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羽继圣》第 367 章 春秋往事

    一听此言,欧也如同被电击一般,连忙改口狡辩道:“我的意思是说,娶文姜娶错了,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招致满盘皆输!嘿嘿嘿嘿。”语罢,他急忙朝旁边的卢东使了个眼色,问道:“对吧?”
    那卢东先是一怔,茫然地看了看正冲着自己挤眉弄眼的欧也,又瞥了一眼面露愠色的高雅郭,随即反应过来,把头点得像个小鸡啄米似的:“是的,是的!娶错了媳妇,他是活该!”
    话音甫落,欧也和高雅郭不禁愣了愣,眨了眨眼,心中不约而同犯起了嘀咕: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点怪怪的?
    两人几乎同时将目光转向卢东,卢东见二人的神情疑惑中又有些严肃,脸上尴尬地挤了挤,总算挤出一点点笑容,——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是说错了什么。
    另一边厢,忠尧继续侃侃而谈:“郑庄公第三十八年,北戎入侵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救,郑国就派太子姬忽带兵驰援齐国,并赶走了北戎的军队。故此,齐僖公就想把文姜嫁与郑国太子姬忽。孰料,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艳羡不已的大美人,却莫名其妙被郑国太子姬忽以‘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为理由拒了婚,由此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叫‘齐大非偶’。
    被拒婚的文姜懊恼不已,满腔哀怨,心情抑郁不说,还日渐憔悴。
    齐僖公的儿子姜诸儿是文姜同父异母的兄长,见妹妹不开心,本来是去开导开导她的,不料,一来二去,日久生情,这两人之间竟然擦出了火花,生出了不该有的男女之情。
    如此家丑,岂可外扬?
    齐僖公自然是又气愤又无奈。恰巧此时,鲁国公子姬允新继位,成为鲁桓公。这鲁桓公为求自己地位稳固,一心想与大国攀亲,便派遣羽父,即公子翚(huī)来齐国说媒,求娶齐国公主。齐僖公大喜过望,趁机将文姜嫁给了鲁桓公,不但如此,还一反送嫁的礼制,亲自将文姜送到了鲁国。
    毫不知情的鲁桓公感动得无与伦比,涕泗横流,婚后对文姜也是宠爱有加。
    可文姜心里却没有他。非但没有他,还恨他。因为,在文姜看来,她认为是鲁桓公姬允出现得不是时候,拆散了她与兄长这对鸳鸯。所以,她的内心对鲁桓公其实是充满了怨怼。
    鲁桓公与文姜婚后第十六年,齐襄公跑去向周王室求娶公主,周王室答应了。根据当时之风俗,诸侯王成婚需要周公后人来主持大典,而鲁桓公是周公之后裔,正是那个最适合的人选。由是,应大舅哥齐襄公姜诸儿之邀请,鲁桓公与夫人文姜一同前往齐国。
    这文姜不去齐国还好,一回母国啊,见到久别重逢的兄长,两人相思如潮,被压抑了许久的感情再次泛滥成灾,立马干柴烈火,难以自抑,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不久,东窗事发,齐襄公与文姜通奸之事暴露,被传得沸沸扬扬,鲁桓公觉得头上这帽子绿得有点扎眼,自感颜面无存,但在齐国的地盘上,他敢怒而不敢言,只得将文姜一顿呵斥,不曾想受了委屈的文姜又将此事告知了齐襄公。
    齐襄公十分疼惜这个与自己有着特殊关系的妹妹,眼见奸情暴露,思量之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与文姜秘密商议决定就此除去这碍眼的鲁桓公。为此,齐襄公于四月特意安排了一场晚宴。鲁桓公则完全没有料到齐襄公与文姜会这么快对自己下毒手。
    席宴上,齐襄公与鲁桓公称兄道弟,一番甜言蜜语哄得他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先是打消了他的戒备心理,接着又屡屡劝酒,把那鲁桓公灌得酩酊大醉,最后派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将之送回。
    这彭生可不是个普通人,他力大无比,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上车时,力士彭生将鲁桓公抱上车,趁机折断了鲁桓公的肋骨。这个倒霉蛋儿鲁桓公,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自己的大舅哥给谋害了,史称‘薨于车内’,或曰‘因拉杀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
    事后,齐襄公假意伤心,派人回鲁国报信,言桓公贪杯,喝酒太多,伤其肝脏而死。鲁人闻讯,遂立太子同继位,这太子同便是鲁庄公。
    鲁人当然不是傻子,很快察觉了其中的蹊跷之处,但慑于齐国的强大实力,以及新任国君鲁庄公是文姜的儿子,有点投鼠忌器。故此,鲁国要求齐襄公给个交代时,也仅仅是要求把彭生除去,至于其余的要求,一个都不敢提。
    迫于鲁国的压力,齐襄公即遣人召彭生入朝。彭生自谓有功,昂然而入。
    齐襄公当着鲁国使臣之面叱骂道:‘寡人以鲁侯过酒,命尔扶持上车。何不小心伏侍,使其暴毫?尔罪难辞!’言毕,即喝令左右缚之,要将彭生斩于市曹。
    彭生不服,大呼曰:‘淫其妹而杀其夫,皆出汝无道昏君所为,今日又委罪于我!死而有知,必为妖孽,以取尔命!’齐襄公遽自掩其耳,左右皆笑。
    这彭生啊,就是个可怜的马前卒,杀人越货他下手,一首凉凉送他走。干最累的活,喝最烈的酒,却还要背最黑的锅。”
    忠尧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一番话便将众人逗得哄堂大笑。
    略微停顿了一下,忠尧又自问自答:“鲁桓公死后,齐襄公与文姜又在干什么呢?”
