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厂督》第二千五百九十七章 天启七年

    魏忠贤到魏麒麟家中过除夕之事,有多大影响,魏麒麟也懒得去理会。
    反正他现在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在裁军与改革这事儿完成之前,他们也不会去动魏麒麟,完成之后动不动,魏麒麟都无所谓,反正到最后等信王继位后,还得看这位爷能不能容得下魏麒麟。
    既然最后都得看人脸色,魏麒麟也懒得避讳这些疯言疯语而与魏忠贤刻意保持距离。
    反观,魏忠贤早年对于他们的照看很多,还不少帮魏麒麟擦屁股!不管这老家伙有多坏,做过多少恶事。
    可在魏麒麟看来,他就是一个家族长辈而已,念在他孤苦,喊到家里一起过除夕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嘛!
    因此别人爱咋说咋说,魏麒麟也懒得理会。
    待年夜饭吃完以后,也不会那么早睡,因为还要守岁!
    魏府内便将烛火油灯全部点燃,将府内照的灯火通明,也称为燃灯照岁,可以让来年家中更加富裕。
    不但如此,魏忠贤这长辈还特意准备很多压岁钱,交于刘安安、杨康等晚辈。
    就连魏麒麟大玉儿他们也都有。
    这压岁钱又叫压胜钱。
    最早是一种用于辟邪的假钱,相传有一种叫祟的小鬼经常祸害小孩子,便有人将一些钱放在床头,让这些祟有钱可拿,或许吓退祟这种小鬼。
    因此便开始流行起这种压祟钱,后来渐渐叫着也成了压岁钱。
    而且,也从祈福辟邪的假钱,变成的真钱。
    各自拿到压岁钱后,为了打法时间,魏麒麟便拉着魏忠贤与他一起斗地主。
    因为实在凑不来人,便将安娜拉了过来。
    三人一起斗地主,魏麒麟不愿意放水,安娜又精通各自搏戏。
    因此玩到最后,魏忠贤也是输多赢少,一时间捶胸顿足之声此起彼伏。
    大玉儿几人则这在一旁看着刘安安等人,做一些女红细声密语。
    看到安娜艺高人胆大去赢魏忠贤,柳如是也吓得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
    实在是魏忠贤这凶名,在她以前的圈子中,时在是太吓人了,因此就算这会儿再看到魏忠贤,柳如是也十分害怕不敢凑近。
    林锦绣则小声道:“安娜竟然丝毫不怕叔公,这也太厉害了吧……”
    大玉儿见状一笑道:“你都喊叔公了,还有什么好害怕的!难道你不知道夫君的名字,在外面可是不比叔公差,多少人听到都吓得胆战心惊。”
    林锦绣一想也是,再看向魏忠贤的时候,忽然就没那么害怕了,毕竟她男人也挺厉害的嘛!
    就这样整个北京城内,这一晚消耗的蜡烛与灯油非常多,将整个京城照的灯火通明。
    待他们听到外面响起炮仗之声后,便知道已经到了子时,他们的守岁任务也完成。
    魏麒麟便带着几个姑娘们一块出去,将魏府的炮仗点燃,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炸声中,魏麒麟等人再度回到家中,这过了子时,也就算是正旦了。
    回到家中,魏良卿已经准备好了屠苏酒,倒在一个个大碗之中。
    这屠苏酒乃是药酒,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疠之功效!每年年初总会有饮用屠苏来为新年讨一个好兆头。
    由于刘安安、杨康年纪太小,故而不在饮用范围之内。
    因此便由魏麒麟先饮用,再由年岁稍大的依序饮之,年龄最大的魏忠贤反而最后一个饮用。
    屠苏因为是“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因此与其他饮酒长者先饮顺序正好相反。
    喝过屠苏酒后,众人才分别散去回去补觉,第二天正旦才是真正的大日子,到时候会更加热闹繁忙。
    这种时候让魏麒麟也想起了一首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至于过年时候人人都要放的鞭炮,想要驱赶的妖怪,到底是叫“年”还是“夕”,魏麒麟也懒得去追究,他只想感慨一声!自此时,便是天启七年了。
