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皇子:盛宠嚣张嫡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曼如仍是平日的打扮,只是脂粉比平日重了二分,比起胭脂却逊色不少。她听了胭脂的话,立即便涨红了脸,咬着唇,一脸快要哭出来的表情:“你……你不要太过分了!”视线扫到胭脂的珍珠耳坠与玉簪上,眼中迅速闪过一丝嫉色。
    她身后的几个小丫头,春瑛瞧着面生,应该是新进来的,一个个都气愤地看着胭脂,其中一人还大叫:“你算哪根葱?也敢叫咱们曼如姐姐帮你做活?!你配吗?!”
    “我为什么不配?”胭脂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我做的也是这院里的活,我做得,曼如就做不得了?那你们索性不要穿新衣裳好了?原是三少爷说,曼如闲得很,很该分一半儿过去。你想说三少爷错了么?”
    那小丫头一窒,胭脂眼中的不屑更深了:“你的针线若好,替她做几件也成,只是万一做得不好,就坏了曼如的名声。她除了这手针线,也没别的本事了,你若觉得无所谓,大可以试一试?”
    这话说得其他小丫头面面相觑,曼如咬咬牙,盯着胭脂:“你不要太得意了,在这院里,还轮不到你作威作福!”
    胭脂却浑不在意地转身往回走:“有你在,我哪敢啊?你要是觉得不满意,大可以告到太太跟前去呀?”
    十儿在人后暗笑,悄声对春瑛道:“胭脂这话也说得忒损了,她要曼如到太太跟前说什么?说三少爷要她帮另一个丫头做活?太太哪里有空理会这些小事?”
    春瑛笑着点点头,又听到胭脂补充一句:“啊,别忘了,这是月中就要发下去的,请你不要整天在外头晃荡,有空多赶着些,误了大家换新衣,可就不好了。”她朝曼如笑笑:“姑娘既然自诩是浣花轩的头一号人物,自然不愿意别人瞧不起浣花轩吧?要是别院的丫头都换了新装,只有我们……”
    曼如一甩袖子,便扭头进了房间,啪的一声关上门。胭脂却施施然迈动着一双金莲,袅袅婷婷地回了房。
    院中众人四散,私下议论纷纷,春瑛和十儿跟紫藤夏荷回房笑了一通,才惊觉时间不早了,忙告辞往晚香馆赶去。
    霍小姐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侯府,但让众人吃了一惊的是,她还带了客人一起回来,正是那位新立的嗣子与其生母。一间他们,安氏的脸色都变了。
    李氏听说嗣子与他生母来了,勉强起身换了衣裳,在青姨娘的搀扶下来到外间,接受嗣子的大礼。
    那小孩儿不过七八岁,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倒是生得很大,穿着一身素色布衣,立在堂下,见屋内人多,有些怯怯地往旁边的生母望了一眼,才在她的眼神示意下,小心地往前走了两步,恭恭敬敬地朝李氏跪拜:“拜见母亲大人。”
    李氏一见他便起了怜爱之心,忙道:“快起来,到我这里来,让我好好瞧瞧。”孩子睁着一双大眼抬头看着她,兢兢战战地爬起来,慢慢走到她面前,便被她一把抱了过去:“可怜见儿的,怎么长得这样瘦弱?”她抬头看了孩子生母一眼,才惊觉自己失言,歉意地笑笑:“叫弟妹见笑了,快请坐。”
    霍夫人张氏,原也是书香人家出身,姿容端庄,闻言微微屈身一礼,便在丫环们安放的椅子上坐下,道:“嫂嫂与侄女儿来京,本该早日带荣儿前来问安,今日方至,原是我们夫妻失礼了。”
    张氏这话一出,本来坐在一旁的安氏表情忽然变得不太自然,忙端起茶碗,低头饮了一口。
    霍漪望了她一眼,笑着对李氏道:“其实婶婶早就递了帖子过来,只是母亲病着,叔叔又犯了旧症,婶婶才无暇前来。”
    李氏忙问张氏:“叔叔病了?不要紧吧?”
