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风》第十四章 危局

    三千余人由各州府精锐亲卫组成的士卒确实让城防大大地缓了口气,但这也只是一时的缓解,因为吐蕃的攻势源源不断,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地冲击这城楼,也消耗这大唐士卒的体力。
    过了正午,随着太阳开始渐渐下沉,唐军的士气也被迅速地被消磨,城防已经开始出现松漏。
    西都城下,壮志激扬能过地结松力看着城头上手忙脚乱的大唐士兵,心情大好,自从四年前被李瑁在长安羞辱,他已经许久没有这样开心了。
    他看着源源不断的吐蕃士卒,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李瑁被他生擒的画面,他甚至已经在畅想着该如何处置李瑁,首先一番羞辱是必须的,然后是当场杀了他,还是将他俘虏回吐蕃?
    直接杀了李瑁固然解气,但他毕竟是皇子,他还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地方,可以用他为吐蕃向大唐攫取更多的利益。
    对,还有李瑁的妹妹太华公主,那个俏丽可人的唐女。他要逼大唐和亲,抓了李瑁,再娶了他的妹妹,这应该是对他最大的侮辱了吧。
    拿下鄯州之后,大唐的陇右及关中腹地便向吐蕃大开其门,只要吐蕃再休整几年,届时出兵兰州,破秦州,便能直下关中,坐拥那个繁华如梦的长安城,而他自己,也将超过松赞干布,成为吐蕃历史上第一个攻入长安的赞普,扬名万世。
    此战之后,他已经能想象到自己以后的辉煌,而得到这一切,他只需要拿下西都。
    结松力手持马鞭,遥指着西都城的城头,对副将喝令道:“加快进攻,今晚我要在西都城中过夜。西都城的月亮一定比城外更圆,更亮!”
    结松力看着似乎唾手可得的松洲城,眼中露出了自信和贪婪。
    西都城上,困守多日的大唐士卒已经杀红了眼,就连身为皇甫瑛娘都持剑走上了城头。
    李瑁手中拿着一把锋利的横刀,已经不知有多少人死在了他的刀下。
    吐蕃的又一波攻势被击退,吐蕃大军聚集到城下,又准备组织新一轮的进攻。
    这一次,李瑁环顾城头上了个个负伤的大唐士卒,他也不知道西都城还能坚持多久,也许是天黑,也许是一个时辰,也许就是下一波的进攻。
    午后的烈日下,李瑁看着身后沃野千里的陇右大地,心中闪过一个个画面,杨玉环、江采萍、太华公主、咸宜公主、紫竹。还有一直希望他登临帝位的武云娘,他的内心从未如这一刻这般决绝和安宁。
    时也,命也!
    他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他想力挽狂澜,想改变历史,但当他看见眼前这一幕,他终于知道,原来他自己也只是历史滚滚车轮中的一个轴承,终究难逆天命。
    “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
    这句话曾是他勉励马璘之时所言,没想到今日却用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但他却丝毫不觉得后悔,至少,他为辉煌的大唐荣耀拼尽了最后一口气。
    李瑁站直身子,指着身后的关陇大地,对城头上的大唐士卒吼道:“兄弟们,你们大部分都是陇右人,我们的身后就是陇右腹地,就是我们的家园所在,吐蕃人想要攻打我们的家园,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
    “吐蕃人想要霸占你们的田亩,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
    “吐蕃人想要屠杀你们的父母,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
    “吐蕃人想要淫杀你们的妻女,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
    “不同意怎么办!”
    “杀!”
    李瑁看着双眼已经赤红的大唐士卒,几乎是用尽了身的气力,高举横刀,嘶哑着吼道:“今日这里没有皇子,没有亲王,也没有将军,只有我大唐儿郎。凡我大唐儿郎,与城同亡,死战不休!”
    李瑁的身后,皇甫瑛娘手中拿着长剑,看着阳光下李瑁地身影,仿佛觉得他的身影竟如山岳般高耸巍峨,叫人仰视。
    抱负,原来这就是他口中的抱负,他要用生命去捍卫的天下万民。
    她甚至生出了这样的念头,此身若为男子,当提三尺剑,随他斩棘披荆,荡尽天下。
    因为她想看到他口中的抱负实现的那一日。
    吐蕃不会给大唐太多喘息的时机,不过片刻,又一轮强势的攻击压了上来,李瑁和这些士卒一样,提起刀,冲了上去。
    对于能否撑过今日,李瑁心中没有底,同样没有底的还有武彦平。武彦平是大唐的将军,但他自己的心里,他更是李瑁的家臣,他关注陇右之战的胜负,但他更加关注李瑁的安危。
    武彦平看着李瑁竭力厮杀的背影,替他清除了他周边的敌人,拿着刀走到了李瑁的护卫孙英的身边。
    “殿下志在天下,身系百姓之安危,西都一战殿下已经做得做够多了,决不能让殿下折在这里。”
    孙英听到身后的声音,见来人竟是武彦平。
    孙英知道武彦平在寿王府的份量,他看了眼不远处的李瑁,低声道:“对,殿下高义,虽有死节报国之心,但我等身为殿下家臣,决不能任由殿下自己的意思来,武都督但请吩咐,只要能保得殿下安危,就算要我孙英这条命也在所不惜。”
    武彦平指着不断攻城的吐蕃士卒道:“按照眼下的态势,西都城守不了多久了,稍后只要吐蕃大军压上,你我便拖着殿下往后退,殿下的坐骑照夜玉狮子乃天下少有的神驹,只要殿下上了马,吐蕃人未必能追上。”
    “好,就按都督说的办。”孙英赞同道。
    随着时间的迅速推移,唐军的伤亡越来越重,攻上城头的吐蕃士卒越来越多,眼看着再过片刻城头便要失守,武彦平朝孙英使了个眼色,孙英会意,带着手下的王府护卫便往李瑁周身拥去。
    “大胆,你们要干什么!”李瑁见武彦平带着人把自己往后拉,高声呵斥道。
    “事不可为,还请殿下速退。”武彦平一边拉着李瑁,一边解释道。
    “本王的军令呢,武彦平,你是要造反吗!”李瑁挣扎着吼道。
    武彦平仿佛没有听到李瑁的话,他从怀中掏出一截绳索,挂在了护卫的手中,吩咐道:“来人,把殿下绑了。”
    接到绳子的护卫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李瑁,又看了看武彦平,一咬牙,真的将李瑁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
    武彦平扛着被捆绑起来的李瑁,将他交到了一旁皇甫瑛娘的手中:“殿下和姑娘的职责已经尽到,剩下的就是我们军人的事情了。皇甫姑娘,你身子轻,功夫好,你立刻带着殿下骑马离开此地。”
    皇甫瑛娘从武彦平肩上接过不断挣扎的李瑁,楞了一下,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
    李瑁被皇甫瑛娘拖着往后面走去,一边被拖着,一边扭头大骂武彦平:“武彦平,你敢擅做主张,本王绝不会放过你。”
    武彦平看着气急败坏的李瑁,反倒笑了出来:“彦平若有来世,定当当面聆听殿下教诲。”
    说完,一扭头,带着人去为李瑁殿后了。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