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皇子:盛宠嚣张嫡女》第二百零一章

    清润店离李家庄也不算远,尚在路家人可以自由来去的区域内,春瑛便把地址细细记下了,又与胡飞了一会儿话。路妈妈催着让胡飞趁雪停了快些起程,免得被堵在半道上,胡飞便依依不舍地告辞去了。
    春瑛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回过头来,却忽然想起一件事:“爹,娘,你先回家去,我还要去十儿家一趟。”
    路妈妈皱眉道:“不是要装病么?你跑她家做什么?”
    春瑛笑了笑:“我既然病了,总要有人告诉三少爷才好。不然等他再派人来,发现我忽然病了,岂不疑心的?自然是由病开始,慢慢变成大病,这才可信嘛。王家……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传话人了。”她固然信得过十儿,可是对其他王家人却不能完信任。三少爷会知道她和胡飞的事,王家的泄密嫌疑最大!她道不是怨些什么,当初她虽是帮过王家的忙,可是上回被太太打板子,王家已经出过力了,到了庄上,也一直照应着她家人。她并不认为,对方还欠自己什么,再,十儿家里也不过是王家大族的一支罢了,多留个心眼并没坏处。
    路有贵盯了她几眼,便拦住要话的妻子:“我们先回去,你在外头也别待太久,不然真的病了,可就是自找罪受了!”
    春瑛笑着点点头,便转身往庄头的宅子走去,半路上遇到王二婶打招呼:“春瑛丫头这是上哪儿去呀?胡哥可是走了?今儿倒是走得早。”她心想做戏要做套,便“惨然一笑”:“是呀,可不得早些走么……”便抬袖揩揩眼角,迳自继续前行,看得王二婶一脸莫名奇妙。
    到了庄头的宅子,春瑛正打算叫十儿,却忽然听见厅里有个陌生的女声在话:“……不是没见过,那样的模样儿,那样的人品,又伶俐又会话,还有真本事!年纪,就当上了掌柜,除了平安,还真没别人能比得上呢!大嫂子,这着实是桩好亲事!你家十儿也到年纪了,与其再回府里当差,还不如早早嫁了人呢!”
    春瑛吃了一惊,忙走进屋,见是一个眼声的妇人坐在王大婶对面,年纪大约三十来岁,打扮得就像是体面的仆妇。十儿坐在她们下手,低头不话。
    春瑛忙向她们行礼问好,王大婶笑道:“方才还在家里的,怎的从外面进来?这是十儿的五婶,专程到庄上来看我们的。”
    春瑛又向那位王五婶行礼,偷偷瞥了十儿一眼,十儿对着她苦笑,便起身对母亲和五婶道:“五婶的这些,固然动听,但我可不会光听你,就答应这桩亲事。我是见过他,可只见一面有什么用?五婶,你替我带个话给他家里人,就……若是真有心求亲,就叫他本人来见我,我有话要问他,他答得好,我才答应!”
    王五婶十分诧异:“哟……这……没这个规矩呀!”
    十儿冷笑:“什么规矩?!他要向我求亲,难道还不许我问他话?他有胆子向侯爷告状,就怕我一个女子么?!”罢也不理王五婶的反应,迳自福了一福,便拉着春瑛回房间去了。
    春瑛进了房,把送茶的丫头打发走了,才声问她:“方才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求起亲来?你五婶的……莫非是木晨?!”
    十儿脸微微一红,声嘀咕:“可不正是他么?谁知道他发什么疯?忽然找到我们家的人,要向我提亲,我五婶就巴巴儿地跑来了。”
    春瑛盯了她几眼,挑挑眉:“哦?我听你这话的气,似乎也有意动?”
    十儿脸更红了,羞恼地啐了她一:“胡什么呢?!我才见过他一面,意什么动?!若我真的意动,方才就答应了!”
    春瑛笑道:“可你若是没那意思,方才直接回绝就是了,还要见什么面?”
