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溟慕容玄毅》第445章 休妻

    话分两头。
    太子府这边因为杜庶妃和汤庶妃都被禁足,而柳花溟身为太子妃也不太方便亲自去看望庶妃,因此柳花溟便以宣她们请安的理由让她们暂时解了禁足令前来望月阁。
    先到的是杜庶妃,她穿着一袭墨蓝色长裙,头发只用了一根碧玉簪挽起,看上去清雅素淡。杜庶妃不卑不亢地行了礼:“见过太子妃。”柳花溟免了她礼。
    杜庶妃走得近了,柳花溟就闻到一阵檀香,这檀香若有似无却绵长不绝,不是衣服上临时熏香所能达成的效果,看来这杜庶妃被禁足后便一心吃斋念佛的传闻当是真的。
    柳花溟浅笑着问:“一直想探望你,却一直不得空,不知近来可好?”
    杜庶妃面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却是恭敬温和的:“太子妃折煞臣妾了。臣妾一直都好。”
    柳花溟索性换了直接的方式问:“我大病初愈后初掌中馈,不知各院月银数目可合适?”
    杜庶妃仍旧平静如水:“臣妾身在这太子府中,吃穿用度皆有定数,并无多少花钱的地方。至于其他院落,臣妾禁足不出,不甚清楚,抱歉帮不到太子妃了。”
    柳花溟观她神色不似作伪,正要说话,便听到汤庶妃的声音远远传来,可真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杜庶妃帮不到太子妃姐姐,臣妾愿意效劳。”
    汤庶妃一身绛紫色,头上虽然并无太多贵重饰品,却挽了一个异常繁复的缕鹿髻,整个人透出一股子明艳娇媚来。一进门便掩唇笑道:“臣妾给太子妃姐姐请安了。太子妃姐姐可真是美貌动人,端庄优雅啊。”
    柳花溟淡淡道:“汤庶妃免礼。”
    汤庶妃便又接起刚才的话头:“太子妃姐姐想了解这府中的中馈情况,臣妾倒是略知一二的。”柳花溟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静观其变:“你说。”
    汤庶妃却话头一转:“太子妃姐姐醒了可真是老天有眼啊,您不知道,臣妾虽然被禁足无法去寻访得道高僧,却是日日在院子里给姐姐祈福呢。”
    柳花溟并不信她的话,却也不必拆穿:“如此倒是有劳了。”
    汤庶妃笑笑,接着说:“姐姐想必不信臣妾的话,毕竟臣妾与姐姐素昧平生的。的确,臣妾也是有私心的。臣妾的私心便是让姐姐早日醒过来,姐姐来打理这太子府上下,而非那个吴侧妃。臣妾,实在是过够了那般苦日子啊。姐姐有所不知,吴侧妃每月只给臣妾五十两银子,臣妾便是出嫁前,也不必如此清贫。臣妾听闻姐姐为人公正,而且处事最是大方,这才日日诚心为您祈福。”
    柳花溟不接汤庶妃递过来的“大方”这顶高帽子:“府中月银不合理之处我自会调整,我行事力求公正,却无大方一说,唯有合理二字。”
    汤庶妃也不恼:“是,姐姐说的是。若是说今日之前臣妾对姐姐还有两分私心,今日之后,臣妾却全然都是真心了。见过吴侧妃,再见到姐姐这样的人物,也难怪姐姐能宠爱不衰了。姐姐日后若是有什么臣妾帮得上忙得,臣妾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在所不辞的。”
    柳花溟不接汤庶妃这明显捧一踩一的奉承,也并不想拉拢汤庶妃去对付吴侧妃:“两位今日辛苦了,时间不早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大学士府
    慕容玄毅带着吴云月离开后,吴海含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太子的承诺并不一定靠谱,毕竟太子对太子妃的宠爱在这京城里可是人尽皆知的,甚至太子还不惜为了太子妃多次顶撞陛下。
    若是日后柳花溟和自己的女儿再发生了冲突,太子可能并不会站在自己女儿这一边,而自己的女儿身为太子侧妃到底还是比柳花溟身份低了一层,这样一来,女儿还会受委屈。
    吴海含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可能会受委屈就有点坐不住了,哪怕只是个可能,他也绝不能容忍。而让女儿以后不受委屈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太子妃。
    因此吴海含立刻就动身去了几个一直想要攀上吴家这条大船的大臣那里,承诺吴云月如果坐上太子妃之位,日后成了皇后自会提拔他们。
    这些大臣本来就一直想跟吴家扯上关系,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会拒绝。还有跟吴家沾亲沾故的一群人,自然是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与此同时,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太子妃刁难吴侧妃致使吴侧妃逃回娘家的消息也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二日早朝
    吴海含第一个站了出来:“臣奏请太子休弃太子妃。”
    慕容玄毅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已经有第二个第三个大臣跟着站了出来,不一会儿功夫几乎半个朝堂都站了出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臣等奏请太子休弃太子妃。”可真是声势浩大,威势逼人啊。
    “太子妃德行有亏,难堪中宫之位!”
    “太子妃善妒狠毒,并无容人之量,不配嫡妻之位!”
    “太子妃名声不佳,休弃太子妃乃是民心所向!”
    “太子妃蛊惑太子,乃是祸国殃民啊!”
    “太子妃残暴无理,不仅应该被休弃,还应该被送到深山古寺感化其身心啊!”
    “是啊是啊,太子妃这样的人就应该长伴青灯古佛。”
    “没错,把她送到皇陵去守陵吧。”
    “此言差矣,她一个被休弃的女子,怎么能玷污皇陵,还是送到庙里去为国祈福为好。”
    “是我考虑不周了,的确应该送去尼姑庵。”
    “……”
    这些大臣一个接一个,明明都是饱读诗书的朝廷重臣,却都用着最恶毒的词汇去指责着一个弱女子,编造着莫须有的罪名,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传闻中的太子妃。
    明明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表面上却都是一副义愤填膺为了正义挺身而出的样子。
    慕容玄毅看着这些人,自己还没说话,他们就一副料定了他今日必须屈服的样子,已经在自顾自地讨论柳花溟被休弃后的去向了。
    这些人竟然还想把他心爱的人送去尼姑庵,简直是不知所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