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乔乔》第68章 火星考古二

    这是人类第一次的火星考古,虽然去火星探测是为了寻找文明的痕迹,但是NASA计划的目标不是奢望发现火星人,而是能够找到天然水的证据,能够发现生物痕迹,比如植物或者微生物之类的化石或者有机物的组成,这次发现火星文明痕迹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科学界和全球的新闻焦点立即汇聚到这里,因为这里还有乔乔这位先知,根据NASA主管波尔登少将的采访中的介绍,这次的发现是依据乔乔的叙述和乔乔先生对于探测范围的预见而做出来的。
    乔乔看到这个采访以后,暗骂一声,这是又把自己推向风头浪尖了。
    对于后续工作,NASA听取了乔乔的建议,首先打开洞穴,逐步清理,使用激光雷达,根据扫描出来的洞穴内部点云进行建模,在NASA的实验室建立等比例的洞穴模型,然后由古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SETI宇宙学家等等组成的勘探组进行详细的研究,逐步开展发掘工作。
    计划跟不上变化,火星探测现在进入到考古阶段,连NASA的科学家都感叹,乔乔的到来让星际探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宇宙考古时代。
    一天以后火星车的机械手终于把63块石头完整的移除,洞穴洞开,火星车清理出来一个通道,在入口处启动激光雷达扫描洞穴内部,并将建模结果发送到地球,如果将几千万点云数据发送到地球处理实在太浪费带宽了,幸亏这次启用的计算机能力很强,否则无法进行传送。火星车的计算机系统和地球常用的计算机系统差异很大,专用的高抗辐射芯片,采用了很多特殊的技术和工艺,包括冗余设计和重构技术,自恢复工艺等,速度并不是宇航级芯片的第一指标,第一指标是高可靠性,其次才是保证运行速度,各个检测器除了自身所带的芯片外还有中控芯片的多个芯片的备用系统,当一个芯片损坏以后,中控系统可以屏蔽掉这颗芯片,用其他芯片接替工作。所以激光雷达系统自身的扫描系统会迅速建立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发送到地球,这样极大的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压力。
    NASA接到数据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大型3D打印工作,在备份机实验室打印出来一个完整的实体洞穴,供科学家进行研究和制定发掘方案。
    乔乔等人在3D洞穴建好以后进入了实验室,实地考察洞穴状况。洞穴高度和宽度大约3米左右,呈现不太规则的圆形,洞深达到20米左右,正中间的是石台,长3米宽,宽1米,高度1.8米,下部应该是一个类似支架的台子,上面是一个类似石棺的长方形的石质体,石台正前方是一个小石台,小石台上放置着20余块石质板材,石板上有图案。激光雷达的精度很高,石板上的精细的阴刻图案显露无疑,石棺四周装饰着雕刻的图案。乔乔等人进入模拟洞穴,拿到了石板,打印石板用的材料质地很轻,但是上面的图案很清晰,每个石板上只有几十个字符形状的东西,应该是火星文字,类似碑文,字体很大,乔乔把石板交给亚男,亚男作为语言学家,对这些东西有所研究,乔乔的手指在图案沟槽内滑动,感觉在触摸火星的历史。
    亚男很快就对第一块石板进行了解读,这是基于大唐帝国发给地球的一些火星方面的文字资料和字符说明,火星字符是21个字符组成,并且火星文法结构简单,不过那是改良过的火星文字,这些石板上的文字肯定要早于火星文明发给大唐帝国的文字语法结构,虽然火星文字经过了后期设计,但是毕竟摆脱不了历史的沿革。不过根据卢宗迈当初的一些文字记录和制作的火星字典,亚男很快研究出来一部分火星文的内容。
    第一块石板上的记载是:
    伟大的领主亚历山德罗维奇陛下带领人民和火焰、洪水以及陨石搏斗了50多个寒暑循环,终于回归群星的怀抱。
    第二块石板上的记载是:
    亚历山德罗维奇陛下创造了文字,教会了人民在地下挖掘洞穴,制造独木舟,种植粮食、捕鱼。创造了辉煌的领主制度,治下人民遍布红海沿岸。
    ……
    其中一块记载的是:
    神圣的巫师拉斯普廷传达了神的旨意,告诉世界将会得到审判,用陨石和火焰清除人民的罪恶,让人们学会赎罪。神选的亚历山德洛维奇陛下拯救人民躲避灾难降临。
    其中一块上写:
    在极远之地、大山之北、红海湾之心处有神遗留下来的神迹,给于了人民生之希望。
    伟大的亚历山德洛维奇陛下远征到了极北之地,消灭了邪恶的吃人种族,建立了火色帝国。
    ……
    几十块记载内容不容易翻译,亚男只选择了几块自己能看得懂的内容,进行了大概的解读,仅此就让美国的古人类学家、生物学家以及考古学家目瞪口呆了。
    他们并不清楚亚男到底掌握着什么样的知识,或者在中国获得过火星上什么历史资料,竟然能够轻松翻译出来这么多的内容。
    乔乔说:“将这些复制品带回国内,好好分析翻译一下,应该有一些关于火星文明的早期的记载了。”
    “嗯,看起来很早,不过估计还有更早的记载,不知道还能发现多少,还能留存下来多少。经过了陨石的反复洗礼,估计所剩无几了。”亚男答道。
    乔乔转头问NASA的科学家:“碳14测定过年代没有?”