    十儿咬咬唇,有些落寞地走到炕边坐下,苦笑道:“我也是心里不安,才见一面,能过几句话?他忽然来提亲,到底是打了什么主意?本来……我觉得他还不错,但细心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听五婶,他如今已是绸缎铺的掌柜,前程似锦,可你和我心知肚明,上回他闹得这样大,虽然出面的不是他,但人多嘴杂,谁知道有没有泄漏风声?不定他早就被主人家盯上了!如今他看似得意,实际上都是虚的,你爹当了几年掌柜,还不是革就革了?!况且这一回他得罪的是太太,三少爷岂有不恼的?将来等三少爷继承了家业,他还有活路么?我们王家如今已经算是三少爷的人了,谁知道他是不是有意与我们家结亲,好弥补弥补,至不济,也能赚到一大堆亲戚。”
    春瑛皱了皱眉,慢慢地在炕边落座:“你这么想……也有道理……只是你叫他来见面,难道是打算当面问他?他能实话么?”
    “他就算撒谎,我也能从他的脸色上看出点端倪来。”十儿淡淡一笑,“我长了这么大,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了,凭他再伶俐圆滑,也不过比我大两三岁,想要在我面前骗人,可没那么容易!”
    春瑛心理喀噔一声,低了头慢慢吃茶,心里却在犹豫:借十儿的嘴传话,似乎不大厚道,反正外面大厅里就有一位京城来的王五婶,不如找她算了,不过事情大概还是要跟十儿一声。于是春瑛便缓缓地道:“今儿……三少爷教了我去,跟我了一件事。侯爷打算把六房的慧君姐许配给飞哥,因此三少爷想让我去做陪嫁丫头,将来若……飞哥把我收房做妾,就让我多帮侯府好话。”
    十儿愕然:“什么?!侯爷糊涂了?!你跟胡公子都快谈婚论嫁了,怎的又闹出位姐来?!还要你由妻变妾?!”她越想越不对劲:“这没道理!若是六太太自己看中了胡公子,想要结这门亲,倒还罢了,他家没男人支撑门户,想找个有本事的女婿也不出奇,可是侯爷亲自插手这种事,却再奇怪不过了!这又不是什么体面的亲事,他犯得着么?!三少爷还亲自来跟你这件事?!”她冷笑:“不是我,三少爷如今也越发不着调了!”
    “可不是么?”春瑛苦笑,“三少爷还,这桩婚事是十拿九稳的,我不肯,他就生气,我不知好歹,还若我不听他的话,他有的是法子折腾我们一家人!我都快气死了!”
    十儿忙问:“那胡公子怎么的?我方才听人他今儿又来了。他该不会答应了吧?!”
    “他怎么会答应?还发了好大一顿脾气。”春瑛抬眼望望十儿,“你也知道,他比不得我们,从儿也是富贵人家出身,向来有些牛脾气。三少爷若真的逼得紧了,他宁可鱼死网破,也不肯受人胁迫呢。最近他可能不会来了,我家里也是头眉苦脸的……我真不知道改怎么办才好……”
    十儿张张嘴,叹了气,安慰道:“我瞧他不是无情的人,你们都好了这么久了,他消了气,就会回来的。只是三少爷真是太过了,咱们如今虽没再侍候他,好歹也是旧仆,他就一点旧情都不念么?!”
    “三少爷怎么不念旧情了?!”王大少一掀帘子走了进来,“他对咱们家算不错了,你少两句吧,你五婶还在外头呢!你二婶正陪她话,叫她们听见可怎么好?”
    十儿撇撇嘴:“她又不回去告状!我的坏话,她难道就脸上有光了?”
