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眼疾顾今息殷逸》第160章 真正的长公主

    袁青山背对着张相的眉眼一沉,随即应了声是,快步出了屋子。
    张相看着袁青山离去的身影,眸色暗沉。
    管家从屋外走入,见张相脸色阴沉,当即一怔,原本要禀报的话也卡在了喉咙里。
    张相见管家到了,这才收回目光,问道:“交待你打听的事儿,如何了?”
    这几日八王府内的动静,自是没人比他更加关注了。
    八王爷得了连老太医都束手无策的怪病,却被一个号称“神医”的蒙面江湖郎中治好了。
    哼,这些话,骗骗那些闺阁中的小姑娘还可以,可落在他的耳朵里,却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其中有一丝阴谋的味道!
    这些日子,便一直派了管家在王府四周打探,就是为了得知此事的真相。
    想到方才袁青山所说之事,此事发生的时间太过巧合,也许,正与八王府的怪事有关,也未可知!
    管家见张相问起,这才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地回道:“回禀王爷,小的已经探得了一些眉目。”
    “说!”
    “其实也算不上是线索,只是有些蹊跷之处。这位所谓的‘江湖神医’,虽然确有其人,以前也曾经在朝堂之上被提起过,但这些时日里京城中的传言,不过是捕风捉影而已,似乎……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有意掀起神医的传言。”
    张相听得此话,眉头蹙起。
    背后操纵?若是真有其人,这人又会是谁呢?
    还未等他思虑出个所以然来,管家的话却并没有结束。
    “我们的探子还在无意中探得,那神医最后似乎嘱托了句极为迷信的话,而从这几日八王府的情势来看,这句话的作用,着实不小!”
    这倒是让张相感兴趣了起来:“哦?什么话?”
    管家沉声回道:“王府歌姬秦青,乃是贵人之相,一旦行房,贵气立破!这次的病就是一次示警!”
    “笑话!”
    张相当即怒喝一声,他向来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更遑论是如此荒谬的说法。
    管家听得这大逆不道的话,只得低下头去,装聋作哑。
    “这话相爷不信,王爷看样子却是信得,听说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召过秦青侍寝,但对她确实愈发的宠信了起来!”
    “呵,竟有这种事!简直是笑话!”
    张相对此是嗤之以鼻的,可笑那殷祐素日里也算是个谨慎的,可这事情到了自己的身上,竟然也是当局者迷,就这么傻傻地为了这一句传言所惑!
    不过,如此一来,倒也看出这背后设局之人心思细巧,竟然将殷祐的心思把握的滴水不漏,就这么一个看似拙劣的圈套,就牢牢地套住了这位王爷的心,让他心甘情愿地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可是……
    张相有些不解地皱眉,此人如此大费周章地布局,可这整件事情的受益人,看起来似乎除那秦青之外,别无他人,这……
    难道就是为了她一个小小的歌舞伎?可是这根本就说不通啊!
    还有那宫中的长公主,到底与此事有没有干系?
    张骅百思不得其解,只得暂且放下心中的疑惑,吩咐道:“你继续盯着八王府的动静,一旦有任何不对的地方,立即亲自呈报给本相!”
    “是!”
    管家领了命令,正要躬身退下,却又被身后之人叫住。
    管家一愣,当即回身恭敬地问道:“主子有何吩咐?”
    张骅沉思片刻,沉声问道:“你觉得,袁青山其人如何?”
    “这……”这话管家不知道该如何接,只能犹犹豫豫地看着张骅的脸色。
    张相此话问出口,自己也觉得荒谬,真是急昏了头,竟然会问管家这种问题。
    挥了挥手,张相揉着眉心,疲惫地道:“你先退下吧,本相有些累了,今日无论是谁,一律不见!”
    “是!”
    管家躬身退出,却又听到屋内传来一声命令。
    “去向宫中递贴子吧,就说皇后娘娘生母忌日将至,问娘娘是否可回相府一趟。”
    管家一怔,先夫人的忌日,已经有些年月没有被提及过了,现在……
    他垂下眉眼,恭敬地道了声:“奴才晓得了”,欠身退了出去。
    张相揉了揉疲惫的眉心,看着桌上成叠的战报,十张中能有一张捷报就已让他欣慰不已了。如今战局如此胶着,戎狄势如破竹,远远比他们想象中强大的多,也难对付的多。而朝中局势却日益复杂,殷祐的举止也越来越昏聩,根本就是被眼前的小小胜利冲昏了头脑!
