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眼疾顾今息殷逸》第216章 鱼儿上钩了

    思及此,殷祐低垂的眸中狠光一闪而过。
    看来,他也该是加紧动作了!
    心中有了打算,殷祐一面派人恭恭敬敬地将杨公公送出八王府,一面快步回了书房,名曰换一身朝服,实则暗中召集了心腹暗卫,沉声吩咐了一番。
    暗卫领命而出,兵分两路,将京城中埋藏已久的暗线一举调动。
    殷祐打理着自己身上暗黄色的亲王服饰,眸中晦暗不明。
    殷逸,若是你安安分分地当你的傀儡皇帝,我也许还可以看在以往的情面上饶你一命!可若是你非要与我争,那……
    就别怪我下手无情!
    皇上苏醒,朝会重开,这两件事随着宫内派出的传旨太监在朝臣之间快速传扬着。
    不到半个时辰,清冷了数日的金銮殿上已经是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的景象。
    诸位朝臣皆是一身官服,立在阶下,互相交换着自己的消息。
    前不久皇上突然加朝之后便是一病不起,如今这好不容易苏醒过来,第一件事竟然又是加朝,这……
    这整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人心惶惶,总觉得这其中处处透着诡异。今日这一场朝会,怎么看都像是会出事的样子啊!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两声禀报声先后响起。
    “八王爷到!”
    “陛下驾到!”
    众人皆是一怔,当今东离最尊贵的两个男人竟然来了个前后脚!
    殷祐方才从殿门口迈进,殷逸随后就从后室而出,看起来竟有种皇上一直在等八王爷的错觉。
    殷祐在百官之前站定,殷逸恰好端坐于龙椅之上,一上一下,两人的目光遥遥对上,皆是锐利无匹,就连空气中似乎也有火花隐隐闪烁的声音响起。
    整个金銮殿内的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百官皆垂首,生怕自己被卷进这两人之间,万劫不复!
    立在殷逸身边的李公公一直垂首而立,见到两人一上来就是这副模样,看准时机,一挥手中的拂尘,尖锐的声音猛地响起,击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
    “朝会开!诸臣上前觐见!”
    这声音一出,百官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似是一下子被敲散了一般,不由深吸一口气,齐齐跪下行礼:“微臣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殷祐嘴角牵起一抹别有深意的笑容,未曾下跪行礼,只是微微欠身。
    “微臣拜见陛下!”
    殷逸见他竟当着众人的面如此举动,脸色随即一冷,挥手道:“平身!”
    “谢皇上!”
    待到众人起身之后,殷逸就像是方才的一切针锋相对都没有发生过一般,正色道:“朕今日身子乏累,多日不曾上朝,幸得诸位爱卿勠力同心,方才保得我东离江山安稳,朕心甚慰!”
    众人闻言,齐齐低头应道:“微臣惶恐!”
    殷逸一番夸奖过后,随即脸色一变:“虽是如此,但戎狄此次来势汹汹,竟是直下我黎城一线十城!此事,诸位爱卿可有什么看法?”
    殷逸从袖中抽出密报,“啪”地砸在桌上,也砸得下方一众大臣的心头一颤。
    原本在八王府中听闻过此事的大臣还好,没有听闻过此事的,骤然获悉,顿时个个都脸色大变,惊慌不已。
    下方一阵窃窃私语的议论之后,文官一列一位大臣出列,正是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道:“启禀陛下,戎狄此次来势凶猛,如今黎城既然被夺,东离的门户就相当于已经打开了大半!为今之计,也就只有……和谈!”
    和谈!
    这两个字一出,就像是说出了一部分官员心中最想说却又不敢真的吱声的那句话一般,下方又是一番沸沸扬扬的讨论。
    文官之类多是附和之声,武将之中却不时听到粗声谩骂之声,显然是没有什么好话!
    但是两方皆是在下方私语,没人敢做这个出头鸟,第一个上前进言。
    殷逸冷眼打量着下方的场景,眸中隐隐有冰冷而嘲讽的气息。
    这些人,往日里让他们吃喝玩乐,修建行宫的时候,各个舌灿生花,如今到了家国兴亡的紧要关头,人家甚至还都没有打到家门口来,竟然就自己先乱成了这么一副样子!