    王大婶瞪了她一眼,才对春瑛笑道:“好孩子,叫你笑话了,十儿今天是在闹别扭呢!她姐姐九儿快要回京了,因九儿从就许给了她五婶的娘家侄儿,两家孩子年纪都不了,他家打算等人一回来?65310;颓笾髯佣鞯洌o孩子们办喜事。十儿因此不高兴呢。”
    十儿冷笑道:“那黑吉不是什么好东西,成日在家在外头闲晃,不肯干活,还吃酒赌钱,姐姐嫁了他,这辈子还有什么指望?!去年你们不是还他是个好吃懒做的,打算退婚么?若不是五婶拼命拦着,这会儿早没这桩事了,如今见人家的伯父成了大管家,又上赶着巴结
    ”怎么话呢?!“王大婶听得浑身不自在,有些尴尬地朝春瑛那边望了一眼,春瑛只装作埋头嗑瓜子,好像完没听见,她偷偷松了气,又骂女儿:”你吉哥哪里就坏到这个地步了?!不过是因得不到主人家赏识,没觅得好差事,才会到处闲逛罢了。他如今已经得了一个正经差事,专管府里粗使仆役和二三等仆妇的衣料采买,手头上有点积蓄,又是将近二十岁的人了,为着二房在南边待了这么多年,耽搁了婚事,也不见他跟别的女子纠缠,我们在京里时,他还常常问你姐姐的事,可见是个有心的。偏你这样多话!“
    十儿嗤笑一声,也抓起一把瓜子嗑起来。春瑛在旁边却对她们话中提到的一件事留了心:”九儿姐姐不是听在二房四姐跟前侍候么?难道二老爷家要回来了?我还以为至少要等到明年秋天呢。“
    王大婶笑道:”原本是这样,只是近来北边不太平,是清国的军队有些异动什么的,我也不清楚。二老爷原是在边城当了许多年的文官,人都他在那里威望高着呢,把地方治理得安安稳稳的,皇帝为了奖赏他,才特地调到将他到江南富庶的地方去。如今边城又乱了,皇帝只好再把二老爷调回北边,横竖还差几个月就满任了,也没什么要紧。“
    春瑛眨眨眼,心到这位二老爷应该是被皇帝提防了吧?在边疆重地任官时间长一些,这不算什么,但威望太高就很有问题,加上出身侯府,想必在军队那边也能上几句话。她记得二老爷是合家在任上的,这种边疆守臣,把家属留在京师当人质,不是常识么?”
    如今这位皇帝,单从她打别人那里听到的话分析,应该是个疑心挺重的人,像庆国府这样本就是世代勋爵的人家,又是国戚,还一门心思追随他,不惜跟梁太师一派撕破脸,可是等梁太师的势力被打压下去,还没完铲除呢,他就已经开始提防侯府了。这样的皇帝,怎么会放心让一个大臣长期在边疆地区驱守,并享有威名?
    想了想,春瑛又试探地问王大婶:“二老爷既是要调回北方边城去,那太太姐们也要跟着去吧?九儿姐姐还怎么成亲呀?时间来得及么?”
    王大婶笑道:“怎会来不及?二老爷是直接往北边儿去,二老太太、二太太和少爷姐们都要回京里住的,二老爷前儿送信回京时,已经嘱咐徐总管打扫房屋了。想来四少爷年纪不了,正该进学,四姐明年也满十二了,很该学着理事,再看看合适的人家,回京理才方便呢。我听她五婶,侯爷打算等二老爷在边城的差事办好了,就求皇帝让二老爷留在京城做官呢!”
    看来这位二老爷已经有觉悟了,应该不算晚,如果这回立了功,以後在皇帝面前也算有面子了。春瑛乎兰又想到,过去侯府的人仗着爵位,在族里一不二,别人都要看他们的脸色,如今族里有了第二位大人物,还是有实权有名望的官儿,不知侯爷和三少爷会有什么感想?
