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第二百七十五章:好事成双

    那对儿年轻的夫妻只是心理作用,身体并没有被辰砂伤害到。也就是说,造成现在他们现在这凄惨的模样,完是自己吓自己吓出的毛病的。
    心里暗乐的殷清风嘴里念念有词,左手在空中乱舞,“呔!我代表白玉京消灭你!”然后又是一顿乱舞。
    “好了,没事儿。”做完法术的殷清风轻松的对身边几个人说道。
    其实殷清风也不想装神弄鬼的,可是这唐人就信这个,如果只是空口白牙的讲科学讲道理,他们还真不一定会信。所以,阚陵等人就看到刚才那情景了。
    一直惴惴不安的汉子和他老婆赶紧将年轻的夫妻搀起,想给殷清风下跪。殷清风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他们跪拜之后说道:“你们身上的厄运已经消除了!但是,....”
    殷清风的话,让几个人心里一紧,他接着说道:“...但是,这厄运还在那里。为了这附近乡民能安心生活,我必须找到那厄运并把它们带回长安。长安那里有帝皇之威,完可以镇压这厄运。所以,为了消除厄运,还请指明那厄运到底在哪里,以便于我们去挖掘。”
    那汉子紧张的说道:“可是那厄运沾染不得啊,郎君如此尊贵之人,可别被连累了才好!”
    “不怕,你等现在就去准备大木箱,待那厄运被取出之后,装在木箱里就没事儿了。”殷清风一副笃定的样子说道。
    “这...这箱子倒是没问题,可...可郎君你真的...”
    “放心,我乃道圣李聃的隔世传人,这小小的厄运还难不倒我的。”殷清风只好继续忽悠。
    刚才这对夫妻没有感谢光头大神儿,对殷清风这个极度讨厌秃驴的人来说,不如让他们去信道家呢。这古人连什么土地、城隍都信了,自己这隔世传人多高大上啊,还怕他们不信?信了的话,那以后他们肯定不会再去信光头那套了。
    那汉子搀着他儿子躲在远处,殷清风指挥着自己的家将开始挖土找宝。一般来说,这鸡血石的外边都会有一层石皮的,他也不怕这铁锹把鸡血石碰坏了。而且鸡血石都是和岩石在一起的,现在阚陵几个得先将表面的土壤去掉露出下面的岩石才行,所以殷清风很是悠闲。
    殷清风悠闲了,那爷俩可不悠闲。他们视为能带来厄运的红色的土壤,正被一点点的刨开,并且越来越多。
    一声轻微的撞击声,让悠闲的殷清风不悠闲了,他紧盯着那个铲到岩石的家将那里。那个家将回头看向殷清风,殷清风示意他放慢动作。这土壤被染红了,说明鸡血石可能并没被岩石包裹住,可能就在岩石最外层。
    结果和殷清风预料的一样:当李东又铲了几下,殷清风上前用手抹去岩石的表面上的泥土,鲜红而浓郁的红色石头出现在他眼底。
    殷清风兴奋的锤了一下他身边的泥土,自己废死巴劲的寻找终于是有了结果了。
    一个头颅大小的鸡血石,意外的很容易的就被剥离出来,从留下的那个圆形的空洞里看去,明显还有鸡血石的存在。
    手捧着这头颅大小的鸡血石,殷清风眼馋了好久的宝贝他现在可算是见到真家伙了:整个石头的表面大约百分之八十都分布着鲜艳欲滴的红色,血量看起来很足,即便是那剩余部分也染着红晕。
    按照他所知的知识判断,殷清风知道自己是挖到极品了,而且第一块就是极品。他不由得期待起来。
    心神不定的那爷俩并不知道殷清风就是专门来挖这些能给他们“带来厄运”的石头的,所以,当第八天后殷清风等人离开的时候,这个叫条山里的村子的所有人,都千谢万谢,感谢殷清风将厄运带去皇城镇压去了。
    而殷清风则留下一千贯后,带着两辆马车离开了。马车上是四个按照他的要求打造的木箱。木箱里除了大大小小的近两百块可能含有鸡血石的石块之外,再就是一些用来填充的麦秆了。
    绛县在这个时候就叫绛县,属绛州管辖。而绛州的治所在现在的新绛县。
    等到了绛县县城的时候,殷清风分让韩成峰和何效峰带着两辆马车先回去。
    有了鸡血石的出现,殷清风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他现在想来个得陇又得蜀:澄泥砚。
    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
    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烧制时间不同,具有鳝鱼黄、蟹壳青、绿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颜色。澄泥砚一般注重图案,讲究造型,器物线条凝练。
    澄泥砚烧制时的技术要求很高,控制温度是把握质量的关键之一:烧制时的温度过高就会瓷化,墨在砚上打滑,发墨功力差,不可取。
    若烧制时火候不够,就会烧成陶质,硬度差,磨墨时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烧工艺是制作澄泥砚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澄泥砚的颜色、硬度、莹润程度等都与此密切相关。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殷清风不确定在这武德年间澄泥砚是否已经问世,可是现在距离澄泥砚的产地这么近,他不走一遭心里肯定不甘心的。殷清风的爷爷手里就有一方蟹壳青的澄泥砚。因为这宝贝,小时候的殷清风没少被打屁股。现在嘛,哈哈哈....
