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圣》第611章 大忽悠!

    小五哥一番表演,传递的信息量委实太大,金英敏和李秀满被粗暴的塞进去一脑袋套路,彻底懵逼了。
    可行么?
    华夏地方的情况他们不了解,仅从逻辑上判断,无懈可击。
    这是一次多方配合,将资源和政策利用到极致的特例。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州主脑的力挺。
    金英敏喟然而叹:“方总的能力真是令人震撼,云州的主脑,管理着比整个南半岛都多的人口,您居然能说动他在这种小事上倾力相助……我简直……”
    说到一半,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明眼人都知道其中的难度,放开这个口子绝对不是小事,而是要背上舆论和责任的重大决策。
    李牧的亲儿子都做不到的事,硬生生被方小武做成了,叫人如何能够不惊?
    李秀满和南半岛的财阀、政府,经常打交道,特别理解这种合纵连横的难度和意义。
    “方总的眼界和手腕,简直惊才绝艳,和贵公司合作,我的心情是如此的迫切!不如我们现在就谈谈,需要SM做什么?”
    需要对方做什么?
    在林允儿参演节目这件事上,没有什么需要SM公司去做的,小五哥已经盘搞定。
    但是从投桃报李的角度上来说,小五哥需要SM公司做的事情很多。
    李牧的力挺是需要回报的,谈钱什么的太俗,李牧志不在此,所以最好的回报,就是切实帮助云州,将新产业政策的模型建立起来。
    付出那么大,现在该谈回报,小五哥一点没客气。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足够好的舞台,主体要足够大,标准性足够强,细节要便于改造,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这方面,贵公司的经验和技术力量,可以提供巨大的帮助。”
    “其次,舞台拍摄方面,贵公司要拿出南半岛顶级设计,从机位设置到拍摄手法再到剪辑套路,准备至少三种体系,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再次,与舞台相关的化妆、布景、服装、编舞……都要以最高标准来进行指导。”
    “我简单点讲,贵公司应该为XR工作室提供不少于30人的专业团队,必须都是业内最顶尖的人才,要以最大的诚意对我方团队进行指导,并且保证其中的70%,在项目结束以后,愿意留在团队里任职。”
    一番话出来,金英敏和李秀满的脸色顿时就绿了。
    “方总!这不可能!”
    “人才我可以舍掉脸皮,用人情和高薪去请,但是她们愿不愿意留下,我们怎么可能做主?”
    小五哥不是不讲理的人,摊手一笑:“没有难度,怎么显出您二位的手腕?”
    呃……你这分明就是没打算讲理啊!
    金英敏气得脑仁子疼,苦笑道:“方总,筹建团队去帮忙、指导,都没问题。但是留下基本不可能。”
    李秀满紧跟着摆难处:“那些顶级人才在我们首尔都有铁饭碗,家人、朋友、关系、人脉都在这里,怎么可能放下一切去华夏重头开始?”
    小五哥是个讲理……的人。
    笑容温和,寸步不让。
    “金社长、李总监,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怀才不遇或者对现状不满的高手,我并没有要求金泰浩PD那种级别的大拿,要的只是行业中坚,距离头部比较近的那部分人才,与我的付出比起来,并不过分,对么?”
    对个屁!
    难为你有勇气把金泰浩的名字说出来,你怎么不要刘在石呢?!
    骂归骂,可是方小武已经把“付出”又拿出来提一遍,金李二人也不得不退一步。
    “方总,我们只能保证会尽力,具体效果如何,现在真的没法承诺。”
    尽力?
    最不值钱的就是商人嘴里的尽力。
    “那就麻烦您二位费心了……”
    小五哥笑眯眯一点头,然后就在两人面露喜色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
    “萧苒女士那里有一份名单,照着这个名单来挖人,保证他们能去华夏支援半年就可以,至于能不能留住,咱们双方可以共同努力嘛!”
    笑容瞬间凝固。
    再等到萧苒憋着笑递上名单,两人搭眼一扫,脑瓜门顿时一晕!
    “Ryan、李灿容、朴振烈、金英硕……哎一古,Produce48的副PD你都不准备放过?怎么可能放人!”
    小五哥满不在乎的耸耸肩:“尽力而为就好。”
    金英敏和李秀满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你妹的尽力,是自己刚刚允诺的……
    萧苒果然不愧是在南半岛娱乐圈混出名堂的奇女子,名单上还有很大一部分,是SM公司自家的员工,涵盖整个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SM,绝对不仅仅是一条偶像生产线,实质上拥有非常广阔的产业线,包括影视明星经纪、影视投资公司、综艺制作团队、演唱会策划建设拍摄一条龙、编舞编曲……等等等等。
    除去影视投资这里有点弱势,既没有发行渠道,又没有好导演好编剧以外,其余领域里都非常强。
    萧苒这一竹杠,正敲在SM人才库里最精华的位置上,疼得金李二人直咧嘴。
    盘答应?
