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盐》第九十二章 明清议和

    ***     这边满桂和黄台吉正在大眼瞪眼。
    满桂:“你丫瞪我一个试试?”
    黄台吉:“我就瞪你了,怎么滴?”
    满桂:“你丫再瞪我一个试试
    无限循环中。
    刚开始,事情是这样的。
    “把黑油车都给我弄来,晚上趁天黑,咱们点了他赫图阿拉!”满桂高声道。
    “喏!”
    众将士都很有自信,觉得黑油车能点燃整个草原,一个赫图阿拉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夜间
    三个黑油车喷油同时向赫图阿拉里面喷油,只待满桂一声令下,就要放火箭点火。
    满桂觉得油喷的差不多够多了,就喊道:“点火!”这次不用省着,好几团火球被满桂用投石机扔进了赫图阿拉。
    结果屁火星都没点起来
    第二天,黄台吉特地来感谢满桂送油的情谊。
    黑油竟直接被对方用油纸收集起来,拿去研究了!
    不敢再“资敌”的满桂只能开始耍无赖,我也不打你,我也不走,咱耗着呗?
    满桂的部队属于多兵种混合,其精锐程度可称之为大明第一,黄台吉也拿这狗皮膏药没办法,满桂就差没挨着赫图阿拉筑城了。
    如今满桂手下有铁甲骑兵两万重甲枪兵五千游骑兵五千,火枪兵三万。除了满桂所部其他大明军队都基本没有骑兵。
    不是买不起马,造不起装备,是训练太苦太难。那些重甲骑兵和游骑兵,都是训练三年方始成军。火枪兵?卢象升表示,给我三年,我能练出三十万来!
    所以朱由校现在只要火枪兵,见效快,火力强,唯一缺陷就是机动力。不过等蒸汽机车多了,也能弥补。
    现在不是纠结这些东西的时候。
    因为朱由校正在抱儿子。
    已经三岁大的朱慈煦刚睡醒还一脸迷糊。
    慧妃把儿子抢过去,放进床,瞪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很无辜,又不是自己弄醒儿子的,他自己醒的。
    得,不受母子俩待见,还是老实办公去吧。
    骆思恭正在等着朱由校呢。
    骆养性最近在南边亲自看着丈量土地的事情,锦衣卫其他事物一部分交给了梁子洲,比较机密的,就交给了他老子骆思恭,如今骆思恭身体好多了,稍微干点儿活,也没啥事儿。
    见朱由校进来,骆思恭想行礼,被朱由校拦下了:“爱卿身子不好,虚礼就免了罢。”
    骆思恭由衷高兴,朱由校肯拦着行礼的人,他这起码也在前五了,虽然占着年纪的光不少,但是最少证明皇帝心里有他不是?
    他也不再坚持直接道:“禀皇上,如今浙江已经有四府完成了土地丈量。即台州府,温州府,处州府和衡州府。只此四府明年税收少也能再涨五百万两银子!”
    朱由校叹气:“这本就是他们该交的钱,却非逼着朕翻脸去收,朕翻了脸,他们就骂朕是昏君”
    这个世界的道理都是这群文官上下两张出去的,皇帝?本应只是人形印章罢了。
    如果这些文官真能把国家治理好,朱由校乐得做个君主立宪制的空头皇帝,可惜他们没那本事,却还想阻挠自己变法,那就别怪朱由校扶植资产阶级打压这些封建士绅。朱由校终究是需要盟友的,光是老百姓,是不够的,至少还有能对国家产生足够影响的那个集团。
    “即不打,又不退,是何道理!”黄台吉怒道。
    满桂心道我也想打,皇帝不让,我有啥招
    朱由校给满桂的命令就是让他黏住建奴主力,能粘多久粘多久,哪怕粘到天荒地老
    满桂想了个损招“不如,议和吧”
    “哈?”黄台吉有点跟不上这家伙的跳跃性思维“你莫不是在逗我?”
    议和,来来回回的,再磨蹭磨蹭,俩月就到了,自己也算完成差事。
    黄台吉这边考虑的是:“如今不用负担喀尔喀的粮食,自己这边粮食问题反而是解决了,但是如今大清屡受重创已经无力单独对抗明狗,莽古尔泰死了,虽然给自己减少了一个大敌,却也让大清少了一员良将,给自己几年时间发展生息,再寻得盟友,培训将士,再与你算总账!”
    黄台吉想发展?朱由校更想发展!
    如果真能议和成功,并且黄台吉天真的跑去玩种田流了,朱由校得乐疯!