    与韩成峰和何效峰分开后,其余七人奔向了百里之外的绛州。到了绛州之后,多日的劳累让几人都没吃饭的心思了,洗漱之后倒头便睡。
    殷清风私下里向自己身边的人说明了这鸡血石的用途与价值,所以当殷清风再次满大街的询问澄泥砚的时候,他的侄子们很是兴奋,他们的叔叔又在寻宝了!只是...这砚台算宝贝吗?不过既然叔叔想要,那就是宝贝。
    一间不大的店铺的内院,殷清风正和三父子在对话。
    “任掌柜,我就直说了吧,你家的砚台我很喜欢。一个是我出钱买下这制作的方法,一个是我出钱与你们合作。
    我直接买下就不说了,如果我们合作的话,你们负责制作,我派人来贩卖。至于你我合作的份子分成嘛,你们四成我六成。你现在这小店铺一年下来也赚不大多少钱财,但是我可以让这砚台卖到长安、卖到洛都、卖到扬州、卖到这天下。一年下来,如果你的份子没有达到两万贯,我补偿给你。你看如何?”
    阚陵虽然看到这爷仨已经满心欢喜了,很少多嘴的他说道:“你们面前的是长安城里郧国公府里的郎君。”
    本来就被两万贯打动的任氏父子再没啥好犹豫的了,那任掌柜刚想跪下,殷清风拦住了他,说道:“咱们和合作关系,你们并不是我的奴仆,我也没想要收你们为奴仆。”
    那任掌柜不确定的说:“不收小的为奴....?”
    “放心,该给你们的信任我都会给的。以我国公府的权势,也不会少了你们的分成的。到时候我派过来的人与你一起掌管财务,但这砚台的制作你必须要做好。”
    本以为自己父子能被国公府收为奴仆呢,可是家人还不要。等殷清风解释过了之后,这任掌柜的大体上是放心了。说实话,真要是被收去做了仆役,自家以后虽然背后有了靠山,可是地位上终归是矮了一些。现在自家和国公府算是合作关系,以后祭拜祖先的时候,也算光宗耀祖了。
    谁叫这掌柜的和殷清风在现代时空里是一个姓氏呢,如果是其他姓氏他根本不犹豫,不完控制在自己手里他多少是不放心的。在这古代虽然都讲究君子之风,可相对来说主仆关系更稳靠。
    殷清风只能感慨他们的姓氏姓得好。殷清风小时候是在他爷爷身边长大的,他听过他爷爷诉说过自家姓氏的本源。
    任氏始祖,据考证是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任氏族人在夏商周时期主要生活在鲁西南、苏北一代。
    到了春秋晚期,有个名人叫任不齐,字子选,为孔子的弟子,在《孔子家语》中称作任子齐。
    传说,任不齐为禺阳的第六十四世孙,在从祀孔子的“七十二贤”中排名第十七位。孔子逝世后三年,任不齐回归桃乡故里。
    具殷清风的爷爷说,他小时候在祖堂里见过任氏家谱,上面记载着:任不齐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农历三月,卒于周元王八年九月,逝世后葬于桃乡,其墓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城北。任不齐被后来的李世民在贞观八年追封为任城伯。
    如果殷清风没有来大唐的话,他爷爷那些故事也只是故事。可是他来了之后不但感受到了这种以姓氏、血脉为根基的文化传统。
    现在这任掌柜的或许是他在现代的直系祖先也说不定呢,如果自己现在收了他们当奴仆,殷清风怕晚上做梦梦到他爷爷找他算账。
    砚台的款式很多,对于那些士人来说,一个砚台外观上看起来是否符合他们心意的款式很重要。现在这个叫任氏宝砚的店铺还有些名不符实。
    “说了半天话,还没请教任掌柜的怎么称呼?”
