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记:从石器时代到信息化》第247章 建都五

    都城全部完工之后,光是巡防官兵就需要五千人以上。另外孟浩想在周边设上六到八座兵营拱卫都城。
    每营按6千人算,至少还得有3万6千人。和民夫不一样,这些人可是要一直养着的。问题是现在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辖区到底有多少人,千年以后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只有寥寥几行。夏商两国的府库账册,记载的最多时人口300万人。这数字孟浩不知道真假,那么平均每十平方公里才一个人,可是在司州和徐州两地,每隔五六里就有一个村落。每个村落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光是徐州一地,经星月统计,就不下三十万人。自己管辖地整个区域人口至少得有500多百万,因为自己现在的地盘比夏朝实际控制的地方多了江淮和西凉漠北这些地方,可是这个数字只能瞎估计。
    兵的问题,向来是大问题。所谓皇上不差饿兵,这并不是什么人性化,而是饿兵比任何敌人都危险。兵与匪,往往就在一念之差,而这一念之差的导火线就是军饷。
    明末的匪患和民变,一大原因就是军费短缺再加上层层克扣。连生存都成问题了,还谈什么忠诚。就算是忠诚,一个饿得半死的兵士,又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巡防加上营兵以及辅兵总数需要4到5万,每天需要粮食多达6万斤,就算是都闲着不操练,每天也要吃掉400亩田的收成,也就是一年需要近15万亩的农田来供应这些士兵。
    这还只是吃口,每个人还得衣服鞋袜,常备的药品,兵器。既然主劳动力来当兵了,家属每月总得给些钱粮。
    这一算,孟浩有些气馁了。田不是问题,别说15万亩,再多十倍也有,可是那又要有上万人才能够种植,这些种地的,那本身也得吃饭。所以可能需要十多万户人才能供应起一支如此规模的军队。
    可是不组织又不行,都城会成为威国的第一大城,那就是一大块肥肉。没有足够的驻军,明知道东城有人作乱,从西城调兵过来,那胙乱的人都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了。
    之前癸和汤动不动用兵几万,可是那些兵都是强征而来。只要行军时边走边抢,就可以一直攻打下去。
    那样的兵,一路上逃的逃,死的死。真开战时,能剩一半就不错了。
    都城边上的驻军,如果一天到晚都要逃跑,那这国也算不上是一个国了。
    又想到那天量的木石土方,砖瓦路桥。孟浩把笔一扔,彻底失去了信心。
    辛雨见状小声说:“大王,记得你和我们说过那什么金字塔和长城的,他们那时候,是怎么做到的呢?”【¥ *…更好更新更快】
    孟浩没好气地说:“那怎么能比。他们都是征发最强壮的人,给最少的吃的,累死了重新去拉人。”
    辛雨听了直摇头。
    “那可不行,别说咱们没有那么多人力,就算是有,那也是条人命。怎么能随便糟践!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
    孟浩能有什么办法,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完全两眼一抹黑。
    就这么沉沉睡去,视边上千娇百媚的辛雨为无物。
    “废物一个,看来还得姐姐我出马了。”辛雨从炕柜中抽出一个本子,翻到一页,细细思量,时不时添上两笔。
    正想得入神,腿却被人给抱住了。
    “滚一边去,正事不行,一天到晚就惦记这么点事。”说罢用铅笔没削的一头戳了一下,那手便顺势放开了,却没有喊疼。
    原来这家伙根本就是睡着了乱动。
    天亮时,孟浩起来。自以为很早,还推了辛雨一把。
    “哎,哎,起来了。怎么一天比一天懒了!”
    辛雨也不说话,眼都不睁,伸手模到本子直接拍在孟浩脸上。
    “死开,老娘一夜没睡刚合上眼!”
    孟浩拿过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忙给炕里添了一些木炭。又帮辛雨掖好被子,刚了走开,又忍不住亲了一口。
    可是还没挨着,就被一只玉手挡住。
    “起开,忙你的事情去!”
    孟浩叫人打来水洗了脸,一手啃着饼,一手拿着册子查看。
    “营兵就近招募,按季换防。每人执防三月,平时每营只留一千人值守。战时紧急征招齐全部人员。”
    “每名兵士分田地五十亩,交由其家属耕作,所得按三十税一征收。若有战死者土地可承袭三代。”
    太坑了!这女人太坑了!
    孟浩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办法实在是好。
    这样的话,平时只要供应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士兵吃饭就行。每人分得五十亩地,就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发不发月钱就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孟浩心里还是没底,毕竟自己所了解的兵役制,即使是义务役,那也少不得给些津贴才行。一分钱不给,就让人家来当兵,谁干呢。
    再说那五十亩地,这会,你找个偏僻的地方,别说五十亩,你就开个五百亩荒,能又能管得着呢。
    可是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试试了。
    来到客厅,钱粮官和其他人都在等着了。
    孟浩把这事一说,钱粮官还没反应过来。巡防管和抚民官抢先点赞。
    “大王,如此甚好!”
    孟浩觉得奇怪,说可行也罢了,还甚好,莫不是敷衍自己呢。
    “好什么好,如果人家要田,不会自己去开荒吗?”
    钱粮官这才回过神来,抢前一步说:“大王,自己可以开荒是不假。可是如果别人硬要说那荒地是自己家的,或者把他开好的地给抢了,他有什么办法呢?”
    是这么一说,孟浩本来想说打不过人家活该来着,可是那不是一个大王该说的话。
    北方缺水,因此好地都靠近河流,而且还得平坦,地势不高不洼,这样的好地方,早就被那些贵族给圈了起来,余下能开荒的地方毕竟有限。
    兵员吃粮的问题暂时是解决了,可是比这事更急的就是眼下的钱粮问题。
    兵员可以慢慢招,可是第一步首先得把工匠招齐了,把路和桥先弄好。
    “钱粮官,昨天和你说的借钱修城的事情,你看可行吗?”
    钱粮官低头小声说:“大王,十年太久了。人从能劳作开始,到攒下家底,就要近二十年。有了家底,都已经年过四十。再等十年,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活到那个时候呀。人死了,钱还有什么用呢!”
    “可以留给自己的后代呀!”阿狗插道。
    钱粮官苦着脸摇头。
    “大将军。之前也有人带着王令来借钱借粮,可是一去不还。属下知道咱们大王一向言而有信,可是其他人对大王并不了解呀。他们有钱有粮,可是真的被借怕了。”
    “大王,要不,我把我家里那婆娘提过来问问?”有随安很豪气地说,“就问问她,钱不经过她手,应该没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