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州城外,吴军大营内,一队队巡哨的士卒伴随着军官低声的号令,不时穿插而过,整个军营气氛森然。
中军大营里,此时灯火依旧通明,众将正在商议军情。
在得到周本已经成功攻占杨刘南城后,刘信等将领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想要尽快攻破郓州。
郓州乃是州城,城池虽然不大,但很坚固;当初吴军第一次攻破郓州时,就费了很大力气;如今面对守城的晋军,如何以最小代价攻取城池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末将觉得,守军的兵力并不多,又经过近一年的围困,如今士气低迷,要攻破城池并不算难。不如直接四面围攻,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此时开口的乃是李德诚。
或许是因为之前决战中表现不佳的缘故,现在的李德诚反而很希望表现自己,所以每次发言都很积极主动。
而老将李简则另有主意,他想了想道:“若是四面围攻,虽迟早能破城,但敌军若是负隅顽抗,免不了会给我军带来较大伤亡。”
“那依将军之意,该如何攻城?”
“以老夫之见,莫不如多造一些苏州炮,日夜轰击;再将此次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到城中去,敌军得知消息后,定然士气大挫。我军再趁机攻城,定能轻易取胜。”
杨渥点了点头,觉得李简的建议很有道理。
他转头看向刘信,说道:“刘将军领兵围城经年,想来对李嗣源此人是最熟悉的,不知刘将军对于攻城之策有何看法?”
刘信想了想,道:“末将以为,李简将军所言极是,攻城不如攻心。敌军士气原本就低落,若是再辅以攻心之法,定能收得奇效。不过末将另有一策,或许不必那么麻烦。”
“哦,不知刘将军有何良策?”杨渥顿时来了兴趣。
这刘信乃是吴国的老将,与周本是同一时期的老资格,虽说性格有些跳,偶尔会犯一些低等级的错误,不过作为将领,他还是很优秀的,不然杨渥也不会将围城的重任交给他,并且近一年时间都没有换人。
“回禀大王,末将这一年来与李嗣源也经常交战,末将发现此人的性格极为刚毅,若是得知晋王大军已被我军击溃后,他定然不会继续死守城池,而是会立即尝试突围。所以……”
刘信尚未说完,杨渥便反应过来,道:“所以,我军不如设下埋伏,等待敌军自己钻进来,对吗?”
“正是如此!不知大王以为此策可行否?”刘信沉声道。
杨渥欣然笑道:“当然可行,若是能在城外伏击敌军,至少比攻城要来的
容易吧?再说了,即便不成,咱们也没有损失不是?”
计议已定后,杨渥当即下令各部立即回去做好应战的准备,同时又从之前俘虏的晋军将领中选出三人,让他们前往郓州城中劝降。
此时正是深夜,郓州城的城门自然紧闭着,城墙上的守军时刻都保持着警惕,当见到有三个人打着火把骑马来到城墙下时,这些士卒顿时就紧张起来,一个个拉弓搭箭,随时准备发射。
在进入城墙上弓箭射程之内前,三人停了下来,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黑脸大汉策马向前,大声喊话。
“某乃晋王麾下从马直左统领孟宏博,某身旁这两位分别是晋王麾下侍卫亲军指挥高德,以及晋王麾下突骑指挥使曹修。城墙上是哪位将军在值守?还请出来一见!”
此时,城墙上负责值守的将领,正是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
这李从珂本姓王,出身镇州平山的一个普通民户人家,自幼丧父,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后来李嗣源率军攻取平山,俘虏了魏氏母子,并将魏氏纳为妾室,李从珂便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并改为如今的名字。
他身长七尺有余,端谨稳重,沉默寡言,而且相貌雄伟,勇猛刚毅,作战时以骁勇敢战著称,深受李嗣源喜爱。
这一次李嗣源率军突袭郓州,便是李从珂统领先锋,率先登上城墙,为后续大军打开城门。
此时,李从珂听到城下来人的喊话,顿时便大吃一惊。
“什么?从马直的左统领?另外两个分别是突骑和侍卫亲军的指挥?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是在晋王身边吗?又如何突破敌军封锁来到这里的?难道说……”
不管是从马直,还是突骑或者侍卫亲军,这些都是晋王身边最亲信的军队,而其统兵将领同样只有是李存勖最信任的人才能担任。
如今这三人来居然能穿过敌军的重重封锁来到这里,李从珂心中当即就有了不祥的预感。
他身为李嗣源的养子,以前也经常与李存勖一同战斗过,对于李存勖身边的亲信将领也多有了解。
城外报上姓名的三个人里,除了突骑指挥使曹修他没有见过外,其他两人以前都见过。
此时,李从珂借着火把的光亮,从城墙上远远望去,很快就确认,对方两人的确不是冒充的。
这一下,他心中更加不安起来,难道说晋王大军已经被击败了,这三人被敌军俘虏了?如今来当吴军的说客?