    他瞥了姜掌柜和齐氏一眼后,淡淡一笑,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且看《诗经》所言,《国风·齐风·敝笱(gǒu)》有云:
    敝笱(gǒu)在梁,其鱼鲂(fáng)鳏(guān)。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gǒu)在梁,其鱼鲂(fáng)鱮(xù)。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gǒu)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敝笱(gǒu)是什么?就是破烂的竹鱼篓啊,这鱼篓破破烂烂的,对鱼儿来往,根本无能为力,无法束缚。鲂(fáng)呢,就是鳊鱼;鳏(guān)呢,就是鲲鱼;鱮(xù)呢,就是鲢鱼。齐子,不用说了,就是文姜呗。
    这是赤裸裸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呢,可见百姓忿忿不平的情绪了。
    有时候想读懂一首诗,不了解历史背景是不行的。
    我们先看看这首诗究竟是什么意思: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fáng)鱼鳏(guān)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云啊多得不可胜数。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fáng)鱼鲢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雨啊多得不可胜数。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这些鱼儿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水啊多得不可胜数。
    呀,这鲂(fáng)鱼、鳏(guān)鱼、鲢鱼分别指代谁,想必大伙儿都能猜得到,不就是文姜、齐襄公、鲁桓公三个人么。
    由此看来,齐国百姓对这件事儿的意见也不小啊。
    干出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文姜怎么样呢?当然是做贼心虚啊。
    她害怕受到鲁国子民责难,也为了便于与兄长齐襄公幽会,故拒绝回到鲁国。不但如此,这个心狠的妇人没有为夫君鲁桓公守孝。
    文姜的儿子鲁庄公继位后,辗转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感到十分汗颜,遂遣使前往齐国,欲接其母回国,而文姜却舍不得离开齐襄公,但日子久了,心中又觉得愧对鲁国,便想了一个法子,借口暂住齐鲁边境禚(zhuó)地,以待风波平息。
    出于孝道,鲁庄公派人在边境为母亲文姜修建了一处别院。齐襄公听闻后,也派人在齐国边境修建宅邸,两家离得非常近。这兄妹二人从此你来我往,卿卿我我,更加肆无忌惮,直到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风云一时的大夫连称联手另一齐国大夫管至父所杀。说起来,这齐襄公娶了连称的妹妹,还是连称的妹夫呢。”
    齐氏又瞅准时机插话道:“噢,这奇葩的齐襄公总算一命呜呼了,真是该死,死有余辜!”
    忠尧淡然笑道:“也就是在这齐襄公死后,文姜才依依不舍地返回了鲁国。从此,她摇身一变,开始一心一意辅佐儿子鲁庄公处理政务。
    尽管文姜在私生活上风流放荡,但不得不承认,此女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尤其是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着非比寻常的惊人天赋。”
    齐氏听罢,愕然道:“啊,这文姜还才华横溢,天赋异禀?我还以为她只会淫乱呢,呵呵,呵呵。”她尴尬地笑了笑,想想自己,似乎有些自惭形秽。
    忠尧瞟了姜掌柜一眼,但见姜掌柜得意洋洋地望着齐氏,正满面春风,于是,忠尧继续说道:“在文姜的运筹帷幄之下,鲁国逐渐强盛起来,并在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中屡屡获胜。譬如,齐鲁两国之间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虽有曹刿(guì)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妙计,但文姜也是功不可没的。
    作为最有名的春秋八婆之一,文姜的故事精彩纷呈,令后人惊叹,《左传》又岂会白白错过这个绝佳的题材?
