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武松传》第98章 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 ,,
    武松回到梁山,立即为济州城添兵。
    济州位置相对偏僻,远离宋金大战的主战场,再加上有梁山大炮镇着,故大宋北方国土几乎尽失,却唯有这座济州孤城仍未沦为金国领土。
    至于东平府、曾头市之类的城池市镇……此时早己插满了金国大旗。
    梁山军几经大战,急需休整,武松下令梁山所有人员部取消旧日头领、头目之称,部改称正将,副将。梁山众人跟着武松鲤鱼跳龙门,从此摆脱了草寇身份,无不欢喜。
    毕竟没有人愿意当一辈子草寇,子孙没有出路,父母亦蒙羞。
    南宋临安皇城,冷风拂面。
    太尉宿元景捧着圣旨外出,高宗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大臣秦桧为他送行。
    二人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宿元景悄声问道:“秦大人,皇上真的要把济州城,封给武松吗?”
    秦桧冷目瞪视着他,怒道:“奉黄纸诏行耳(拿着圣旨上路就行了),它何预(管那么多干什么)!”
    宿元景急忙道歉:“秦大人教训的是。”
    秦桧催促道:“快走吧!到了梁山,莫要失了皇爷体面!”
    宿元景连声应诺。
    一路上,宿元景一行人走在官道上,神情肃然。
    梁山哨探很快便打探到了钦差来梁山册封一事,武松急忙派人前往迎接。
    宿太尉赍诏前来梁山,武松悬灯结彩,香花灯烛相迎。
    此时聚义厅已经改为军机堂。
    宿太尉和一众随从进入厅门,站立正中位置,朗声道:“圣旨到,武松接旨!”
    武松率领众将俯伏在临时搭设的丹墀上,听宿太尉宣旨:
    “圣上有旨:鸿运当否泰之时,匡济赖英杰之用。朕以渺恭,承继大业,适遭强敌侵袭,粮饷断绝,失石皆空,有远狩播迁之祸。兹尔武松等,夙怀忠义,竭尽肱股,统领海域之战船,击败滔天之强敌。龙驾得还,凤辇重颁,厥功至伟,赏莫酬焉。义士武松之恩德,朕时思不忘。今派太尉宿元景颁诏,册封武松为梁王,统领济州城、梁山岛、耽罗、流求、暹罗等地,为朕东南之保障,大宋山海之屏藩。世袭罔替,永业长继!赐梁王尚方宝剑一柄,便宜行事!赐金印一颗,玉带一围,锦缎五百匹,御酒一百瓶。朕另赏梁王钱一百万贯!钦此!建炎二年二月十八日诏。”
    武松等人谢恩己毕,又齐谢宿太尉,宿太尉谦辞。武松将击杀斡离不一事申报朝廷,捷报交由宿太尉带回。武松摆下国宴,请宿太尉上座,众人开怀畅饮,夜深方散。
    次日太尉还朝,梁王礼送下山。
    尽管高宗皇帝仅仅是把武松已经占有的地盘封给了他,更何况那济州城,现在己经和西域一样,被金贼强行割裂,不再与南宋国土直接接壤了。
    然而这对武松来说,仍然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
    从宋代百姓和士子的角度来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了皇上的册封,武松的领土便可以名正言顺的从暹罗扩充至目前他所占领的所有地盘,至少,他的上述占领行为,得到了官家的正式承认。
    武松本人,也成了合法存在的海外王者。
    那名朝廷派来的济州太守也不是傻瓜,作为一名合格的老油条,他主动称病,提出致仕(退休)。梁王允准,并告诉他定时来领养老钱,此人感恩戴德,拜谢而去。
    梁王大封功臣,对那些从微贱之时一路追随于他,并且立有大功的人,部重赏。
    几位夫人,封为王妃。从此她们不再是梁山寨主的压寨夫人了,而是国之女主。
    晁盖让位有德,为人忠义,封为骠骑将军。
    闻焕章、朱武屡献奇策,立功无数,封为军师中郞将。
    柴进封为礼部尚书。
    裴宣封为吏部尚书。
    安道封为太医院正卿。
    限于篇幅,其余百余名梁山旧头领不再一一罗列,总之卢俊义、林冲、史文恭、史进等武将封为将军,萧让、金大坚之类的特技型人才封为文职官员。
    方百花协助梁王做过很多大事,封为文成侯。女子封侯,成为梁国奇观,广为百姓传颂。
    明教高手王寅等人,因旧日协助梁山作战有功,部封为将军。
    明教众人见梁王处事公允,不偏不倚,对他们从不轻视,便一心一意追随梁王建立理想国。
    梁王拨出经费,在济州城成立太学殿,招收饱学之士教梁国文武官员的子嗣读书。宋老太公找了晁盖的门路,把小孙子宋安平也送进了太学。宋安平学习异常刻苦,成绩拨尖,梁王曾对宋太公表示,待宋安平长大后,学业有成,定要授他一个官职。宋太公喜泪而横,拜谢梁王。
    临安皇宫。
    “马扩、赵隆二人,这是要谋反吗?传令翟兴、刘光世二将,速速剿灭假信王,提头来见!”
