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烟散》第一百三十七章 蜀地兵强,李宪称帝

    吕鲔派来的使者一到蜀地,拜见了公孙述说明来意后,便受到了公孙述的盛情接待。
    张邯、吕鲔和蒋震这几个漏网之鱼,听说公孙述很乐意接纳他们,便马不停蹄了带兵投奔巴蜀去了。
    几万兵马浩浩荡荡的进入了蜀地,公孙述亲自接待张邯等人,并且当着百官的面,拜他们几人为大将军。然后下令大作营垒,陈列车骑,以示天威。
    蜀城之中汇集了数十万士兵,一个个身穿铠甲手拿兵器,好不威武。围观的百姓看的目瞪口呆,直夸赞自己身处好地方,天子英明之类的话不绝于耳。
    “哎呀你看,咱们陛下兵强马壮,定能护卫咱们这一方的百姓!”
    一个正在卖菜的老太太,见到游行的军队走近了,也急忙丢下手里的菜跟着其他人围了上去,想一睹天子的风姿。
    “是啊,你看看又有几位将军投奔来了!”一个妇女指着军队前方骑着马的几人说道。
    城中道路宽阔,百姓们夹道相迎,连声称赞。只见张邯三人皆骑在马上,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握着腰间的刀柄,昂首挺胸,好不威武。
    看着路旁欢欣鼓舞的百姓们,几人相视而笑。
    “看来,我等算是来对了地方了。..co看这蜀地粮草繁多,人丁兴旺,可真是难得的好地方啊。”张邯感叹道。
    “不错,果然如此。”
    “以后你我兄弟三人,都还得仰仗陛下了。”
    吕鲔和蒋震也轻笑一声,连连称是。
    如果不是公孙述愿意接纳,这三人恐怕连容身之地都没有,更别说统领众将,这么威风凛凛的事了。所以现在这三个人,是铁了心的跟着公孙述。
    只听张邯勒紧缰绳,唤了一声“吁”,马儿就停下脚步。身边两人也效仿,三匹马就整整齐齐的站成了一排。身后的士兵见将军们都停了,于是也停了下来。
    大家行进的脚步声戛然而止,百姓们都压低了声音窃窃私语,不敢大声喧哗。
    只听一人拖长了声音高呼道:“圣上驾到 ̄”
    随着这一声结束,百姓纷纷跪拜,不敢仰视。张邯等人也急忙肃正衣冠下了马,站在一旁。
    “哈哈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公孙述大笑三声,列队的士兵自动朝两侧退开,只见他正穿着一身冕服,坐在马背上晃晃悠悠的往前走。
    公孙述将头高高的扬起,大声说道:“如今我蜀地百姓富足,兵强马壮!为保太平,朕今日便下令,凡我蜀地之众,皆应缴纳粮食,囤聚汉中,以充国库!另外, 南郑地广,朕欲在南郑修筑宫殿,凡有劳力的百姓,皆参与工事。”
    此话一出,刚才还欢喜的百姓们,顿时都变了脸色。
    公孙述还没给大家反应的时间,又继续说道:“朕还要建造十层赤楼帛兰船,以备战时之需!刻天下牧守印绶,置公卿百官!”
    他的话刚说完,百姓之中已经是一片唏嘘之声。十层的赤楼帛兰船,是何等壮大,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建造成的?百姓们此刻正担心着自家的粮食够不够征用,家人是否会被抓去筑船建楼。
    但是,没有人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公孙述现在的实力真的太强了,小老百姓当然就只有认命的权利。于是他们纷纷垂下头颅,抹着眼泪。
    张邯等人见公孙述威望之高,百姓无一反对,心里更是有了底气。
    所谓的楼船,就是打仗时用的战船。名为船上起高楼之意,所以又叫做楼船。楼船之上是一层又一层的甲板,甲板下设置有舱室,用来供棹卒划桨之用。
    棹卒,就是划桨的士兵了。在舱内的棹卒受到甲板的保护,就可以免受敌人之攻击。
    楼船的甲板上,战卒手持刀剑,可随时与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接舷战。
    楼船的舷边一定会设有半身高的女墙,以防敌方的矢石袭击。在甲板上的女墙之内,设置第二层建筑,又称为庐。庐上的周边也设有女墙,有同样防袭击之用。庐上的战卒手支长矛,有居高临下之势。在庐上面有第三层建筑,被称为飞庐,弓弩手就藏于飞庐内部。弓弩手发射箭矢,能远距离进攻敌人。
    船上最高一层为爵室,供楼船将军指挥作战所用。在楼船上打仗的士兵又叫楼船军,而带领楼船军打仗的将军,就被成为楼船将军。
    在汉代之时,楼船就已经普遍被用于打仗使用。
    张邯三人找了公孙述当靠山,而延岑带兵逃到南阳郡之后,也是一刻也不消停。
    延岑一进了南阳郡,就得到穰县人杜弘的接应,于是一鼓作气接连攻陷数县。他一边攻城掠地,一边又召集了不少流民军残部,势力渐渐壮大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上林苑的烟儿接到了一封急报。
    烟儿养的小兔子,伤已经好了,能蹦能跳的。她正想将它放生,于是独自带着小兔子来到了山林里。
    她正蹲在地上,忽然听见身后窸窣的声音,于是下意识的捡了颗石子,手腕一转将石子朝后弹去。
    “啊!好疼!”
    只听嗖的一声,伴随着一声惨叫传来。
    烟儿只是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于是放松了警惕,站起身朝后望去。
    “姑娘,我只是来送信的,你为何屡次伤我。”
    一名男子捂着额头,一脸哀怨的从草丛后走了出来。
    看见来人后,烟儿撇撇嘴道:“谁让你每次都这样鬼鬼祟祟的。”
    “我这不是也没办法吗,是姑娘你说的,不能叫旁人看见,否则我哪用得着偷偷摸摸的来找你啊。”
    那男子叫一边苦不迭,一边从袖子里拿出竹简递上。
    烟儿没把他的抱怨放在心上,反而笑道:“呵呵,知道什么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了吧?”
    她接过竹简在手心展开,越看脸色越严肃。等她再抬头的时候,面前的人已经不知道何时消失了。
    烟儿喃喃道:“淮阳王,李宪,自立为天子,置公卿百官,坐拥九城,部众有十余万。”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