    张氏淡淡笑着回答:“已经请过大夫,用了药,如今一切都好。”
    霍漪说:“婶婶早该给我们捎个信来才是,母亲与我也好早去探望,如今过了许多天,才得以见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之间有什么不睦呢,倒叫别人说叔叔婶婶的闲话。其实咱们是一家人,本不该见外的。”
    张氏垂下眼帘,闭口不语。霍漪又看向霍荣,对李氏道:“母亲,弟弟年纪虽小,却乖巧懂事得紧,平日里读书也很勤快呢。”
    “哦?”李氏笑着低头看孩子,见他有几分畏畏缩缩的,便安慰道,“别怕,跟我说说,都读过些什么书?是谁教你呢?”
    霍荣小声回答道:“才学了三字经和百家姓,正读千……千字文……我爹教我的……”张氏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往后一缩,又改口:“是叔叔……教我的……”
    张氏眼圈有些发红,对李氏道:“叫嫂嫂笑话了,这孩子……荣儿他资质比他哥哥差些,启蒙也晚,一篇字常常要学两三天才能记住……”
    李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霍漪却迅速道:“勤能补拙,我听弟弟说,他每日都会诵读课文百遍,练字也是一日写五百,长此以往,必有大出息的。我还嫌他太勤快了,怕他年纪小,身子弱,会吃不消呢。婶婶多虑了,常人言道,大器晚成,咱们荣哥儿是个好孩子,品德端正就比什么都强。”
    张氏闻言,表情倒放松了些,李氏则多打量了嗣子几眼,慢慢觉得这个孩子也不错了。
    安氏微笑着插嘴道:“侄女儿这话说得很是,只要品德端正,学问上稍逊色些,也没什么打紧,更何况还有一位学问品行都极好的叔叔在,姑太太没什么可担忧的。”她转向张氏:“我在京中,常听人说起霍大人的品行,无人不说是位方正君子,为人是坦荡荡的,学问也极好。”
    张氏微微一笑,还了一礼算是谢她恭维。
    霍漪却对母亲道:“虽说叔叔学问好,到底还有朝廷的公务要办理,又有谦哥儿的功课要照管,只怕无法花太多心力教导弟弟。更何况,弟弟已经入嗣,总得回霍家老宅住才好。母亲,咱们还是为弟弟寻一位好先生吧?”
    李氏有些惊讶,迅速看了张氏一眼:“这……荣哥儿年纪还小……离了生身父母,只怕……”霍漪断然打断她的话:“母亲!荣哥已经是你的儿子了,总不能叫他一直住在叔叔婶婶家里!”顿了顿,她放缓语气,转头对张氏笑道:“只是母亲身上不好,我又要侍奉母亲,弟弟年幼,无人照料,只得求婶婶多帮着些了。”
    张氏的神情原本有些黯然,闻言却很是惊喜,镇定了一下,才忍住激动向李氏点头:“自当效力,必不负嫂嫂所托。”
    接下来李氏又问了荣哥儿几个问题,见他虽然性子怯懦,反应也不太机灵,倒还算敦厚乖巧,也知道礼数,心里还算满意,仿佛松了口气似的,倦意便瞬间涌了上来。霍漪与张氏都察觉到她的变化,后者便带着孩子先行告辞了。约好三日后就将荣哥送往霍家旧宅。
    他们一走,霍漪便立刻吩咐锦绣,通知管家作好一切准备,锦绣本人则回霍家专责照顾荣哥儿,李氏听着女儿的种种安排,觉得很是满意。
    安氏一直坐在边上,漠然看着霍家母女的举动,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很快便寻了个借口走了,她前脚一离开,青姨娘便立刻命人关院门,又扶李氏回房歇息。
    李氏止住她,皱眉对女儿道:“今日你怎的把你舅母冷落到一边了?你瞧她的脸色,定是生气了。”
    霍漪委屈地扁扁嘴,道:“母亲,你是不知道,舅母太过分了!今儿我去叔叔家,才知道婶婶早在我们来京的第二天便递了帖子过来,是这里的人推说母亲病着,无法见客,才将人拦回去的。我私下问过大表哥,他说不知道有此事,不过外头的女客递帖子进府,一向是由舅母过目的。此事与舅母一定脱不了干系!”
