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任免》第320章 老常也曾想原谅的

    更新最√快上!k…
    老常很郁闷,很不明白,大家怎么就都领伍国栋的情,把他忘记了?当初,可是他提出提高大家福利待遇的,安排伍国栋去干的,如果不是他做出这个决定,如果不是他用民意逼迫伍国栋,他愿意那么干吗?
    他不由得想道,伍国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到哪都这么受人喜欢。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伍国栋的确是把什么事都办得好好看看,甚至于,让他找不到挑剔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可以从管理方面下手,可以从钱的方面找到伍国栋的漏洞。尽管,他很清楚伍国栋不贪钱,但是,他要笼络人心,缺得了钱吗?写作班子没有得到额外好处,会那么积极认真地工作吗?然而,老板企业家每笔赞助款都汇进政协的帐户,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控制,都要郑副主席审核批字,伍国栋根本就不沾那个边。
    于是,老常找不到伍国栋的任何破绽。
    不过,老常不是每天都想着这些事,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寻找伍国栋的痛脚。他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平时,他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市长的梦破灭以后,他就已经不再去想官场的事了,这几十年来,他升官的梦一个个破灭,他也从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壮年渐渐步入老年,火气已经没那么大了,欲望也没那么强烈了,心态调节得也渐趋成熟了。如果,他不能在每一次失望中调节自己,他想,他早就完蛋了,早就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从市委大楼跳下去了。
    这次的失望也像每次一样,经过一番冲杀之后,他也可以说,渐趋平静了,只是对袁家荣的死还耿耿于怀。说句老实话,如果,不是出了袁家荣这个梗,或许,他也没那么怪伍国栋。在官途上行走那么多年,什么过节没有,哪次上面有位置空出来,不经过一番撕杀?不是伍国栋与他撕杀,就是别的什么人与他撕杀,其实,大家也没什么深仇大恨。没有袁家荣这个梗,或许,他们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做个好同事好搭档的。????在无数次交战中,老常心里也是佩服伍国栋的,除了承认他运气好,几次眼看要完蛋了,或被纪检弄进去了,或掉进岩洞失踪了。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伍国栋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老常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一个受党教育几十年的领导干部,不实事求是是说不过去的。他也像曾解放那样,看到伍国栋的一个个政绩,也承认,如果没有伍国栋,那个死去的陈小龙抓招商引资,根本抓不出现在的成效。
    他想,你伍国栋为什么要那么急呢?为什么要急着跟他老常争呢?你伍国栋才四十岁还年青,就不能等几年吗?就不能等根基更扎实了,再瞪着市长那位子吗?他老常就剩这几年了,就不能让让他老常吗?
    这么想的时候,老常也回过头来看自己,看自己是怎么对待伍国栋的。有时候,不要只责怪别人,也要看看自己有什么对不起别人的地方。
    老常想到了小楼屋事件。
    这明显就是他自己的不是了。开始,他以为伍国栋拿了那二十万,所以,把这事捅上去了,后来,才知道,与伍国栋无关,是陆建成那家伙私吞的,尤其是看见陆建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他认错,他真想一脚踢过去,像踢狗一样。那时候,他也恨伍国栋不给他面子整了袁家荣,但还没想到要置他于死地。他是想过要陆建成自首的,把钱退回去的,但是,他又不能那么做,毕竟,陆建成一直跟着他,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么大个事,多多少少会牵连到他,再说了,这些年,他也得了陆建成不少好处,比如家里的装修,比如出国旅游的费用,还有逢年过节的红包,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已经不是小数目了,把陆建成逼急了,谁知他会不会反反戈一击?权衡之下,他还是站在陆建成这边了,一则伍国栋如果是清白的,自然能清白,二则查出伍国栋有什么乱七八糟,也不关他老常的事。
    他想起小丰村事件。虽然,伍国栋掉进岩洞出乎他预料,但他那几个电话却是很有针对性的,现在,他那个小叔公还躲在一个不知什么地方不敢露面呢!
    他还想起了步行街事件。虽然,他没想要伍国栋的命,却是因他而起的。
    他想,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责怪伍国栋。换做是自己,有人如此步步紧逼,同样也,自己会像伍国栋那样给予还击。他想,其实,伍国栋的还击还是很脆弱的,还是一种被动的,如果他跟他硬碰硬,这场争斗还会更加激烈,损失还会更加惨重。
    老常是坐在车上想这些的。
    那时候,他正坐着他的车去他的联系点。那是在去某一个山区镇的路上。南山市是一个面海靠山的市,有三分之一的镇临近大海,有三分之一的镇地处小平原,有三分之一的镇在丘陵似的山区。临海的镇自然是鱼米之乡,小平原的镇便是工业发展的聚集地,山区镇多是贫困镇,所谓的革命老区镇。
    老常这次去联系点也不是什么公事,只是镇委书记老洪让人泡了一坛蛇酒,足足泡了三年,今天开坛,想送 你现在所看的《一纸任免》 第320章 老常也曾想原谅的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一纸任免
    ,,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