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记:从石器时代到信息化》第八十四章 义务兵役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兵员的增加。但是现在的人口,并不足以供养一支常备军。孟浩决定实现义务兵役制,每个18到22岁之间的男子,都必须服役。这在江淮各地引起轩然大波,有的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当后人。更多的人,则是认为既然交了粮了,就不应该再当兵。
    不过登记兵员时,并没有人来检查谁去,谁没去。只是没去的人,足够后悔一辈子了。新军制实行的是将校尉三等九级军衔,少尉下面有上中下士,能达到上士,就可以接着留在军队,能升到上尉,以后就一直有一份钱粮。如果能升到少将,那就可以与首领一起议事。与首领一起议事,在无为和扬州两地,看上去没什么。因为随便一个大婶也能和孟浩打声招呼,但是对于偏远地方的小民来说,这可是天大的荣誉。
    接着,没去登记的人,得到一个更为要命的消息。这次没去的,以后也别去了!也就是说自己这辈子就失去了当官的可能,这种可能,本来是不存在的,但是现在别人有了,自己没有。不公平吗?不是,完是自己作死。
    通过这次事件,孟浩的权威也得到了空前提升,此后发布什么命令,包括涂风族在内,都没有人敢打半点折扣。罚钱,打板子,只会疼一时,这些小民都不在乎。但是如果失去了进步的机会,这会让人难过一辈子。
    服役的士兵,完脱离了自己的族人,这样就不会存在尾大不掉的现像。而此时的汤和癸,还是氏族制度,打仗时,各族带各族的兵,乱成一团。最后什么战略也得不到实施,完就是拼人数。
    为了显示公平,孟浩把大敢等人的职位直接定在了上校。整个江淮,只有孟浩自己是将。本来各人觉得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得到的位置,一下子空出来了,训练时的气氛非常热烈,而阿狗大敢等人,更是不敢怠慢。别人现在都是下士,自己已经是上校了,比别人领先十万八千里,要是以后混得比别人差,哪还有脸见人呢。
    现在国内部在役兵员计九千人,主要是好多青年女子也硬是要参加训练,练就练吧。墨玉在医馆待好好的,也急急的跑过来。孟浩忙凑上前去。
    “娘子此来有何贵干?”
    “什么乱七八糟的,对自己妻子用敬语,不显得生分吗?我要一个少将的位子。”墨玉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这不好吧,他们几个,都是上校,要不,你也从上校开始?”孟浩在想,如果实在有些为难。
    “我才不要什么破少将,我是给玉兰要的。她们几个,不打算回去了,想一直待在这,你总得意思一下吧。”原来是这样,玉兰上次也算是立了功了,但是现在军功相当于都清零了。直接任少将,有点为难。
    “这样吧,我看先让她任上校,有了新军功,再评吧。现在一共才三个上校,加上她,四个,也很有面子了。”现在就大敢,孟家榷,韩永平三个人是上尉。阿狗是卫兵,不参与军职。
    “行吧,我也就是来问问。顺便看看你!”墨玉说完转身就走了,留下呆呆的孟浩。这叫看看我?
    玉兰本来对上校是不太满意的,但是其他几个老将,都和自己一样的职位。反而变得有些不安起来。
    她捏着墨玉的肩说:“妹妹,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别人跟了首领那么多年了,才是上校。我才打过一次仗,这样别人会不会说闲话呀。”
    “你什么时候在乎别人说闲话了?”墨玉奇怪的问。
    “我是不在乎呀,我是怕别人说妹妹你,毕竟这事。你看吧,怎么说呢。”玉兰砍人还行,论嘴上功夫,实在欠缺。
    “行,行了。以后打仗,多用点心就好了。我管他们怎么说呢,我是他们夫人,但是我们还是姐妹,爱怎么说怎么说好了。”
    “好妹妹,仗义!”大手在墨玉肩头一拍,娇小的墨玉浑身一抖。
    “我说你能不能轻点,我是夫人,贵夫人懂不懂,不是你这鲁莽的军妇!”墨玉转身掐了玉兰一把打趣说。众人顿时打成一片。
    新式水车的投入,加上源源不断的粮食运送过来,涂风族的人再也不担心饿死了。对于修淮北城和参军,并没有什么抵触。有了充足的劳动力,新城修的无比顺利,为了方便运送物资,还在淮河上架了一座宽大的浮桥。
    淮北城东西长两千米,南北宽五百米。东西两面,相隔两里,又分别的两个三百米见方的卫城。城墙上每隔两米,就有一个缺口用来射击。城头更是宽达四米,可以在上面跑马车。当两地的探子把这里的消息告诉夏癸和汤时,他们是不信的。虽然越人见过这样的东西,但是这时的信息传递无比缓慢,两地人又素无来往。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的墙,和石头一样?”汤问。
    那探子连忙回道:“大王,以前他们的那种土墙,还能用铁器慢慢挖开。现在的这种,别说挖了,大锤子砸上去,只有一鸡蛋大点的坑。小锤砸上去,只有一点点印子,刀剑是根本砍不动的。”
    “这个孟氏,哪来的这些东西?”
    “据说,是那孟首领自己想出来的。”探子忙回复,这句话倒是把汤给堵死了。别人首领自己想出来的,要怪只能怪自己想不出来了。
    “大王不必担心。”伊尹说,“那孟氏的城修的再好,城墙又不会走路。他们也只能自保罢了,我们还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夏癸身上。”
    “丞相的意思是,以后我们有办法对付这种城吗?”汤抱着一丝希望问道。
    “大王不要过虑,再好的城,它也不会加盖子。只要能爬上去,自然就能和他们杀起来,只要人够多,城总有攻破的一天。”
    听了这话,汤心里舒坦了一些,可是那样的城,自己也很想要呀。虽然说可以攻下,但是攻下的代价,丞相不说,自己心里也明白。孟浩当然不然卖给他了,因为孟浩现在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破这样的城。
    新兵训练出奇的顺利,主要是新的文字编写的操典,本来这些年轻人识字就多,看几遍,实操。事半功倍。孟浩又把自己记得的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都写在军官操典上,经过讲解这些士兵和军官细细琢磨,觉得非常有道理。一支新工军队逐渐成长了起来,他们没有新式的武器,但是慢慢具备了新式的思想。比如从林作战,跳跃式突袭。武器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优秀的士兵和军官,只能慢慢的通过岁月磨练出来。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