    李氏吃了一惊,低头想了想,叹道:“她也是为我着想,怕我累着了。你对长辈无礼,便是你的不是。往后不可再这样了。”
    霍漪眼圈一红,屈身下拜:“女儿知道了。”
    待青姨娘服侍李氏睡下,回到外间,才难过地劝霍漪:“小姐,你别放在心上,太太哪里知道这世上人心险恶……”
    霍漪微微冷笑:“母亲是被迷惑了,她常说从前那位舅母如何贤惠,便以为如今这位也一样贤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险处?弟弟是受皇命入嗣的,迟迟不来拜见,朝中的御史说不定会参上一本,说弟弟不孝,说叔叔抗皇命。再则,我们一直不去见叔叔和弟弟,也有人说我们对皇命不满,不甘心家产旁落,想要独吞。不管哪一条,都能叫我们吃个大亏。万一我们母女与叔叔一家交恶,又与弟弟疏远了,是谁得益?”
    青姨娘想想,都觉得后怕:“幸好小姐今日去了,才知道了实情,不然日后可怎么办呢?我实在想不明白,舅太太图的是什么?老太太与侯爷瞧着不象是有什么歹意,今日咱们跟三少爷说了几句话,也觉得他性子还好,且对小姐你并不热络,那位舅太太想打霍家的产业主意,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霍漪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且看她往后会怎么做吧。对了,叔叔吃的药,不是要用上等虫草做药引么?还得连续吃上三个月。我见他家境略嫌清贫,只怕未必吃得起。记得上回管家进了好几盒云南出产的好虫草,横竖母亲用不完,不如匀一份给他们?”想到那位二叔的倔强脾气,又补上一句:“若二叔推拒,就说那是给弟弟补身子用的。婶婶不是死心眼的人,自会知道该怎么做。”
    青姨娘应声而去,霍漪默默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枝叶,不知怎的,忽然觉得心里委屈,偷偷回头见丫环们都不在跟前,才倚着窗框,低头用手帕擦眼角,偶尔微不可闻地哽咽一声。
    春瑛小心地走进正屋,找到锦绣,道:“姐姐,老太太屋里的玳瑁姐姐来了,说有事要找表小姐。”
    锦绣正和玲珑忙着收拾东西,闻言看了她一眼,道:“小姐在那边屋子里呢,你自去寻。”
    春瑛只得往她指的方向来,却远远地看到霍漪倚在窗边,面对着一大丛玫瑰叶,背向自己,走得近了,才发现对方身体微微颤动。春瑛迟疑地停下脚步,小心地叫了声:“表小姐?”
    霍漪的背不动了,低头不知做了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转过身来,淡淡地问:“什么事?”双眼却有些发红,分明刚刚哭过。
    春瑛心中不由得起了疑惑:表小姐为什么要哭?有谁欺负她了吗?今天嗣子过来请安了,听说还要回霍家去生活,嗣子的母亲又似乎是个好人,还有什么不顺心的?难道是因为今天清明,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她一边想一边低头回话:“老太太屋里的玳瑁姐姐过来找你,正在门外等着呢。”
    “快请她进来,你去倒茶。”霍漪挺直了腰竿往外走,经过春瑛时,见她一脸欲言又止,便问:“你有什么话想说?”
    “表小姐……”春瑛有些犹豫,“死者已矣,你别想得太多了……人总要朝前看的,活着的人更重要不是吗?”
    霍漪眨眨眼,哑然失笑:“你这丫头,说什么傻话呢?”
    这怎么叫傻话呢?她以前常常听到别人这样安慰死者家属的。春瑛有些不服气,嘀咕道:“我也是看到你那么难过才说的……”
    霍漪目光放柔了些:“果然是个傻丫头。”她转身到外间招呼玳瑁去了。春瑛撇撇嘴,便跑去茶房泡茶。
    当她正在茶房忙活时,锦绣与玲珑从门外经过,议论着该选哪个家生子给荣哥儿做伴读。春瑛忽然灵光一闪,叭的一声放下了茶壶。
    今天看到周念时,他身上穿的衣裳,不正是侯府伴读小厮的服装吗?!他难道成了侯府的小厮?!