    殷逸的心中已经暗自生了三分怒气,眼神在阶下之人的身上一一略过之后,看向了同样不理会身后的讨论,反倒是将眼神一直牢牢地锁定在他身上的八王爷。
    两人对视,殷逸神色一沉,八王爷却是挑起了眉头,眼中染上丝丝挑衅的笑意。
    殷祐索性上前一步,直直对上上座之人,朗声道:“皇上,臣,附议!”
    八王爷这一开腔,可算是给那些想要主和却又不敢随意出头的人壮了胆子,当即一个个“附议”的声音接连响起,一时间文臣中竟然有大多半都是出列躬身,请愿主和!
    唯有少数如柳令春一般的清流直立在一旁,眼中却是隐隐有怒火在闪烁。
    这帮卖国求荣的家伙!
    柳令春暗自攥紧了拳头,原本在八王府之时殷祐就已经隐隐有些主和的趋势,如今更可谓是明目张胆,当庭站出来支持主和一派,这朝堂上的跟风之流还不是一拍即合?
    殷逸看着下方的场景,冷笑一声,眸光阴冷到了极致,却没有急着发作,反而是沉声道:“其余人呢,可还有别的意见吗?”
    殷逸这话一出,武将一列当即一阵骚动,武将之间才没有文官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殷逸都已经发话了,武将们哪里还按捺得住?
    原本那几个蠢蠢欲动的武将得了这个机会,当即出列道:“皇上,那些蛮夷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堂堂东离大国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就是!皇上,臣愿往前线,定然打他们个落花流水!”
    “未战先降,那是懦夫!是逃兵!末将绝不做这种人!”
    “别的不必多说,只有一个字,战!”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时之间,武将几乎也是各个义愤填膺,张罗着要出战退敌,明里暗里挤兑着文官们,顿时激得自命清高的文官们一阵愤怒,纷纷出言反击。
    双方你来我往,竟将这偌大的金銮殿搅得如同闹市一般,吵闹不堪。
    殷逸冷眼看着下方的场景,也不多加阻止,只是神色间隐隐有怒色浮动。
    正当这一片混乱之中,一个声音如惊雷炸响,力压其余声音,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此次战事失利的弊处,加之补救,先行稳住战局,再做后续打算!”
    此话一落,大殿之中安静了一瞬间,随即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袁青山的身上。
    袁青山微微垂首,一字一顿地说着自己的意见,丝毫不为周围之人的神色所动!
    殷祐随着众人的目光一同看过去,随即眼神一黯。
    这个袁青山,这时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所谓的原因,又是想要暗指什么?
    殷祐早在袁青山开口的时候就已经在心中暗道不妙,暗自提高了警惕。
    可还没等他有所反应,上座的殷逸就已经沉下眉眼,问道:“依袁爱卿之见,此次战事失利,是何原因?”
    袁青山拱手回道:“回陛下,微臣以为,此次失利,实非前线战士之过!”
    “哦?”殷逸似是而非地应了一声,眼睛却是一瞬不瞬地盯着一旁神色间隐隐有些紧张的八王爷,“你如此说话,可是有何依据?”
    “是!”袁青山拱手,躬身回道,“陛下容禀,臣以为,此战必有蹊跷!且不说别的,就单单说戎狄的实力,一介附属小国,若是真有悄无声息之中连下我黎城一线十城的势力,又怎么会甘心岁岁朝贡?”
    袁青山这话一出,下方顿时有人反唇相讥:“哼!袁大人说的倒是轻巧,难不成如今黎城失守竟是假的不成?”
    袁青山闻言,不慌不忙,反倒是点头附和:“这位大人说的不错,黎城失守确是事实,只是,你忘了一点!黎城失守是不假,但戎狄国弱也并非是空穴来风!而这,正是我所说的蹊跷所在!”
    那人被噎得一滞,当即涨红了脖子:“你……你这是强词夺理!那你倒是说说,为何会有如此蹊跷之事?”
    那人问出一句,原本等着袁青山变脸,谁知袁青山的脸色还未曾变,却已经有人率先按捺不住!
    殷祐此刻脸色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见袁青山面上笑意微露就要开口回话,当即一挥袖,上前呵斥道:“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如今事情已经发生,黎城一线被占已成事实,现在再来纠结于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当务之急,该是仔细想想如何挽回大局才是!”
    袁青山见殷祐出面,暗中同殷逸对视一眼,眼神闪过一丝暗笑。
    他们的鱼儿,可算是上钩了!
    殷逸微微坐直了身子:“八皇叔觉得是无稽之谈,朕倒是觉得,唯有追本溯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比那些只知一味逃避的人要好上许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