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乔乔》第110章 再访NASA

    对于NASA,乔乔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它对于宇宙探索的精神,让人就热血沸腾,其次是NASA的开放式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对于中国合作空间站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那些都是因为政治因素。
    乔乔去过NASA一次了,这次去带领的仍然是航天局的吴院士一行的专家组,还有如梦研究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干专家学者,他们是从日本和欧美招募的发动机和航天方面的人才,日本灾难发生以后,日本的航天专家基本上被基金会全部接纳,个别的去了国家航天局。日本的航天技术非常发达,特别是发动机、耐高温材料、火箭燃料方面在国际上都有着很强的优势,这次一起出访也是为了给这些专家以足够的尊重和礼遇,证明中国全面承认了他们的身份和能力。
    这次合作实现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也是乔乔和美国国会达成的协议中的一项,访问意义重大,既要参加对接活动,又要参观SPACEX,还有就是,在预订计划中川普将在加州霍桑市会见乔乔,同行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基金会苏力理事长以及基金会高级主管等若干人。425机构乔乔秘书处人员以及亚男、吴金平等人,安排的是空客A380专机,而乔乔的车队和安保人员直接进入机场特客通道,在飞机前停下,其他人包括苏力、副部长、吴院士等已经先期上了飞机,乔乔登上飞机,何军对着耳麦说:“老鹰准备起飞,各单位准备,空军一号确定。”也不知道何军从哪里学来的美国总统那种调调。
    乔乔进入头等舱的超豪华套舱,这是何军安排的位置,现在乔乔的特殊地位决定他们已经不可能随意和普通人挤在头等舱了。在沙发上坐定,扣好安全带,飞机就开始进入跑道滑行起飞。
    起飞以后,乔乔起身到了头等舱和外交部副部长、吴院士等人握手致意。
    吴院士极其热情的感谢乔乔给予的和NASA接触交流的机会。的确如此,对于NASA虽然美国国会解除了那项禁止和中国航天方面合作的法案,但是仍然是有些戒心的,有了乔乔这样的认识沟通,才更容易交流,只有在多次交流以后,NASA才能完全接纳中国,现在中国已经发射了一艘专业对接舱,准备在美国NASA访问期间和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这次吴院士他们也是负有使命的。
    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单独向乔乔汇报了这次的美国行程和相关会面安排,基本上都是悄悄提前部署的。
    乔乔随后去了商务舱,和考察团团员见面握手,打招呼,并希望大家多交流,特别是和日本专家,一定要好好交流,现在日本专家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中国人的团队,这些人甚至比国人更加崇拜乔乔,那种感觉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感激,有人说当日本人完全被征服以后那就是最顺从的人,在乔乔看来的确如此。
    窗外有四架战机护航至领海外面,然后有其他国家战机接续护航,进入太平洋以后,继续执行护航任务的是从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F16,考察团团员第一次见到美国战机为自己的飞机护航,感觉非常新鲜和刺激。不时看着窗外,还给远处的护航战机挥手打招呼,F16的飞行员也非常礼貌的挥手,然后晃晃双翼回礼。
    12个小时的飞行,乔乔一觉醒来爬下大床,空姐已经礼貌的敲门进入,整理床铺,乔乔洗漱完毕走出舱室,在头等舱坐下,和苏力说着美国的一些行程安排,以及和基金会美国分部的沟通事宜。吃过早餐,飞机降落在乔治布什洲际机场,美国国务卿已经在等候,后面跟着中国驻美大使、基金会美国分会的理事等人,乔乔和国务卿科里先生握手寒暄了几句,和接待的人员一一握手,登车进入市区。这次仍然住希尔顿酒店,接待人员已经安排好房间,一行人迅速进入专用电梯直达总统套房。
    国务卿礼节性的接待完乔乔,就算任务完成,不过科里先生不打算走,很想和这位基金会的乔乔先生多接触一下,以后很多国际事务还要央求基金会帮忙。美国的国务卿,主要处理外交和国务事宜,协助总统负责国内外关系特别是国际事务。而乔乔的角色已经是世界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物,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原来教皇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乔乔的安保工作,还是认真的仔细研究了一番,防止出现问题。