    当然不可能!
    这特么是被挖根啊!
    别以为南半岛人就没有“把根留住”的梗,是男人都会在乎的好么!
    他们近乎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跟萧苒争执,这个不可能、那个请不来,纠缠不休。
    林允儿看着刚才温声给自己翻译英文的小姐姐摇身一变,跟两位boss争论起“这个人我一定要”、“那个人不行你们就给我找个替代”……
    妈哟!就跟拐卖人口的国际大姐大似的!
    SM公司的翻译看着萧苒又操着一口流利的首尔腔亲自上阵,顿时不想活了。
    我是谁?
    我在哪?
    我来这儿干什么?
    ……
    三个人讨论得很热烈,金英敏和李秀满是拼力抵抗,从大框架上就不认可萧苒的名单。
    而萧苒带着任务,寸土必争。
    看来,一时半会儿间根本达不成共识。
    小五哥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他眼里,这种分歧很好解决——开大!
    “金社长、李总监,在我的构想里,SM可以在天秀国际版里拿到不少于30%的股份。”
    一句话,金李二人顿时一滞,然后猛的偏过头来,不可思议的盯紧方小武脸庞。
    顾不得再和萧苒纠缠细节,金英敏迫不及待的问:“方总此话当真?”
    “为什么不呢?”
    小五哥用一句典型的英文文法来调戏对方,笑眯眯看着两条老狐狸的眼睛变得bulingbuling。
    “SM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合作伙伴,贵方及贵方的关联公司,拥有着广泛的世界知名度,以及非常丰富的宣传渠道、宣传资源、宣传经验。”
    “李总监积极的进取心态,一直是业内楷模,投资AR和VR技术的偶像公司,世界范围内也仅有SM一家。”
    “我相信您,就像相信自己一样。”
    “我们可以携手将蛋糕做到最大,为什么要为眼前这点小小的分歧而困扰呢?”
    大忽悠!
    李秀满心里陡然闪过这样的想法。
    南半岛确实没有这三个字,但同样有类似的说法,方小武此刻的模样,就是一个典型的忽悠大师!
    然而这诱惑实在太大,容不得李秀满不动心。
    30%的原始股份,只要投资跟上,再怎么稀释都能坐稳第二大股东!
    而且由此掌握的海外运营权,是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李秀满从来都不是一个一心追逐利益的纯粹商人,他和金英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将SM视为事业,心里始终存着一份理想主义和使命感。
    对于运营现代化商业公司来说,理想主义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社长才是金英敏,而李秀满身为第一大股东,只保留着艺术总监的职位。
    即便如此,SM公司的整体思路仍旧是以开拓为主,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接轨世界潮流,从不将视野局限在国内。
    南半岛,毕竟还是太小了。
    第一个开拓霓虹的是李秀满,第一个开拓东南亚、第一个开拓华夏、第一个布局虚拟偶像、第一个布局影视综上游、第一个为天团大跨步转型……
    太多的创举,都是由李秀满力排众议,提出并实施的。
    结果有好有坏,但SM始终坚定不移,屹立潮头。
    从这个角度来说,方小武的合作伙伴没选错。
    南半岛值得一提的企业并不多,SM是其中规模最小,但格局相当之高的一个。
    背景和环境,从来都没有影响SM的努力,更没有影响它的成长。
    受先天条件所限,SM或许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但这正好方便小五哥掌控局。
    放眼整个亚洲,束流真的很难找出一个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既要补足束流短板,高效推进球化战略,抢在快抖还没有站稳时,树立三分天下格局。
    又不能过于强势,喧宾夺主,反噬母公司。
    除了SM掌握着独特优势又有明显短板的非互联网公司,还有更合适的选择么?
    如果将时间回拨半年,小五哥根本不需要什么外部合作伙伴,靠自己就能让天秀国际版站稳。
    但是时不我待,现在已经是18年2月份,一旦拖到下半年,格局确立,天秀将再无机会。
    留给束流的时间窗口,最多最多不到4个月,此时不付出代价快速突围,留着股份变成一团废纸么?
    所以本质上,天秀海外版拉拢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一种不得已。
    然而小五哥的强悍之处就在于,他能将这种不得已,换来巨大的好处,不但一点不亏,反而血赚。
    李秀满和金英敏冷静下来以后,同样看到了这一点。
    “方总气魄惊人!”
    “看来,贵国的快手和抖音,确实够厉害。居然能够给方总这样的天才,带来如此巨大的压力……”
    一个捧,一个敲,配合满分。
    然而小五哥会在乎这个?