    高宗皇帝大发雷霆,百官吓得跪了一地,不敢作声。
    “传令内侍太监,带着圣旨上路,替朕责骂马扩、赵隆二人!退朝!”
    高宗皇帝气恨恨的甩了一下袖子,快步从偏殿走出。
    传旨太监的手一直在哆嗦。
    他拿着高宗拟好的圣旨,去拜见秦桧,他知道,对方是皇上最信任的人。
    “秦大人,马扩和赵隆对朝廷忠心耿耿,就因为这点小误会斥责他们,会不会逼反他们?”他的声音也在发颤。
    “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秦桧怒斥道。
    “是……是……是大人……”传旨太监忧心忡忡的走了出去。
    马扩、赵隆二人,在半壁江山沦陷后,自发的组织义军与金兵决死战,死伤惨重。
    当日他们为了扩大影响力,便立了信王为君,继续抗击金军。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后来康王赵构竟然即位为帝。如此一来,二人这无心之举自然惹恼了这位高宗皇帝。
    高宗皇帝称他们所立的人为假昌的信王,令人攻杀之,又令太监严厉斥责二人。
    二人惶恐无地,一商量,竟然投到梁王麾下,做了战将。
    没多久,岳飞提出储位久虚,不利于社稷,请皇上册立太子,结果又惹恼了高宗皇帝。
    这位高宗皇帝久受惊吓,丧失了生儿子的能力。若立太子,就只能过继其它亲王的儿子。岳飞一心为国,不懂朝廷里的门道,竟然犯了皇帝的忌讳!
    皇帝下诏,严厉斥责岳飞,这位小太监也不敢去宣旨,询问秦桧,秦大人仍然是那句名言:“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于是他一狠心,还是上路了。
    到了军营,这一番痛骂下来,骂的岳飞冷汗直流,作声不得,只得连连致歉。
    紧接着,又一位武人招惹了高宗皇帝,这人便是宗泽。
    老将宗泽一腔忠勇,接连上书二十余次,请求高宗发兵攻金,收复国土,迎回二圣。
    没想到竟然又触碰到了皇帝的死穴。
    按照正常顺序,本来高宗是根本没有资格当皇帝的。而徽钦二宗以及其它皇子部被俘后,他才有资格继位。他每天千盼万盼,希望徽钦二宗早点死在金国手中,生怕他们回来和自己抢皇位。忧国忧民的宗泽哪里能理会到这层意思?
    于是皇帝以休战养民为由,坚决与金国议和,下诏对宗泽严加痛斥。
    宣诏的礼官生怕逼反宗泽,去问秦桧,秦桧仍是大骂道:“杀才!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于是礼官来到营前,宣读圣旨,痛骂宗泽。
    老将军当即气倒,暴病一场。
    满朝文武,唯有秦大人最能揣摩上意,亦只有秦大人最受皇上宠爱。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