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匪军》第一百二十七章 搬去王家庄

    ***     甸顶山送来的大车直接放在镖局里面的空地上,车上是一捆捆长矛,刀斧的数量不多,毕竟长矛价格便宜,做起来简单耗铁也少。
    兵器送来并没有卸下大车,留在大车里有人看押,等出城的时候一并运去王家庄那边。
    五和王大富里里外外忙碌不停,验看货物,检查自家的大车和牲。
    黎明来之前的那一刻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刘天宇让人点燃火把,开始验看每个库房。
    镖局这一天的的早饭比以往时候都要早,等饭菜香味弥漫在镖局中,天边已经蒙蒙亮了。
    睡在通铺上的镖师和新招募来的镖师开始被吆喝着起床。
    镖局这边生活设施很齐备,许多设计看起来是败家,现在看却很有效率。
    洗漱之类的事情很快完成,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来,尽管没有人什么,可镖局中,紧张的气氛渐渐蔓延开来,连着吃饭的速度都加快不少。
    吃完早饭后,镖师们开始搬运库房,外面有不少四车待命,车夫们正在给牲喂草料。
    这些车夫都是这段日子王大富招来的,为以后开设骡马行提前准备。
    所有镖师背着包袱,手持长矛,排起整齐的队列。
    大车都已经套上牲,刘天宇手持长矛站在大车上道:“现在出城,今天就去王家庄。”
    四车鱼贯而出,镖师们护卫在大车两侧,刘天宇和王大富走在最前面。
    除了持有长矛的镖师外,还有手持火铳的镖师,同样列队整齐的跟在大车一起前进。
    五留在城内,主持广记的事物,同样留有一部分镖师守在镖局和广记这边。
    城门底下有许多百姓和商贩在等着开城门,好出城办事做生意,城外大抵也是如此,也有不少人等着进城。
    广记出动了二百多号人,四车也有十几辆,车轴转动声,马蹄声,还有掩盖不住的整齐步履声。
    等在城门前的那些百姓个个惊愕的看过去,连守城的兵卒也被惊动。
    看守城门的是个总旗,来到刘天宇跟前,一脸谄媚笑道:“刘东主,还得有半个时辰才能开城门,这天挺凉的,去在下那边喝杯热茶?”
    “五十两银子,你把城门给我打开。”刘天宇朝边上的人一招手,有人拿过来五十两银子。
    那总旗的眼睛一亮,舔了舔嘴唇,随即面色为难的道:“刘东主,城门开关是有规矩的,要是不按时辰开门,在下会被上面重责,这个”
    着,他自己搓动着手指。
    “给你一百两,如果还是不开,我就等半个时辰,反正也没多久。”刘天宇笑着伸出一根手指。
    旁边自然有人把一百两准备了出来。
    那总旗听到这个眼睛更亮了,想了一下,旋即一跺脚,笑嘻嘻的道:“别人不行,刘东主发话了,肯定行,就算冒着责罚在下也让刘东主出城。”
    刘天宇笑着点点头,开道:“那就劳烦了,不过出去的人多就更坏规矩了,就让外面的人进来,里面的其他人就不要出去了。”
    边上的人把一百两银子交给了守门的总旗。
    那总旗接过银子,脸上笑开了花,这个的要求自然满足,点头应了下来。
    然后,他急忙跑了回去,也不知道给手下们许诺了什么好处,那些穿着破烂的兵丁们劲头十足的忙碌起来。
    一看到城门大开,城内的人向外就走,却被兵丁直接挡了回去,而城外的人却被吆喝着进城。
    这边快折腾完了,刘天宇二百多人的队伍往城外走。
    那些守城门的兵丁们几乎是列队欢送,在那里点头哈腰的赔笑。
    等他们这边出了城,城门又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刘天宇回头看过去,城墙高耸,看着坚不可摧。
    “虽然守城的这些兵卒烂,可有这样的坚城在,很难攻破!”边上的王大富感慨道。
    刘天宇收回目光,笑着道:“没有攻不破的城,不要是县城了,就是京师的那座城门,用大炮一样能够轰开。”
    “真的有这么厉害的大炮吗?”王大富的不是特别有信心。
    他当过兵,自然清楚大炮的笨拙,守城还可以,攻城简直劳神劳力,最后还未必有多大用处。
    “会有那么一天的。”刘天宇笑着道,却没有再去解释。
    来自后世的他在清楚不过了,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也阻挡不了大炮的狂轰乱炸。
    刘天宇他们突然出城,城内有人警觉发现,想把消息传递出去也要半个时辰之后,城门早在刘天宇他们出城后重新关闭。
    十几辆大车二百多人,根本走不了太快,不过出城早,路上没什么人,走得倒是很顺利。
    随着离城越来越远,官道上行人开始多起来。
    这些人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刘天宇他们这支队伍,不是每个人都认得刘天宇,大家好奇的是这支队伍本身,以为是大同那边过来的边军。
    令人奇怪的是,这支边军却没有官服和旗号,是商队,却副武装。
    不过,路上的行人反应都差不多,纷纷给这支队伍让路。
    太阳渐渐升起来,已经入冬,有了太阳,众人身上多了一些暖意。
    大同这边已经下过第一场雪,齐指厚的积雪,把那些田地里的麦芽都压了回去。
    镖师们走的轻松,车夫们也从一早的忙碌中轻松下来,开始了聊天。
    “这场大雪下的早了点,麦芽刚露头,就来了这么一场雪,这个冬天恐怕要冻死不少,来年收成恐怕差着了。”
    “谁不是呢!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来年又会有不少人家落了难。”
    听着车夫们的议论,刘天宇想到了冰河时代。
    在他的记忆中,这种情况一直从万历年间持续到了康熙的时候才算结束。
    后世所谓的康乾盛世,并不是民众有多富足,而是玉米和番薯的传播,使饿死的人少了,又赶上了冰河时代的结束。
    如果没有冰河时代,大明北方不会连年颗粒无收,不定大明还能多坚持几十年,拖死使文明倒退的东虏。
    这一章不喜勿喷,因为冷从来不认为一个跪着磕头喊奴才,或者有成为别人的奴才才觉得自身高人一等,这样的文明,对来冷来就是在开文明的倒车,更多的东西就不在这解释了***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