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眼疾顾今息殷逸》第203章 三司会审

    见大理寺众人如此严阵以待,原本候在门口的诸人也不由自主地停住了喧哗之声,静立着等着柳令春发话。
    待到众人安顿下来之后,柳令春一双眸子暗含精光,将全场扫视了一遍之后,这才沉声道:“诸位,今日我大理寺,连同刑部、御史台,奉长公主谕旨,审理丞相张氏行为不端,涉嫌谋逆一案,现在,开审!”
    最后两字落下,一旁早已经准备多时的壮士当即抡圆了臂膀,将鸣冤鼓敲得震天响。
    咚!咚!咚!
    三声鸣冤鼓响,全场鸦雀无声,随即一声尖锐的锣声打断了这片刻的寂静,一个尖锐的声音当即喊道:“案件开审!带犯人!”
    随着天色渐明,这一场万众瞩目的三司会审,终是正式开始了!
    大堂之上,柳令春端坐在主位,左右两侧分别坐着刑部尚书和御史台大夫。
    在几人的一侧,另设有雅座,此刻刚刚赶到的殷祐身着一身正黄亲王服饰,端坐其上。
    而在大堂的另外一侧,另有一袭帘子垂落至地,挡住其后的景象,只能隐约透过帘子的间隙看到其后的一道窈窕身影。不用想也知道,此刻有幸能坐在三司会审大堂上的女子,除了长公主殿下,不做第二人选!
    众人皆已就位,原本候在大理寺外的百姓们此刻也已经涌入了公堂之外,将整个公堂围了个水榭不通,却没有丝毫的骚乱之态。
    所有人皆是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前去提审犯人的大理寺衙役归来。
    就在这一片寂静之中,门外骤然传来几声镣铐碰撞的声音,顿时让众人皆是神色一凛,向着那一处看了过去。
    果然,是大理寺的衙役押送着人犯张骅到了!
    众人皆是不自觉地让开一条通路,让张骅和衙役能够顺利进入公堂之内。
    人群之中不自觉地起了些窃窃私语的声音,从百官之首到阶下之囚,无论是对于百官还是对于百姓来说,都是极好的谈资!
    张骅顶着各色的目光,神情间没有丝毫的迟疑之色,只是眸光略过堂上的几人,最终在八王爷和帘子后的长公主身上停留良久,嘴角勾起一抹奇特的笑容,这才停住了脚步,在大堂中央站定。
    柳令春见张骅站得笔直,没有丝毫愧疚心虚的神色,当即眉色一沉,将手中的惊堂木一拍,厉声道:“人犯张骅,公堂之上为何不跪!”
    张骅听了这话,却没有丝毫的动容,反而是冷笑一声,道:“未曾定罪之前,本官仍旧是当朝丞相,只跪天地君亲师,不知柳大人你,属于哪一个?”
    两人的视线胶着之处,似乎隐隐有火花在闪动,整个公堂之上的氛围顿时陷入了尴尬地局面之中,外间的众人也皆是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不敢有丝毫的打扰。
    这真正的审讯还尚未开始,主审官和主犯就已经如此针锋相对,偏偏还都是身份不凡之人!
    今日这一场三司会审,怕是有好戏看了!
    柳令春眉目阴沉,着实是没有料到这张骅竟然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如此的嚣张,刚要出口呵斥,却被一旁的刑部尚书抢了先。
    “柳大人,你又何必一上来火气就这么大呢?还是案子要紧,至于这些细节嘛……依本官看,也不必如此在意!”
    这话一出,柳令春的话顿时被卡在了嗓子里,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这个时候有刑部尚书出面,他自是不好太过为难。
    毕竟他们此刻同为此案主审,虽说是主要交于大理寺审理,实则三位主审此时的身份都是一样的。
    他和人犯针锋相对,尚且还算是说的过去,可若是他们几位主审之间都这么明争暗斗的,那可就当真是要叫旁人当笑话看了去!
    柳令春几番计较之后,见御史大夫端坐在一旁,丝毫没有要出言的意思,也就退了一步。
    “尚书大人言之有理,本官也不是拘泥礼数之人,既然人犯张骅如此说,那此事也就揭过不提。”柳令春话语一顿,拿起一旁的惊堂木一拍,厉声道,“人犯张骅,你可认罪?”
    张骅垂首道:“柳大人恕罪,张某不知所犯何罪,要如何认罪?”
    柳令春早就料到张骅不会乖乖地束手就擒,只是这几日里他们一直紧紧地盯着袁青山,却并没有逮到丝毫的错处,心中还是有些没有底气。
    这张骅,到底在打着什么算盘?
