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眼疾顾今息殷逸》第205章 所谓人证

    这……这就是所谓“人证”?怎么看起来倒像是长公主这边的人证呢?
    堂上的刑部尚书听了这话,也是顿时呆滞住,不由心急地微微前倾着身子,语带深意地道:“袁大人,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这里可是三司会审的大堂,只要你说实话,没人敢为难你。反之,若是你有丝毫隐瞒,便是与主犯同罪!”
    袁青山垂首,只是淡淡应了声是,却没有丝毫反口的迹象,当即让刑部尚书的脸色黑沉到了极致。
    刑部尚书正要再说什么,这次却是被柳令春打断:“尚书大人,你可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再这么说下去,本官可是要怀疑你在恐吓证人了!”
    刑部尚书脸色一滞,随即撇开眼,道:“你可莫要胡说!我怎么可能会恐吓证人?这些只不过是证人必须要知道的,将其一一告知,本就是我身为主审官的份内之事!”
    柳令春挑眉,学着刑部尚书方才的样子,同样拿话挤兑他,道:“就算如此,尚书大人说的也已经足够全面了,本官相信,袁大人已了解的很清楚,不需要旁人再提醒了!是吗,袁大人?”
    柳令春转向袁青山,神色中隐隐有提点的意思。
    虽说那晚他与袁青山、顾今息不欢而散,但也看得出,无论袁青山此时是站在哪方阵营之中,他不想顾今息受到伤害,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这,也正是他们此时所想的!
    袁青山迎上柳令春的目光,神色中隐隐有些异色,看得柳令春心头一跳。
    难道,他竟然要不顾顾今息的安危,也要与张相同流合污?!
    袁青山与柳令春对视了一眼之后,仍旧是垂下眸子,道:“身为证人该明白的,该做的,方才在堂下已经都有人交代过青山了,多谢两位大人的好意。”
    这一句话答得可谓是不偏不倚,却是让堂上的几人都悬起了心。
    刑部尚书更是焦急地频频看向张相的神色,却见他始终是垂眸静立着,没有给自己丝毫地回应,顿时急得满头冷汗都滴落了下来。
    御史大夫见此,微微沉默了片刻,才再次问道:“张丞相,对于证人的话,你可有异议?”
    张骅见终于问到他,才抬起头来,神色间却没有多少紧张的神色,反而是一派轻松:“这证人是本王自己请上来的,他说的话,本王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御史大夫听了这话,面上依旧是铁面无私的样子,道:“这么说来,你是承认自己污蔑于长公主殿下了?”
    “这话是怎么说的?我什么时候承认了?”张骅一副无辜的样子,当即反驳道。
    这一次,众人倒是让张骅这出尔反尔的一幕幕弄得有些晕乎,他这么翻过来覆过去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柳令春趁机厉声道:“张骅!这里是公堂,不是你的相府!你如此出尔反尔,是在愚弄我们吗?本官看,你根本就是在借此拖延时间!”
    他先是请了个证人上来,可证人却说出的是不利于他的话语,而张相又在承认了证人的话之后反口说自己无辜,不肯认罪……
    如此几番反复,当真是让众人都摸不着头脑了!
    刑部尚书虽然是急得满头大汗,但确实也是不明白张相的心意,就算是想要相帮,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张相将众人的脸色看在眼里,微微垂首,笑道:“诸位也未免太过心急了一些吧,这证人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就被几位一阵抢白,如此这般,可怎生是好啊?”
    这话一出,众人的视线再次聚集在了袁青山的身上。
    想到袁青山方才的那个表情,柳令春的心中不禁一凉,对袁青山接下来的话有了些不详的预感……
    与此同时,刑部尚书终于是得到了张相的暗示,当即心中大定,抢先问道:“袁青山,你还有什么未说完的证词,还不老实交代清楚!若是有所隐瞒,定以同罪论处!”