    春瑛脑子里一下涌现出过去的记忆。她想起当初曾建议三少爷设法让周念以光明正大的身份“重回”京城,免得再被梁太师一方的人抓住侯府的把柄。而周念自幼被贬为官奴,以奴仆的身份进侯府执役,是最有操作性的方法了。他今天出现时,言行举止都没有一点要躲人的意思,显然已经不需要隐藏行踪了!
    春瑛立刻为周念高兴起来,心里就有些蠢蠢欲动,想要找周念问个清楚。不过周念既然示意她不要跟他搭话,一定是有不方便的地方。他是小厮,应该是在外院,她一个内宅丫头,要避开旁人见他,实在不容易。如果他在后街有住处就好了,她请假回家时,就可以顺便去探望。至于现在嘛……
    春瑛眼珠子一转,忽然想起了三少爷,周念的事,他一定再清楚不过了。他现在应该也到家了吧?干脆去浣花轩问他一声!想到这里,春瑛心底有些小小的埋怨,三少爷早就知道她关心这件事的,周念回来了,他怎么也不跟她说一声?
    拿定主意,春瑛快手快脚地倒好茶,送进正屋里,玳瑁却已经起身告辞了。春瑛有些心虚地缩了缩脑袋,已经准备好要挨几句骂了,谁知表小姐却一直怔怔地坐在桌前,面上透出隐隐的哀伤,直到玲珑上前叫了她一声,她才站起来,什么话也没说就回了房间。
    春瑛看着她转身离去,忽然有些为她心疼。这个沉静的少女,在现代不过是刚从小学毕业的年纪,可是一举一动,都与成人无异,不但要受古代闺门礼仪规范的约束,还要在失去父亲后,承担起支撑家庭的重任,真是太不容易了。
    春瑛将茶留在桌上,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为表小姐伤感了几分钟,便醒过神来,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表小姐再可怜,也没有崩溃的迹象。人家本尊都没说什么,她一个不相干的外人操什么心哪?还是回到自己关心的事情上来吧!
    她探头向外张望,十儿去找其他丫环说话,姑太太睡下了,表小姐也回了房间,青姨娘这时候不是在姑太太床边就是跟锦绣、玲珑一起打点行李,从现在起到晚饭前,自己应该能争取到个把时辰的空闲时间,可以找个借口回浣花轩。
    她从夏荷给的包袱里抽出一条腰带,藏进衣箱底部,然后找到十儿说:“十儿,夏荷给我的东西,好象有条腰带不见了,我担心是掉在了夏荷屋里,我要回去找一找。”
    十儿与桑儿说得正兴起,闻言忙道:“那你去吧,早去早回,有人叫你,我会替你应着。”
    春瑛笑着谢过她,转身就往外急走,却没提防有人从走廊的另一个方向跑过来,正好撞上了,对方“哎哟”一声,退后两步,便倒在地上。
    春瑛忙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你没摔着吧?”仔细一看,原来是玉兰。她想到当初梅香婚前的流言事件,心里就开始不自在起来。
    玉兰坐在地上叫痛:“哎哟,摔死我了!你这样冒冒失失的,是要到哪里去?”
    春瑛自然不会回答,只是上前拉她起来。玉兰一拐一拐地扶着她坐到旁边的栏杆上,查看自己的脚踝,埋怨道:“你这丫头,可把我撞得不轻!今儿撞着我还罢了,若是明儿再撞着别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春瑛扭着手,小声说:“对不起啦……”玉兰嗔她一眼,歪着头想了想,笑道:“也罢,你既然觉得对不住我,便替我做一件事赔罪吧?”
    “是什么?”
    “熬药!”玉兰干脆地道,“青姨娘要我替她熬药,说是治头痛的。我如今伤了脚,不方便做活,要找人治伤去。你替我熬吧?”
    十儿从房间里走出来,怀疑地望着她的脚:“真个伤得这样重么?不过是撞一撞。”
    玉兰扁扁嘴,拉着春瑛的手笑道:“好妹妹,就帮我这一回,我脚上真的很疼,不能再耽误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最清楚了不是么?”
    虽然对玉兰的为人抱怀疑态度,但自己撞到她是事实,春瑛并没有推脱的意思:“没问题,我出去一下,回来就帮你熬。药材在哪儿?”
