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公侯》第四十五章 后继有人

    徐珵,字元玉,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先为宣德八年癸丑科进士,后又在殿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选为庶吉士,从而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
    在三千营总兵赵荣决意第二天去堵门讨说法的当天,因之前在朝会云“星象有变”,提议将京师重新设置到南京的徐珵,没想到自己东山再起之日就会在明天。
    八月十八日的那次朝会,徐珵的“迁都之议”一提出,在一开始倒是获得了不少朝臣的赞同。
    只是被贴上太师系的提督太监金英当场喝斥,监国的心腹、兵部侍郎于谦再道“敢言迁都者,斩”后,礼部尚书胡濙、户部侍郎陈循等人才对徐珵提出的迁都表示反对。
    其实遭到提督太监(提督太监统辖包括司礼监在内的十二监)的喝斥,徐珵并开始怀疑自己夜观天象,虽得见“荧惑入南斗”(预示着帝王将有灾祸),但明显遗漏了什么。
    当闻于谦说“斩”,徐珵并猜到太师尚在。
    随后看到朝臣纷纷转舵支持不迁都,保持着沉默的徐珵却已在内心算计着怎么翻盘。朝臣们的变卦,徐珵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见风使舵,是政治人物的常态。
    自己若不是首倡迁都,徐珵亦会如此。
    徐珵在看到刚成为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在最后不顾孙太后眼色,将迁都之议彻底否决。徐珵清楚已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将会走单了。
    不过徐珵认为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因为他是太师心中有数之人。
    太师回京后,徐珵第一步先是去信将自己为什么提“迁都”的原因禀告太师。他希望藉此能冲淡太师对自己因提迁都而产生的“名为南迁,实为南逃”的看法……
    徐珵是怎么结交到太师的?这事得回溯。
    以状元进入翰林院,徐珵当时可谓意气风发。但随着时间推移,徐珵对翰林院有了切身的认知。其发现翰林院只是一个清水衙门。
    徐珵之前想象的、耳中的翰林院并非如此。
    他以为翰林院承载着治理国家的责任,因为士子圈子盛传修国史者为真宰相,而翰林院有承担修国史之责。
    还有民间一直盛传太师掌管经筵事务时,全体功勋都有去翰林院。除太师外,功勋们对时任国子祭酒的李时勉,更是持师礼。
    所以徐珵在启蒙后才费尽心思,成为永乐年间的国子祭酒(学部尚书)胡俨的弟子。(永乐年间,胡俨以总裁官之职参与《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的编修。)
    只是徐珵入翰林院时,太师就因事务繁忙,不曾来翰林院了。随之那些功勋们,也不来了。翰林院从此又变得冷清起来。
    不过修国史者为真宰相之说,倒是不假。只是进了翰林院,徐珵才知道国史监修官与国史总裁官有着云泥之别。监修官才是这国家,说一不二的大人物……
    宣德十年,皇上驾崩。成为新皇的朱祁镇,当时才不过九岁。
    徐珵此时怎能还不明白,功勋们当时来翰林院与对李时勉持师礼,完全是因为太师所致。这怎么不让费尽心思进入翰林院的徐珵,不失望呢?
    若是结交到三公之首、一直把持大明军权的太师张辅,之后就能加官进爵的道理,是满朝皆知道之事。
    徐珵自幼以来渴望的舞台,就是朝廷中枢那样的权力场。他渴望成为朝廷重臣。而不是认命式地呆在这冷清的翰林院,自欺欺人地当儒生口中的国家栋梁。
    通往权力之路,在一开始就是得先结交握有权力之人。这道理,徐珵更是一直都懂。但徐珵更明白结交上位者,绝非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就行,得让上位者觉得自己有价值。
    而当时徐珵最擅长的弄墨舞文,也比不过建立“台阁体诗文”的三杨。
    如仁宗朱高炽继位,追封太师之父荣国公张玉为河间忠武王时,其墓志铭就是由三杨之一的杨士奇所写。
    当太师之母,河间王王妃去世之时,其墓志铭就由三杨之一的杨荣所写。
    名气远大于自己的三杨,连墓志铭都抢着为太师写。那么自己擅长的“弄墨舞文”显然毫无用武之地。名气比三杨小的徐珵,清醒地判断着。
    上天总会给有心人机会,只看当事人是否能抓住罢了。当徐珵发现阮安经常来翰林院查阅各种典籍,善于抓住机遇的徐珵,并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阮安是名太监,与提督太监金英一样都是交趾人。其自永乐年间以来,阮安重新设计规划整个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而且还从无到有设计了长陵、献陵、景陵以及各种水利工程……
    因此阮安获得太师的赏识与喜爱,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之前阮安,每次到翰林院来查阅资料。有心的徐珵,无论当时有何事都会立刻放下,而陪同阮安。
    任谁都会对自己毕恭毕敬之人产生好感,尤其这人还是名副其实的状元。阮安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久而久之,徐珵并得以与阮安熟识起来。