    这一潭浑水若是不尽快澄清,只怕这浩浩东离的气数,当真是将尽了!
    张相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重新埋头于公案之上,即使头痛欲裂也不敢有分毫停歇。
    如今前线物资紧张,一应的调动都需经过京城审批,若是他这里慢上一刻,前线恐怕就要赔上万千战士的性命!
    他确实是醉心权势,毕竟没人会嫌弃自己的权势太大,对此他从不否认,也不以为耻,但若是这份权势的代价要拿万里江山,满眼骷髅来换,他宁愿不要!
    好歹他也是饱读圣贤书的,一己私利与家国大益之间该如何抉择,他心中自有一杆秤,绝不会走错分毫!
    张相的心思,围困在这小小书房之中,不为任何人所知。
    而此刻的八王府中,殷逸正迅速换下一身潋滟女装,换上男子的长袍,俨然是要在这大白天里恢复殷逸的身份,前去处理事务。
    这些日子,托沈太医假扮的江湖神医那些话的福,殷祐对顾今息更是宠信有加,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也并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这对顾今息的偏宠,倒是意外地给了殷逸喘息的机会,他可以像现在这样偶尔在白日换回皇帝的身份处理一些要务。
    在殷逸的身后,晓春恭敬地禀报着这几日的要闻。
    “前线败多胜少,纵然是比之前略好,仍是成颓势,不容乐观,而且……”晓春略一停顿,木然的声音里添了一份沉重,“据暗桩回报,四王爷的身影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出现了,虽然营内封锁了所有的消息,但是种种迹象都显示,四王爷恐怕是……重伤不起!”
    殷逸系衣带的手微作停顿,沉声斥道:“看来这些日子当真是放纵了你,这些什么‘恐怕’,‘可能’的消息,什么时候也可以拿来耽误朕的时间了!”
    晓春听了这话,当即单膝跪地,道:“属下知错,请主子息怒。”
    将这些没有确认过的消息拿到主子面前,一旦影响了主子的判断,他可就是万死难辞了!
    主子说的没错,他这些时候确实是太放松了!
    殷逸并无意为难晓春,只是给他提个醒而已,整理好身上的衣裳,款步走出屏风后。
    容颜如玉,气势如霜,行走之间凛凛威严之气四溢,让人不自觉地生出敬畏之心,这便是这个王朝的帝王!
    殷逸快步走出屋子,清冷而威压的声音传来:“还不跟上?”
    晓春暗自松了一口气,心知殷逸并未太过恼怒,忙起身跟了上去。
    隐身在暗处,潜行而走,两人轻而易举地潜出八王府却没有任何人察觉到他们的踪迹。
    沿着往日里暗卫们来往于宫内、宫外的密道,两人悄无声息地入了内宫。
    一前一后走在宫道之上,殷逸站在一条岔路口之前,突然脚步一顿,看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他自小生在宫中,长在宫中,从前竟然从未发现宫中还有这样一条巧妙至极的岔路口,正如每人一生中总要经历的抉择。
    两条小径的尽头,通往的是截然不同的地点。
    一方,是长公主与驸马所居的百锦宫,如今却成了拘禁真正的长公主殷逦的地方;而另一方,是他素日处理公务的御书房,现在那里面定然有许多事情在等着他处置,件件事关家国安危!
    是左,还是右?
    原本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通往御书房方向的通路,不知为何,他却有些犹豫……
    晓春见殷逸竟然停住脚步,似乎是在思考什么,神色微微一变,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幸好现在四下无人。
    晓春小小地松了一口气,悄声提醒道:“主子,此地不宜久留!”
    此刻在宫中,虽说由张语涵掌握宫禁,但是这暗中到底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谁都说不准。殷逸如今该是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若是被人撞到了,这后果……
    他们这么冒险进宫,已经是极为危险的了,可不能就这样明晃晃地站在宫道上。
    殷逸被晓春这一提醒,才想起此时的危境,脸色微沉,迈步就要踏上那条通往御书房的通路,可脚步在落下之前突然一顿,心脏感到一阵莫名的紧缩,似乎是有些不详的预感。
    那是常年生存在极度的危险中所锻炼出的本能,曾救过殷逸多次,这次,他同样没有选择忽视!
    可晓春说的是,如今的情形决不允许他在此处多加逗留,殷逸稍稍迟疑了一瞬,转而踏上了前去百锦宫的小径。
    晓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赶忙跟了上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