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任免》第1165章异地恋

    刘书记说:“你不是想要改造我们的小水电吧?真要是这些,我可就感激不尽了。”
    他说,我们山峦县这种穷地方,如果没有那么几座小水电,县财政的盘子就转不动了。如果,你能帮我们改造这一座座小水电,提高发电量,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大福音啊!
    他说,你这路子选对了,对我们山峦县来说,像别人那样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几乎就是一句空话,但抓好小水电的改造,却是发展山峦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到底是珠三角地区来的领导,一眼就选中目标了,找到了我们山峦县发展工业的切入点。
    伍国栋笑着说:“你有点马屁之嫌了。我说过要改造你们的水电站吗?就是改造,也是你这个县委书记出钱出力。”
    刘书记问:“市里就没有一点支持吗?”
    伍国栋说:“银行有大把钱,你可以去贷款。”
    刘书记苦笑着说:“小水电那点收益,还不够还贷款利息?”
    伍国栋将了他一军,说:“不是不够还吧?是应该是不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刘书记愣了一下,“哈哈”笑起来,说:“一针见血,一针见血!”
    应该说,这是青山市普遍存在的现象。青山市由于是山区,地势高,藏不住水,雨季时,大水“哗哗”流,但真需要水的时候,却又干旱没有水。于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搞水利建设时期,青山市得到省里重点支持,各县(市)掀起了一个筑坝蓄水建水库的高潮。
    一个个水库建成后,几乎每个水库的排水口附近都建了一座水电站,一时间,新水库新电站,夜晚山区用上了电,亮起了电灯,青山市曾经成了社会主义好的新典型。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水库还在,水电站还在,却都显得陈旧了,山区亮起电灯,也不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稀奇事了。
    水电站还在发电,但水电站发出的电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供应青山市,而是输入省统一的大电网,成了一笔不可或缺的财政收入。刘书记的话一点不过分,如果没有那些水电站,好几个县的县财政盘子就转不动了。因此,对水电站的改造都认为非常重要,但是,只听见雷声,却看不见雨点。
    原因是什么?
    说到底还是制度的问题。
    改造水电站需要钱,而钱从哪来呢?不要说现在不提倡政府办企业,就算让政府办企业,财政也捉襟见肘无法划拨。这个似乎是每个地方都遇到的问题,不管富裕地区也好,温饱地区也好,贫穷地区也好,都觉得财政的钱不够用,富裕地区有富裕地区的建设,温饱地区有温饱地区的发展,贫穷地区有贫穷地区的用法。每年的财政收入都有比较固定的建设开支,不可能其他行业都别开支了,不搞建设了,把钱集中起来建设某一项新的工程。
    社会发展和进步,不是单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财政拿不出这个钱,只能银行贷款。银行的钱又是那么好贷吗?就算每个程序都走通了,钱拿到手了,还要考虑每年还利息还本金。改造一个水电站,小打小闹意义并不大,所以,投入无异于推倒旧的再建一座新的。
    现在建一座水电站再不像从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声令下,红旗飘扬,大家都往工地奔,就算义务劳动,也拼死拼活地干。 你现在所看的《一纸任免》 第1166章 水电站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一纸任免找最新最全的书,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