    袁青山垂眸,声音中有些阴沉:“下官未曾有过半句虚言,只是……”
    他感受着四方汇聚在他身上的视线,话语微顿,只觉得身后那一道视线火辣辣地打在他的脊背上,让他原本已经准备好的话语有些卡在喉咙中,说不出来,却又咽不回去。
    张丞相见袁青山的话语顿住,不由微微侧首,眼角的余光落在袁青山身上,顿时让袁青山的身子几不可见地一震。
    想到自己心底的那个目的,袁青山微微阖上眸子,似乎这样就能将所有的视线都阻隔在外一般。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喑哑:“只是,几日前我曾在长街之上险些丧命在烈马的马蹄之下,而那马车的主人……”袁青山咬牙,半晌才沉声道,“正是长公主殿下!”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众所周知,长公主殿下身为唯一没有离开京城的皇室亲眷,本该是幽居深宫,怎么可能会出现在京中闹市之上,而又没有让旁人得知一丝一毫的消息呢?
    如果微服私访,长公主殿下又是做什么去了?
    众多的疑问堆积在众人的心头,再想到方才张相的话……
    这一颗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只要有丝毫的雨露滋养,就可以肆意地生长壮大,此时外间百姓心中的怀疑,也同样如是!
    柳令春和暗处顾今息的脸色都在这一句话一出来的时候变得惨白,反倒是垂帘之后的长公主,此时虽然心中也是没什么底,但是面上仍然是没有丝毫的动摇。
    算算时间,念儿也该回来了!
    殷逦并未发话,暗中在等待着念儿的回信,意欲等到殷逸的意思之后再行事。
    可外间的众人并不知道她这暗中的动作,柳令春一行人早就已经是心中焦急不已,刑部尚书更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所幸这次,刑部尚书并没有再冲动行事,反而是转向了御史大夫,故意皱眉道:“御史大人,这事儿看来确实是透着古怪啊,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柳令春见此,心知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否则就要彻底的陷入被动!
    微作思虑,柳令春当即也跟着道:“尚书大人,你这话本官可就不能苟同了。”
    刑部尚书挑眉,冷笑着道:“怎么,柳大人这是在怀疑证人的证词有假?还是存心阻挠查案?”
    “自然不是!”柳令春眉色阴沉,道,“凭借着此人的片面之词,就怀疑长公主殿下,尚书大人不觉得太过轻率了吗?更何况,就算是退一万步讲,此人所言属实,长公主殿下也不过是行为稍有不妥,也许是宫外有何要事处置!所有的事情都还没有问题清楚,尚书大人的定论,恐怕是下的太早了吧!”
    刑部尚书同样不甘示弱,反驳道:“本官不过是要请御史大人详查此事而已,哪里有下什么定论?倒是柳大人,你如此阻挠,难不成……是心虚吗!”
    “笑话!本官……”
    啪!
    “好了!”
    一声重响砸落在公堂之上,震得刑部尚书和柳令春同时住了口,向着此时脸色难看到了极致的御史大夫望了过去。
    往日里御史大夫虽然也是个难以亲近之人,却也是鲜少在这儿多人面前动这种雷霆之怒的,今日这气得面色都大变,可见是当真动了真怒了!
    这一场庭审下来,御史大夫并非是眼瞎心盲之人,哪里能看不出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之间的这点子猫腻?
    这两人,分明是从最初就都存着自己的私心!
    一个想要保住张相,一个却是使尽浑身解数也要置张相于死地,这一路的明争暗斗下来,反倒是将这件案子本身的真相抛到了脑后,如今更是不顾身为主审官员的威仪,当堂争论了起来!
    御史大夫掌管御史台,向来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公私不分之人,如今当着全京城百姓的面,只觉得自己的颜面都要被这两人给丢尽了,哪里还能忍耐得住?
    见两人此刻还算是知道收敛,御史大夫的脸色才好看了几分。
    望向堂下的张相和袁青山,御史大夫深吸了一口气,问道:“袁青山,你且将那日的情形,与我等细细说来,不得有半句虚言!”
    “是!”袁青山垂首应道。
    随即,他将当日长街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除了在慕云霄有关的细节上稍作隐瞒,不动声色地将他给摘了出去之外,倒是当真并未有丝毫的妄言。
    御史大夫听了袁青山的话之后,当即眉目间有些阴沉,柳令春的脸色也渐渐难看了起来。
    若是袁青山坚持这套说辞的话,最起码说明长公主当真是有擅自出过宫,若是深究下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当真被查到了什么,那可就真是百口莫辩了!
    思及此,柳令春脸色微沉,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帘子后的人打断。
    “袁大人,你方才也说了,当时你根本就已经惊慌失措了,这种状态下一时之间眼花也是很正常的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