    “不敢,小的任吾行,字仆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吾,行是行走的行。不是五行相生相克的五行。”
    任吾行解释得很详细,估计以前没少向别人解释过。可是殷清风越听越不对味儿:吾通我,那他名字按现代的说法不就是:任我行了?
    越想越乐的殷清风没忍住,问道:“你是不是有个女儿叫任盈盈?”
    “啊?哦,小的只有身边这两个犬子。”他一愣,回答道。
    殷清风心说:还好还好。
    “咳咳,这个任掌柜啊,我看你这砚台的质地还是不错的,就是这外观不够文雅。我回去求一些人想想这外观看起来怎样才能让那些士人更能接受,你这边也要多想想这方面的事。如果这外观上改进了,你就等着数钱吧。”
    走之前,殷清风把自己设计留下了。
    这个时代的砚台,还有没盖子,单纯就是一个墨池和周围的雕刻。他的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修饰,都放到盖子上。这样以来,墨池可以有更大的容积和不易干涸的优点。而且用来装饰的空间就更大了,更容易添加一些让文人墨客喜爱的元素。
    殷清风给长孙氏设计了一个丹凤朝阳的图案、李世民是二龙戏珠、他自己的则是卧麒麟。
    在绛州耽误了三天后,绛州龙门镇外掠过一阵尘土。
    薛氏家族的祖先是刘阿斗被封为安乐公之后,才从巴蜀迁徙至河东地区。
    薛氏迁入河东后,遭受到当地衣冠望族的歧视,而且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中原人士视为“非我族类”,被蔑称为“河东蜀”或“蜀薛”,原本当地的大族力图与其划清界限。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薛氏家族的资历与身份,不仅不能与一流高门相提并论,就是二、三流的大族,也有充分的理由蔑视他们。
    因为被原先当地家族所排斥,其家族成员多秉承武勇粗豪的门风。但是就是这样一支饱受冷眼的家族在河东经过十六国、北魏初年的发展后,很快堂而皇之地被列入郡姓,与汉晋以来的高门同列。
    历代薛氏名将贤臣很是不少。北朝时期,薛氏五品以上人数达四十七人,而此时的河东闻喜裴氏为四十六人,河东解县柳氏二十人。
    殷清风忘记了薛仁贵是这薛氏哪个分支了,但他那去世的爹爹叫薛轨他是知道。殷清风知道薛仁贵老爹的名字也不奇怪:刘仁轨、薛仁贵、薛轨,三个名字一串联,想忘记都难。
    按照殷良打听到的地址,一众人马来到薛氏堡壁大门外。
    堡壁是当时地方势力的重要据点,自保及军事作用是其主要功能。为抗击当时来自北方的胡骑,堡壁在当时极为盛行,薛氏由于其特殊的外围环境,自然对堡壁格外青睐。
    这些堡壁,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是薛氏能安然度过各个动荡年代的有力保障。
    排他性很强的薛氏族人,对于殷清风等人的到来很是戒备,没等他们抵达堡壁的前面,就有人围了上来。
    心里有了准备的殷清风,直接让殷良将自己的紫鱼袋递了过去。
    那年轻人戒备的接过紫鱼袋,倒出了殷清风的鱼符。
    即便是这个年轻人从打扮上看是个地道的农民,可明显他是识字的。但殷清风这淮阳郡开国侯并没让他感到敬畏,他将鱼符装进去后递给殷良,然后问道:“你们来我们薛堡做什么?”
