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妖精那些事儿》第213章 天妖皇

    如来佛祖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悟空,谁真谁假?”
    观音菩萨摇头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如来佛祖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
    如来佛祖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菩萨道:“敢问是哪四猴?”
    如来佛祖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
    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
    六耳猕猴登时毛骨悚然,料着难脱,赶紧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
    如来将金钵盂祭起来,正盖着那蜂儿,落了下来。
    大众不知,以为走了。
    如来笑道:“大众休言,妖精未走,就在我这钵盂之下。”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
    悟空大喜,冷然一笑,立即抡起铁棒,劈头一下,要将六耳猕猴打死,一泄心头之恨。
    就在此时,六耳猕猴的肉身突然爆裂开来,形成一股飓风般的能量,黑漆漆的,腥臭无比,正是众人极其熟悉的魔道气息。
    原来,这只六耳猕猴的本尊,正是魔门四皇中的天妖皇,在魔界留有一滴本命精血,拥有不死不灭之身,而六耳猕猴是天妖皇最强大的分身。
    这次,它宁愿自爆肉身,也不愿被悟空杀死,元神借着血遁术瞬间返回魔界。
    魔门四皇,分别是人族的逍遥皇,兽族的天妖皇,精灵族的精灵皇,不死族的不死皇,经常将自己唤作多尔甲、布达拉、牒儿布、班察巴那。
    之前在五毒尊者的幻境中,那个被墨九星杀死的吕迪,便是人族逍遥皇的一个分身。
    魔门的一龙双杀,三帝四皇,五魔侯六尊者,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当然,在这个西游世界中出现的,都只是他们的分身,有些比较强,有些比较弱。
    之前被叶笙等人吓走的如意尊者和天魔尊者,便是比较弱的分身,而天妖皇的六耳猕猴分身却很强大。
    如来佛祖见六耳猕猴自爆肉身,心中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悟空笑道:“如来,你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如来佛祖叹气道:“你自快去保护叶笙,来此求经吧。”
    悟空叩头谢过如来,站起来,又谢过观音菩萨等神佛,便驾起筋斗云,回到叶笙、八戒和悟净的身边,继续向西而行。
    当然,这个叶笙只是毫毛分身,而他的本尊依然留在异火空间中,寻找异火。
    ………………
    当时,叶笙祭出三昧真火,遁入山腹,发现那里有一条幽深的通道,曲曲折折的透向地底。在通道的尽头,竟然是一片火海!
    在火海之中,困着一个怪人,名叫火无害,来自蜀山世界,本是人与大荒异兽火汗交合而生,其形如猿。
    后来,火无害在东极大荒南星原左近,得到一部道书,将周身的红毛化去,成了异派中一个有名的散仙。
    因是天生异禀,他从小便能发火,成道以后,更擅玄功变化。有一次,他偶听人言,在月儿岛火海之中,藏有连山大师遗留的好些奇珍,还有一部《火经》。
    若能得到那部《火经》,便能吸取太阳真火,炼成火仙。
    他想起自己天赋异禀,正好合用,加以生来不畏烈火,不论火口是否发火时期,均可前往,因此一得信,便赶了去。
    事有凑巧,那月儿岛自经连山大师以仙法封闭,常年烈火千丈,由火山口内喷出,上冲霄汉;再不便是布满冰雪,岛坚如精钢,就是那精于穿山地遁的人,也休想入内。
    当时恰好蜀山一脉的嵩山二老取完法宝离开,火口未到封闭之时,火无害既是火精,正好入内,立时冲焰冒火而下。
    当时觉着火势十分猛烈,运用力才得勉强下降,仿佛奇热之内,另具一种威力。
    火无害极自恃,毫不在意。等到入内,又是轻而易举地将那《火经》得到,看完大喜。
    其实,他很清楚火海禁忌,一任来人多大神通,要取法宝,只凭各人福缘,取上一件,当时就走,方可无事。
    但他心生贪念,以为下面最厉害的就是那烈火,毫不惧怕,又见守洞的石人已被斩断,破了禁法,所以并不畏惧。
    临走时,他发现中洞的一座神碑上,刻有“双英并美,离合南明,以火济火,玉汝于成”十六字偈语。
    旁加小注,说碑中藏有一件至宝,名为离合五云圭,是蜀山前辈连山大师昔年降魔镇山之宝,本是阴阳两面合成的一道圭符。
    阳符另有藏处,尚未出世,而大师所藏的只是阴符,特意留赠有缘人得去,若与阴符合璧重炼,便具无上威力。
    火无害以为,那有缘人是应在自己身上,却不知火海法宝只余这一经一宝,其它的都已被嵩山二老陆续取走了。
    本来火口已封,此是连山大师仙法神妙,早就算出前因后果,特意放火无害入内,使他仗本身火力与所学《火经》炼那神碑,好使法宝出世,留赐有缘人。
    当时,火无害便在碑下习那《火经》,不消数日,便已精通。他正在如法施为,开碑取宝,上面火口忽然封闭,一声雷震,断了出路。
    火无害自恃神通,又将《火经》炼会,妄以为从此太阳真火可随意运用,取之不尽,颠山覆岳,易如反掌,因而毫不放在心上,仍在烈焰之中化炼神碑。
    炼到四十九日过去,忽然满洞金光云霞,似万道金蛇闪得一闪,惊天动地一声大震,当即把他身震成粉碎。
    他虽仗玄功变化,应变神速,元神得以保住,但被阴阳相生的五行真火包围,四面更有千万根奇亮如电的七色金银光针环身乱射,只当中留有一个大圆空洞,元神被困在内。
    如果他不想冲出,还好一些,那千万光针近身即止;只一想逃,立由上下四外猛射过来,元神立被击散。
    火无害认出这是大五行绝灭神光线,威力之大,不可思议。他的脾性极浮躁,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元神常被击散,后来实在受不住那苦痛,只得停止。
    始而藏身中心空处,忍苦待机,后被他悟出玄机,竟在里面修炼起来。
    连经数百年,他居然将元神炼成形体,和观音座前的红孩儿神情相似。后来,因静中参悟,得知连山大师的禁法再有数年便解,他不禁大喜。
    可是,就在此时,蜀山世界突然出现无数时空裂痕,将一些非常重要的小世界挪移到西游世界中,散布在各处,而他所在的火海也是如此。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