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月份吴军出兵,到五月王衍投降,整个过程仅仅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
这期间,蜀军除了在三泉与吴军有过激烈交战外,其他时候遇到吴军都是望风而逃或者当即投降,整个战争期间吴军的损失更是极为轻微。
甚至于,在战前吴军储备的大量粮草辎重都没有用得上,光是缴获的敌军辎重就足够大军所需。
占领成都后,从成都府库中缴获的钱粮、军械等各类物资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可以说这一次灭蜀之战,吴军非但没有消耗多少钱粮,反而是大赚一笔。
这样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或许也就杨渥在之前有过一丝预料,但他也拿不准这个时空的前蜀是不是还像原本历史上那么容易就被灭。
王衍投降之后,依旧在夔州抵抗吴军的张武也很快投降,放南路吴军进入夔州等地,而剩下来还没有投降的各地刺史、节度使等,在得到王衍投降的消息后,也都很快投降了。
之后,杨炅、周本等人率军进入成都,一面奖赏士卒,一面安抚人心。
首先一点当然是将王衍一族迁移到洛阳去,不管王衍有多么的废,但王家父子毕竟统治蜀中多年,根基深厚,将王衍一族继续留在洛阳显然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除了迁移王衍一族外,还有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蜀中大姓世家也将被迁移到洛阳去,以尽可能的削弱蜀中的地方势力。
对于蜀国的那些投降官员,杨炅则选择其中名声、能力较好的继续留用,至于当初王衍任命的那些阿谀奉承之辈,此时大多都被罢官免职。
不过为了尽量保持稳定,杨炅对这些人也没有逼迫太甚,依旧让他们得享富贵;如此一来,或许这些家伙心中依旧有所不满,但他们没有军权,想来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就算出问题,以这些家伙的能力,要平定他们也不会太难。
至于原本蜀国的军队,杨炅按照周本等人的建议,对其进行精简,一部分精壮将士都被编入到吴军之中,剩下的一部分改编为厢军负责各地治安,其他老弱士卒则按照当初对投降的梁军的处置办法,改编为屯田军。
之后的几个月里,杨炅一直留在成都负责稳定蜀中的重任,杨渥甚至还给了他人事任命的大权,让他视情况委任官职。
杨炅的年纪虽然不大,但他以前长期镇守后方,治理朝政的经验并不缺乏,此时杨渥让其放开手脚在蜀中施展才能,顿时表现出他在文治方面的过人之处。
随着时间推移,从吴国内部调派的官员开始在蜀中上任,而王衍等大姓世家也逐渐向洛阳迁移,蜀国的局势逐渐安定下来。
九月,身处成都的太子杨炅、大将周本、刘信、柴再用等人,突然上书杨渥,请求发兵攻打大长和国。
奏疏一上,朝中上下深感震惊。
大长和国便是从唐朝时期的南诏国演变而来,之后又将逐渐演变成后世的大理国。
在这个时期,像交趾等地都被天然视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南诏、大长和,以及后世的大理,在这个时期却被视为外国。
换言之,出兵攻打交趾,这可以理解成统一天下不得不做的事业,但贸然攻打一个并无仇怨的外国,许多人就不怎么理解了。
不过杨炅等人给出的理由也算充分,第一点就是大长和国的国主居然敢妄自称帝,这显然是挑战杨渥权威的举动。
如今的天下局势与原本历史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改变,在原本的历史上,称王甚至称帝的割据政权不少,尤其是南方的局势更是混乱不堪,楚国、闽国、吴越国等,纷纷建国;而南吴和南汉两国更是称帝。
而这个时刻的局势却大为不同,除了吴国杨渥、蜀国王衍、后唐李存勖这三个皇帝外,其他各方势力不是已经被剿灭,就是乖乖臣服于吴国。
如今蜀国又被灭了,除了后唐之外,吴国已经在名义上统一了天下。
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一个胆敢称帝的大长和国,杨炅等人自然不能听之任之。