    坦然得很。
    而且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话锋一转,讲起故事。
    “两位前辈,在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我曾经认真研究过贵国的互联网企业。”
    “结论是……能打的就一个。”
    “特别巧的是,当我圈定SM做合作伙伴时,恰好有一群风投来访。”
    “您可能不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风投,对束流的热情非常高,差不多每天都要有10个以上拜访请求。”
    “束流不缺钱……真话,您不要那样笑,我个人随时可以拿出15亿人民币现金来增资,我们今年的计划是烧掉20个亿。”
    小五哥面色一正,看起来跟真事儿似的,然而确实是在吹牛逼。
    把BE股份卖上好价,他确实能拿出15亿来,但是什么时候能卖出去,现在压根不知道。
    不过看起来像就行,金英敏和李秀满瞬间换算出韩元,心里一惊。
    小五哥装完,很淡然的一笑,不以为意的继续原本话题。
    “正因为不缺钱,所以我没时间也没心思见那些风投,其中只有寥寥几个例外,比如说风投女王徐新姐,正好在我出发前来到云州……您二位可能没听过她吧?”
    李秀满缓缓摇头:“不但听说过,而且在霓虹还坐在一起聊过天,那是一位思维敏锐、直觉更敏锐的伟大女性投资人,我个人很钦佩徐女士。”
    “那还真是英雄惜英雄,徐姐对于SM的评价同样很高。”
    方小武做恍然大悟状,顺手又是一记惠而不费的马屁拍过去。
    李秀满顿时提高警惕……别人拍马屁要钱,方小武拍马屁要人老命!
    小五哥仍旧云山雾罩的继续讲故事。
    “与徐姐聊天时,有一句话,我到现在都在琢磨。”
    “她说:互联网的精神,是舍命狂奔,迅速做大。”
    “华夏的互联网行业里没有中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固定成本很高,可变成本极低,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就很难生存下来。”
    “做个中型的企业,你慢慢在那里爬,不存在的。”
    “我思考一阵,对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感觉的确如此。”
    “一个细分领域,基本上只够三家头部企业存活,而活得最好的那家,往往会累积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的技术、人才、资本优势,最终催生出垄断半垄断的寡头。”
    “我想,华夏是这样,南半岛亦如此。”
    “NHN的存在,很显然的已经在压制整个南半岛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动力和狂奔意志。”
    “我甚至听说,南半岛的互联网创业者里广为流传一个笑话,是大家互相鼓励用的,带着点自嘲的段子。”
    “是什么呢?”
    “——兄弟们再加把劲,我们一定要做到第一!然后就可以被NHN那帮狗崽子收购啦!”
    金英敏和李秀满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笑道:“我们听说过。”
    小五哥耸耸肩:“看来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什么道理?
    金李二人自然心中有数。
    对视一笑,方小武又补上一句。
    “当然,南半岛的国情毕竟与华夏不同,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南半岛那种抱团排外的思想。”
    “互联网的精神是跨界共享,哪个国家都不可能靠政策封锁来维持一辈子独立,早晚都要面对这个越来越窄小的世界村。”
    “能压制内部,不代表就能抵御外部冲击,终究还是要靠技术+模式来说话,短视频领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一段收尾一出来,金李二人立即品味过来,方小武讲这个故事的用意。
    往小里说,方小武展现出充分的信心,去做短视频领域的前三。
    往大里说,天秀的核心精神就是舍命狂奔,目标是迅速做大,思路明确、意志坚定。
    往深里想,方小武还在表态:束流的成长,愿意与合作伙伴分享,我不是吃独食的人。
    一重又一重的意思,表达得既巧妙又清晰,得体,高远,充满诱惑力。
    其实,束流的诱惑力还不够清晰,因为金英敏和李秀满毕竟还没有直接考察过束流,没法确定束流的技术实力、员工素质、资金来源、人脉背景等等因素。
    但是,方小武本人的诱惑力,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秀满活到60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年轻人。
    智慧、大气、果决,又不缺乏斗争手腕,简直是天授一般的才华。
    天使基金投资种子公司,大部分时候就是在投资领导人,不是看中那个前景难说的项目,而是看中领导者的素质、才华、眼光、能力。
    李秀满同样投资过一些年轻人,好坏一半一半。
    但是,那些最小二十六七、最大将近三十五的“年轻人”,没有一个能够给他带来方小武这样的压力。
    就好像,根本不是他在投资一个值得欣赏的少年,而是面前这个少年,骑在白马上,手持王者之剑,向自己发出邀请:愿不愿意追随我,去开创一番事业?
    就是这样的感觉。
    不是由项目本身带来的,是由面前这个少年本人带来的。
    那种表现,叫人看不到极限,根本无从想象他的未来。
    李秀满心中甚至生出一个荒诞无比的念头——
    难道说,真的有人天授智慧、生而高贵?
    荒谬!
    然而这个念头一旦生起,就再也无法消退,这让他甚至对方小武产生一丝敬畏。
    那么,究竟要不要放弃一些利益,与束流面合作?
    根本不需要再问,答案早已在心中生根。
    ……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