    玉兰却急急扶着廊柱起身:“妹妹若不着急,就熬完药再出去吧,东西在玲珑那里。我真的很痛,得立刻去治伤了。”说罢就一瘸一拐地出了大门。
    十儿皱眉道:“伤了脚,还能走得这么快?那熬药也没什么打紧的,她凭什么叫你做?!”
    春瑛心里也在犯嘀咕呢,对方走得这样快,连插句话的功夫都没给她留,她的计划不得不往后挪了。想了想,她耸耸肩:“算了,不管她伤得怎么样,我的确不小心撞到她了。再说,青姨娘对我一向挺照顾的,帮她熬个药也没什么。”
    她转身去找玲珑。对方听了春瑛的话,眯了眯眼:“玉兰出去了?她不是伤得很重么?还能走路?”看起来很是不满。春瑛只得道:“她看起来很疼,大概是担心会有后遗症,想找人治疗吧?请问姐姐,青姨娘的药在哪里?她生病了吗?”
    “没什么打不了的,不过是老病,姨娘每月都要犯。”玲珑从里间取出一包药材和一只瓦罐,指了指走廊拐角处:“那儿是下风处,你在那儿熬吧,三碗水熬成一碗,记得送药过去时,带两颗红枣儿。”
    春瑛接过药和瓦罐,看了看她指的地方,心里忍不住多想:熬药不是应该在茶房里熬的吗?在那个拐角处,无论是从正屋还是锦绣、玲珑两人的房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难道说……玲珑还在防备自己?
    她觉得有些扫兴,最近几天,青姨娘对她的管束放松了许多,今天早上和十儿一起回浣花轩玩,也没人说什么,她还以为自己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信任了呢。
    她闷闷地照着玲珑的话,拿一张小板凳坐在走廊拐角处,升起小药炉熬药。药的气味并不难闻,但看火的过程却很无聊,她开始盼着玉兰早点回来,她好换手去找三少爷,结果一直等啊等啊,都没等到人。
    玉兰到底去找谁治伤了呢?如果是她受了伤,一定会留在房间里,请别人送药油来的。贸然跑出去找人,万一找不到人怎么办?万一中途又摔倒了,加重伤势怎么办?
    她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有气无力地扇着炉子,一阵风吹来,隐隐约约带来几句话:“……别教母亲担心……”听着象是姑太太的声音。
    春瑛停下手,探头往周围望望,并没看到姑太太的身影,但她身后的窗子开着,风从房间另一面的窗户穿透过来,把屋里的声音也带到了她耳边。
    房里似乎有人在小声哭泣,春瑛没忍住好奇心,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自己,便小心地把板凳往窗子方向挪了挪,好听得清楚些。
    姑太太在房里继续说话:“……哥儿年纪还小,又资质平平,往后多半只能守成……过两年就及笈,难不成……误了花期……”她似乎有些激动,咳了好几声,屋里传来表小姐着急的声音:“母亲,母亲!”
    过了一会儿,姑太太的呼吸才平顺下来,缓缓地道:“你外祖母家……家势显赫,又是为娘至亲,看着为娘份上,必会护你周全……攸哥儿品性纯良,虽有些跳脱,到底年纪尚小……虽在学问上差些,日后继承你舅舅的爵位,也尽够了……”
    春瑛撇撇嘴,觉得姑太太的眼光很有问题,三少爷的品性纯良?!他可是看谁不顺眼就能狠下心算计的主儿!小小年纪,装得人人都以为他是乖孩子,光凭这点就知道他纯良不到哪里去……
    屋里的对话仍在继续,表小姐似乎在努力说服母亲:“弟弟之事,母亲心里想必也有数,舅母……”她说到这里,春瑛忽然瞥见锦绣从房间里出来,吓了一跳,忙坐回原位,装作若无其事地扇炉子。
    锦绣从她身边走过,扫了她一眼:“别扇得太用力了,火太旺,会把药熬过头的。”
    春瑛干笑着应了,放松了扇风的力度,待她的身影消失,才重新把头伸回去继续听。
    “……你外祖母和舅舅怎会容她胡来?不过是代管几年……你年纪尚小,哪里懂得打理?交给管家,也不是长久之计。你二叔又是读书人,不通俗务。你舅舅手下有许多能干的管家,尽管叫他们料理去……”
    “母亲……”
    “我知道……咳咳……你念着兰章……你们从小熟识,知根知底,兰章那孩子聪明,品行也好,可是……你顾伯伯与你父亲认识十来年了,他光是知府就做了三任……日后顶多是做到布政使,在朝中根基也浅,哪里比得上你舅舅家……我听你顾伯母说起,在穷地方当家,她还要亲自下厨、洗衣、种菜……漪儿,你从小就娇养,哪里吃得了这个苦?”