    “敢问贵族薛轨可住这里?”
    “正是,只是我那族兄已经过世了,还请回吧。”
    “我们是来寻找其子薛礼的。”
    “你认识我那族侄?”
    “若是不识,何必从长安城过来?”
    一番对话后,这个薛仁贵的族叔似领路似监视的在前面领路。
    由于薛氏的堡壁建在半山腰上,这些土屋、木屋也都随山势而建。很明显就是那些住在木屋里的人家相对富裕一些,土屋门口的孩子衣衫破蔽一些。
    那年轻人在一座有些凋敝的木屋前停下了,对着殷清风等人说道:“就是这里了。如果你刚才是哄骗我的话,这薛堡你们能出去,但是怎么出去就不好说了。”
    殷清风一愣,挥手制止了身后想要发怒的人,沉声的说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殷清风没想到这薛氏的族人这么强横,真以为山高皇帝远了?麻蛋的!敢威胁小爷!
    心里吐了口气的殷清风,不再去理会这个满是恶意的年轻人,他刚想绕过年轻人去拍门的时候,屋子里却传出一个怒吼的声音。由于这声音是当地方言,殷清风并没听懂。紧接着他又听到了一些人争吵的声音。
    殷清风心知里面有什么事情发生,他连门也没拍直接推开就进去了。
    进到木屋后,发现这木屋只是第一进,正对他站的位置的对面还有一扇大敞四开的门,门另一侧,一个老汉正拦着一个愤怒的小少年在说什么,那少年的身后是一个仆妇打扮的人背对着殷清风搀着另一个妇人,虽然看不见那妇人的模样,但那妇人显然是在哭泣。这四人对面是两个从年纪和相貌上看是对儿父子。
    殷清风的出现,让六个人安静了下来,转头看向了他。
    那老汉松开少年走了过来,先是做了个揖,然后问道:“不知这位小郎君来此间何事?”
    殷清风见他态度还算恭敬,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询问的语气他还是能听明白的,他和气的说道:“敢问这里是薛公薛轨的府宅?”
    那老汉一听这殷清风的口音,回头看向那之前被搀扶的妇人。那妇人整理下容貌,然后走过来先是行了个淑女礼,用生硬的长安话说道:“妾身薛柳氏见过小郎君,亡夫正是薛轨。”
    她的长安话虽然不标准,但殷清风终于是确定自己没找错地方。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跪下磕头说道:“小侄殷清风拜见婶婶!”
    殷清风跪下了,身后的阚陵等也站在屋外跪下了。
    殷清风等人的举动,让屋里屋外的薛氏族人摸不到头脑。那薛柳氏镇定一下,说道:“这位小郎君请先起身。”
    连在李世民面前都不跪的殷清风顺势就起来了,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其他薛氏族人知道眼前的薛柳氏虽然遇到麻烦了,但是长安城来的县男可是给她磕头的依仗。刚才那个年轻人虽然无礼,但不代表所有薛氏的人都不明白事理。
    殷清风也知道人家没有心思听废话,所以他很直接的问道:“敢问婶婶可认识一个叫薛繁星的小娘。这小娘今年十四岁,生辰是十二月初八,她有一位弟弟叫薛礼。”
    “啊~~~”薛柳氏听完,不可思议的惊叫起来,然后下意识的捂住了嘴巴。但是她的惊讶之情,让殷清风更是确定薛繁星就是薛仁贵的姐姐,如此以来嘛,哈哈哈....大唐未来的军神就被自己找到了~~~
    惊讶之后的薛柳氏快声的问道:“敢问小郎君是哪里见到那我孩儿的,她现在好不好啊?她和你一起来了吗?”说着伸头向外面望去。
    “回婶婶,繁星现在已经被太子妃赐给小子为妾室,现在住在长安,没有和小子一同跟来。”
    “太子妃?妾室?长安?”薛柳氏惊讶的问道。
    “是的!繁星说她被拐卖之后几经辗转到了长安,被太子妃收为太子长女的贴身侍女。而小子不 你现在所看的《永世帝唐》 第二百七十五章:好事成双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永世帝唐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