    以前朱由校一年四百多万两白银税收的时候,都能把明朝发展的蒸蒸日上,如今明朝税收就有五千多万两,加上海商商团收入,金矿收入,三角贸易收入等等,一年总收入超过七千万两白银。
    朱由校除了疯狂基建,都没地儿花
    如今明朝犹如改革开放的新中国一般,每天都有新的大型工厂建造成功。
    “黄台吉竟同意议和!?”按朱由校对黄台吉的性格推算,他应该不会同意议和才对,难道是以议和拖延时间?
    正好,我也想拖延时间!
    不过和满清议和,几乎就等同于承认满清政权的合法化,同时也几乎认同了满清政权和明朝政权是平等关系,估计文人那一关,不好过啊。
    果然,第二天在大朝会上朱由校提出了:“黄台吉想要议和,众卿家以为如何啊?”
    连孙承宗,温体仁在内大半官员都不同意,徐光启等人弃权
    承认满清政权合法化,等于扇了大明皇朝一个响亮的耳光!这种事,文人看的比命都重,能投弃权的,已经是很给朱由校面子了。
    朱由校无奈的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如今我大明内部不靖”
    温体仁出班道“臣启陛下,内部不靖皆因新税所致,臣请罢新税法,启用旧制,天下士绅皆愿纳粮纳税!”
    朱由校笑了:“不准!不过南直隶和浙江两省可以暂时沿用旧制。”
    温体仁嘘出一浊气,看来皇帝还不是真昏庸到家,还是可以商量的。只要浙江和南直隶沿用旧制就好,毕竟那里才是士绅的大本营。至于湖广和福建,北直隶这些士绅,对不起我们已经自身难保,也没工夫帮你们话了。
    一气吃个胖子?不怕把自己噎死!朱由校就是吓唬他们为主,到最后双方还是要妥协的,你让一步,我让一步,寻求一个都能接受的度。如今朱由校算是彻底把官神一体纳粮推广了下去,不过,已经完成税费改革的省份,想恢复?不存在的,只不过南直隶和浙江先沿用旧制而已。
    即便如此已经是对士绅的巨大打击了,很可能原本拥有土地上千倾的巨绅一夜之间变成个地主士绅的土地,大半还是投献所得,他们自己的,所占比例并不太高。
    如今他们成了有钱没地的士绅,怎么办?开工厂呗听李家三儿赚翻了
    就算和南直隶,浙江士绅妥协了,朱由校也依旧希望议和,因为如今的大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着。他不希望把人力物力都投入到战争之中。
    他又旧事重提道:“大明百姓需要一段没有烽烟的日子,从万历年间三大征,到如今几次三番的征伐建奴,老百姓日子难过啊。”
    他这么一,那些以百姓为本的官员不吱声了。孙承宗默默地站了回去,温体仁也回去了,刚才皇帝卖了他个面子,他不能再撒泼,否则就是太过难看了。
    见半天没人出声,孙承宗出列道:“臣,请庭推。”
    朱由校叹气道“准”庭推想推出个同意议和的结果,何其难?
    这次庭推参与人员除了上次的九卿,还多了仨阁老。
    温体仁笑道:“老夫弃权。”
    徐光启道“赞成。”
    孙承宗:“弃权”
    毕懋康:“赞成”
    毕懋良:“赞成”
    史继偕“反对”
    杨肇泰:“弃权”
    朱国桢:“反对”
    洪承畴:“弃权”
    毕自严:“反对”
    毕自肃:“反对”
    胡东渐:“反对”
    和朱由校预想结果差距不大。五票反对,这几人也不是什么腐儒奸臣,人家反对的理由光明正大。四票弃权,算是给朱由校面子了,正常其他人提出来的话,他们绝对是反对的。只有三票同意的人是从“朱由校的一定是对的”这种思考模式出发的人。
    徐光启叹了气道:“诸位大人,以为皇上不想消灭建奴吗?我敢,在座没人比皇上更急切的想灭亡他们,诸位难道忘了,皇上刚有了一点积蓄,就迫不及待的发了杀胡令?现在都没取消过!”
    这句话让孙承宗和杨肇泰,洪承畴都动摇了,没错,朱由校才是最想杀光建奴的人,他甚至不惜为此背上暴虐昏君的名号!历史上这还是第一个以皇帝名义发出灭亡人家一个种族的圣旨!若是他最后亡了国,恐怕连个隋炀帝一般的谥号都混不上!不知不堪到何等模样。
    三人叹了气,互相看了看,投了赞成。
    朱由校于是以倪元璐擢为礼部侍郎,出使清国,如此算是暂时承认了清国的合法地位。
    黄台吉也没提什么要求,直接同意了。
    但是双方都知道,这什么劳什子何谈协议,就是拿来撕着玩儿的,谁信谁傻子!朱由校甚至都没对民众宣布这件事情,官员也都心里门儿清,这就是双方都需要一点时间稳定自身,将来大战爆发起来一定更为猛烈。***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