可以写个小白文,保证让您爽。
    但是玄幻,仙侠,都市……任何一个类别的结尾都可以随便扯蛋,唯独历史不行。
    历史太严肃了,太厚重了。
    我们每个人,在历史面前,太渺小了。
    真的,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李世民、朱元璋、成吉思汗,在历史长河面前,太渺小了。
    我可以尽可能创作出一篇爽文,让主角杀秦桧救岳飞,怎么爽怎么来,但我不敢改写既定之天命衍生出来的必然之结局。
    历史弯路上,有无数个可能性,而这无数个偶然,最后只能构成一个必然。
    存在即是合理。
    你可以不喜欢奸诈阴险的司马懿,但我告诉你,他和他背后的那股势力,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曹孙刘三家,皆不代表这股趋势,出局只是早晚的事。
    还有,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九品中正制虽然僵死,但它就是比刘备集团的三级公民制度好,所以后来的益州集团心甘情愿投降曹魏集团,根本不愿意为蜀汉效力。
    你可以不喜欢野蛮的元朝,但我读完几乎所有和元朝有关的史料后,我无奈的发现,当时只有元朝有能力一统天下,那个只会根磨田契,欺压良善的宋朝,注定不是元朝的对手。
    而元朝末期之腐朽,居历朝历代之最,朱元璋摧枯拉朽,杀元军如果杀猪,每一仗都打的特别顺利,反而打陈友谅那一战,打的最难。
    各位亲爱的读者,我真诚的希望,您能接受我写的这个结局。
    我并不想害得大家有虐心的感觉。
    主角受自然寿命限制,只能活80岁,而他再怎么牛上天,他也没能力管一百多年后自己第六代,七代后人的事。
    他的人生结束之时,天下没人敢惹他,我觉得这个结局已经算是完美了。
    正如我借完颜雍的嘴所说出的这句话一样“无下无不死之人,无不灭之国”,这件事就如同花开花谢一样,都是自然之理。不用说晋代这种垃圾朝代,就说汉唐明这类文明辉煌的顶峰,一样有没落的时候。
    大事小事都是这个道理,譬如人跳高,跳到顶点,是一定要下落的,这个规律,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
    我祖上挺富庶的,富了好几代,祖先传下很多财富,我们整个家族都感到自豪。
    可是到我爷爷那辈,败落了。
    所以我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
    好在我爸争气,拼命挣钱,又把家业撑了起来。
    曾经有无数年,我都把我爸当成神来崇拜。因为靠我爸,我才体会到了富二代的生活是何等的惬意。
    这种幸福快乐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上大学那年,我爸败光了所有产业,银行没收了家里所有的房子和车,一夜打回解放前。
    那时的我,已经崩溃了。
    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自杀,因为我受不了这巨大的反差。
    突然让挥金如土的我,吃咸菜稀粥,我受不了。我更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和冷嘲热讽。
    亲戚们那冷漠的眼神,丑恶的嘴脸,至今我也忘不了,曾经爱到骨头里的女朋友,也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离开了我。
    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我看到了祖宗牌位前的两句话,第一句是“为子当孝,待人以信。”第二句是“锲而不舍,坚忍不拨。”
    当时我的眼泪直接就流出来了。
    这十多年间,我受过无数的苦,遭过无数的罪。
    我在火车上站过六十个小时,下车后,那种感觉比死也好不到哪去。最苦的时候,我四天只吃三顿饭,基本是半死不死的状态。
    我失败过无数次,也爬起来无数次。
    我学英语,读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学名著,我捣腾过茶叶,捣腾过苹果手机,也捣腾过房产。
    现在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爸败掉的家业,又被我救活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多。我错过了太多的人和事。就连从小最疼爱我的姥爷过世,我都没能回去送老人最后一程,注定遗憾终生。
    当我成功那天,我心里没有半分喜悦,只有疲惫。
    在单位里,为了往上爬,为了挣更多的钱得到更多的资源,我算计过无数人。
    后来自己开店做生意,表面上和竞争对手相处的亲如兄弟,背后捅他刀子的事,我自己都不知道干过多少次了。
    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可是我还是成为了自己不喜欢的这种人。
    我不想向大家炫耀什么,我只想通过自身经历,和大家说清这个道理:
    当你接触的人多了,去过的地方多了,你就会明白,人生的得与失,真的是一件特别平常的事。
    《孙子兵法》更是直言,失败是必然因素,成功是偶然因素。
    《易经》讲万事万物皆由阴阳构成,也就是说,就算你是神仙,你也没法永远保住现有的成就和财富,它们早晚会溜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成功必然永远伴随失败,二者有机统一在一起。
    有了这个认识,不是让你悲观,而是让你豁达。
    我爸没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算计不过别人,我比我爸读过的书多,接触的人,去过的地方也比他多,很多事我比他看的远,做的好。
    但那又怎样呢?
    我爸只用半辈子就败光了钱。
    我谨慎点,尽量这辈子永远别再走到他那步。
    甚至我儿子,我也给他教好,让他帮我守住。
    再扯远点,孙子那辈也守住,那又怎样呢?
    古语说富不过三代,那么谁又敢保证过个六七代后,长达百年之久,财富还能守住?
    君不见每天倒闭多少公司?
    能撑20年不死的,有几个?
    能撑上百年的,恐怕用手指头都能数出来了吧。
    某地产首富,这些年何等辉煌,现在不也欠债0亿吗?
    世上哪有长盛不衰之事?
    人如此,事如此,汉唐明皆如此,那我虚构的这个大梁国,我有什么资格写它万年不灭?
    不管您相不相信,在我心里,我真诚的把所有看的起我,肯订阅本书的读者们当成了朋友。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其它类别的,结局怎么扯蛋都行,多完美都行,但历史文真的不行。我过不了自己的良心那一关。再说历史也从来没有圆满的时候。
    如果您读过《道德经》,我坚信您一定会认同这个道理:
    月圆的下一刻,肯定是月缺,但这并无损月华之美。
    结束,其实也就是开始。
    缺憾,其实也就是圆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