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阳城中后,杨渥第一件事情便是将负责情报的长剑都指挥使范遇给找来。
如今一晃二十年过去,此时的范遇也已经白发苍苍,早不是当年年轻时的模样了,不过他的精神状态还很好,脸色也比较红润,显然身体还不错。
见到范遇后,杨渥当先便问道:“长安那边发生的祥瑞,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范遇作为杨渥的亲信之人,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有什么隐瞒,更不会有什么忌讳。
他直接道:“此事乃是三王子所为,据说万年县县令乃是徐善徐大人的门生。”
“原来如此。”杨渥顿时便明白过来,徐善便是杨煜的亲舅舅,看来此事他也有参与进来。
“那么,柴再用对于此事有什么反应?”杨渥接着问道。
柴再用作为吴国在关中驻军的统领,手中权利不可谓不大,再加上他的儿子如今还担任着吴国骁骑军的都督,所以杨渥必须知道他对杨煜是何态度,是不是已经与杨煜联手,参与到储君的争夺中来了。
范遇道:“回禀大王,据说在祥瑞出世之前的两天,延州那边有匪乱发生,所以柴都督统领大军前去征讨去了。”
杨渥听了顿时大笑起来:“是吗?这个柴再用还真是狡猾啊!”
口中虽然说得不客气,但心中却对柴再用的选择极为满意。
作为关中驻军的最高统领,柴再用对于长安城的一切都有权过问,不可能不知道万年县将要发生的事情,甚至很有可能在事先杨煜就派人去联络他了。
不过最后柴再用却以征讨匪乱的名义避开了此事,显然他并不想与杨煜联系在一起,否则若只是剿匪的话,何必他这个都督亲自上阵?
其实杨渥也理解他的选择,毕竟现在杨渥还年轻,连四十岁都不到,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就算再活个一二十年都不难。
对于柴再用来说,这么早就掺和到储君之争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柴再用父子二人如今都受到杨渥的重用,以他们的功劳和在军中的影响力,不管将来是谁当上储君,都不会影响到他们;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冒着风险参与储君之争呢?还不如保持中立,只忠诚于杨渥一人就够了。
事实上,如今的吴军军中,像柴再用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目前对于储君之争都是持中立态度的,真正参与进来的,除了像周本这种不得不争的人外,其他的大多都只是中层的将领,那些功勋老将基本都没有参与。
对于这样的状态,杨渥也感到满意。
他心中虽然依旧中意长子杨炅,但对于三子杨煜的举动他也没有明确反对,毕竟给杨煜留下一个竞争对手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让竞争失控了才行。
听完祥瑞一事的经过后,接着杨渥又询问了一些事情,正准备打发范遇下去,这时,范遇却突然道:“大王,还有一件事,臣觉得或许应该告知大王。”
“哦,到底是什么事情?”
“大王还记得宋齐丘否?”
“宋齐丘?孤当然记得他。”杨渥愣了一下,顿时想起来,从当初将宋齐丘罢官,到现在刚好已经十年过去了。
范遇道:“这宋齐丘,如今就在三王子身边担当幕僚,据说这次的祥瑞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原来是他出的主意啊!”杨渥恍然,同时心中沉吟起来。
这个宋齐丘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说,即便如今吴国朝堂上文武鼎盛,人才众多,但宋齐丘的才能也不能因此忽略。
不过当初之所以罢黜宋齐丘,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性格有问题,不仅脾气太过急躁,更重要的是太过嫉贤妒能了。
若是将这样的人放在中枢,他倒是能施展才能了,但其他贤才却会因此而不能得到重用,这样的结果杨渥当然不愿看到,所以当初才会果断将其罢官。
只是不知这十年过去,如今宋齐丘的性格到底有没有发生改变。
心中沉吟了一会,他觉得还是先观察观察,于是道:“暂时就让他留在老三身边吧。”
“是。”范遇这才告退。
等到范遇离开后,陈彦谦、严可求、郭崇韬、冯道等人一同来访。
一番行礼过后,陈彦谦当先问道:“大王,如今不管是天下的局势,还是大王如今的名望,称帝之事都已经势在必行了。不知对于此事大王是如何看的?”
来的这些人都是杨渥最亲信的人,作为心腹,他们当然知道杨渥的想法,明白他这一次回洛阳后就要正式称帝了,所以他们也没有转弯抹角,而是直接询问。
而杨渥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像刚才在百官面前时那样一味推脱。
他直截了当的道:“称帝之事势在必行,但大义名分也必须顾及。昔日朱温弑君夺位,被世人认为是大逆不道之举,至今留下骂名。虽名为天子,却不为正统,仅仅是个僭越之君罢了。孤要为天子,也要做正统天子,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此外,当初朱温篡位之时,孤曾说过要诛灭伪梁,恢复大唐;如今伪梁虽然已灭,但昔日之言尚在,不知诸位对此可有良策?”