除了这个理由外,杨炅给出的第二个理由,则是他们打听到,大长和国有入侵中原的野望,所以不如认为应该先发制人进行讨伐。
昔日南诏国趁着唐朝衰落,中原大乱的时机逐渐兴盛起来,时常入侵中原,虽然屡屡遭到痛击,但始终雄心不灭。
后来南诏国的宰相郑买嗣夺权篡位,建立了大长和国,并妄自称帝后,更是对中原有着极大野心。
等到如今大长和国的国主郑仁?F嗣位后,更是将这种野望付诸行动。
十一年前,大长和发兵攻打蜀国黎州,当时还健在的蜀主王建以夔王王宗范,中书令王宗播,以及嘉王王宗寿三人为招讨使领兵出击。
王建时代的蜀军可不是现在的蜀军,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这一次大战,蜀军先在潘仓嶂击败敌军,斩其酋长赵嵯政等人,又在山口城击败敌军,攻破敌军十三个营寨。
接着,蜀军又继续追击,在大度河大败大长和的军队,俘获和斩首敌军共数万人,大长和的军队争相渡河,结果溺死者又有数万人。
经过这场大败后,大长和国元气大伤,之后很多年都比较安分。
不过这一次吴国灭蜀后,郑仁?F入侵中原的野心又再次燃起。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
原来当年吴国开国功臣刘威之子刘崇景叛逃到蜀国后,被刚刚继位的蜀主王衍加官进爵,多有封赏。
然而蜀国的内部原本就自相倾轧,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有很多遭到排挤,更何况刘崇景这个外人,所以没过多久,他就被王衍外调去黎州镇守,远离蜀国权力中心。
如今蜀国国灭,各地刺史、节度使等纷纷投降吴国,刘崇景见大事不妙,于是连夜带人逃亡大长和国。
到了大长和的都城大理后,他极力向郑仁?F建议应当趁吴军刚刚夺取蜀中,立足不稳的时机发兵进攻,定能一举取胜。
不仅如此,刘崇景在蜀地多年,对蜀国的情形也有一些了解,他将蜀中的地形、人口、各方局势等详细情形都细细向郑仁?F说明,又添油加醋的向郑仁?F描述中原如何富庶,以勾起他的野望。
在刘崇景的极力鼓吹下,郑仁?F还真动了心思,开始调遣兵力。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吴国一方打探到,于是才有了这一次杨炅等人的上书。
收到奏疏后,杨渥一开始并不打算应允,毕竟中原的局势尚未平定,北方的后唐依旧虎视眈眈,是吴国的生死大敌。
放着大敌不去对付,却发兵远征西南蛮国,这种事情怎么看都有些不明智;大长和固然要对付,但最好是放到天下一统之后再来。
这就如同后世明朝先统一天下,并连续出兵北伐,等到将北元打残了之后,再出动大军攻占云南是一个道理。
所以刚刚收到奏疏时,杨渥并不怎么重视;不过后来严可求却说道,大长和不过是个蛮夷小国,就敢妄自称帝,若是不发兵讨伐,如何彰显吴国威严?
而且郑仁?F既然已经起了入侵中原的野心,就不会轻易放弃;若是不趁着灭蜀大军还在的时候加以讨伐,等到将来大军撤出蜀中后,郑仁?F定然会出兵来攻,到时候大军来回奔波,反而疲于应命。
昔日王建一战取胜,就让郑仁?F在之后十多年里一直保持安分,如今若是能再能取得一场大胜,定能让郑仁?F彻底放弃野心。
如此西南才能彻底安稳,吴国才能安心对付后唐。
听完严可求的谏言后,杨渥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现在讨伐大长和的确比不闻不问要好。
下定了决心后,杨渥终于给杨炅等人回信,同意他们发兵讨伐郑仁?F,并任命柴再用作为大军的统领。
这一次用兵毕竟不管是规模还是对天下大局的影响力,都不如灭蜀之战,再加上西南瘴气横行,地方偏远,杨渥自然不会让周本、刘信等老将去涉险,而柴再用的年龄相对年轻,身体更加强壮,所以让他领兵。
为了尽可能保证战事顺利,杨渥又下令从投降的蜀国将领里面选出对西南局势较为熟悉的人,来担任大军的副将,一路上为柴再用出谋划策。
十月中旬,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后,柴再用率领三万大军南下征讨大长和国,由投降吴国的蜀军名将张武来担任其副将。
……
洛阳城外,军器监的靶场上。
“轰!轰!轰!”
