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公侯》第二十三章 对阵双方

    建文元年,十一月,京师。
    建文帝再次收到他四叔的来信。不说奏报是准确的,因为这来信,他看不到四叔对自己有什么尊重可言,通篇都是质询与教训的口吻。
    四叔信中的开篇就说他父皇在健康的时候,每年都会召在国各藩地的皇子进京一到两次。
    而父皇在见儿子们的时候,都会说“为父每年都会诏令你们来京一次或者两次,是因为为父现在年老随时都可能故去,怕再也见不到你们这些儿子。并非不知道你们来回之间的劳顿”。
    接着四叔质问道:“父皇健康之日尚且如此,为何在重病时期不召皇子们进京探病”?接着又质问自己,他父皇到底生了什么病?是服用了什么药而身死?父皇身死,按照礼制必须三日而殓。为何当日身故,当日就入殓?
    第二个意思则是质问为何自从自己登基以来,文武百官变得不修政事,不守法度?太祖当政三十年里,怎会容得官员敢如此懈怠政务?
    燕王还特别指出当初太祖修建宫殿时,曾对皇子们说:“今日我为天子而盖造宫殿,不过是为了壮观天下,让万邦来朝时,使其观瞻,知中国之威严。然而如此劳军民之力,费用钱粮,不是一件值得提倡之事。所以盖此宫殿,就修得极为坚致,使后世子孙无须再修,以劳军民“。
    看到这,心中的怒意使建文帝将燕王这“奏章“往地上一摔。按燕贼的意思,自己当政这一年是一件好事都没做,甚至修缮宫殿也成了罪状。
    这世界上哪有建好后,不用修缮的房子?皇祖父在世之日,这宫殿也不是没有修过。只是皇祖父之前说起极为坚固那话,为了颜面一直是暗暗在修罢了。燕贼作为皇祖父最疼爱的儿子,难道真不知道这回事吗?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罢了。
    在奉天殿度了一会步,强行压抑住怒火的建文捡起地上的檄文,继续看了起来。
    这檄文的第三个意思,燕贼是说自己听信奸臣齐泰、黄子澄之说而违反太祖皇帝封藩诸王以守边城的意愿,将亲王的兵权部收掉之事。
    恢复到心平气和状态的建文,又看到四叔说,现在天下只知道齐泰,不知道朝廷。燕贼还表示自己已将加害他的恶少宋忠、谢贵拿住,且已经大破耿炳文与李景隆。燕贼告诫自己,不要再招集无罪之人去与他作战,继而死于他的白刃之下,以上天好生之德。
    最后燕贼提出了停战条件,诛杀左右奸邪之人,并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所有错误。不然他只得继续兵戎相见。
    “这哪里是让自己下罪己诏?这种罪己诏若下,自己也就只能引咎退位了。燕贼就差明说让自己退位让贤,让他这个立有赫赫战功且是宗室之长的人来当皇帝”。建文帝心中充满愤怒地如是想到。
    至于罪臣的名单,除了自己皇叔们外,任何曾对燕贼不利的人得都诛杀。这种杀气腾腾,让建文帝不由地想起皇祖父在世之日的所为。
    召集诸文武于奉天殿,建文帝并将燕贼的“奏章”让诸位大员一看。
    随之让建文帝心冷的一幕出现了。那些不在燕贼诛杀名单之列的文武官员,看上去倒是义愤填膺模样,但在殿中却连一句实际责难燕贼的话都没有。
    由于四哥的名单中没有自己,谷王在奉天殿中居然羡慕起他之前一直看不太上的代王来了。
    他十三哥朱桂性格鲁莽,属于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四哥当日起兵之时,十三哥是唯一公开响应四哥的亲王。虽然被中军都督同知陈质压了下去,十三哥甚至因此被废为庶人。但日后四哥坐上龙椅,十三哥的富贵是可想而知的。
    别人不知道,但谷王知道同在殿内的韩王朱松与鲁王朱肇煇的护卫首领,皆在四哥最近成立的五军营中担任要职。
    这是一个比一个玩的溜呀!当初自己怎么不将护卫扔给四哥?这样才能日后好相见。
    就在谷王懊恼之时,听到建文帝向黄子澄问道:“曹国公兵败之事是否属实”?
    黄子澄一脸淡然,掷地有声地道:“臣听说曹国公战胜了燕王,只是由于天寒地冻,曹国公才率大军回德州休整。明年开春之际,大军就将再伐北平”。
    建文帝原本就有些以为燕贼说他大破李景隆,可能是讹他。见到先生如此淡然,且掷地有声,他并决定等曹国公的奏章来了后再议此事。
    洪武三十二年,十一月,北平。
    在燕王府大殿的燕王,对底下的诸将沉声地道:“自从举义以来,承蒙天地眷佑与皇考在天之灵保佑,再加上咱们上下一心,同心一德,方能取得今日的胜利”。
    见主将一脸喜色,燕王训诫地接着说:“但经常打胜仗的军队,因为很少失败,所以就可能渐渐失去对敌军的考量。这个倒也很正常,经常赢自然会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了不起就会变得骄傲,一旦骄傲就容易形成怠惰散漫的作风”。
    这时燕王厉声地道:“一旦军中生出懈怠散漫的作风,就离兵败不远了”。
    察觉到诸将皆受教,燕王则放缓语气地说:“昔日周公百战百胜,却没因此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反而更加去了解与对待他的敌人。也就是如此,才有周室的如日 你现在所看的《明初公侯》 第二十三章 对阵双方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 进去后再搜:明初公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