以如今杨渥的威望,加上吴国如今的强大势力,即便他不管不顾的直接登基称帝,其他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甚至像岐王李茂贞、定难节度使李仁福,以及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等藩镇,还会上表承认他的正统地位。
这毕竟是一个武力至上的时代,只要你掌握了军权,你就能称帝;更何况杨渥如今不仅掌握了军权,更是掌握天下大半的地盘,称帝的根基比当初朱温还要强得多。
但若是强行称帝的话,在大义名分上总是留有缺憾,杨渥可不希望自己将来做了皇帝都要被人诟病,至少在这方面必须想个合适的办法作为对天下人的交代。
冯道想了想,提议道:“要不,找一位李唐宗室,将其立为天子,然后进行禅让?”
话音刚落,严可求便道:“不妥,从朱温篡位灭唐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便是从去年灭伪梁至今也有年余时间,这期间我等一直没有立新的天子,如今即将登基称帝了,却临时抱佛脚,立一个傀儡皇帝,传出去只会惹人笑话的。”
郭崇韬也道:“不错,而且昔日昭宗的诸多皇子,都已经被朱温杀害殆尽,便是其他与昭宗血脉相近的宗室也被杀戮一空,剩下的宗室之人,不是血脉隔得太远的,便是已经隐姓埋名,踪迹难寻的。这样的人,即便立为皇帝,也难以让人心服口服。”
陈彦谦则补充道:“再者,自从朱温弑杀唐昭宗以来,我等淮南之臣,向来以先王还有大王您为君,这十多年来只知有杨氏吴王,不知有李唐天子。如今却无缘无故要弄出个李唐的天子来,这事情别说百官不会心服,便是老臣也不会答应!”
言语间显得极为坚定,显然此事没得商量。
这时候的冯道毕竟还不如后世那么老练,刚一提议就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顿时闹了个大红脸,不再开口。
其实立李唐宗室为帝,这种事别说朝廷百官不愿意,就是杨渥自己也不怎么情愿。
他的江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与李唐天子何干?从一开始杨行密在庐州起兵,就与朝廷没有半点干系,最多朝廷只是给了他一个名义而已,地盘却是他父子两代人打下来的。
而对杨渥来说,这十多年里他一直都是事实上的君王,若是现在搞一个李唐天子出来,那么至少也要再等一两年时间才方便进行禅让。
在这期间,杨渥岂不是还要向这傀儡天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种事情,光想想他就觉得不愿意。
总之,立李唐宗室为帝的提议,对于如今的吴国来说,肯定会遭到一致反对,所以这项提议当即就被否决了。
杨渥沉声道:“立李唐宗室之议,不大可行。不过大义名分的问题,却要解决,不能轻忽。诸位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没?”
过了片刻,严可求开口道:“大王,昔日朱温弑君篡位,建立的帝国被我等斥为伪朝,不承认其正统。所以要想获得大义名分,此事终究是绕不开李唐宗室之人。”
“但立李唐宗室为帝又不可取,所以臣以为,不如,只让李唐宗室出面作为代表,却不立新帝。”
“哦,此话怎讲?”杨渥听了顿时来了兴趣,其他人也都将目光看向严可求。
“臣的想法是,将目前还能查证的李唐宗室,尽量都召集到洛阳来,让他们代表李唐,上书给大王,请大王登基称帝,以示天命!如此也算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郭崇韬点头道:“好办法,以让李唐宗室之人出面,象征天命自唐转移到大王手中。这样一来既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又不必再立天子。而在事后,大王可以按照血脉远近,对这些李唐宗室之人适当封爵,如此也算对李唐有了交代。”
杨渥听了也连连点头,再不立李唐天子的前提下,有想要取得大义名分,让李唐宗室之人出面显然是最合适的,同样也是最有操作性的。
大义名分这种东西,说到底就是要给自己的皇位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给天下人一个合适的交代,不能让天下人觉得你是草头天子就行,最重要的一点终究还是要靠武力。
至于这层合法外衣的分量是不是足够,其实天下人也不会太过追究的。
昔日汉高祖刘邦,虽然有义帝“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作为大义名分,但严格来说,所谓义帝,其本人的大义名分都显得不怎么足,更何况刘邦?说到底还是刘邦击败了项羽,取得了天下。
如今在吴国强大武力的基础上,再让李唐宗室作为代表,来象征天命自唐转移到吴,这大义名分基本上也就够了。
当然,若是再加上各地官员、百姓,以及那些臣属于吴国的藩镇势力上书,请求杨渥登基称帝的话,那自然更加能彰显出众望所归。
杨渥当即便将刚刚离去不久的范遇给召了回来,让他派人去查探一下,看看如今吴国境内到底还有多少能够证实的李唐宗室之人。
长剑都的规模自然无法与后世的东厂、锦衣卫相比,但论起办事效率来却是丝毫不差,尤其是如今这事涉及到杨渥登基称帝,所以长剑都查探起来就更加卖力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接着,陈彦谦又建议道:“昔日大王立志为大唐复仇,如今伪梁已灭,大王也应当去昭宗以及李唐历代帝王陵前祭拜一二,以安抚天下人心。”
杨渥听了连连点头道:“不错,这件事必须要做,别的帝王也就罢了,但唐高祖、太宗,还有昭宗,这三人的陵是必须要去的。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
严可求等人又提了一些,杨渥将其中可行的都用心记下,准备在合适的时候采纳。
接着众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等差不多了后才告辞离去。
在离开之前,陈彦谦忽然问道:“最近长安那边出现的祥瑞,不知大王对此是何看法?”