    春瑛暗暗冷笑,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原本的脱籍计画虽然不错,可是上总有意外,为防万一,还是要预备第二套方案的好。
    东府的二房老爷一家,是这座田庄的主人,他们手下的奴仆,是不归侯府管的。能不能找个法子,让自己一家跳槽到东府去呢?反正现在她家都在二房的庄子里住着,身上没有差事,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想到这里,她便笑问王大婶:”婶娘,二老爷一家子回来,应该要添人手吧?他们家在外地做官,想来不如在家里方便,使唤的人手一定没家里多的。
    若是九姐姐回来後,起他们需要人手,你好歹给我们家送个信,不定我爹能碰碰运气呢,总比如今无所事事的好。“
    王大婶笑道:”横竖是在这庄上,有什么不成的?不过你们也算不上无所事事,你爹不是还有那差事么?“顿了顿,忽然望向女儿,”倒提醒我了!东府的主人回来了,徐总管两子话就硬气多了,木晨是他们的亲外孙,将来咱们跟东府的关系就更亲近了。这可是大好事!你这丫头,方才就不该什么要先见面再的话,万一见面是惹恼了人家,这门好亲是不就吹了么?!“
    十儿冷笑道:”我呢,你们果然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也不打听打听清楚那是什么人,就窜唆着我点头。没门!“
    王大婶跺脚道:”难道娘会害你不成?!你五婶也了,他是那次来时见了你,觉得你话爽利,心思却细,是个好姑娘,才来提亲的。你怎么总把人想得这样坏?!“
    十儿撇撇嘴:”那时春儿也在,为啥他就光看上我了?!“
    春瑛忙道:”他与我爹相熟,早就和我见过面了,想来是没那心思。“
    王大婶也道:”春儿都这么了。你还磨矶什么?!就算我们有攀附的心思,他也有利用的心思,那又如何?只要你将来过好就行了!“爸又叹了气,”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形……木晨不怕三少爷恼他,是因为他还有徐总管这条後路,咱们家……如今除了三少爷,还能靠谁?多条路子总是好的,你嫁到木家去,将来日子是不用愁的,总比管事门胡乱配人的好,就算三少爷肯为你着想,替你寻个好去处,你也未必喜欢呀!“
    这话到春瑛心里去了,她也劝道:”十儿,你好好考虑吧,千万别给三少爷拿主意的机会,不然……“她掏帕子捂了脸,”像我一样,就太惨了……“
    王大婶吓了一跳:”好好的这是怎么了?“十儿知道实情,忙劝她:”事情总会有转机的,别伤心了。“又抱怨三少爷:”都是他多管闲事!“
    春瑛摇摇头,左手暗暗掐了一把大腿,眼里立刻闪起了泪花,便道:”我好像有些头晕,可能是方才受了风,先告辞了,明儿再来看婶娘。“罢行了礼,低头掀了帘子出门去,穿过大厅,遇到王家两位媳妇,还特意多掐一把大腿,明晃晃地顶着泪花向她们告别,才一路冲回家去了。
    以王二婶的八卦性子,想必一定会去打听她泪花闪烁的缘故,而为自己报不平的十儿,也有可能在那位王五婶面前抱怨几句,消息很快就会传回经成了吧?
    就在她躲在自己房间的炕上蒙头大睡,特意每天只喝稀粥水,又往脸上涂没有香味的米粉,装成个脸色憔悴清白手脚发软话无力的病人,并有位蒙古大夫来确诊後的第五日,庄上已经人人皆知她了重病,病得快死了。这时,三少爷终于派人来了。
    三少爷派来的不是别人,却是梅香。她梳着妇人的发式,穿戴却比上回见面时要朴素多了,头上也只插了根银鎏金的素簪,并两朵绛紫色绢花,耳坠子和手镯俱是银的,连最外头的棉比甲都是布面的。
    路家刚被贬时,梅香跟丈夫平安一起到路家安抚春瑛家人,因此路有贵夫妻对她甚是客气,见她的打扮,都暗暗吃惊,便试探着问她,是不是因为太太失势的缘故,受了连累?