    也是朱由校的在位的最后一年。
    次日天一亮,便有人早早将饺子煮好,然后众人分食。
    待吃过饭以后,长辈留在家中,等待晚辈的拜访。
    小辈们则结伴出游,去拜访一户户长辈。
    待这拜访长辈的事儿忙完了,才能够各自结伴游玩。
    而这时街道上的商贩与百戏也陆续多了起来,也使得正旦这一天非常忙碌。
    而正旦这一天对于皇上来说,可是一点都不轻松。
    正旦朝会,皇上要在朝中接待百官朝贺,是一件非常大的礼仪,为了这事儿尚宝司、教坊司、锦衣卫、金吾卫甚至得提前一天忙活。
    除夕时,在皇极殿内设皇帝御座,并且在御座之东设宝案,御座之南设香案,教坊司还得设中和韶乐于大殿东西。
    正旦拂晓时分,锦衣卫就得在丹陛与丹墀旁设卤簿仪仗等物,还得安排四个鸣鞭者。
    然后金吾卫得从正殿下的丹墀一直排到午门之外,简单来说,就是仪仗队。
    同时典牧所还得将篆养的骏马等稀奇动物放在武楼外,也做仪仗。
    之后还有纠查百官仪表是否整肃的纠仪御史两人位于丹墀北。除此之外还有内赞两人位于殿内,外赞两人,位于丹墀之北,跟纠仪御史在一起。负责传制与宣表的官员位于殿内东西侧。
    天刚蒙蒙亮仪式正式开始,由一名教坊司的乐手敲击奉先门外大鼓。先敲框一下,再双锤连续敲打鼓心,一重一轻,节奏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先轻后重,再重又轻。待初鼓结束,身穿朝服的百官开始列队于午门之外。
    待二通鼓完,百官由左右掖门入,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
    待三通鼓完,执事官员来到华盖殿,将穿衮服龙冕的皇帝从华盖殿,请到正殿皇极殿。
    皇帝起驾后,这个时候的教坊司就用的上了,大吹锣鼓奏起了中和韶乐,尚宝司的官员手捧玉玺在前面为皇帝引路。
    待皇帝来到皇极殿后,将陈设的明扇打开,珠帘也卷起,尚宝司官员将玉玺放在御座之东的宝案上。
    至此,教坊司的中和韶乐才正式停止。
    简单来说,这中和韶乐就是皇上一个人的专属出场bgm。
    这时候外面安排好的四个鸣鞭者鸣鞭,赞官大呼“排班”!
    这时立于丹墀(皇极殿外面的台阶)东西的百官慌忙列队。
    待他们站好了,赞管便大呼“鞠躬”教坊司紧跟着奏乐。
    百官向北边的大殿内的皇上行礼,然后赞官再呼“进表”。
    由给事中到文案前引导序官将放置的表目拿起,由东门入放置大殿内,奏乐止。
    这所谓的表目,就是国家元首向百姓们发表的新年讲话。
    随后由宣表官出来,代皇帝高声朗读表目。
    宣表结束后,大殿内外群臣集体跪拜,山呼万岁。
    皇帝发表完新年致辞后,还得推荐一个官员出来,代表百官向皇帝致词。
    等他们的致词说完后,传制官会来问皇上是否有旨意,这事儿只是一个仪式,自然点头称是。这传制官便到大殿外的丹陛前,大呼“皇帝有旨。”
    赞官这时候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大呼:“跪!”
    百官就得老老实实的跪下!
    然后传制官便代宣旨意:“履瑞之庆,与卿等同之。”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新年初始,朕与你们同庆!同时,也有另外一层意思!
    若是以前是另外一个皇帝的年号,到自己这里就要改元为新纪。如果之前就是自家的年号,那也得换新的一年了。
    至此之后,也就进入了天启七年。
    然而这样并没有结束,行完这一系列仪式后,还得最后收尾,赞官这时高呼:“山呼!”百官“万岁”。
    赞官再“山呼”,百官复“万岁”。
    第三次赞官是高喊“再山呼”,百官“万万岁”!
    这就是所谓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