    表小姐沉默着,春瑛觉得自己听到了大八卦,忙摒住呼吸,听得更专心了。
    姑太太又咳了一会儿,才继续道:“你不要不服气,为娘也是为你好……兰章是老来子,过两年中了举,必要娶亲的……你要守孝,荣哥儿又小,他能等你几年?况且我们两家并未定亲,不过是你父亲与顾伯伯口头约定,连个信物也无……好漪儿,你就听为娘一句劝……别叫为娘担心……”
    窗里传来表小姐低低的抽泣声,却始终没有明确的回答。春瑛无声叹了口气,坐回原位,觉得表小姐更可怜了,也没有了继续八卦的欲望。
    药终于熬好了,春瑛小心将它倒进瓷碗,想到还缺几颗红枣,正想起身去找,却看到玉兰兴冲冲地跑进院门,一点都看不出伤了脚。她正想叫对方,玉兰便先过来了:“药煮好了?妹妹辛苦了,我这就送过去!”说罢捧起碗就走。春瑛急得追了几步,想起红枣,又转身去寻。
    待她找到红枣,赶到青姨娘的房间外时,却看到玉兰站在房门边上,侧耳倾听里面的声音,而房间里,青姨娘正跟锦绣说话。
    春瑛迟疑地走过去,犹豫了一会儿,才没出声,只默默地轻推了玉兰一把。
    玉兰却仿佛被吓了一大跳,发出一阵短促的惊叫,回头看到春瑛,便瞪大了双眼。
    房间里的人已经听到了动静,青姨娘厉声喝问:“是谁在外头?!”
    玉兰的脸一下刷白了。
    玉兰顿时焦急地往外走了两步,谁知锦绣很快从屋里走了出来:“你在这里做什么?!”玉兰慌乱间扯了春瑛一把,干笑道:“方才熬好了姨娘的药,我怕姨娘等着吃,便马上送过来了。”一边说一边把药碗捧过去,却不知道方才的举动已经让药汁溅了出来,沾了她半个右手背。她讪讪地缩回右手,往裙上擦了擦。
    锦绣怀疑地盯住她,接着又把视线转向春瑛,春瑛心里正有些过意不去,只得替玉兰圆谎:“是……请青姨娘趁热喝了吧。”
    “我知道了,把药放在桌面上吧。”青姨娘迈出门,淡淡地道,玉兰闻言忙将药碗送到房间的桌面上,匆匆行了个礼便走了。
    春瑛有些尴尬地放下红枣:“这个……玲珑姐姐说要和药一起送来……”
    青姨娘皱着眉问:“春儿,我方才分明看到你一个人从走廊那头走过来,玉兰几时和你一起走了?你看到她在门外做什么了么?”
    春瑛心慌意乱地,想要替玉兰解释几句,却又念着青姨娘待自己还算不错,帮别人骗她好象不大厚道,但玉兰偷听又是因为自己才暴露的,这种事自己刚才也做过,要是把对方供出来,好象就更不厚道了,因此吱吱唔唔地,半响才说出一句:“没做什么呀……就是……送了药来……我只比她慢一步而已……”
    锦绣没好气地弹了她的脑门一记,便对青姨娘说:“罢了,姨娘,她们都是这府里家生子儿,你何必叫她为难?”又教训春瑛:“往后见着她再这样鬼祟,记得开口提醒我们一声儿,姨娘这样看重你,你可不能辜负了姨娘的期望。”
    春瑛讪讪地低头应了。锦绣又道:“这玉兰是怎么回事?每日里就爱到处打听些有的没的。咱们家可没这个规矩!本来我看着她还好,除了有些爱说嘴,人还算伶俐,记性也好,也会服侍人,还想着要提拔她上来呢,却是我瞎了眼!玲珑总说她不可靠,爱听墙根儿,我还不信呢,今儿可是撞上了!”
