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任免》第554章 挂友阿华

    王凤霞有一位亲戚不仅是新移民,而且,非法移民美国,但是,却不让自己呆在唐人街。她说,唐人街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南山市城区,地方只有平方公里,随时可以遇见熟人。我刚来的时候,多年不见的同学、老街坊,甚至老师都在这里遇见了。那时候,她经常想,来美国干什么?不能只是打工挣美金,过得比在家好那么一点点。即使要求最低,也要融入美国的社会,不是主流社会,至少也生活在中产阶级的水平,否则,还不如呆在南山市。
    她叫阿华,王凤霞称她“华姐”,三十五六岁左右,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个子不高,是那种娇小玲珑的身材。她穿得一身鲜红,松宽的衫,松宽的裙,在街上行走,就像一团滚动的火焰。
    她说,我的这种想法,被很多新移民嗤之以鼻,说她好高骛远,不知天高地厚。但我就是离开了唐人街,靠自己的努力告诉那些人,我的好高骛远,不知天高地厚是可以实现的。现在,我回到唐人街,感觉到的就是一种乱,一种肮脏,说得不好听,就是没有素质!
    伍国栋很明显地感觉到,她这些话很伤人,伤那些新移民的心,甚至于居住在唐人街老华侨的心,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她并没有什么不对。一个人总循规蹈矩,永远不可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王凤霞告诉他,阿华不仅是她的亲戚,还是“挂友”。亲戚是那种很疏远的亲戚,但从小玩到大,称得上好姐妹。“挂友”伍国栋自然明白,那是一种昵称,类似于一起在兵营呆过“战友”,一起下过乡的“插友”。
    b看g正版◎n章r节?上rrc0☆?
    近年来,为了培养年青干部,机关单位挑选了一批批年青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王凤霞和阿华曾在下面镇挂职。
    伍国栋问“和你一批的?”????王凤霞说“是的。”
    伍国栋说“时间不长嘛!”
    他想了想,应该是自己当政府秘书长期间,后来,自己当了市长助理,王凤霞刚好挂职回来当副台长。王凤霞说,六年多一点,其实,她移民才三多年。我刚当电视台副台长不久。
    伍国栋说“不简单,三年多就能离开唐人街。”
    王凤霞纠正道“她一直就没在唐人街呆过。”
    伍国栋问“她的英语很了得吧?”
    王凤霞摇摇头,说“刚来的时候,比我好不了多少,现在了得了。”
    阿华连连说“不行,还差远了。我经常犯语法上的错,用中文的修辞说英文,美国人觉得别扭,但还是听得懂。”
    王凤霞还悄悄告诉伍国栋,阿华非法移民,迫于无奈。她们挂职时,阿华很懂得发挥女人的优势,喝酒啦,和领导无拘无束啦,工作也很突出,所以,组织部召开挂职干部会议,她总在会上发言,谈挂职的体会。如果,她不是出了事,我这个副市长,很有可能就是她的。
    阿华比王凤霞大几岁,已经结婚,挂职那年,孩子四、五岁了,但是,她却和挂职那个镇的镇委副书记好了,回家吵着要离婚,事情闹得很大。王凤霞问他,你也应该听说过这个事吧?
    伍国栋点点头。当时,他并不知道那个的女干部就是阿华,只知道她和那个镇委副书记在办公室暧昧时,被副书记的老婆抓了现形。组织找她谈话,她并不掩饰,说自己就是喜欢那个副书记,要离婚和他在一起。她还掷地有声地说,不是婚姻自由吗?她结婚、离婚、再婚是法律赋予她的权利。
    一个很有希望的年青女干部,在组织培养锻炼期间,发生生活作风问题,是不允许的。虽然,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婚姻自由的权利,但是,她不是普通公民,组织不能仅用一个普通公民的条件要求她。于是,组织取消了她的挂职,遣返原单位。
    王凤霞说,那个副书记听从组织的劝告,退缩了,回归家庭了,得到组织原谅,记了大过,但还是当副书记。但阿华回原单位,待遇还不如挂职前,她便一气之下,坚决离婚。离了婚,就非法跑到美国来了。
    伍国栋问“她是怎么过来的?”
    王凤霞说“搞商务考察。”
      你现在所看的《一纸任免》 第554章 挂友阿华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一纸任免
    ,,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