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圣殿》序 基督之死

    公元30年,耶路撒冷。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早晨,空气中满是凝重的气息。人群将罗马广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摩肩接踵,纷纷前来观看一场重大的审判。
    台上,一个衣着华丽的人站在最醒目的位置,那里是太阳所能照耀到的地方。他双手紧贴置于腹前,漫不经心的扫视着台下的人群,或许是无法忍受四下混着汗水与泥土味儿的空气,重重的喷了一口鼻息。
    一群乡下人。
    他将目光移向身旁那个囚犯——一个单膝跪地,双手被绑在了身后的男人。那男人沉默不语,目光越过台下的人群与稍远处高大的罗马穹顶,望向天空。
    差不多是时候了,身着华服的人心想,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他重新看向人群,张开双臂,用尽可能嘹亮威严的声音呼喊着:
    “耶路撒冷的民众们啊!请听听我的话。在你们面前的这个男人,你们或许曾见过他。长久以来,他四处游走、布道,妄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他说自己是基督,是王,如若依他所说,为什么无法施展神力轻松逃脱?又为什么得不到上帝的救助?原因显而易见,因为他是个骗子!这样的亵渎之举是我们所不能饶恕的。我,主的忠实仆人,耶路撒冷的祭司长,在此宣布此人的罪状。”
    民众的情绪有些被调动起来了,他能闻得出来,那是躁动的气息,虽然依旧被强烈的汗水味所掩盖着。他一边思考着如何将气氛彻底引燃,一边信口拈来的罗列着受审之人的重重罪状。
    “够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原本喧嚣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个闯入舞台的来客。“他已经接受了惩罚,我也已经向在场的你们展示了这种惩罚,现在,我在他的身上发现不了什么过错。”
    “彼拉多,你已经救不了他了。”祭司长看着那个被他称作彼拉多的人,以近乎耳语的方式说道,旋即面向人群,以前所未有的音量呼喊道:“他的过错已经得到证实!把他钉到十字架上去!”
    民众的情绪被彻底引燃了,人们纷纷举起拳头,愤怒的吼叫响彻云霄。声浪涌过罗马广场,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仿佛要撼动那牢固的立柱。
    彼拉多知道形势已无法挽回,只得退回到阴影中。这时,几个士兵径直走向罪人,将他拉了起来,粗暴的推着他的后背,将他带离广场。
    之后便是一系列的刑罚与侮辱,他们将他的后背打的皮开肉绽,又用荆棘编了一顶冠冕,戴在他的头上,那利刺仿佛是万把利刃,深深的扎进他的头皮。让脸上本已凝固的血渍重新布上一层新的鲜血。
    “致犹太人的王!”士兵们哈哈大笑,肆意嘲笑着落魄的王。
    那之后便是一场盛大的游行。
    罪人背负着一架巨大的十字架,迈着无比沉重的步伐,朝着各各他山走去。
    他的身后尾随着各式各样的人,祭司、士兵、民众……这不是一场庄严的送行会,几乎没有人同情这个即将死去的罪人,人们更像是在参与某场难得的狂欢,即使他们不知道这场狂欢的意义。
    在旅途的终点,罪人被钉上了十字架,人们就这样看着他奄奄一息的样子。时近晌午,天色暗淡了下来,厚重的云遮掩住了太阳,拒绝向人间倾洒光明。围观的人逐渐变少,大多回家干自己的事了。
    终于没有那么喧闹了,罪人的意识也渐渐变得模糊。他甚至不太清楚自己是谁了。
    我是谁?
    我要死了吗?
    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做完?
    罪人反复问询着自己,生怕意识游离的太远再也无法回来。
    你是某个驾驭了时空的人。
    你确实要死了,但同时你的生命也即将开始,万物的因果将重新流动,你也将回到起点。
    你的事情做完了,你做的很好。
    遥远的某个地方,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这样回答道。他不太认得出这是谁的声音了,但只觉安心。
    你做得很好,现在,好好的睡一觉吧……
    罪人彻底的放下心来,他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轻,一切的重担与苦痛都被留在了那片被束缚的大地上。
    他不再去考虑任何事情,身后,是阴霾中的耶路撒冷,身前,是久违的安宁。
    。
    。
    。
    公元2000年,千禧之年,耶路撒冷西郊。
    一支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古队在此驻扎已有五天。五天的时间里,他们发掘出了曾经仅存于文献中的大希律王宫殿,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随之出土,而其中有一件显得极为特殊。
    一架巨大的十字架,在长久的岁月侵蚀下已变得满是疮痍,但却意外地保留着完整的框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上面所残留着的些许红色的印记。
    “教授,这是......这是血迹吗?”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小心翼翼的问道。
    “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血液在这种条件下是不可能保存这么久的,也有可能是胭脂虫红之类的色素。”被他称作教授的人如此答道。
    “可是……”
    “我知道,”教授举起手打断年轻人的置疑,“我知道……这抹暗红色的宗教寓意实在是太过明显了。不过,还是等回去做进一步的分析再说吧……”
    教授和年轻人一同凝视着那具十字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两个月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那是一次十足漫长的会议。从耶路撒冷运回的十字架,在多国科研团队的研究分析下,确定其上的红色残留物就是人类的血液。
    其上提取出的血液样本被称作为“原始之血”,几千年保持着如此形态,乃至于白细胞中的DNA都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这一结果令所有人感到震惊,也正是因此,人们才能从其中测定完整的DNA序列。
    而测定结果是,DNA序列过于完美,甚至有着人工干涉的痕迹。
    这意味着血液的主人可能是某个现代人——甚至是来自未来的人。
    那真的是一次十足漫长的会议,在科学与传统宗教的矛盾前,任何一个不妥的处理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最终,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表决将其列为高度机密事项,并进一步开展对其的研究。
    但这一研究却几乎没取得任何进展,直到公元2034年,“基因优化”技术的提出,直接逆转了这一局面。
    通过“原始之血”中的DNA序列与“基因优化”的技术性比对,人们惊奇的发现,两者的技术手段完一致。
    不久,一场紧急会议召开,代表们通过了一项协议:调用国际基因数据库,将这一基因序列与所有接受与未来将会接受“基因优化”人类的基因序列相比对,找出最为匹配的人。
    而这一计划被称作为——神谕
    ,,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