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0247岳飞的后世(二)

    后来,御史中丞汪澈巡视荆襄地区,岳飞过去的部下联合写信申诉,岳飞的冤屈和自己的冤屈,据说场面极为悲伤,申诉的人们哭声如同雷震。
    孝宗皇帝得知消息后,诏令恢复岳飞的官职,以相应的礼仪改葬,赐给岳飞家属钱一百万贯,寻找岳飞的后代,部授予官职。在鄂州建立祠庙,称为忠烈庙。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了生命危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隗顺死前将此事告诉其子,说:此人精忠报国,必有昭雪冤案的一天!
    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
    淳熙六年,赐岳飞谥号武穆,其实武穆并不是多么高级的一个谥号。
    由此可见,岳飞在南宋已经成了一个禁忌,因为岳飞之死,皇家也参与了其中。虽然在下一直认为高宗皇帝没必要杀岳飞,但是他明知岳飞不反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岳飞的情况下,却没有保护岳飞,这就是他的责任。作为一个皇帝,保护大臣是他义务,显然他没有做到。
    嘉定四年(1211),追封岳飞为鄂王。
    岳飞共有五个儿子: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
    岳王爷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大家很熟悉了,在下就不多说了。在此录入岳飞另一首诗,《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一曲悲伤调,天下同悲戚。
    有人说,岳飞的名气是后人吹出来的,在下也懒得辩解。咱们就说当时那段时间的人,他们对岳飞的评价吧。
    金使刘祹: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
    金章宗: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孝宗评价岳飞: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忠愍谥议》中评价岳飞: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湖北转运司立庙牒评价岳飞: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朱熹与门生论岳飞:
    门生问:“岳侯若做事,何如张、韩?”
    朱熹答:“张、韩所不及,都是他识道理了。”
    门生问:“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
    朱熹回:“次第无人。”
    宋史对岳飞的评价:
    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
    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
    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在下狗尾续貂:岳飞不争功名,不慕盛誉,一心报国。朝堂敢谏,最终求仁得仁,可追比干,关龙逢。教子不徇私情,堪称历代之楷模,万担之家石氏,未能于之媲美。为人风雅刚直,柳下惠之流岂可于之相较。战功卓越,可匹白起,戚继光等。
    张宪是岳飞最为喜爱的部将。传说系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阆南桥村张家花园人。
    据史料及摘,张宪从小习文练武,六艺精熟,少怀报国之志。其实哪个少年没有军人梦呢?当然包括在下,在下小的时候,想做一名海军,因为在下的父亲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海军。
    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率军至江南西路讨伐李成,留张宪于徽州保护军队家属。
    徽州知州孙佑拒绝付给钱粮,张宪与之发生龃龉。后张宪以三日内离开徽州为条件,才得到粮食。录入这件事,不是想说明说对谁错,只是想表名,军队征粮的难度。
    孙佑很可能不是坏人,也许他只是想要为老百姓多留一点点口粮。如果是这样的,就没有对错,只是占据的角度不同。
    穿上军装吃粮打仗,卸下军装耕种纳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绍兴二年四月,岳飞讨伐曹成,张宪与吴锡军自州南下,解除桂州之围。
    张宪奉命攻荔浦县莫邪关,其亲兵郭进(绰号“大马杓”,每战随宪,为其执马、枪)奋勇先登,攻破关城。
    岳飞大喜,当场解下金束带奖赏给郭进,并将他提拔为秉义郎。
    第五将韩顺夫夜晚放松警备,宽衣卸甲,掳妇人佐酒,当夜敌军悍将杨再兴率军反扑,杀死韩顺夫和岳飞之弟岳翻。
    张宪与后军统制王经率部击败杨再兴。
    闰四月,岳飞在贺州破曹成后,命张宪统兵自贺州、连州招降曹成余部。张宪在追击中俘杨再兴。又至沅州,擒获曹成部将赦政。
    绍兴三年,张宪参加平吉、虔州盗匪,自武功郎、合门宣赞舍人迁武略大夫、吉州刺史,落合门宣赞舍人。
    绍兴四年四月,在岳家军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特赐王贵、张宪、徐庆捻金线战袍和金束带。
    这是一份不小的犒赏,至少这些人明白了,皇帝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不是不愿意牺牲,而是痛恨我们的牺牲被熟视无睹。。
    我们都是凡人,总是喜欢被鼓励,被认可。这并不可耻,如果你什么都不求的话,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无耻了。
    当然了,你没本事却有不愿意修炼自身,却幻想着各种好处,这也是一种可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