伴随着一声声巨响,如同从平地里打了一个个炸雷般,围观的众人望着前方一字排开的六根古怪铁管子向外喷出的白烟,心中都感到震撼,连忙上前去观察。
“这就是陛下所说的火炮吗?果然声势惊人,就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是的,摆在他们眼前的正是火炮。
火药武器在吴国早就被用到了军事上,用苏州炮投掷的榴弹更是吴军的一大撒手锏,曾经多次在战场上取得奇效。
而对于火炮这种攻城利器,后世之人都知道它的威力,将其称为战争之神。
火炮出现在战场上,也必然会对战场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这样重要的武器,杨渥当然不会忘记,早在很多年他前就派人负责尝试铸造。
然而可惜的是,那时候的火炮铸造技艺不成熟,以至于造出来的火炮相比于已经发展成熟的苏州炮来说,在射程、精准度、威力等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
甚至于在重量方面,火炮也非常沉重,比起可以拆解的苏州炮来也没有多大的优势。
唯一值得一提的优势,或许就是火炮发射起来不需要多少人力,不过对于吴军来说,也不缺操作苏州炮的那点人了。
除了与苏州炮相比没有多大优势外,那时的火炮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容易炸膛。
是的,早期的火炮都容易炸膛,但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为何,吴国早年尝试铸造的几门火炮,最后都在实验场上炸膛了,不少操作火炮的工匠都因此丧命。
也正因此,火炮给人留下了不安全的印象,以至于军中各将领都很抵制,他们宁愿使用相对笨重,但更加安全的苏州炮,也不愿意使用火炮。
毕竟苏州炮的威力也不差,而火炮若是在战场上炸膛了,那对于士气的打击就太大了。
而对于那些操作火炮的工匠来说,这种危险的兵器同样让他们心生畏惧。
所以火炮这种东西虽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吴国的工匠铸造出来了,但一直没有投入到实战中去。
不过近两年,随着杨渥逐渐加大投入,以及铸造技术的逐渐成熟,现在铸造的火炮终于解决了诸多问题,相比于苏州炮已经有了明显的优势,且容易炸膛的问题也被解决了。
而今日,为了打消军中众将对火炮的疑虑,尽快将火炮在军中进行推广,杨渥亲自带着众人来到靶场观看火炮演练。
六门用青铜铸造的火炮依次排开,在士兵的操作下依次施放。
从众人震惊的表情来看,这次演练取得的效果显然不错。
士兵们将远处竖着的六个靶子抬了过来,让众将观看。
只见六个靶子上,有三个都命中靶心,另外还有两个命中边缘,只有一个靶子没有命中。
两百步的距离上,六个靶子能命中五个,这种命中率远非苏州炮能比。
杨渥虽然知道这是工匠提前经过多次瞄准试射后才能达到的命中率,在实际战场上肯定不可能有这般表现,但他对此还是感到极为满意。
望着满脸震惊的众人,杨渥脸带微笑的问道:“这木靶厚达半寸,却被火炮发射的铁弹轻易击穿了,其威力可想而知。至于安全性,刚才能们也看到了,并没有出现炸膛的情况。诸位对此还有什么疑虑吗?”
小说推荐
- 明末江山如画
- 巨额的债务、亲人的背叛、敌人的打压,现代交警刚刚穿越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他能带领自己的家族崛起于明末吗?请看诚子给您带来的故事,以有277万完本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请您放心阅读
- 国立诚连载
- 最新章:第六百零四章 烟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乱世天下,诸侯枭雄逐鹿中原;大争之世,烈士英杰搅动乾坤!龙争虎斗,各领风骚,天下风云出我辈!江山如画,美人如玉,无数英雄竞折腰且看长雨如何为大家描绘一段不一样的传奇
- 长雨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平之战(一)
- 南宋游记
- 后世特种兵杜雨晖灵魂意外的穿越到了南宋初年6岁同名孩子的身上,善钓鱼、懂医术、棋艺精湛、因岁数太小唯有通过跟爹娘配合,以双簧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见证大宋的经济繁荣,面对周边强国的军事欺压,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之
- 指点江山连载
- 最新章: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贺词
- 江山归谋
- 惠慈太皇太后狗血的被自己的儿子捅死了,更狗血的是她变成了她的侄女儿。当她与她的孩子们狭路相逢之际,太皇太后…算了,顺便争个帝吧
- 南亭微草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五章
- 药王出山
- 药王出山以主人公韩野的人生机遇展开,韩野十几岁就父母双亡。他一个人孤立无援,为了生存,他给村里放羊,成为一个小羊倌。他只是一个小孩子,没有人在意他的生与死,只有本家的三叔三婶,给了他一些关爱。韩野孤独,无助,但他不服输,后来他在山上放羊遇到一位山上寺庙里的老和尚。老和尚教他识字,武功,并传授了他鲜为
- 春晓江南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找到灵液
- 塞外江南
- 孤儿杨承志大学毕业,随同窗南下打拼,遭遇横祸,无意中发现自小带在身上隐藏身世的玉佩有一个可以种植的神奇空间。带着这个神奇的玉佩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贫瘠落后的山村,借神奇玉佩,创家业,寻身世,振中医
- 黄土守山人连载
- 最新章:第4957章 主宰手骨
-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 袁谭醒来发现重生到了东汉末年,随身带着一座百货大楼“烟…能抽”曹操很震惊。刘备很愤怒“三弟,做人有骨气,要什么辣条”吕布很渴望“女婿,赤兔马跑的太慢,我想学开车”诸葛亮很期盼“大王,加班太辛苦了,那个方便面…能不能赏一桶“皇上,这瑜伽太难了,臣妾做不到呀”小乔《太宗本纪:太宗袁谭,虽始于微末,但坚刚
- 南山兄连载
- 最新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谁是王世子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一朝穿越,雇佣兵李明远重生到18巡山小老鼠最新鼎力大作,2017年度必看历史小说
- 巡山小老鼠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对穿越的张汉卿来说,给他一个机会,他就可以重塑新的世界 天生风流人称少帅,中外美女如影而至。京津奉佳丽是贤内助,上海滩名媛愿结同心,高傲如皇后贵族统统收下,美女间谍都要征服 看少帅如何带领奉系,审时夺势、文韬武略、恢复失地、振兴中华,最终成功使日寇丧胆
- 江山不落连载
- 最新章:第531章 吴冠张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