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汉帝》第176章 河清海晏(二)

    时间长河一刻不停地往前流淌,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停歇。
    转眼之间,便已经到了冬季。
    这一年,大汉王朝没有战乱,没有灾祸,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秋天,百姓们收获了一年的劳动成果,除了上交给国家之外,剩下的也足够吃上好几年了。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国库已经开始有了盈余,不再依赖于那点抄家所得的钱财。随着大量的官员被肃清,其他的人大都兢兢业业,朝政一片清明。
    长安城外的新军已经开始训练有几个月了,也算是进入了状态。莫问的药材供应就从来没有停过,战士们的实力提升得飞快。
    说起来,倒也不是别的国家不懂得用这种方法来提升军队实力,而是他们想做,却做不到。
    就拿大燕王朝来说吧,他们实行的国策和原来的大汉相差不大,抑制商业更是其基本国策,虽说占据着东域膏腴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但是开销的地方也多。国库每年除去了必要的开支之外,能够剩下的实在不多,还要供养宇文浩这墫大佬,实在是无力拨出钱财购置灵材。更别说,整个大燕整整三百余万大军,又哪里收购得过来?
    不过,数量方面倒是不必担心,整个大陆南域,就盛产这些,广阔的丛林,为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几乎无尽的可能,南域唯一的帝国——天越帝国便是靠着这些东西发展起来的。
    莫问费尽心力,采用了如此多的措施,几乎是用上了老命,终于将大汉这艘将沉的破船从里到外给换了个遍。虽然目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修补补,但是总的来说已经无伤大雅,出海航行或许还不够,但是抗击海浪那是绰绰有余了。
    过完年,莫问在翰林院宣布了广纳各路贤才的命令,也就是所谓的招贤令。
    一时间,许多自恃有才的或老迈或年轻的人士沿着由蛮军俘虏日夜辛劳修建而成的大大小小的官道赶往长安。
    翰林院,是莫问设立的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机构的地方,在设立之初,国库就已经拨下了款项,用于在全国各州修建分院。
    并不是莫问不想将之修到郡县一级去,主要还是人才的问题。
    经过了莫问这么久的折腾,他手上的人才储备已经快要耗光了,能补齐大汉军政改革造成的大窟窿就已经拼尽全力,实在是支撑不起这么多学院的建设。
    不过,目前来说,分院开办到州一级也就足够了,等再发展几年,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莫问打算在各郡县建立一个小型的学校,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崇文馆。
    崇文馆的作用,便是不断的为大汉从底层培养各种人才,这些人经过考核之后,再进入各州翰林院的分院,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考核,最终,将最有能力的人才输送至翰林院,大汉以后的中高层官员,就将从中央翰林院选拔而出。至于底层官员,就由各州的分院进行考核。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人才发掘机构,为大汉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
    只要这些人能进入郡一级的崇文馆,就将享受国家从八品官员的待遇,进入翰林院的分院,便能享受到从七品官员的待遇,要是有能力进入最高级别的中央翰林院,那更将拥有大汉从六品官员的待遇,虽无实权,也无官衔,但却也足够解决这些人的后顾之忧了,不会让他们因为家境的关系而荒废了人才。
    这一年,是翰林院建立起来的第二年,因为崇文馆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关系,有无数自恃有才的人前来中央翰林院想要一步登天。
    然而,其中绝大部分人都被拒之门外,近万人的规模,只有聊聊五人通过了翰林院的考核,成为了中央翰林院的教习,拥有朝中正六品官员的待遇。
    虽然选拔的严格程度几乎已经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但是这却并没有减轻大汉百姓的热情。这是他们唯一有希望的进身之阶,经过了没有通过考核的人有意无意地宣传,翰林院为之名声大噪,更多的人为之趋之若鹜,每天都有人前往各地的分院进行考核,让那些为数不多的教习忙得不可开交。
    于是,为了减轻这些人的负担,莫问不得不提前启动了崇文馆计划。
    大量的翰林院教习被任命为馆长下方到地方建立崇文馆,好在,经过了这些人的选拔,翰林院中已经算是有了一些真正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倒也可以勉强维持运转。
    于是,原本已经服服帖帖被送往矿山开矿的蛮军俘虏又被大汉军队分开逐步押送到各地开始修建崇文馆去了。
    当然,随着他们的顺从,大汉也没有亏待他们,至少从以前的一日两餐变成了三餐管饱,有时候还能加几顿肉食。
    这种伙食上看得见的进步加速了这群蛮兵的汉化,一年多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再加上只要努力干活,也能吃饱饭,他们此事倒也不像是寻常俘虏那面黄肌瘦的样子。
    事实上,如果不是仍然有大汉军队在他们身边监视着,他们自己都已经快忘记了俘虏的身份了。
    在蛮族,他们本来就是地位底下的牧民,虽然顿顿有肉,但是哪儿来大汉伙食这么多花样?就军中那些个火头军做出来的食物,在他们眼里当真算得上是美味了,虽然缺了点腥味,但是也够他们馋的了。
    在数十万蛮军俘虏的努力下,各地崇文馆的建造很顺利,到了冬天的时候,已经基本上完工了,只等来年便可以开始运作。
    但是,蛮军俘虏却并没有因此闲暇下来。
    这次他们修炼崇文馆有功,莫问特意命人又提高了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每个月可以休息一天。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已经让他们开始改变了,因为他们的生活,除了没有自由之外,已经和普通的大汉百姓没有区别了。
    (本章完)
    商#城@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赶紧来商城!w#w##o#m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