    柳令春心中暗自思量着,仔细打量着张骅的脸色,试图从中找出些许讯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按部就班地道:“好!既然你声称不知身犯何罪,那本官就提醒你一番!”
    说着,柳令春对着一旁的师爷使了个眼色,师爷当即停笔起身,拿过一旁早已经整理完毕的卷宗,翻阅到最初之处,朗声宣读道:“丞相张骅,三日前于宫宴之上行为不端,冲撞长公主殿下,事后更是拒不受罚,纠集宫中侍卫包围宴席,疑有逼宫之嫌,涉嫌谋逆,特三司会审之!”
    最后一字落下,满堂皆静。
    公堂之外的众人虽然早就已经对这一起惊天大案有所耳闻,但当真亲耳听到的时候,寥寥几语之间,几乎就能将当时的紧张局面想象一二……
    若是这上面的罪状指控非虚,那么,这张相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当众行刺长公主殿下!
    柳令春眉色一厉,冷声喝道:“人犯张骅,你还不认罪吗?”
    “子虚乌有之事,张某不认!”
    柳令春冷笑:“宫宴之上,无数宗亲亲眼见到,你竟然敢矢口否认?张骅,你以为这样就能逃得过去吗?本官劝你,还是趁早乖乖认罪,也许,还可以从轻处置,饶你一命!”
    到了这个时候,张骅面色之上仍旧是没有丝毫的惧色,对上柳令春的疾言厉色,倒是显得有些从容不迫的样子。
    “柳大人这话,未免就太过绝对了吧,张某并没有否认纠集侍卫围住宴席一事,不过……”
    张骅的话语一顿,骤然抬头对上柳令春的眸子,神色中的戏谑之色,顿时让柳令春提起了心神,将全身的神经都绷到了极致。
    未等柳令春有所反应,张骅嘴角带着一丝恶劣的笑意,开口道:“不过,张某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另有隐情,而非像方才师爷所说一般,是存有谋逆之心!”
    “一派胡言!”
    张骅见柳令春的脸色开始变了,顿时笑意更是浓了几分:“我张骅身居丞相之位多年,所作所为,皆是为了东离的朝堂江山,百姓安居,从未有丝毫行差踏错,又怎么会生了谋逆之心?这纯属子虚乌有之事!”
    张骅这话一出,外间顿时议论纷纷了起来。
    素日里张骅这个丞相在民间的声望确实是颇高,也曾经令殷逸颇为忌惮。这个时候,张骅此话一出,顿时便将不少百姓的心拉拢了过来,议论之间竟然多是怀疑此事另有隐情一说!
    柳令春见张骅竟然能够如此义正词严地说出“从未有丝毫行差踏错”之类的话,想到当初的两条命案和自己手中的无数证据,顿时心底阵阵发凉。
    明明早已经是满手血腥之人,到底是为什么竟然能够如此理直气壮地说出这种话来!这张骅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
    柳令春心中发凉的同时,也暗自下定了决心,今日定然要将他绳之以法,以正法纪纲常!
    “好!既然你如此狡辩,那本官倒要问问你,到底是什么惊天的理由,让你竟然在宫内纠集侍卫!你可知,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话落,场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张骅口中的“隐情”,而藏在人群深处的顾今息却是暗自握紧了拳头,见张骅的神色就已经隐隐猜到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恐怕,是与长公主的身份有关!
    就在顾今息暗中担忧的时候,公堂之上的张骅站直了身子,伸手直指帘子之后的人影,口中的话语掷地有声:“因为我要对付的这个女人,并不是长公主殿下!”
    此话一出,顿时整个公堂内外轰得一声炸开了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交换着彼此的消息,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频频瞥向那道屏障之后,眸光中闪烁着或惊疑、或猜测、或鄙夷的色彩。
    柳令春见张骅竟然敢说出这话,也是心中一惊,但随即却是冷笑一声,重重地将手中的惊堂木拍下,厉声道:“简直荒谬!张骅,你就算是再怎么口不择言,也不该说出如此荒谬的言论吧!连长公主殿下的凤仪你都敢质疑,简直是胆大包天!”
    对柳令春的厉声呵斥,张骅直接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只是将目光移向了那扇珠帘之后:“长公主殿下,不知道你以为,微臣所言,可是属实?”
    张骅此话一出,众人的议论之声都不由地渐渐停息了下来,屏住呼吸,等待着帘子之后那道倩影的反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