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纪》第三三五章:黄秀才衣锦还乡(祝书友元宵快乐)

    ♂? ,,
    努尔哈赤死了。
    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67岁的努尔哈赤病死在盛京。
    按传统说法,努尔哈赤这个年纪能死在床上算的上是善终了。
    可静悄悄的死在病床上,也许是努尔哈赤最不喜欢的死法。
    但无论如何,努尔哈赤就那样静悄悄的死了。
    任再自诩战无不胜,再自诩英明神武,也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死亡面前,权势无用。
    床榻之前,听到努尔哈赤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声呼喊,皇太极高兴的几乎要跳了起来。
    老汗这句话的意思,不明显就是要带阿巴亥走吗?
    天从人愿,真是天从人愿啊。
    有老汗留下的这句清晰话语,大金可以平安无事了。
    佛祖保佑,老汗还是一如既往的英明神武啊。
    抬头扫视周边诸人,皇太极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甚至岳托、杜度的眼中,都看到了一股难掩的笑意。
    眼光扫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在三兄弟眼中皇太极竟也没发现悲哀和愤怒,皇太极看到的只有如水般的平静。
    看来,大妃阿巴亥随老汗而去,还真是众望所归。
    皇太极朝地下重重的叩下一个响头,口中用尽身的力气大声叫道:“儿臣谨遵父汗遗旨。”
    随着皇太极的叫声,代善、阿敏等一众后金重臣也纷纷跪倒。
    哭声震天般的响了起来。
    在哭声中,一队甲士默默的闯入努尔哈赤的行宫,把行宫与外界隔离开来。
    直到夜幕降临时,皇太极提着的心终于平安的着陆了。
    就在片刻之前,与外界隔离的大妃阿巴亥,总算以自缢的方式跟随努尔哈赤去了。
    汗位前的最后一道坎,皇太极总算平安的迈了过去。
    这虽然有老汗清晰的遗言,可劝大妃阿巴亥为老汗殉葬,皇太极手心还是不由的捏了一把汗。
    没办法,谁叫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手中掌握着老汗亲军和两黄旗的精锐呢?
    要是这三兄弟真被阿巴亥挑动起来,那大金马上就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结局。这事不由得皇太极不慎重啊。
    现在阿巴亥死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之间的联系核心消失了。皇太极勉强可以睡个好觉了。
    接下来,皇太极就要力应对大金的险恶局面了。
    望着苍茫的夜色,皇太极心中的高兴一闪而逝,沉重压力又重新压在了他的心头。
    大汗的位子,他皇太极是登上了。
    可要想稳坐这汗位,皇太极要面对的困难,却还远远高于他登位所面。
    天津东安
    “黄先生,您家可是马上就到了,您还不好好整理整理妆容?小心嫂子不让您进门。”
    马车上,看着东安黄家小院越来越近,朱由检笑着催促黄秀才。
    面对信王的打趣,黄秀才没有接口,只是无语的笑了笑。
    “黄先生,您不说话,那孤可就直接决定了。
    您先在家中休息十天,然后您把家都带到京城去。
    们家什么都不用带,孤在京城已经都给安排好了。
    回京后,可别再到村里去了。您得先把前面8个村子互助组的组建经验,给孤总结出来。孤回来要看的。
    记着,没孤的允许,不许您再私自下村。
    嗯,您也不用再争辩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看黄秀才不理他的打趣,朱由检干脆自说自话的把对黄秀才一家今后的安排,都敲定了下来。
    说来,朱由检真是感到很惭愧。
    朱由检让黄秀才在皇庄所属的村子里搞互助组组建,黄秀才就踏踏实实的下到了村庄中。
    黄秀才是一个村一个村的的,扎扎实实的在搞。
    而朱由检除了早期给黄秀才安排了7、8个人当助手后,他就把此事忘到了脑后。
    要不是此次要去登州,朱由检或许还想不起黄秀才来。
    此去登州,朱由检是打算从天津港上船,经海路直接前往登州船厂。朱由检想近距离体验一下这时代的海运情况。
    只因走天津要路过东安,朱由检这才想起了黄秀才。
    再次见到黄秀才时,朱由检都有些不敢认黄秀才了。
    黄秀才自天启五年10月起,就一直扎在皇庄下属的各个村子中,他连春节都没有回家。
    几个月下来,黄秀才整个人整整瘦了一大圈,眼见得就快要瘦脱形了。
    黄秀才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却换来整整7个村子的互助组都组建成功。
    看着长衫挂在身上,都显得有些空荡荡的黄秀才,朱由检心疼极了。
    黄秀才,这是朱由检在这时代接触到的,第一个肯扎进农村工作的文人。
    幸亏及时想起他来啊!
    一见身体消瘦严重的黄秀才,朱由检就一脸心疼的让人把他强行拉回了王府,马上安排御医为他检查身体。
    为了给黄秀才检查身体,朱由检甚至特意推迟了出京的时间。
    当黄秀才身体无恙的报告交到朱由检手中时,朱由检才长出一口气。
    幸亏发现的早啊。
    要是朱由检没能及时想起来,再任由黄秀才在村子里继续待下去,别说把皇庄4、500个村子部转完,估计再转3、5个村子,黄秀才也就会熬到油尽灯枯的地步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朱由检就觉得后怕不已。
    真要损失了黄秀才,那朱由检的损失只怕不会比损失徐光启要小多少。
    像黄秀才这种肯扎根农村的人才,在这个时代只怕很难找到第二个。朱由检可不希望就这么轻易的消耗掉。
    半强制的为黄秀才检查完身体后,朱由检把黄秀才强拉上自己的马车,他亲自送黄秀才回家省亲。
    朱由检要让黄秀才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
    “殿下。”
    听到信王对他不由分说的安排,黄秀才语带哽咽的喊了一声,嘴里推辞的话就再也说不出来了。
    信王对他的厚爱,让黄秀才完不知该怎样去回报。
    “好了,都到家门口了,先生就不要再做小儿女态了,您早些进去吧。孤接下来还要赶路,就不多留了。”
    看黄秀才眼圈有些发红,朱由检赶紧催他下车。
    礼贤下士是礼贤下士,这又不是什么生死离别的时刻,要是搞得太煽情那就不太好了。
    傻傻的走下车,眼看着信王殿下的车驾掉头离去。被信王言行刺激到的黄秀才如同飘在云端之上。
    “先生,我们还不进去吗?”
    被侍从的问询惊动,回首看看身旁站立的随从和整整一车信王赠送的物品,黄秀才才回过神来。
    望着信王殿下远去的马车背影,虽知信王殿下不喜人跪拜,但黄秀才还是跪倒在路旁,向着信王远去的方向深深的一叩首。
    这一拜,只为君以国士待我!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