    一个NASA的陪同人员马上答道:“质谱仪还没有开始,需要这边做出考古方案后才能执行,乔乔先生。”
    “石棺能否打开?”
    “根据激光雷达扫描建模,石棺上应该有一个缝隙,密封并不严。”
    “尽快打开石棺,根据火星人遗骸进行碳14断代。”乔乔对NASA波尔登少将说。
    “立即制定开馆方案。”波尔登非常爽快的回答道,安排了几个科学家,开棺方案很快就制定好了,并发送给了火星车。
    当乔乔几人再次回到指挥室的时候,火星车刚开始开棺任务作业。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延迟10分钟发回来的画面,机械手试了试石棺上部,上部的石板装结构松动了一下,信号再次传过来的时候,石棺已经移开10厘米左右。通过石棺已经打开的缝隙,另外一个摄像机抵近观察,一束灯光照射进石棺,一个人型的图案呈现在面前,随着指令再次发出,石棺上部的石板彻底被推开落在地下。摄像机完全看到了石棺内部,一个人型的图案,只是一个图案呈现在面前,科学家分析很可能是多年的无机物的丧失,只留下一些无机物存在,保持了人型结构,所以做测定需要非常小心,激光雷达再次启动进行了3D建模,建模在实验室呈现了石棺内部的人型结构。
    这次没有启用3D打印,不过根据科学家现场判断,很快做出决定,在身侧部位获取部分材料测定碳14。机械接受到指令,很快在身体中部的侧边获取了一小块人体材料。这个人体结构非常脆弱,几乎没有障碍的就获取了检测数据,可见人体结构基本上已经灰化,只是没有损坏整体结构,所以保持这个状态。
    获取的测试材料进入和检测仓,静电加速质谱仪这次派上用场,加速质谱仪的测试精度为±18年以内,测试结果几分钟就发送回来。28524年,也就是距今接近3万年时间。火星遗骸的时间竟然只有3万年,也就是在3万年前火星上还存在生命。
    这个火星世界和另外一个火星世界的命运如此不同,不禁让人唏嘘,另外一个火星现在还存在大气层并且海洋面积还很大,甚至还有磁场,而现在本时空的火星却没有了磁场和水,也许真的像有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一颗巨大的陨石让火星的磁场消失了,这次陨石撞击改变了火星的命运?命运的偶然性如此之大,地球是如此幸运,让人不禁感觉后背阵阵发凉。
    也许有一天地球也来一颗大的陨石,再次消灭地球人类呢?末日审判的到来是早是晚?
    火星车上的探测设备对人体遗骸进行了深入的探测,包括T赫兹扫描、身体光谱分析,显微摄影等,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这次火星车上没有配备相关的DNA信息,不过通过光谱测定存在氨基酸以及腺嘌呤、鸟嘌呤等基本的DNA组成分子,证明这个人体是碳基生命,死亡原因应该是自然死亡,没有发现明显的骨骼和外伤痕迹,该人类具有较好的生活环境,骨骼粗大,身体达到2.1米左右,脑容量超过地球人类。其他身体内部特征都不复存在,不过在身体外部覆盖一层已经灰化的厚实的布料类材质。头部左边有一个棱形的物体,是一枚黑色的水晶状物体。另外一边放置着一把雕刻着图案的圆柱形物体,镶着一枚抛过光的红色宝石,根据光谱测试,圆柱体是铁质,应该是类似权杖一样的标志物,代表着身份。
    脚下是一双金属材质的鞋子,鞋子外面完全不见了,只有金属结构尚在。
    仅仅简单的考古工作就用了整整2天时间,不过收获很大,让NASA大呼过瘾,这是近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也是人类第一次证实了星际存在智慧生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