若是这样的话,连晋王身边的亲信将领都被俘虏了,只怕晋王的大军败得很惨啊。
又或者说这三人是私自投降吴军?但这种可能也不大,毕竟三人都是晋王的亲信,或许其中一人投降吴军的可能还有,但三人同时背叛的可能却不大。
当然,也有可能是晋军与吴军和谈了,晋王打算将他们这支孤军撤回河北去,所以派三人前来传令,这种可能也是有的,不过即便李从珂脑洞再怎么大,也不敢轻易相信。
历史上的李从珂作为后唐的末代皇帝,给人的印象或许就是昏聩无能,有勇无谋;然而实际上,此人在统兵作战时,却多有谋略。
在反复思考一番后,李从珂觉得或许第一种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后,他当即便想着是不是要把这三人赶走,免得他们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影响到守军的军心。
不过转念一想,即便将这三人赶走用处也不大,毕竟若真的是晋军大败,那么吴军总有机会借此搅乱守军军心的。
此外,这大半年时间里,郓州对外的联系都被完全切断,李从珂父子也急切希望能得到最近的消息。
所以他最后决定,并不出面与对方交谈,而是直接命人用篮子将三人吊入城中,然后立即控制起来,严禁他们与外人解除。
他自己则迅速派人去请李嗣源过来。
和李从珂一样,在得到三人到来的消息后,李嗣源也是大吃一惊,当即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老三,你确认这三人的身份吗?不会是冒充的吧?”
“父亲放心,孩儿仔细确认过,不会有错的。”
“那你问过他们话了?”
“还没有,孩儿将这三人单独关押起来了,不敢让其他士卒与其接触,就等着父亲前去问话呢。”
李嗣源顿时点了点头,对李从珂的处置深表满意。
若是晋军真的大败,而三人真是被敌军俘虏后派来劝降的,那消息传出后,不知会对守军士气造成多大影响。
如今李从珂直接将三人关押起来,他们就能从容布置,尽量将削弱其影响。
父子二人连忙去面见三人,一番交谈后,顿时心都凉了半截。
晋王统领的援军在渡河与吴军交战后大败而归,精锐将士折损三万余人,连杨刘南城如今也彻底落入吴国手中,他们这支深入敌后的孤军将永远等不到援军的到来了!
作为当初提议率军突袭郓州的人,李嗣源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必将冒着极大风险,而且还很有可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孤悬敌后,得不到任何支援。
然而他还是这么去做了,让他做出这般决定的,主要就是因为他对晋王有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等到晋王率领的援军赶到。
然后这大半年时间过去,最终等到的消息却是晋军惨败的噩耗。
没有了援军后,他们这支孤军位处十多万敌军包围之中,如今是真的陷入死地了。
“投降?不,决不!”
投降的念头刚刚升起,便被李嗣源从心里掐灭。
忠臣不事二主,至少目前来说,李嗣源对晋王的忠心还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心中也没有半点背叛晋王的想法。
这时,李从珂小声道:“父亲,这三人该如何处置?”
“这三人,背弃大王,合当问斩,大王不能亲自惩处,某便为大王杀之!”李嗣源想都没想便答道,这也算彻底绝了投降的可能。
不久,三颗头颅便被挂起,守军将士们见了后纷纷惊疑不定,但李嗣源暂时却没有解释的打算。
处置了三人后,李从珂满脸焦急的问道:“那么父亲,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李嗣源沉吟半晌,终于毅然道:“还能如何,当然是立即突围!”
“突围?”李从珂愣住了。
他虽然自负骁勇,便是万军从中也敢单骑冲阵,但眼下城外的吴军至少都有四五万人,再加上吴军击败晋军主力,又攻占杨刘后,肯定还有更多军队源源不断赶来,郓州城中的守军可以说插翅难飞,想要突围,基本没希望。
李嗣源却道:“如今的局势,即便不突围也没希望,我军士卒原本就只有五千人渡河,又经过这大半年时间的不断消耗,如今只有四千三百余人‘而敌军的兵力却是我军十倍。”
“且我军困守孤城,已经有大半年时间,前无去路,后无援兵,城中粮草也不多了,即便我军继续坚守城池,又能守住多久?一个月?两个月?”
李从珂也明白如今的局势,但就如落水之人连根稻草也想抓住一般,继续坚守的话,或许还能守住一两个月,但现在突围的话,那就半点希望都没有了。
只听李嗣源沉声道:“老三,你可是觉得突围也没有半点希望?”
李从珂默然不语。
李嗣源分析道:“其实也未必就没有希望。吴王虽然亲自赶到郓州了,但此时城外的敌军还不算太多,至少平阴、东阿、杨刘等地的吴军尚未赶来。”
“此外,吴王既然派三人进城劝降,可见他还抱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若是我军今晚就突围,定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点就是咱们能利用之处。”
“只要咱们今晚能突破敌军的防线,从郓州往北不远就是莽莽大山,到了那里敌军再想抓住咱们就难了,而我等也能隐藏起来,再寻找机会尝试渡河北返,这总比困守城中要强得多吧?”