    文姜和齐襄公姜诸儿每次幽会,《左传》都会一一记录在案。从鲁桓公被杀,到齐襄公死于齐国内乱,前后时隔八年。在这八年中,齐襄公与文姜幽会五次,每次记载都笔带辛辣,极尽挖苦之能事。不过,背负千古骂名都是文姜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场众人皆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姜掌柜不是还要捋一捋郑国的事吗?那在下就勉为其难,顺便提一下早年拒婚文姜的那个郑国太子姬忽吧。”忠尧沉吟了一下,平静地说道,“太子姬忽是郑庄公的嫡长子。
    郑庄公是谁?春秋小霸王也。
    郑国是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早年的郑庄公,挟周王室权威,号令四方诸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一箭射掉了周王室的尊严,射出了春秋大幕。
    这个郑庄公啊,听起来好像离得我们挺远的,不过与他相关的典故还真不少,什么‘多行不义必自毙’、‘其乐融融’、‘处心积虑’、‘言不由衷’、‘自不量力’、‘冒天下之大不韪’、‘暗箭伤人’等等,都与他有关,说起来也算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吧!
    郑庄公虽是小霸王,可自从他死后,郑国便陷入了内乱。大夫祭仲拥立太子姬忽即位为郑昭公没几天,宋庄公便派人抓了祭仲,要他改立姬突为国君。这是为何?因为姬突的母亲是宋国雍氏之女,姬突有宋国血脉啊。祭仲若是补充,宋庄公便要杀死他。无奈之下,郑国大夫祭仲只得答应了宋庄公的要求,带着姬突回到郑国。郑昭公听闻要改立姬突为国君,便匆忙逃至卫国。
    随后,姬突即位,是为郑厉公。
    郑厉公即位后,由于祭仲专权,独断专行,这郑厉公成天活得提心吊胆,时刻担心自己小命不保,于是千方百计想要除掉祭仲。
    及至第四年,郑厉公派雍纠,也就是祭仲的女婿,伺机暗杀祭仲。
    不料,祭仲之女得知此事,迅速将此消息告知了祭仲。祭仲先下手为强,将雍纠杀之。事后不久,郑厉公就被赶到了栎邑,而后祭仲重又迎回郑昭公复位。
    郑昭公姬忽早年在做太子时,就十分讨厌郑国右卿高渠弥。即位后,高渠弥很后怕,担心迟早有一天会遭郑昭公的毒手,便趁来年十月出外打猎之际,伺机在郊外射杀了郑昭公。此后,祭仲与高渠弥拥立郑庄公的第三子公子子亹(wěi)为君。
    子亹(wěi)元年,齐襄公在卫国的首止与诸侯会盟,子亹(wěi)想让祭仲和高渠弥与他一起前往。而子亹(wěi)和齐襄公两人小时候发生过矛盾,并因此结下仇怨,祭仲认为子亹(wěi)此时不应该去,否则会有灾祸。子亹(wěi)则认为如若此行不去,便会给齐国落下口实,兴师讨伐郑国而复立郑厉公,那自己国君之位就坐不稳了。于是,他不顾劝阻,带着右卿高渠弥等前往会盟。祭仲见劝不住,遂佯称有病,躲过一劫。”
    姜掌柜听罢,不禁慨叹道:“唉,真是道裂为百,礼崩乐坏,杀戮春秋啊!”
    “至于齐襄公姜诸儿,他以会盟之名义,诱杀郑国新任国君子亹(wěi),并将高渠弥以五车分尸,使之成为‘五马分尸’史上第一人。齐襄公姜诸儿以此义举闻于诸侯,用此极刑,张大其事,声称为冤死的郑昭公姬忽平反昭雪。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转移视线,减少世人对其不伦之事的非议。
    齐襄公处置别人,事事有理;只是他自己做事,没理太甚。
    至此,郑国有继承国君资格的郑庄公后人都陆续死得差不多了,郑国大夫祭仲只得迎回了在陈国为质的公子婴,将之立为国君。”
    言罢,忠尧略微停顿了一下,侧过身去,注视着姜掌柜,又淡淡地说道:“姜掌柜,这样,郑国的事顺便也帮你理清楚了,可以了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