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将魂歌》第一百三十四章 杨端和过上郡(一)

    “蒙恬参见左庶长!”
    在秦国,低爵位者服从高爵位者。杨端和的爵位比蒙恬高一级,从军多年,资历更老。
    赵婴如果没有秦王特使的身份,也不敢表现得如此狂妄。
    “嗯,免礼!”杨端和淡淡的回应道,没有下车,而是直接入城了。
    蒙恬皱了皱头,不过终究没有说什么。
    王翦攻取东周的时候,蒙恬曾见过杨端和,尚没有如此倨傲,可没有想到,再次见面的时候,杨端和却表现得有些鼻孔朝天。
    军队之中,既讲军功,也讲资历。
    杨端和早年从军,历经多年,才一步步升到左庶长的位置。当年,他初次带兵的时候,手下只有五百人。
    蒙恬不过才二十四岁,以火箭般的速度升级,得到嬴政信任,刚开始领兵,手下便有好几万人。像杨端和这样的老将,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
    越级提拔,领导有识人之名,可被识的人,就要遭人嫉恨了。
    “左庶长,屈咎心里苦啊!蒙将军在上郡大包大揽,大开大建,修了长城还不够,又在长城外筑城······”
    郡守府里,屈咎逮着机会,大倒苦水,满心期望着,杨端和能将蒙恬给带走,省得他整天过得那么累。
    屈咎熟读老子,信奉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蒙恬的做法,在他看来,实在太过于有为了。
    “哦,蒙恬还在长城外筑城?”
    杨端和心里一惊,蒙恬别跟匈奴人挑起争端,三万人马交出去,他就够心疼了。
    “是啊,蒙将军说长城外需要设置桥头堡,更有利于反击匈奴······”
    “啪——”
    屈咎话还没有说完,杨端和猛的一巴掌,拍在堂前的案桌之上。
    “反击匈奴,谈何容易?大王现全力对付赵国,哪里有多余的兵员给他去打匈奴!”
    屈咎心里暗笑,恶人自有恶人磨,他对付不了蒙恬,自有杨端和这样的人去对付。
    军队里待久了,杨端和哪里明白屈咎心里的花花肠子。俗话说,心里有鬼的人,眼里才会看出鬼来。
    杨端和以为,蒙恬存了扩大战端的心思,好向朝廷要兵要粮,扩大功勋。昭襄王当政的时候,秦国的将军们,抓住军功爵制的漏洞,想方设法扩大前线的战事,先斩首立功再说其他。
    等蒙恬拿着嬴政的旨意,交接完兵马,回到郡守府时,杨端和阴云密布的脸上,似乎马上就开始下冰雹了。
    郡守屈咎恭顺的低着头,两耳不闻窗外事,似乎一切与他无关。
    “军营里新添了三万兵马,心里是不是更高兴啦?”杨端和的语气十分冰冷。
    “不敢,蒙恬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我手里已经三万兵马,加上左庶长的三万援军,匈奴来犯的时候,大王允我有权征召上郡的郡兵。这样一来,长城防线,便有十万大军守备,蒙恬心里清楚,从未统领过如此多的人马,一刻也轻松不得。”
    杨端着这是怎么啦,来大姨妈了吗?蒙恬心里问道,他可没有得罪他。
    “算你识相,年轻人,走得太顺,不是一件好事······”
    杨端和心里闪过一道念头,若不是有蒙骜、蒙武的恩荫,蒙恬也不会升迁得如此之快。
    “我且问你,大王命令,上郡的秦军不可与匈奴开战,你为何越过长城,在匈奴人的领地上筑城?”
    杨端和琢磨着,上郡方向的十万人,足以阻止匈奴人南下,只要不与匈奴人爆发全面战争,秦军东进六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原来是为在长城外修筑屯堡的事,听到杨端和的责问,蒙恬的心里反而一松。
    赵婴来的时候,蒙恬就防着屈咎打小报告。结果,赵婴走了,屈咎却找上了杨端和。
    落在后世,屈咎这样的官员,属于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那种。
    匈奴入秦,郡尉、都尉战死,他死守肤施,虽然消极,但也说不上有什么大错。嬴政曾想撤换他,却找不到什么法律上理由。有大臣上书为屈咎辩护,边郡的军事,本来就由郡尉负责,屈咎只是实现了充分的放权而已。
    屈咎提拔于吕不韦时代,咸阳的很多官员,也担心嬴政一个个替换掉屈咎这样的官员,才小心的为他说好话。
    好说歹说,嬴政收回了罢免屈咎的念头,转头就封蒙恬为上郡郡尉,全面负责上郡的军事,备战匈奴。连带着,屈咎郡守的部分权力,也被嬴政一道旨意,给移到了蒙恬手里。
    屈咎表面正常履职,心里却暗恨蒙恬,不仅仅是因为蒙恬年轻,爵位高,或者得大王信任,而是同在一片天地里,蒙恬的权势扩张,他的利益就受损了。
    “左庶长,我在长城外筑城,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上郡防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彻底解决伐赵大军的后顾之忧!”
    蒙恬双手作揖,恭敬的回答道。屈咎不懂兵事,作为宿将的杨端和,应该能明白蒙恬的苦心。
    “愿闻其详!”
    蒙恬的说辞勾起了杨端和的好奇心。尽管心里不满于蒙恬后来居上,但说到军事上的问题,他就自觉地就事论事了。
    出于军人的职业,他也想看看,蒙恬在军略上,有何过人之处。
    “将军请看——”
    蒙恬使了个眼色,荆苏立刻会意,从怀里掏出最新的长城地图,铺开在杨端和的面前。
    “长城破奴关外的十里之地,地势没有十分险峻,但也颇为不平,只要一左一右筑起两座屯堡,与长城防线成掎角之势,相互支援,我就十足的把握,将匈奴人挡在长城之外。”
    杨端和抚摸着美丽柔顺的胡须,沉吟着,眯着眼睛,点了点头。上郡的防线,他从未经手过,但将战火燃烧到敌人的领地,却是秦军的原则。
    或许是为了避免刺激匈奴人,上郡前任郡尉,并没有充分利用破奴关外的有利地形。
    “按这个坡度,不足以阻止匈奴人的骑兵冲锋。”
    杨端和可不会简单认同蒙恬的说法,他低下头,仔细察看地图上类似登高线的线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秦国的地形堪舆技术,领先于这个时代。图师绘制的军事地图,上面已经有了等高线的雏形。
    “两处屯堡修筑完成后,我会以此为基础,再修建起一道外长城。”
    蒙恬拿起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半圆形的长城图样。这样一来,上郡原本的长城,就向外扩展了十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瓮城。
    怪不得屈咎抱怨,蒙恬在上郡大兴土木,看来还真有其事。不过,从军事角度来讲,蒙恬的外长城,有利于上郡的防御,这样他也不用担心匈奴人威胁秦军的大后方。
    蒙家子弟在此安心修筑城墙,当好伐赵大军的后勤管家,以后也就没有轻松的立功机会。这样想着,杨端和就不那么抗拒蒙恬的计划了,只是,出于职业习惯,他脱口道出了心里的疑虑:
    “计划是好的,可你又怎么能保证,匈奴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圈地呢?”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