听完李嗣源的分析,李从珂也不得不承认,立即突围的确是有一线希望的。
他当即拜倒在地:“孩儿愿为先锋,掩护父亲杀出重围!”
李嗣源点了点头,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立即召集众将,准备今晚突围!”
……
这天晚上,夜幕深沉,天边并无月光,呼啸的寒风如同鬼哭狼嚎一般,呼呼作响,令人毛骨悚然。
夜色中,李嗣源目光深沉,心情平静。
此时士卒们已经得到了今晚突围的命令,在饱餐一顿,吃饱喝足后,开始擦拭着手中的兵器,并且将弓弩上弦。
作为普通士卒,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为何他们的将军会突然下令突围,同样更不清楚晋王大军已经溃败的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今晚一战的凶险。
敌军的兵力有多么强大,这一点在过去时间里他们早就体会到了。
而今晚的突围行动,仅仅依靠他们这不到五千的士卒,能有一般人或者杀出重围吗?
士卒们默默不语,那些将领们同样一个个心情沉重,为今晚的战事而感到担忧。
时间流逝,很快便到了丑时。
李嗣源从城墙上往外望去,只见城外吴军营地里一片安宁,似乎对晋军的突围没有半点防备。
他深深吸了口气,拔出佩剑,轻声喝道:“借着夜色掩护,大军全力突围!”
小说推荐
- 明末江山如画
- 巨额的债务、亲人的背叛、敌人的打压,现代交警刚刚穿越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他能带领自己的家族崛起于明末吗?请看诚子给您带来的故事,以有277万完本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请您放心阅读
- 国立诚连载
- 最新章:第六百零四章 烟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乱世天下,诸侯枭雄逐鹿中原;大争之世,烈士英杰搅动乾坤!龙争虎斗,各领风骚,天下风云出我辈!江山如画,美人如玉,无数英雄竞折腰且看长雨如何为大家描绘一段不一样的传奇
- 长雨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平之战(一)
- 南宋游记
- 后世特种兵杜雨晖灵魂意外的穿越到了南宋初年6岁同名孩子的身上,善钓鱼、懂医术、棋艺精湛、因岁数太小唯有通过跟爹娘配合,以双簧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见证大宋的经济繁荣,面对周边强国的军事欺压,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之
- 指点江山连载
- 最新章: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贺词
- 江山归谋
- 惠慈太皇太后狗血的被自己的儿子捅死了,更狗血的是她变成了她的侄女儿。当她与她的孩子们狭路相逢之际,太皇太后…算了,顺便争个帝吧
- 南亭微草连载
- 最新章:第五十五章
- 药王出山
- 药王出山以主人公韩野的人生机遇展开,韩野十几岁就父母双亡。他一个人孤立无援,为了生存,他给村里放羊,成为一个小羊倌。他只是一个小孩子,没有人在意他的生与死,只有本家的三叔三婶,给了他一些关爱。韩野孤独,无助,但他不服输,后来他在山上放羊遇到一位山上寺庙里的老和尚。老和尚教他识字,武功,并传授了他鲜为
- 春晓江南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找到灵液
- 塞外江南
- 孤儿杨承志大学毕业,随同窗南下打拼,遭遇横祸,无意中发现自小带在身上隐藏身世的玉佩有一个可以种植的神奇空间。带着这个神奇的玉佩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贫瘠落后的山村,借神奇玉佩,创家业,寻身世,振中医
- 黄土守山人连载
- 最新章:第4957章 主宰手骨
- 带着百货大楼回三国
- 袁谭醒来发现重生到了东汉末年,随身带着一座百货大楼“烟…能抽”曹操很震惊。刘备很愤怒“三弟,做人有骨气,要什么辣条”吕布很渴望“女婿,赤兔马跑的太慢,我想学开车”诸葛亮很期盼“大王,加班太辛苦了,那个方便面…能不能赏一桶“皇上,这瑜伽太难了,臣妾做不到呀”小乔《太宗本纪:太宗袁谭,虽始于微末,但坚刚
- 南山兄连载
- 最新章:第七百五十四章 谁是王世子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一朝穿越,雇佣兵李明远重生到18巡山小老鼠最新鼎力大作,2017年度必看历史小说
- 巡山小老鼠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对穿越的张汉卿来说,给他一个机会,他就可以重塑新的世界 天生风流人称少帅,中外美女如影而至。京津奉佳丽是贤内助,上海滩名媛愿结同心,高傲如皇后贵族统统收下,美女间谍都要征服 看少帅如何带领奉系,审时夺势、文韬武略、恢复失地、振兴中华,最终成功使日寇丧胆
- 江山不落连载
- 最新章:第531章 吴冠张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