“祥瑞吗?”杨渥摸了摸下巴,沉声道:“如果真有此事,那也是天命所归,孤自然感到高兴。不过凡事有度,不要搞得太刻意了。”
像当初王建登基称帝的时候,蜀中各地都有祥瑞出现,什么龙、凤、麒麟等,各路神兽争先出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王建将要称帝一般。
这些祥瑞,看起来是在为王建登基造势,但在外人看来却如同在看笑话一般。
说到底还是王建称帝的根基太弱了,不仅地盘只有蜀中一地,而且整体国力也远远比不上后梁、吴国、晋国,最多也就是比岐王李茂贞要强一些,仗着蜀中地域偏远,这才能割据一方。
如今杨渥想要称帝,有一两处祥瑞装点一下就够了,搞多了只会平白让人笑话。
小说推荐
- 明末江山如画
- 巨额的债务、亲人的背叛、敌人的打压,现代交警刚刚穿越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他能带领自己的家族崛起于明末吗?请看诚子给您带来的故事,以有277万完本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请您放心阅读
- 国立诚连载
- 最新章:第六百零四章 烟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乱世天下,诸侯枭雄逐鹿中原;大争之世,烈士英杰搅动乾坤!龙争虎斗,各领风骚,天下风云出我辈!江山如画,美人如玉,无数英雄竞折腰且看长雨如何为大家描绘一段不一样的传奇
- 长雨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平之战(一)
- 南宋游记
- 后世特种兵杜雨晖灵魂意外的穿越到了南宋初年6岁同名孩子的身上,善钓鱼、懂医术、棋艺精湛、因岁数太小唯有通过跟爹娘配合,以双簧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见证大宋的经济繁荣,面对周边强国的军事欺压,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之
- 指点江山连载
- 最新章: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贺词
- 江山归谋
- 惠慈太皇太后狗血的被自己的儿子捅死了,更狗血的是她变成了她的侄女儿。当她与她的孩子们狭路相逢之际,太皇太后…算了,顺便争个帝吧
- 南亭微草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五章
- 药王出山
- 药王出山以主人公韩野的人生机遇展开,韩野十几岁就父母双亡。他一个人孤立无援,为了生存,他给村里放羊,成为一个小羊倌。他只是一个小孩子,没有人在意他的生与死,只有本家的三叔三婶,给了他一些关爱。韩野孤独,无助,但他不服输,后来他在山上放羊遇到一位山上寺庙里的老和尚。老和尚教他识字,武功,并传授了他鲜为
- 春晓江南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找到灵液
- 塞外江南
- 孤儿杨承志大学毕业,随同窗南下打拼,遭遇横祸,无意中发现自小带在身上隐藏身世的玉佩有一个可以种植的神奇空间。带着这个神奇的玉佩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贫瘠落后的山村,借神奇玉佩,创家业,寻身世,振中医
- 黄土守山人连载
- 最新章:第4957章 主宰手骨
-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 袁谭醒来发现重生到了东汉末年,随身带着一座百货大楼“烟…能抽”曹操很震惊。刘备很愤怒“三弟,做人有骨气,要什么辣条”吕布很渴望“女婿,赤兔马跑的太慢,我想学开车”诸葛亮很期盼“大王,加班太辛苦了,那个方便面…能不能赏一桶“皇上,这瑜伽太难了,臣妾做不到呀”小乔《太宗本纪:太宗袁谭,虽始于微末,但坚刚
- 南山兄连载
- 最新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谁是王世子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一朝穿越,雇佣兵李明远重生到18巡山小老鼠最新鼎力大作,2017年度必看历史小说
- 巡山小老鼠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对穿越的张汉卿来说,给他一个机会,他就可以重塑新的世界 天生风流人称少帅,中外美女如影而至。京津奉佳丽是贤内助,上海滩名媛愿结同心,高傲如皇后贵族统统收下,美女间谍都要征服 看少帅如何带领奉系,审时夺势、文韬武略、恢复失地、振兴中华,最终成功使日寇丧胆
- 江山不落连载
- 最新章:第531章 吴冠张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