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天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枭雄多智

    一场宴会下来,郑忽最终还是没有接受晋侯授予的官职。
    只是委婉的表示,“德薄不敢处尊位,力小非可以任大事,流亡者得一生养之地皆赖晋侯之惠,非敢多求!”
    当然了,郑忽也拍着胸脯保证,“如晋侯有缓急之请,必不敢辞也,以报晋侯之恩!”
    前一刻还在大言不惭的说晋患生于内的郑忽,后一刻绝口不提此事不说,竟然还不愿接受任何官职。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话说你若是不想求官,绕这么一大圈干嘛?
    耍人玩吗?
    郑忽当然不是在耍人玩,他有他自己的考虑。
    他方至翼城,翼城原来的官职基本上来说,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贸然去占据别人的坑,容易引起别人的嫉恨。
    这并不是明智之举,他现在只不过是一流亡世子而已,无权无兵,寄人篱下,小心一些总归是应该的。
    再者,他如果不这样吊着晋侯的胃口,哪能显出他的作用。
    欲拒还迎,才是最让人心痒难耐的。
    郑忽的这一番作秀,使得翼城群臣争相称赞。
    毕竟,对于政客来说,不动他们的奶酪,确实能当得上高尚二字。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诗经》上讲,投我以木瓜,报之琼琚!
    于是,郑忽很快就成为了翼城群臣口中有古之君子遗风的贤人。
    郑忽的名气也算是在翼城上层统治阶级中初步建立起来。
    接下来,郑忽要做的就是借着这场宴会带来的后续影响,给自己立个既贤且德的人设。
    虽说人设向来都容易崩,但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郑忽若是能将他既贤且德的人设立起来了,那么,由既贤且德跳跃到晋国救世主,这就变的顺理成章了。
    想想传说中穿越者的前辈王莽同志是怎么做的,从天下称颂的贤者到安汉公,从安汉公到假皇帝,然后再到皇帝。
    这一整套骚操作绝对算的上是立人设的经典模板。
    郑忽可不准备让安汉公专美于前。
    小子侯又没几年的好活了,不趁机扩大影响,争取支持,窃取权力,那他来晋国干什么?
    回到小子侯专门给他们安排的馆舍之内,还未落座,高渠弥迫不及待的向郑忽问道:“世子何不允晋侯之请,任司徒之官?”
    郑忽闻言一笑,让人奉上汤水之后,道了声座,然后这才向高渠弥解释道:“我初至便居高位,翼之群臣必怀愤恨之心,我势孤,非敌也!”
    “诚如是言,世子暂不欲居官任职?”高渠弥疑惑道。
    “非也!”“哦?”
    “大夫以为翼之大行人如何?”郑忽微微一笑问道。
    “大行人受命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高渠弥喃喃自语道,忽而反问“世子欲居大行人之官?”
    “然也!”
    高渠弥闻而急道:“大行人属秋官司寇,以中大夫充之,世子虽出奔,然位比于上大夫,何苦屈身降位至此?”
    “大夫毋忧,且听吾细细道来!”
    “然,臣愿闻世子高论!”
    “翼内外交困,大行人之职其实虚职也,吾请,晋侯必予,翼之群臣亦无辞,此其一也!”
    “其二,吾以世子之尊而居晋之大行人,出入往来,外结诸侯,此我立身之资也!”
    郑忽这一番话,高渠弥算是终于明白郑忽究竟再打什么主意了。
    按郑忽的话说,翼在此时几乎已经处于被孤立的状态,大行人一职形同虚设,他担任大行人一职根本不会遇到什么阻力不说,他还可以借机来个狐假虎威,借郑国的威势给翼一系拉几个帮手。
    说是翼一系的帮手,其实是谁的帮手还说不定呢!
    这样一来,不但能将郑忽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且还可以暗中发展势力,同时还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待时机一到,翼城一系虽然还姓姬不假,但究竟是谁在掌权就难说了。
    这也是高渠弥所能想到的极限了。
    他又不是郑忽,对于翼城一系的未来并不怎么清楚。
    在他想来,郑忽如此做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执掌晋权而已。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再过三到四年的时间,小子侯就会葬身于曲沃。
    之后确如他所想,郑忽会窃夺晋权。
    再后,已经不是他所能料想到的了。
    既然已经搞明白郑忽的想法,高渠弥自然不会再反对郑忽出任大行人一职。
    “世子智识超群,臣不及也!”高渠弥谦虚道。
    说实话,现在高渠弥隐隐感觉郑忽有些像郑庄公了。
    都是一样的奸诈,不,是一样的有大智慧。
    “高大夫切勿自谦,稍后几日还须大夫随吾拜谒翼之宗室大族!”
    “唯!”
    “天色已晚,大夫先行前去安歇罢!”
    郑忽下了逐客令。
    “唯!”
    待高渠弥走后,郑忽一个人坐在堂中发呆。
    他初至翼,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尽量不要引起翼城群臣的反感。
    与此同时,他还得想办法加紧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不仅是要在上层的统治阶级中,在下层的国人中间也要有。
    曲沃之所以到现在还未能灭翼,周王室的支持算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翼城的国人不愿意接纳曲沃。
    从成师到其子鳝,两代人都想入翼成为晋国正宗,但无一例外,都被翼人给赶了出来,最终只能灰溜溜的逃回曲沃。
    殷鉴未远,郑忽若想窃夺晋权,争取翼人的支持是绕不开的。
    立人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收买人心。
    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以郑忽现有的条件,丝帛钱币粮秣是拿不出来了。
    唯一能收买翼人人心的,也就只剩下带领翼人打曲沃,并且战而胜之,为其先人报仇,这是最快的收买翼人人心的方法。
    不过,此事却不能着急,刚来便想插手军队,这种吃相太难看,而且还会引起翼城群臣的猜忌。
    最终估计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且,翼人的战斗力还有待商榷。
    虽说曲沃两代君主想要入翼都被翼人赶了出去,但是野战,翼人好像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郑忽暂时还无法确定翼人的战斗力究竟是处于哪个水平。
    “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了”郑忽心说。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