    为了投其所好也好,为了彼此之间有话说也罢。之后。徐珵在翰林院苦读了各种关于建筑的书籍。他也确实读进去了……
    再加上徐珵本身就对《易经》很有了解,所以让同样喜欢《易经》的阮安又生出一种与之相见恨晚的知己之感。
    有了能在英国公府如履平地的阮安,对徐珵的引荐。徐珵也就自然得以在英国公府,拜见太师。
    没多久,徐珵并从翰林院编修升任翰林院侍讲……
    这次,因“迁都”被群臣孤立的徐珵,将自己能否“东山再起”再次押宝到阮安身上。其实当时这“荧惑入南斗”,是阮安与徐珵一起夜观天象而来……
    但不同于如徐珵的是,阮安在太师回来后仍受重用。现在阮安就承担着加固、修缮北京诸城门的重任。
    因此近些日子来,徐珵自发地去襄助阮安,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第二天,北京城内风和日丽。
    今天在襄助阮安检查完西直门、彰义门的徐珵,在看到守西直门的都督刘聚、守彰义门的东厂提督曹吉祥一路陪同着阮安视察,他心中不仅对阮安的待遇极是羡慕,而且徐珵也看出阮安对工部的工作是满意的。
    阮安虽对工部完成自己规划出的西直门、彰义门加固的进度与质量,在明面上什么都没说。但从阮安一直的满面春风,徐珵可以断定到其是满意的。
    若没有按照阮安的图纸施工、若没有按进度完成工序、若工程质量不过关,无论上述哪个环节出了岔子。以徐珵对阮安的了解,自负的阮安当场就会大发雷霆。
    “现在去德胜门,太师之弟张軏与武清伯石亨今日也会在那”。在马车上,阮安对徐珵淡淡地道。
    察觉出徐珵的失望,阮安表情复杂地说:“星象之事,我全都禀告过太师”。
    看到徐珵的眼神炽热起来,阮安接着道:“太师得知之后,摆了摆手,说这算不上事”。
    “我说自己也想过南迁之时,太师表示在当时的环境下,有这种想法很正常”。阮安看着有些兴奋的徐珵说道。
    “但太师说,就凭我不对外人说这星象之事,就足以表明我纯粹是研究。而不像某些人想藉此,向太后邀宠”。阮安语气带着质询地向徐珵问道。
    看到徐珵一脸苍白且汗流浃背,此时才确定徐珵确实与太后有过互动的阮安,虽因其欺瞒自己而出生一股愤怒,但也对徐珵生出同情之情。
    或许是因为徐珵向来自负,阮安从来没有见过其如此惶恐之故。
    徐珵半响才道:“兄弟间就直说了。太师向来是左边堆积数十万两黄金,右边杀人流血,还能目不转睛”。
    看到阮安默认,徐珵又道:“我曾对我的门客杜堇说,这是真宰相”。
    “其实我当时心里的话,是想说这是真天子”。徐珵豁出去地道。
    阮安当时也认为“荧惑入南斗”,是不是也喻示着太师有难。当时的他,立即去找留在京师掌管禁军的张輗、提督太监金英。由于商量了一晚,他没顾得上徐珵。
    良久,徐珵又无力地道:“当时我又不找不到兄长,自己在朝廷也没有什么根基,所以才立即让妻儿立即回苏州避难。陛下亲征时期城门紧闭,太后自然很快就得知我妻儿回老家。太后召我问话,小弟我能不说实话吗”?
    说完,徐珵心中暗叹当时所为,完全是因为自己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啊。
    听到徐珵这话既有人味的江湖气,也合情合理,阮安心中对其的恼怒也就自然烟消云散了。
    少有说出兜底之话的阮安,此刻对实际继承了他衣钵的徐珵郑重其事地道:“你放心。即便豁出去我这老脸,我也会让太师对你重新考虑”。
    与此同时,在紫禁城的张辅正对新皇朱祁钰道:“臣今年七十有五了。若不在此刻辅佐陛下行军机之事,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太宗皇帝”。
    朱祁钰愣了愣,明白太师是在说他自己已时日无多,而劝谏自己接过北京保卫战的大权。日后若是太师去世,自己也能镇得住这大明江山。
    但此刻即将兵临城下,若是自己漏算了什么,从而导致全盘皆输……想到这,朱祁钰再次压住了心中对接过大权的渴望。
    张辅看懂了陛下心中的担心,他声如洪钟地道:“人都是在错误中的成长起来的。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不出错。因为这从不出错之人,一旦犯错,就是无法挽回的大错”。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辅淡淡接着道。
    明白太师是说,此时若不去危局中历练,将来又谈何历练的朱祁钰,在冷静考虑了良久,才道:“太师言之有理。那就请太师先说说,太师对脱脱不花、也先、阿刺的分析”。
    见陛下一开口就问到了关键之处,张辅微微点头,道:“行军作战的取胜之道,首先就是要想法子使敌军内部出现裂痕。一旦敌军内部的矛盾无法调和,我军即胜利在望”……
    此时宫殿外,一名东厂番子因刺探到忻城伯赵荣,将在晚上去堵太仆寺大门而求见提督太监。
    提督太监金英出殿得知这一切,镇定地道:“再探”。
    金英再次进入殿中不久,锦衣卫也因忻城伯赵荣之事来求见自己。当确认锦衣卫与东厂的情报能相互辉映,且并无矛盾之处,金英立即进入殿中,将此事启禀陛下与太师。
    听完,朱祁钰见太师不置可否,朱祁玉自然明白太师是希望自己拿主意。倒吸一口气后,他不无兴奋地对金英敕令:“将不去三千营坐镇的忻城伯赵荣,即刻关进诏狱”。
    由于刚才在与太师讨论中,朱祁钰得知破贼有功的孙镗已回京师,他又对刚刚起身的金英令道:“着都督佥事孙镗,为三千营总兵官”。
    当张辅发现陛下看向自己,他沉声地道:“陛下英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