    梅香黯然笑了笑,平静地道:”也不过是这么着,横竖候爷还用得着我们,我们夫妻自当尽忠就是。只是外院的帐目叫新总管查出好几处亏空来,公公要避嫌,不好插手,我们夫妻只好戴罪立功吧。且不这些了,三少爷听瑛妹子得了重病,特地让我来瞧瞧,如今春瑛妹子怎么样了?可有看大夫?吃的什么药?大夫怎么?“
    路妈妈偷偷看了丈夫一眼。按理,梅香也算是他们家熟人了,又帮过大忙,女儿装病的事,瞒着她,显得不够厚道,但不瞒着,自家女儿的盘算就落空了,可要她对着对方瞎话,她又觉得面上过不去。
    这时路有贵很淡定地叹了气:”自从这丫头几日前受了风寒,病情便越来越重,特意从京里请了大夫来看,药也吃了,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大夫,是心病的缘故,我们也是没法子了,只看她的造化吧!“
    梅香吃了一惊:”这才几日,怎的就到这地步了?我得去瞧瞧她。“
    路有贵点点头:”您瞧吧,若有法子,也教我们一教,只是需得心些,别靠太近了,免得过了病气。“又叫妻子带梅香过去。
    梅香一路走到春瑛的屋子门,便闻到一股重重的药味。她虽不懂医,但做惯丫头的,熬药次数也不少了,认得其中几味药正是得了风寒的病人所用,而且闻起来大多是普通药材,份量还挺重,不由得又添了一分担忧。
    春瑛早在听到马车声响时,便躲回被窝里装病人了,但一听到母亲在外头喊:”陈嫂子“,又认出了梅香的声音,便知道这关不易过。梅香是女眷,可以靠近了细看,那米粉是骗不了她的,忙拿帕子沾水洗干净脸,又趁着他们在正屋里话的机会,凑到窗边,打量得外头没人看见,便爬上柜面把窗外的冰棱掰了半根下来,哆嗦着回到炕上,拿它来擦脸、额头,冻得脸上发青,又拿双手去握它,还从床边柜子里拿出一个瓷瓶来,把里面的液体往一块白手帕上倒了几滴,听见外头响起脚步声,正往她这边来,她忙将瓶子放回原处,又将冰拿布包了,往柜子里一塞,才躺回被窝去。
    梅香一进门,便看到春瑛脸色发青地躺在炕上,头发凌乱,两眼无神,茫茫然地转过头来,声音细若柔丝:”是谁来了……“她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几分伤感。
    路妈妈知道女儿是装的,怕自己会露馅,忙装着一脸难过的样子:”是你陈嫂子来看你了。陈家的,你慢坐,我先出去了。“
    梅香忙应了,送了她出门,回转来看春瑛,伸手进被窝里握了握春瑛的手,冰一样地冷,吓了一跳,又摸摸额头,也是冷冰冰的,连汗都是冷的,可身上却温热得很,心中大奇,忙问:”你到底是得了什么病?怎的症状这般奇怪?“
    春瑛怕被她看穿,便沙哑着声音道:”我也不知道……大夫是……受了风寒。……我也觉得身上……时冷时热……难受得紧……“罢咳了几声,从枕头下摸出手帕,捂着嘴又咳了几声,擦擦嘴,然后放下,半掩半现地,让梅香看到手帕上的暗红血迹。
    梅香一见,心中一阵哀痛,抢了手帕过来细看,春瑛还特地问:”怎么了?可是帕子有什么不对?我怎的觉得方才喉咙有些发甜?“梅香还以为知道自己”吐血“,忙把帕子拽在手里,勉强笑道:”没什么,我是瞧着这上头的花样新鲜,是妹妹绣的么?“
    春瑛”惨然“一笑:”如今……哪里有什么绣花帕子使?不过是随便栽的布头罢了。“梅香一看那帕子果然是素色的,不由得一阵尴尬。
    春瑛心想,也该进入正题了,便问:”姐姐特地来这一遭……不会是专门来看我的吧?“罢冷冷一笑,”难道我都病成这样了……三少爷还有什么吩咐不成……“
    梅香忙道:”没有的事!三少爷知道你病了,不放心,特地让我来瞧瞧你,还怕你手头不便,让我捎了十两银子和几包药材过来。好妹妹,我看你这样不行,不如再找一位好大夫来瞧瞧,指不定便好了。“
    春瑛闭上眼喘了几气,才”艰难“地道:”都一样……镇上的大夫瞧过了,邻村的大夫瞧过了……连京里的大夫。……我姐夫也请了一位来,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我这是心病,因此总是好不了。“
    梅香眼圈一红:”你有什么心事,竟到了命都不要的地步?“
