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任免》第331章 加深印象的办法

    领导喜欢的人自然有很多,但喜欢带在身边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领导去哪跟到哪,忙打招呼忙联系,拎包提袋,跑前跑后。张东方带伍国栋跑了两个市(县),三个市直部门调研后,就不再要他跟在身边了。本来,张东方也没想要他干这些跑腿的事,只是想看看伍国栋的实际能力。
    每到一个地方和单位,看完现场,听完汇报,他先让伍国栋发言,要他谈谈自己的看法。伍国栋有那个“三句话”做支撑,又有丰富的基层经验,说起来,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说到了别人的长处,也点中别人的不足。当然,优点多说一些,缺点点到即止,让人看出自己眼光敏锐,又不让人显难堪。
    张东方听了,连连点头,很放心地对伍国栋说“你以后就别再跟我了,这么东跑西跑的也累。”
    这番话是坐在他车上说的。
    ?《x2正●版首发
    领导要找这种跑前跑后的人,一般不会找年纪比自己大或相仿的人,那都是年轻人干的事。
    还有一种人,领导是不常带在身边的,把他放在家里,让他守着办公室,有什么事及时处理,有什么不能处理的,就向自己汇报。这种人,俗语称,守家的。
    这种人要有一定的能力,不能大事小事都请示汇报,都等领导批示,否则,领导还不忙得天昏地暗?????这种人还要对领导忠诚,开诚布公,不能藏着掖着,否则,家里着火了,烧成灰烬了,领导还不知情。
    张东方要伍国栋做的就是“守家”的人。他刚到大市,别人对他如何,心里没底,找个自己人守家,心里踏实。
    当然,张东方在仕途这么多年,且上到这个位置,身边信得过的人并不少,相比之下,伍国栋只是大学同学,又十多年没见,这忠诚还是有点让人担心的。所以,张东方也不是没想过调一个更加知根知底的人。但是,他身边的人多没有地方工作经验,担心有些事处理不了,再说了,从省厅调个人过来,总让人感觉到别扭,从南山市把伍国栋调上来,反而顺理成章得多。
    更重要的是,伍国栋正处于不得志的时候,你不得志,我张东方把你弄到大市来,给予你光明前程,又有老同学这层关系,你还会不忠诚吗?伍国栋绝不会那么傻。他如果傻,也不可能从基层一个处级市,爬到副处的职务。
    因此,接下来的工作,伍国栋便帮张东方处理家务事。每天向张东方汇报一次,哪些事处理了,哪些事没处理。当然,也要说清楚哪件事要那么处理,为什么哪件事却没有处理。偶尔,也会提出一些猜测,某件事虽然处理了,可能会引起什么样的反映,好的反映要说,不好的反映更要说。
    伍国栋在南山市政府当秘书长跟吴克群的时候,干的就是这项工作,程序步骤都清楚,大机关和小机关区别不大。小机关麻雀虽小也五脏俱,不同的只是那会儿下面都是熟人,打个电话过去,不报姓名,人家也能听出声音,现在,这边的人几乎不认识,打电话过去,虽然先报姓名,但人家还想不起你是谁,所以,许多事处理起来,就麻烦多多,耗时也多多。
    事情涉及到几个单位的,就召集那几个单位的领导到市政府来开短会,张东方有时间参加,就通知一把手来,张东方没时间的话,就通知副职或办公室主任参加。
    事情仅涉及到一个单位,就亲自跑一趟,一则显得重视这事,二则也亮个相,让人家知道你长什么模样。有的单位知道伍国栋的来头,多少想讨好讨好,到了吃饭的钟点,就请他吃饭。伍国栋不管人家真心要请自己,还是假意要请,他都一口应承,反正回去也是吃大食堂。
    上了饭桌,有人会问,伍秘书长喝不喝酒?问这话的人多半不喝酒,多半只是让手下陪你喝。这种酒,伍国栋是绝不喝的。
    喝酒的人什么也不问,就喊拿酒,或者,车上备有酒,早让手下提上来了。
    喝这种应酬酒大都有一种习惯,内外区别得很分明,本单位的人是不找自己人喝的。这叫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大家一致对外,便找各种理由敬伍国栋。伍国栋外出办事,身边就带一两人,人家领导敬完,手下又敬,一桌人对付你三两人,便绰绰有余。如果事先早有准备,上桌的人都是能喝酒的,那这比拼更难应付。
    伍国栋先还和别人一杯杯喝,后来就只和领导喝一整杯,和手下人喝半杯,人家当然不干,但伍国栋说,晚上还要向张市长汇报工作呢!人家想想,即使这么个喝法,你伍国栋也够呛,就不再勉强。
    哪知,伍国栋的酒量了得,两三人未必喝得倒,喝到伍国栋要回去向张东方汇报了,好几个人都站不稳了。这时候,伍国栋才开始发威,问酒瓶还有? 你现在所看的《一纸任免》 第331章 加深印象的办法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一纸任免
    ,,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