    春瑛心虚得不敢抬起头来,心下反省,以后再也不能偷听了,就算再好奇也不能!不然一但被人发现,就会象玉兰这样,让人瞧不起。
    青姨娘察觉到春瑛的不自在,倒没起疑心,只是劝锦绣:“罢了,府里派过来的丫头也多,你跟她生什么闲气?用得着时,叫她打打下手,用不着时,就叫她回屋做针线去,眼不见为净!”接着又叹了口气:“我也想不到她会这样,原本我打听她的父母,才知道她家是先前那位舅太太的陪房,上头有个姐姐是靖王妃娘娘的陪嫁,那日王妃娘娘来看望太太时,跟来的四个丫头里就有一个是。我打量着她姐姐是极本份极有规矩的,她应该也不差才对,没想到也走了眼。以后再挑人时,多留心就是了。”
    春瑛继续尴尬地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心里也有几分懊恼。原来玉兰很得青姨娘和锦绣看重的,却因为自己拍了一记,生生把机会给弄没了。而自己其实才做过偷听的勾当……
    锦绣根本没看向她,只是专心跟青姨娘说话,面露忧色:“姨娘,我也是心急。小姐早就提过,等把小少爷接回来,就派我过去侍候。如今我马上就得走了,可小姐身边只有玲珑一个,哪里够使?太太又是那样……”她眼圈一红,忙低头擦了:“当初办丧事时,都怪那些族老再三挑剔,太太和小姐不敢违礼,却生生把身子给弄坏了。太太伤了元气,又伤心过度……养了好几个月,才能上路回京。半路上又因为赶路,吃不好、睡不好,到了京城,在侯府里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就犯了老病……如今太太连饭都吃不下,小姐见了,也没哟偶胃口,再这样下去,可怎么了得……”
    青姨娘闻言也发起愁来:“没法子……只能尽力让太太多吃点东西……你昨儿不是说,老太太叫人送了补身的汤过来么?”
    “太太嫌那汤里肉味儿腥,刚喝两口就吐了。”锦绣眉间皱得更深,“如今只能进些参汤和燕窝粥,再熬几样味儿清淡的汤喝罢了。小姐为了劝太太多吃点东西,连自己的饭都耽误了呢。”
    听起来好象不太妙。春瑛心想,姑太太本来身体就弱,又生着病,还不肯好好吃饭,用不着病发作,自己就先饿倒了。她想到自己刚才做了不好的事,有心要补偿一下,便插嘴道:“若觉得肉味儿腥,可以放些别的材料去熬汤,把腥味儿去了,也可以炖些鸡汤,我觉得鸡汤不算腥,且隔水炖又不会油腻。”
    锦绣闻言回头道:“你当我们没想到么?早就试过了。老太太那里有个叫红豆的丫头,最擅熬汤,自我们进府,便每日都会送一盅汤过来。无奈太太就是喝不下,不管是肉、是鸡还是鱼,老太太曾当面劝过,太太喝了,等人一走便都吐出来了。小姐说,这是太太心里不想进荤腥,只愿意茹素,所以红豆送来的白菜汤,太太就勉强能喝下半碗。”
    白菜汤?!那不是张小美减肥时每天必吃的吗?不过她记得红豆就是绿豆的姐姐,以前是在太太院里当差的,以她们姐妹的本事,一定不会做出纯粹的白菜汤。
    春瑛遂丢开这个疑虑,道:“不吃荤腥,也可以补身子的,青菜里头,豆浆呀,香菇呀,红枣呀……很多都可以补身体。啊,对了!”她一击掌:“米油!不,是米汤!我听人说过,用粳米熬粥,熬得细细的,粥面上那一层粥油,是极补身子的。那不正好是素的么?!况且又容易得!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些别的东西进粥里,想办法让姑太太多吃点米下去。身体不好可以治,但饿着肚子,可是连药也不能好好消化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商#城@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赶紧来商城!w#w##o#m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