    ”还有什么?自然是三少爷的吩咐了……“春瑛又咳了几声,”姐姐,你把帕子还我,我只有两块,另一块正晾着呢。……“
    梅香犹豫了一下,只好把帕子还回去。本来她打算拿回京给三少爷瞧的。
    春瑛紧紧握住手帕,上气不接下气地道:”那日三少爷一走……胡公子便来了,我才了几句,他就气得不行……三少爷这是要坏他的前程……我哄了半天,他还是走了……我这几日病成这样,他都没来瞧我一眼……三少爷一番好意,却是坏了我的前程,我这辈子还有什么指望呢?没能办成三少爷的事,三少爷定要罚我的,我父母弟弟已经受我牵累,丢了差事,如今我又害了他们,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呀!“到这里,她心里就一阵气愤和委屈,眼泪来就来了,她擦了泪水,又咳了两声,不料一时呛住了,竟大咳起来。
    梅香急得又是拍背,又是倒茶,好不容易等春瑛止了咳,才哭道:”好妹子,你放宽心,那样的男子不要也罢。三少爷心会为你寻个好姻缘,你就快好了吧!“
    春瑛摇摇头:”我气的不是胡公子,而是家里人又要受我连累了……我爹是个能干人,若不是我,他还稳稳当当地做着掌柜呢。而胡公子这边,若不是因为我的身份,怎会闹成这样?“悄悄打量梅香一眼,转念一想,便继续道:”姐姐今日既来了,就替我传几句给三少爷,我笨,没法做到三少爷吩咐的事,自知有罪,只是好歹侍候过他,又替他办过几件事,如今我虽没用处了,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求三少爷就看在往日的情份上,只当我死了,放我一家子自生自灭!……若他真的有心……赏我一个恩典,就请他……趁我还没断气……叫我也做两天良民……让我父母弟弟……将来不用再被人是奴才……“罢又咳,不过这一回心些了,免得再被呛到。
    梅香一边擦眼泪,一边哭道:”你的什么傻话》哪里就到这地步了?“
    春瑛猛地抓住她的手:”好姐姐,你千万帮我把话带到!不然我就是死都不能瞑目!我就是坏在身份低微上了,好歹叫我遂了这个心愿!“
    梅香只得哭着连连点头,春瑛这才松开她的手,”力竭“晕了过去。梅香又是一番慌乱,待确认她只是睡着了,才声哭了一回,离开了房间,不一会儿,便坐着马车回京城了。
    春瑛在窗边看着她远去,才松了气。方才如果梅香迟一点摸她的手和额头,温度也许就热回去了,还好一切顺利。不知道三少爷听到这番话,会不会心软地放了她呢?希望胡飞那边做出的假状足够真实,能把三少爷骗到吧。
    只要她一家子脱了身,才不管他将来知道实情后会怎么生气呢!
    门帘掀起了一条缝,有人在外头笑了两声,吓了春瑛一跳,回头看了,才发现是十儿,松了一大气:”原来是你,我还当是谁呢!“
    十儿摔了帘子进来,坐到炕边就开始咬牙:”你这丫头,果然是装的!我那日被你骗着了,后来还以为你真的生了病,特地来看你,你却怕过了病气,不叫我近前。我就奇怪了,你除了脸色差些,哪里象是快死的人?“拉过茶壶,见里面茶水还热着,便要给自己倒一杯。
    春瑛忙抢上去倒了,谄笑着送到她面前,讨好地道:”好姐姐,你原谅我吧,我也不是得已。其实刚开始我是真的受了点寒气,只不过发了汗就好了,我也是临时起意,想着装得病情重些,免得三少爷把我许人做了妾罢了。“
    十儿没好气地瞪她一眼:”还不快回被窝里去!你穿着这样伶伶俐俐的,要是真病了,看你怎么办?“嗅嗅鼻子,皱了眉头,”你不会真的喝了那些药吧?就是装病,也太过了,万一喝出毛病来呢?“
    春瑛一边钻回被窝,打着冷战,一边笑道:”不过是拿那气味来骗人的,我一都没喝过!都是些便宜药材,倒了了不可惜。你昨儿不是见了那木晨么?我正想找你来问呢,结果如何?“
    十儿脸一红,便目光闪烁,两手还无意识地揉起了衣角。春瑛见状,便知道她有五分肯了,笑道:”瞧着不错,你想法子跟他多见几面,了解了解,要是觉得还行的话,就答应了吧。免得再回候府去干侍候人的活,不过一两年,又要嫁人了。“
