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三国新天子马子建》第771章 上句是啥?
“什么?!曹孟德斩杀了袁谭,还将消息大肆传至了邺城!”刘协陡然闻听此消息,整个脑子都‘嗡’地一下空白了片刻。紧接着,无尽的怒火便蓦然升腾起来,使得刘协面色极为狰狞,一掌狠狠拍在了案几之上:“曹操,他好大的胆子!”
陈宫、司马懿、庞统、杜畿等人闻言,也都瞬间脸色凝重。尤其司马懿和庞统二人,更是急速来到了沙盘之前,迅速将这件事的影响投射至整个局势的变动下。随着焦心忧虑地将兵俑频繁挪动,两人的脸色也愈加难看。最后,当两人将曹军的兵俑挪动冀州东面三郡,看到曹军的兵势犹如一道屏障,恰好挡住了汉室大军的分割突进。
此刻,就算一向狡黠跳脱的两人,也不由咬牙切齿起来:“曹孟德此举,当真罪不容诛!”
而刘协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便意识到曹操的用意,可当他看到沙盘上兵俑旗帜的变动后,更是对曹操的狼子野心恨之入骨:“朕竟然还是小瞧了他曹孟德,原来官渡之后,非但朕对河北一地志在必得。他曹操竟然在朕默许尽得青州之后,犹不满足,胆敢阻我汉室兵锋收复河北,觊觎这一片富庶之地!”
一时间,满帐文武皆义愤填膺。毕竟,刚才一番极速的沙盘模拟,已然让所有人明白了接下来的局势。
汉军十万大军围困邺城,是其他四路大军收复河北大地的稳定保障。而其他四路大军对河北的鲸吞蚕食,又是十万大军攻破邺城的底气,两者相辅相成,本是天衣无缝的妙计。
尤其袁尚任性妄为之后,更是客观地加速了汉室收复河北的进程。毕竟目前汉军对袁军的优势便是袁尚得位不正,使得城中田丰、沮授和审配等人心有芥蒂,尚未戮力一心对抗汉军。可曹操此时却横插一杠,将袁谭身陨的消息传至邺城,便使得田丰、沮授以及邺城中那些忠于袁氏的人没了选择,只能一心一意辅佐袁尚。
曹操只在济北的一个小动作,便尽数打乱了汉军的所有部署!
以田丰、沮授之能,刘协几乎不用想象,便知道这两人必然会将整个邺城之兵引为哀兵。而哀兵,在冷兵器时代,则是一支几乎难以战胜之兵。因为哀兵知晓自己已毫无退路,只会向着一丝黎明拼血厮杀。那时他们固守邺城,汉军纵然十万日夜强攻,恐怕都极难攻陷。
不得不承认,人心实在是很玄妙很容易改变的一件事物。虽然袁谭这个家伙根本未为河北大地做过什么好事儿,甚至还可能滥杀了不少人。但在汉末这个封建的礼法时代,一位四世三公大家族的继承人战死,却总会让人触动的。
操纵过或者说煽动过民心多次的刘协,甚至都可以想出邺城那些策士,会如何完成将惊惧之兵到哀兵的转化。
首先,邺城会有一场盛大的葬礼,这时候,袁尚这个心机阴沉的家伙,应该会让兵士百姓看到他们袁家如此兄弟情深。而一众文武,则会借此机会,利用宣誓或请战等方式,将邺城存亡的信念灌注到邺城上下。
不管袁氏在河北一地如何穷兵黩武,在文人的粉饰下,他们无疑会将一部分效忠袁氏和无知之人聚合起来。随后,很自然的,他们便需要一个敌人——一个将这股哀痛宣泄的渠道。
而眼下,还有什么比重重围困邺城、并且肆意攻略河北大地的汉军,更适合这个人选呢?
至此,哀兵便成。
别说这个计策有多鄙陋,事实上,计策永远没有什么精妙和鄙陋之分,只有管用和不管用这两种情况。借用袁谭之死来煽动百姓这一计,的确上不了什么台面,但可怕的是,这确实管用。
不错,现在汉室十万大军围困邺城,邺城当中那不足一万的兵士就算全成了哀兵,也不可能突破汉军的围困。但曹操需要的,也不是袁尚的脱困,而是只需要袁军在这里再牵制汉室大军一些时日。
有了这些时日,曹军便如脱困的蛟龙,长驱之下尽占冀州膏腴之地。而汉室各路大军,便必然要在时间这条轨道上同曹军赛跑——这等情景,刘协万万不愿看到。
因为,已得三州之地的曹操,毫无疑问有了羽翼渐丰之势。汉室拔除袁绍这最大的统一障碍后,绝不希望再出现一个新的强大敌人。
“陛下,曹孟德用此毒计,我等也可能下诏令袁熙为袁氏继承人,从而再度挑起邺城的内讧,也可使得邺城百姓看清袁尚为夺权力而露出的丑陋面目。”杜畿犹豫片刻,道出了这样一条应对之计。
可刘协却颓然地摆了摆手:“此计虽可行,但若想初见成效,必需一段时日。而朕需要的,便是三五日内攻破邺城,进而领兵东进,敲山震虎,方可使得曹孟德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刻,陈宫的嘴角不由噙住了一丝苦涩,将众人心中都知道却不愿说的计略道了出来:“陛下若想毕其功于一役,只剩水灌邺城一途。然此法有伤天和,更会因此大失民心……”
刘协面色纠结不已,不由伸出了双手展露在眼前,仿佛在衡量着什么:一边,是汉室的仁义;另一边,却是汉室的利益。这等选择,似乎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然而,在必然要下达决断的时候,他却仍旧产生了迟疑。
毕竟,这个时候,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将这段时空当做一场游戏的穿越者。而此情此景,也与当初他授意陈宫火烧泰安时大不相同:泰安那时,城中已无百姓,焚毁的不过一座空城。可邺城当中却有十万黎庶,一旦决堤倒灌邺城,城中百姓必然陷入一片汪泽当中,损失无算。
“陛下,汉室三路大军长驱直入,士气如虹,未尝不能抢在曹军之前尽占冀州。”李严握着长矛的手已然出汗,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不太确信。
毕竟,此番汉室大军收复河北之地,可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刘协给予这些大将的命令,是收心为上,若非遇到冥顽不灵的城池,万不可攻城。而这等收心的战役,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要比普通的征战要繁琐太多。加之袁氏未亡这个事实,故此三路大军的进程虽说远超汉室的预期,但若说赶在曹操粗暴征伐冀州之前,还是极为困难的。
自然,刘协也可下令改收心之战为急速侵夺,然这等做法与水淹邺城一般无二,皆大失民心之举——曹操之所以拿捏住了汉室,就是因为他不需要冀州的民心,而汉室却需要。
“陛下,汉室仁义不可失,然邺城也不可不下。为臣者,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末将不才,敢请陛下率精兵阻拦曹军,留末将在此攻破邺城!”沉默许久的徐荣,这时猛然站了起来,对着刘协抱拳言道。
这一刻,所有人这时都明白了徐荣的用心:他是不想让刘协沾惹上水淹邺城的罪孽,要独自扛下此事!