    乔乔首先在会议室和科里做了交流,科里非常诚恳的和乔乔沟通了川普总统和乔乔先生的会面纪要,主要的安排和谈话涉及的范围、内容。乔乔和驻美大使以及基金会的苏力,美国分部的罗德里格斯理事以及相关人员,吴院士级别不够没有参加这次会议。大使也汇报了美国行程安排以及会见人员的安排,并和苏力、罗德里格斯沟通了后续地点和安排以及人员等事项,美国国务院的接待人员拿出一个非常详细的行程清单。乔乔的行程很繁忙,到了美国很多事情已经不由自己做主了,不过乔乔仍然将自己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做了充足的时间安排,核心任务必须优先完成。
    今天的日常安排非常简单就是和NASA讨论火星探测事宜,乔乔、科里一行来到NASA太空中心,波尔登少将将乔乔等人迎至会议室,会议室已经坐满了包括火箭推进方面专家在内的科学家们。
    波尔登介绍了相关人员后,会议开始,讨论的议题已经提前做过沟通,首先讨论火星建立基地以及大功率火星探测方面的技术可行性。
    在这个问题上,NASA也有几种意见,有些人认为开发火星难度很大,特别是长时间生存问题,经过了三轮历时3年多的地球上封闭性火星生存测试,效果并不太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火星生存舱的建设问题。不过,如果充分利用地下城,可以省下大量的成本,只需要建立大型制氧设备和地下城封闭及空调系统,就能够基本实现生产,能源方面要采取核能,小型核电站设备和铁电高压光伏发电装置,实现地下城市供电,工程量很大,特别是入口建设。工程师设计了工程建设方案的3D效果图,会议人员看了效果图,采用地面直升电梯方式,入口采用双通道双层气闸,保证安全,通过电梯直接到达地面,这种方式最经济。地下城可以采用从大唐带过来的火星种子,在地下种植,另外采用水培植物地下人工光源照明,经过初步测算,火箭前两轮发射能够携带人员10名,工程安装和设备需要提前通过货运飞船先期送达,大约5000吨左右的工程施工设备和气闸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后期将会发射三轮,所以现在对于大功率发动机的研制需求量大增,而非工质发动机的实验并不那么顺利,去年NASA对一种EMDRIVE无工质发动机进行了测试,据说非常厉害,打破了质能守恒定律的发动机,采用微波在锥形谐振腔内发射就能产生微小的推力,众说纷纭,最后的测试结果是根本不靠谱,在地球状态下做过测试,似乎产生了微小的推力,但是其实受到很多条件限制,测试手段本身也有一定问题,NASA甚至专门发射了飞船在太空中测试,实际证明这并不靠谱,无法产生持续推力,看来质能守恒还是保住了物理基本规则的地位。否则仅仅需要太阳能就能够实现毫牛的推进力,那就太厉害了,真的飞船到火星只需要10天左右,简直就是奇迹,显然奇迹并不那么容易发生。否则经过了好多年如果真的能够用这么简单的结构,非工质推进早就实现了。
    后续的一些设想型的磁约束聚变发动机和惯性约束聚变发动机被证明短期内也无法实现,难度很高,现有材料无法达到要求。行星级的航行可以采用化学燃料作为推进剂,但是未来的恒星级飞行必须采用无工质发动机,否则根本无法实现远距离高速航行。而所谓的曲率发动机,则更是在人类在空间和引力理论方面做出突破前不可能实现的,只是属于幻想层面,更别提超光速。超光速不可能实现,但是实现虫洞穿越倒是有了新的样板工程,那就是现在在西安水流乡的通道工程。但是这种技术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应用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传输。
    主要的技术壁垒存在于发动机技术和材料技术方面,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出突破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星际飞行甚至星际殖民。
    对于星际探险,乔乔有着自己的想法,暂时还没有公布出来,不过已经在心中有了雏形,随着大唐技术的不断引进,乔乔越来越感觉星际探险的时候越来越近,这个暂时不能和别人讲,否则就会让人觉得太过于狂妄自大,恒星级探险必须从行星级探险开始,这种思路主要是依据传统的工质发动机和光速瓶颈而得来的体验,如果进入恒星级探险,只是依靠工质发动机显然不行,这个早有定论,但是如果采用非工质发动机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非工质发动机通常功率都极低,非工质主要是依靠长时间的加速过程而得到超高速的,但是低功率的坏处就是减速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是恒星级,减速过程可能就需要几年时间,这个矛盾很难短时间克服。
    而采用星际补充燃料方式加上非工质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另外一个就是完全排除掉这种传统的思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