    十儿冷笑道:”你放心,我是真不会回去了,就是想回去也回不了!“她越想越气愤,”你知道前天我四哥来时,跟我了什么?原来他们又从族里选了两位妹妹,送到浣花轩做丫头去了!他我年纪大了,就算回去,也侍候不了几年,倒不如趁着在外头,找个好人家嫁了!妹妹们年纪些,模样更好,主子也喜欢,在府里侍候几年,不定将来会有大造化,哪怕是嫁个管事,也是好的。我呢,从前再三地嘱咐我,要我给三少爷做这个做那个,是把人奉承好了,将来差事也能拿回来,如今差事有人顶了,就用不着我了,还什么……若对木家的婚事不满意,他们就再找别的好人家。呸!我宁可嫁木晨那个惹祸星,也不要听他们的话!“罢眼圈一红,便伏在炕边哽咽。
    春瑛听得眉头大皱,也为她气愤不已,伸出手拍着她的肩:”别伤心了,横竖你也没打算回去。别人什么在,就当放屁,你只要照自己心意去做就好。“
    十儿吸吸鼻子,随手拽过她的手帕要擦脸,看了帕心腥红,吓了一跳:”这是什么?“
    春瑛笑着抢回手帕:”这是假的,拿来骗梅香姐姐的,她方才好不难过,想必晚上三少爷就知道我病得快死啦!“
    十儿狠狠地戳了她脑门一记:”哪里学来的歪门邪道!你就这么想摆脱三少爷?“
    春瑛冷冷一笑:”那是自然!他都不拿我们当回事了,我干嘛还要犯贱地留在他身边?“
    十儿皱皱眉:”我不知道你这法子能不能成事。照三少爷的性子,他若认为你病得快死了,未必会放你出府的,兴许还会在你死讯报上去以后,拿私房银子来发送你,还会多赏你父母几两银子。他对我们这些丫头,多少会念点旧情,哪怕是求个心安。只是他觉得对我们好的事,我们自己未必喜欢罢了。“
    春瑛皱眉想了好一会儿,才道:”若真是这样,少不得要想别的法子了。“
    她等了两天,先等到了姐姐秋玉传来的消息。路二叔才试了一试风,便立刻回头来叫他们别再提这件事,是三少爷特地跟陈管事打过招呼,有几家人和一些丫头厮是他得用的,不能放出去,其中就有路家四。如今大少奶奶管家,有许多为难处,不敢擅自做主,管事们也各有,万一打草惊蛇,以后就麻烦了。
    春瑛心里急得不行,等梅香再次来时,几乎立刻就问起她三少爷的回复。
    梅香,三少爷知道她”病重“,心里很难过,特地叫梅香捎话,先前是他耽误了她,本来要她办的事,现在才发现,没必要,让她好生养病,等她病好了,他会安排她回府里当差的,还有她父亲,他也会找机会安排个好差事。
    春瑛几乎咬碎银牙,只是当着梅香的面不好显露。梅香还安慰她:”你瞧,三少爷心里还是念着你往日的好处的。他年纪,有时候话太冲了,难免会叫人想不开,如今开就好了。你将来见了他,也别提起,他既有心弥补,你便安安心心受了。只是,需得先把身体养好。“又拿过几包药材和一个装得满银锞子的荷包:”这是三少爷特地赏你的,药材都是治风寒或痨症的必备好药,你再请一位好大夫来,正正经经把病治好了,将来有你的好日子!“
    春瑛有气无力地谢过了,等人一走,便翻身起床,冷笑几声,叫了母亲来:”十儿可是在正屋里话?娘替我喊一声吧。“
    ”什么事?“十儿磕着瓜子进来了,”梅香姐姐走了?还好,我怕见到她,她也不好意思见我,都什么了?“
    ”你果然猜中了!三少爷不耐烦当坏人了,如今改行当圣母呢!“春瑛冷笑着,下了决心,”十儿,你昨儿三少爷已经启程从陆路赶赴北地了?那二老太太和二太太几时进京?他们家应该会挑新仆人吧?“
    十儿一怔,想了想,便道:”总得要等开春气暖了,运河重新开航才能北上呢。我听木晨,二老太太年纪大了,又多病,帕她受不了陆路颠簸,再,如今北方又是冰天雪地的,倒不如等天暖了再起程。徐总管那边,倒是已经开始挑仆人了。
    二房一家在外地任上,自然不比在家中自在,使唤的奴仆人数要少得多。原本在北方边境,连二老太太都只有两个丫头,还是到了江南富庶之地,才增加到四个,但与侯府老太太那八个一等大丫头、八个二等丫头和一大帮丫头相比,完不可同日而语,二太太和少爷姐们就不用了。然而,二老爷既有机会高升,家又回京里长住,这生活水准自然也要上调的,就算比不上侯府,也不能差得太多。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