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鬼重生》第569章 铁匣子里的秘密

    “这把生锈的锁能说明什么呢?说明被它锁住的这个铁匣子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再看看上面的铁锈,最起码要两年以上才能斑驳成这种程度。”
    “你是个推理家吗?怎么听你说话迷迷糊糊,云山雾罩的?”
    “我并不是一个推理家,而是平常生活中比较细心,对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因为我们今天讨论到了这个问题,那我有必要跟你说一下这个铁匣子究竟对我们有用没用。”
    “那么这个铁匣子到底对我们有没有用呢?”
    “这个问题暂时我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只能等他来解决了。”
    “他是谁呀?”
    “我现在不能告诉你,等他来了你就知道了。”
    “这么神神秘秘的吗?我怎么感觉你这个人就跟神经病似的,说法和做法完不统一,对了,你到底是哪里来的?”
    “讲这么久,你不认识我吗?”
    “废话,你都没有自我介绍,上来看到我手里的锁就噼里啪啦的说。”
    “哦,那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我的名字叫做太漂亮。”
    “太漂亮了?我的天呀,真是长见识了。”
    我让丑牛继续睡觉,然后跳回到自己屋顶,下到院中进屋。
    这时姥姥也起了床,姥姥还纳闷问我咋起那么早。
    我推说趁凉快学习。
    进了里屋,拿起笔记本翻看了一会,还是不见字迹。
    当然当时我是忘记了司务官给我写字的情景的。
    我正待合上笔记本本,却见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有几行蝇头小字。
    我仔细一看,上写:鬼之笔记鬼泪写,人间之人难识别。若要见得字真迹,母泪还需儿血和。
    这是谁写的字啊?我想不起来,但我知道这定和老先生有关。
    我一时难解其中意思,“母泪儿血和”这啥意思?
    儿血我有,刺破就有,可俺娘泪上哪儿去取啊?
    我慢慢合上笔记本,心里想着先去沃红英家去看看吧,这些事听蹊跷的,去请教老爷子去!
    想罢,我挎上书包,放进笔记本。跟姥姥打声招呼,姥姥自是不拦,因为她看我学习认真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次我穿上了布鞋,穿个背心,大裤衩,向王不留村走去。
    路经过昨天一天太阳的暴晒,好走了不少。
    我心里有事,走起路来就快,不一会儿就来到王不留村,来到沃红英家门口。
    大门关着,我轻轻推了推好像是插着门栓了。
    我手打门环,啪啪拍了几下。
    “谁啊?”是沃红英的声音。
    “我啊!我是李秋雨。”
    门开了。
    我见沃红英也没扎小辫,头发散着,眼睛通红。
    我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又不好问。
    我进了门,沃红英又咣的把门关上,落了栓。
    好奇怪以往欢蹦乱跳的沃红英怎么不作声了?
    我疑惑的走进屋门,愣住了。
    只见沃红英他爹和他娘坐在堂屋的马扎上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大伯!大娘!”我向沃红英的爹娘叫了一声。
    “哎,哎,是枣生啊,屋里坐。”沃红英娘起身把罩在头上的毛巾扯下擦了擦眼说。
    “坐吧!”沃红英他爹指了指一旁的马扎对我说。
    “爷爷起床了没?”我坐下问。
    “没呢!还在炕上睡着呢!”沃红英他爹低着头说。
    “那我去瞧瞧。”我准备起身。
    “瞧什么瞧,都怪你俺爷爷到现在还没醒呢!”沃红英进屋后,冲我气呼呼的说,眼里还有泪。
    “坏了,我的梦是真的?老先生不会出事吧!”我心里紧张起来,瞪大眼睛,呆看着沃红英不知说啥是好。
    “红英,别这么说,这事怪不得枣生,你爷爷就是干这行的,回不回来还不一定,等两天你爷爷要是再醒不过来,那咱就开丧吧!”
    “啊?!”我听完沃红英他爹的话,吓的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六十年代中末期,鲁北平原一片贫瘠。
    那时的农村还是集体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大锅饭。
    那时的镇子不叫镇,叫公社,人民公社。
    农村的劳动力按时出工,按时收工。虽艰苦,却简单快活。
    那时又没有什么文化娱乐,一个村年青男女打情骂俏就成了一项开心的事。
    牛角堡公社的葫芦村也是一样。
    年青男女下地干活,干着干着就钻进了玉米地里、枣树林,气的生产队的队长直骂娘。
    可听说能走到一起的年青男女极少。
    不过离村子二里来路北面的破砖窑,经常会有刚生下来的死婴儿被暴尸丢弃那里,气的村中老人直骂作孽。
    久而久之,那地方阴气就重了。
    有人说半夜路过此地,经常会听到一群小孩儿的哭声!
    那地方被认为是凶地,很少有人涉足。
    1970年初夏。
    东港油田招收石油工人,当时的生产大队长于大梁,把这个名额当仁不让的给了他的儿子于青峰。
    于青峰二十一二岁,学历初中,与本村的女青年枣花二十岁,互有好感。二人偷偷约会,那时但却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人们思想封建,认为谈恋爱是很丢人的事情。
    于青峰和枣花也是偷偷摸摸。
    于青峰走的头天晚上,约好与枣花见面告别。
    枣花收工后吃过晚饭,精心打扮一番。
    等到深夜,趁爹娘熟睡就直奔村北的老枣树林,这是事先她和于青峰约好的。
    去枣树林要经过破窑口。
    这夜黑漆漆的,静的出奇,连虫儿青蛙都闭了嘴,天气好闷热。
    枣花心中有些胆怯,她路过破窑口的时候,不时向破窑口张望,紧张的心都快蹦出来啦。
    她隐约听见有婴儿的哭声,声音由远而近。
    枣花脑袋嗡的一声,差点叫出声。
    这时,一阵阴风吹来,冻的枣花打了个寒颤。
    忽然,她看见有一个黑影向她飘来。
    枣花一见,转身就跑。
    可黑影快的飘到她前面,挡住了她的去路。
    枣花双手抱头,啊的一声。
    这时,天空闪过一道立闪,随后咔嚓一声雷响。
    借着光电,枣花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瞪眼吐舌的女鬼向她伸手抓来。
    枣花吓的啊的一声大叫,昏死了过去……
    1985年。
    那年我15岁,在乡中学上初一。
    那年暑假的某一天早上,我正在屋顶的草席上睡得正酣,突被屋顶下站在院中的姥姥喊醒。
    “枣生,枣生,吃饭了。”
    枣生是我的乳名。
    我一骨碌从草席上坐起,揉着惺忪的睡眼大声应着。
    这时红彤彤的太阳刚露出脸。
    “知道了姥姥,我这就下来。”
    那时我们村子是土坯房,房屋不高,平顶子。
    夏天人们为了纳凉,晚上都会睡到房顶上。
    我们的村子叫葫芦村,葫芦村坐落在鲁北平原,当时经济相对贫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