众将幡然悔悟,自不甘示弱,纷纷上前请命道:“末将虽不才,却也不愿徐将军专美于前,攻破邺城这一大功,还请陛下交由在下!”
可刘协迟迟不答,反而仿佛沉浸在徐荣刚才的话语中:“徐将军,你刚才说啥?”
“请陛下留末将在此攻破邺城!”徐荣慨然抱拳,再度请命。
但刘协却摆了摆手道:“不是这句,前一句。”
“为臣者,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徐荣这时看出了刘协的异样,语气不由也迟疑了起来。
“不对……”刘协还是摆了摆手,随后却在众人面面相觑时,忽然一拍手道:“率精兵阻拦曹军!哈哈,徐将军,你真是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啊!曹孟德以为令邺城上下尽城哀兵,便可坏我大计,却不知道他这是为朕送来了一个良机啊……”
刘协大喜过望,眼中尽是一扫窠臼的兴奋。一旁司马懿和庞统对视一眼,登时也恍然大悟:“陛下,对付哀兵,此等将计就计再合适不过!”
第770章 袁尚的契机
第772章 好像是的……
小说推荐
马子建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的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作为无意回到了华夏历史当中最波澜壮阔一个时代的现代人,他成为了汉末最悲催的一位皇帝,亲历了无数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他来了,他看见,他改变。三国新献帝,从此再不是历史书上一个可悲的注脚,而是一名真正叱咤乾坤、手握风云的汉室天子!只是,没有人知道,
三国新天子
连载
最新章:
第804章 命运无常、天下一统
三国纵横家之谋定天下
桃园三结义年纪不是最大的刘备为何能当上大哥?外戚、宦官、士大夫三方集团一直玩得挺默契,为何最终失衡?孙策拥有儿子的情况下为何偏偏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弟弟孙权?汉献帝与刘禅真的就是彻头彻尾的蠢蛋?关羽死于吕蒙之手背后潜藏着多少人的利益纠葛?说到底,终究都是权谋的博弈!权谋不是请客吃饭,权谋必须要有斩草除根
倪子华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章 爱真的还重要吗
三国之宅行天下
“早知道要穿越,我一定将那些什么火药啊,玻璃啊的制作方法百度一下”江哲看着门前的大树叹了口气,不自信地说道“玻璃,恩,应该是沙子烧的吧,那火药呢,硝石,黑炭还有啥来着?硫酸还是硫磺“夫君”秀儿走到江哲身边,奇怪地问道“夫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最新章:
第三十七章 置之死地而后
强国从建设新农村开始
建造奔月十号运载火箭,建设大海湾核聚变反应堆,收集空间暗物质,设计光速飞行器…诸位,我只是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还要搞这些内容啊(萌新首作,承蒙照顾
帝君企鹅
连载
最新章:
第058章 这家伙是机器人吧
网游三国之新生
天空守护
连载
最新章:
第一四一四章 现在的云城
白马掠三国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当三国撞上了玄幻,当历史发生偏移,后世之人,穿梭上千年。气动山河,智定乾坤,这是一个力量扩大无数,高配版的三国时代。纵横捭阖的白马义从,迸发出了,属于它的.璀璨光华,并一直延续,贯彻了整个三国!这一世,我高郅将与泽袍一同偕行向前,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琅骑竹马
连载
最新章:
九百零一 城之将破
艾泽拉斯新帝国
“第一次,艾泽拉斯有了帝国,还打败了妄图侵染艾酱的古神手下。两份喜悦相互重叠,艾泽拉斯本来应该更光明才对。然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血肉诅咒,机械人变成了人类、矮人、侏儒,黑暗巨魔变成了精灵,他们给世界带来灾祸,甚至引来了燃烧军团。是巨魔,是巨魔先,明明都是巨魔先来的,建立帝国也好,拯救艾泽拉斯也好
会飞的银子
连载
最新章:
第105章【茉德拉你真可爱】
战国大司马
《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贱宗首席弟子
连载
最新章:
第441章:拜访孟子
我当阴阳先生的二三事李西子狐三妹
我是一名阴阳先生,故事还要从二十一年前,大水冲了龙王庙,冲出一口白玉棺说起。听我爹说,我娘就是从白玉棺里走出来的。当时我娘一走到村子里,全村的男人们都看直了眼
国产欧巴
连载
最新章:
第138章 全剧终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