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第三百五十五章 项燕的决断

    “你说什么?秦军攻占了颍上?”
    半月之后,汝阴城内的项燕,听到斥候传来的消息,心里非常震惊,一向平静的脸上,眉头剧烈的颤动。
    “快,那地图过来。”
    项燕招呼身边的亲兵,拿来寿郢周边的地图,摊开在案桌上。
    地图上,颍上只占据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未在寿郢西北面的颖水河边。
    “父亲,先前蒙恬派蒙虎率军东渡颖水,准备偷袭寿郢,看来是蒙恬施放的烟雾,用来迷惑我军。”
    赶到项燕所在的宅子,接到秦军攻占颍上的消息,项梁命令亲兵保守大门,严禁楚军将士们前来拜访项燕。
    这个时候,主将的决断,对于全军的军心极为重要。
    “不错,为父是关心则乱,派人提防蒙虎,没想到蒙恬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的却是颍上的主意。”
    项燕统领楚国几乎全国的兵马,与秦军抗衡,一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时间久了,朝中早有人对项燕不满。秦军若是打到寿郢城下,即便没能攻下寿郢,势必会惊动后方的楚王。
    受到这样的惊吓,负刍的心里,难免不会产生别样的心思。
    “蒙恬好大的胃口,竟然想着要歼灭我军!”
    项梁紧紧的握着腰间的青铜剑,俄而缓缓松开,目光变得分外平静。
    “父亲,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退无可退,不如破釜沉舟,与秦军一搏。”
    “蒙恬这是在逼我与秦军决战,老夫就与他在战场上分个高下吧!”项燕轻轻的抚摸着案桌上的羊皮地图,“不过,颍上不能控制在秦人手里,让蒲校尉率军前去夺回颍上。”
    颍上只是颖水边上的一个小乡,城池很小,城墙不高,秦军偷袭之下,很容易就能攻下。只是易攻难守,项燕不信秦军能坚守住。
    八月的阳光,分外热烈,宛若毒焰熏烤着南方的大地。
    项燕的命令,一条条传开去,汝阴城内的楚军士卒,似乎从闷热的空气中,感受到了一种大战将临的肃杀之气。
    与此同时,秦军大营,蒙恬同样收到黄寄传来的消息。
    “黄寄已经攻克颍上。”
    大帐内,蒙恬指着沙盘中的颍上,上面插上了一面黑色小旗。
    “颍上易攻难守,项燕肯定会派人争夺颍上,我军必须尽快向项燕发起进攻,牵制项燕的兵马。”
    “希望黄寄能坚守到援军到达。”荆苏面色凝重,轻轻的点头。
    这样的任务,关门大狗,楚军势必会狗急跳墙,接下来,黄寄肯定会面临楚军的疯狂反扑。
    “荆苏,明日你率军留守大营,我率领将士们,亲自与楚军交战!”
    蒙恬站得笔直,面向汝阴的方向,心里想着,只怕这个时候项燕也会想着与秦军交战。
    “传令给蛮强,他的伤势恢复好了,立即带人南下,现在可以潜入寿郢了。”
    中军营帐的命令,经由亲兵之手,传到麾下将领的手上。
    一时间,秦军两军,磨刀霍霍,准备硬碰硬的大战一场。
    刚刚攻破利辛的蒙虎,估摸着黄寄已经顺利完成蒙恬的计划,没有率军向着寿郢前进,而是率军折道而回,加速赶往汝阴的方向。
    上天似乎感受到秦军两军交战的决意,没有出来添加什么乱子。
    次日,朝食过后,太阳老远的从东边升起,偌大的天空,只有寥寥一片云彩。
    军中的巫祝,翻看着《日书》,拍着胸脯保证,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汝阴城下,秦军的军阵,排得整整齐齐,从远处望去,好像四四方方的棋盘。
    站在最前排的,乃是秦军当中的精锐弩兵。
    弩箭上弦,随时准备施放漫天的箭雨。
    汝阴城上,项燕登上望楼,居高临下,秦军的阵势,尽收眼底。
    蒙恬的动作很快,黄寄刚刚攻破颍上,这半个月来没有出战的蒙恬,就率军前来,大举进攻。
    “蒙恬小儿这是要拖住我军呐!”
    项燕抚摸着花白的胡须,显得从容镇定,只是内心深处,却感到凛冽的寒意。
    秦国的将军,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继有人。蒙恬现在才而立之年,颇能娴熟的指挥几十万的大兵团作战,想到自己半个身子快入了土,项燕一时想不到还有谁能秦军抗衡。
    跟前的三个儿子,项荣死在秦军手里。项伯的才干,颇为重用,打仗还行,但耳根子软,容易轻信别人。
    项梁性格稳重,兄弟三人中,项燕觉得,只有项梁能挑起项氏的大梁。
    可是,时间不等人。
    项燕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项梁完全成熟。
    “蒲校尉攻打颍上的秦军,现在战况如何?”
    项燕转过身,走进望楼,坐到榻上,招呼身边的项产,跟着进去。
    “昨夜,接到命令后,蒲校尉连夜出发,这个时候已经与颍上的秦军交战了。”
    项产双手举在胸前,弓着身子,恭敬的答道。
    汝阴城外,秦军列阵完毕。
    蒙恬登上临时搭起的高台,刚好可以环视整个秦军军阵。
    高台的左前方,高高的立着蒙恬的大纛,黑色鹰羽,在风中轻轻摇曳。
    秦军士卒,目光中瞥见大纛立在后方,顿觉心安。
    冷兵器时代,大纛的位置,代表着主将所在。
    “命令弩兵,配合投石营,准备出击。”
    亲兵端来一条竹榻,蒙恬右手拄着环首刀,坐在竹榻面上,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接到蒙恬的命令后,扛旗的亲兵队列,走出两名士卒。一人扛着蓝色的旗帜,上面画着一支箭头。另一人扛着的旗帜上,画着黑色铁锤。
    军阵当中的大夫森,见到后方打出的旗语,立即喝令麾下的士卒,推着投石车,缓缓上前。
    军阵前方的张驼、孟学,指挥士卒分开道路,让出投石车通行的道路。
    这样的战术,秦军专门演练过不知多少回,驾轻就熟。
    很快,秦军的投石车,纷纷摆在了秦军阵前。
    投石车上前的时候,秦军的弩兵,举着手里的弩箭,斜对着天空,向汝阴城头施放。
    秦军弩兵,分成五个队列,前排的弩兵,放完箭后,后排的弩兵,立即接上。弩兵的动作熟练,军阵当中射出的弩箭,连绵不绝。
    弩兵掩护,投石车顺利上前,投石营的士卒安放轮子,装置石弹。
    “轰——”
    石弹划破天际,砸在汝阴的城墙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