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第一百八十三章:攻略草原

    武士彟很欣慰殷清风用这句俗语形容他,这证明了殷清风拿他以家人看待。
    他之前最担心的是殷清风利用完他之后,翻脸不认人。
    或许在外人看来,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迎合太子、是在为以后的富贵做打算。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这样的。
    从西汉以来,武氏先祖封侯者、太守者、九卿者比比皆是。连太原郡的始祖--六世祖,也曾官居平北将军、五兵尚书、以及掌管平北、朔方、雁门、云中、马邑的太守。在北魏时更受封为晋阳公。
    风云变幻,到了先考之时,武氏的气运似乎已经用尽。
    长兄生性恭顺、二兄则是文也不成武也不就,除了寻欢作乐外,对家族一点助力也没有。
    三兄本有平刘武周之功,偏又曾是齐王府的户曹,现虽远在益州担任行台左丞,但这次易储,也不知会不会受到牵连。
    现今,自己身为四子已年近半百,上面三个兄长更是接近花甲之年。但族中除了自家那两个不成器的不孝子外,下一代子嗣俱未及冠。
    元庆殁了,元爽依然没有收敛的迹象。身为嫡长孙的君雅现今也不过十一岁。
    等哪天自己这四兄弟都归了天,他们这下一代该怎么办?
    指望圣人念及旧情能照拂一二?
    呵呵...
    幸好有这殷清风出现了!
    殷清风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也有仁义与淡泊。
    自己相信自己这双阅人无数的眼睛,所以才会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敢将武氏的未来赌在他身上。
    这半日以来,殷清风展现出来的才能,一再让自己惊讶感叹。但都不及他说的仁义和刚才那句“家有一老”,让自己更舒心。
    只要殷清风念及自己放下身价为他卖命,也念及那个虚无的国公爵位,在将来提携一下武氏的子弟,自己这么做也就值了!
    许敬宗见二人相谈甚欢,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复杂难言。
    “武士彟这老奸商,为了荣华富贵连女儿都送上做妾了,现在更是连长者与尊者的颜面都不要了去巴结这小子。
    哎~~~眼见着小子的势力愈发强横了。
    武士彟这老奸商加上李伏威那个吴国公,还有殷元那废物,这就是三个国公了。或许对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世家不算什么,但...除了皇子和宗室子,谁能笼络出这样的势力?
    现在是三个国公,以后呢?他的计划可是要削弱那些世家啊~~~
    等到他达成了计划后,还有多少个国公、县公、县侯的去投靠他?到那时,自己还有什么价值了?
    ...........
    .........
    最紧要的,修好路、主持好这次加盟会,然后,让他看看我许敬宗真正的能力!”
    许敬宗在暗自发狠的时候,殷清风说道:“茶山与瓷窑的事情就拜托伯父了。至于酒水的贩卖嘛,不知伯父是否同意小侄的设想?”
    武士彟想了想,问道:“贤侄可有熟络的军中将领?”
    “宿国公的嫡长子与小侄的嫡姊有婚约,小侄也同他打过几次交道;除了他,还有原秦王府的尉迟将军也算熟悉。”
    许敬宗的心一跳:“又冒出一个国公来!”
    武士彟眼睛雪亮,“那宿国公可否加以利用?”
    殷清风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是否可用,无非就是利益为先嘛。这酒水的利益那么大,他不会不动心的。”
    武士彟说道:“怎么?对他不放心?”
    殷清风挺了挺胸膛,“倒谈不上放不放心。小侄也曾打探过他的家族出身和过往经历,用一句不客气的话形容,他恐怕是年轻时候的伯父了。”
    武士彟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你是说老夫市侩又锱铢必较吗?”
    殷清风也跟着笑了笑,“小侄的意思是说,他外表粗鲁内里却工于心计,不肯吃半点亏的。”
    武士彟又大笑了几声后说道:“老夫就当你是赞美老夫了。”
    说完,他严肃的说道:“纵观朝中位列显达者,无不出身显赫之家。即使某些人的家境近年来有些中落,那也曾受过严格的教导。
    身为世家子,就应该有世家子的觉悟!
    你说宿国公工于心计、不肯吃亏,他的目的多半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如果不是这样,那老夫就劝你少与其接触。”
    殷清风点了点头,默不作声。
    武士彟说道:“怎么样?要不要老夫帮你打探一下?”
    没等殷清风说话,许敬宗抢先说道:“请郎君将这等琐事交给敬宗来处理吧。”
    武士彟和殷清风看了他一眼,都没做声。
    殷清风对老程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历史记载,有限的几次打交道也很难看出他的本质。现在有许敬宗这个同时代的人去评判他,或许更为客观和真实。
    许敬宗急了,他站起身来鞠躬后大声说道:“敬宗定不负使命。”
    武士彟保有深意的看着殷清风。
    殷清风假装没看见武士彟的目光,他向许敬宗说道:“此事不急,你要仔细打探清楚再来回禀。”
    许敬宗欢天喜地的赶紧答应下来,仿佛因为得到重用而欢欣鼓舞。
    武士彟嘴角挑了一下,对殷清风说道:“老夫的建议是,这酒水在北地的生意交给那些武勋去做比世家们要便利很多。”
    突厥一直是大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即使李靖等人在阴山之战将东突厥灭掉,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唐军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抵御西突厥的身上。
    现在大唐缺优良战马,也缺少耕牛。如果通过正常贸易,是很难从突厥手里获得的。
    殷清风在“国内”要做的事情都铺开了,他想在三到五年后大唐的国力兴盛了,来个毕其功于一役。
    在此之前,他不能真的只酿酒而不卖酒,那样占用的资金就太过于庞大了。所以,他把目光转到突厥的身上。
    这个时代的气温要比现代的气温要略高一些,但长城以北的气候依然寒冷、多风雪。
    如果用丝绸等奢侈品打动不了那些草原蛮族,用高度的烈酒去换大唐急需的牛马应该就没问题的。
    同时,再让人好好宣传一下喝茶的妙处。历史上,茶叶就是中原与草原之间主要的贸易商品。一旦草原人知道茶叶对他们的饮食有多么重要,相信他们是离不开的。
    他之前没想到走武将这条路,是受明末和清末山西晋商的影响。他认为这个时代的世家应该像晋商一样有草原贸易的渠道。
    不过武士彟提醒了他。
    唐朝要防备突厥,在两军交界的地方就要部署大量的军队。而这些军队的补给又要从各地运过去。为了及时和快速补给部队,唐朝建立了非常有效的驿站系统。
    如果将烈酒交给武勋去运输和交换,不但能赢得武将们的好感,也能将换回来的马匹及时的分配到军队当中去。
    不过这事儿得与李世民商量,免得他又小心眼儿了。
    殷清风一副受教的模样说道:“小侄每日坐在书房里也不过是凭空臆想,还是缺少像伯父这样阅历丰富的长者指点。小侄恳请伯父在闲暇之余,能多多指点小侄。”
    武士彟被这马屁拍得极为舒服,他老怀大慰的说道:“贤侄能及时思其短而求其长,老夫更是放心将武氏交到你手中了!”
    许敬宗见这爷俩亲密无间的样子,不知道是该嫉妒殷清风的命好,还是应该咒骂武士彟这个老头昏庸。
    武氏家族的渊源或许比不了许氏,但过往的显赫绝对要比许氏的要高上不少,怎么现在就堕落到送女又送家族前途的地步呢?
    “哎~~~怎么我许敬宗就没遇到这么傻的人呢....”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
    ,,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