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第二百七十三章 魏氏的末日(一)

    河水汹汹,阴雨绵绵,平坦肥沃的大梁平原,浸泡在滔天洪水之下,成为了千里泽国。
    远远望去,大梁仿佛海中的小岛。面对狂风大浪,显得孤单而又渺小。
    两个月的时间,一刻不停的浸泡在水里,饶是大梁城高墙深,也有些吃不住了。
    秦军修建水渠的时候,公叔崇没有闲着。
    魏军在大梁各城门内,再度修建了四四方方的瓮城,没有设置出入的门洞,而是以台阶与城内相连。
    辛胜期待的水流透过城门,水淹大梁城内黔首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梁人突然发现,魏惠王花大力气修建的城墙,好像有了摇摇欲坠的架势。
    百年之前,魏国营建大梁的时候,以夯土修筑又高又宽的大梁城墙。
    夯土城墙,不怕火烧,不惧投石弹的攻击,但大梁人却没有想到,夯土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夯土泡在水里,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变成一滩松软的泥土。
    “啪”一声。
    脱落的夯土,掉在水里,激起些许浪花,如同千斤重的鼓锤,敲在大梁人的心头。
    魏王的居室,搬到了宫阙的最高处。
    只是现在的魏王,面容更加年轻,也更加惶惶不安。
    原来的魏王增,亲眼见识到洪水汹汹的威力,再看到秦军营前挂起的公叔崇的首级,惊惧莫名,昏死过去。
    没过一个月,魏王增终于没能挺过去,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国不可一日无君。
    魏国长公子魏假,哭丧着脸,在群臣和宗室的簇拥下,无奈的登上了魏国国君之位。
    “父王,你一死了之,却是要让我来做这个亡国之君了。”
    魏假靠着宫阙外的廊柱,有气无力。面对城外的洪水,虎视眈眈的秦军,魏假实在没有继续抗争的勇气。
    想他的弟弟魏咎,向来喜欢在国君面前表现自己,心里未尝没有当太子的心思。
    商议新立魏国国君的时候,魏咎联合朝中大臣,愣是说什么嫡长子为尊。
    魏增在位的时候,魏假身为长公子,确实最有希望成为太子。可魏增认为自己还年轻,迟迟没能确定他太子的名分。
    不少魏国公子,眼里可是虎视眈眈。
    “哼,秦军没来的时候,一个个盯着君位,如同闻着肉味的财狼。现在大梁危在旦夕,一个个反而变得谦逊谨让起来。”
    魏假这个时候,心里面泛起了一股浓郁的怨气。
    当初的魏襄王,立了信陵君为太子该多好。
    信陵君允文允武,亲自带兵,救赵氏于邯郸,有他坐在国君之位上,魏国的烂摊子,自有信陵君一脉去头疼。
    结果可倒好,魏安釐王成为了国君。信陵君杀又不能杀,用又不能大用,两兄弟之间,平白猜疑,浪费了魏国的大好时光。
    “轰隆隆······”
    魏假正在沉思间,只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魏假的眼睛,布满了惊恐的神色。
    只见大梁北面的城墙,哗啦啦如枯草般,碎倒了一大片,足足有一里多长。
    汹涌的洪水,如猛虎下山,蛟龙击水,顺着崩缺的城墙,掩面席卷而来。
    城内木制的房屋,仿佛秋天里的枯草,轻飘飘的变成了一堆碎片,随波逐流。
    “不好啦,城墙塌啦!”
    胡乱奔跑的魏军士兵,狼奔豕突的黔首,匆匆爬上屋顶的人群,映入魏假的眼里,彻底击垮了他的心理防线。
    还是投降吧······
    城外的秦军军营,蒙恬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外面的动静。
    大梁北面的城墙,正对着蒙恬的军营。
    雄伟的大梁城墙,如同浆糊一般脱落,吓坏了魏人,也给秦人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洪水涌入大梁城内的一瞬间,不少秦人亲眼目睹。偌大的里闾,眨眼之间,仿佛消失在了蛟龙的肚子里。
    没有见过海啸的秦人,乍一见到洪水滚滚而去的场景,不由得心有余悸。
    还好洪水淹没的是大梁······
    “蒙豹,备马,我要去少上造的大营。”
    蒙恬出了军帐,登上堤坝上的木制望楼。透过断裂的城墙望去,城内的悲惨景象,尽收眼底。
    城墙上的魏军士兵,掉落水中,运气不好的,没入已经软化的夯土之下,直接就被活埋了。
    运气好一点的,赶紧扔掉手里的武器,脱掉身上的战甲,划动着双手双脚,奋力的求生。
    只可惜,湍急的水流下,只有水性最好的人,才有那么一线生机。
    不到一刻的功夫,混黄的水面,漂浮着成片的尸体,夹杂着各样的秽物。
    想来,里闾中的茅厕,得到了洪水的解放。
    这样下去,死的人可不少。
    蒙恬改变了先前的看法。
    他原以为,水淹大梁,外无援军,魏人眼看抵抗无望,会选择投降。
    只要大梁人愿意投降,秦军水渠疏散城外的洪水,不会造成多大的伤亡。
    蒙恬不知晓的是,魏王增惊惧而亡,城内无主。
    为了确立新的国君,安排已故国君的葬礼,魏国朝堂,迟迟没能有效讨论大梁面临的危急局势。
    魏国朝堂反应缓慢,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洪水肆掠大梁城的灾难。
    蒙恬快马加鞭,带着一队亲兵,迅速赶往王贲的大营。
    秦军之中,只有蒙恬、李信等少数将领,出门喜欢骑马。
    绝大多数的秦军将领,即便会骑马,出门在外,仍然习惯于坐车。
    战国时期,相去春秋不远,人们的观念里,坐车出行,才符合贵族的身份。
    不过相比起坐车来,骑马可就迅捷了许多。
    片刻的功夫,王贲的大营,已经隐隐在望。
    北面的动静,王贲也注意到了。
    这个时候,王贲正站在望楼上,眼睛紧紧的盯着视线所及的大梁城墙,面上隐隐有些期待的色彩。
    武安君水淹鄢陵的景象,他无缘得见,现在水破大梁,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还是他亲自筹谋的水攻计划。
    王贲期待着,如蓄水池一般的洪水,猛然涌入大梁,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蒙恬在营前勒马跳下,抬眼望去,瞧见了王贲眼里异样的神采,心里一惊。
    莫非,水淹大梁,城池毁灭,满足了王贲心中的快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